补偿性体能教学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补偿性体能教学的实践研究

袁春

(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200042)

摘要: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将体能教学视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补偿性体能教学更是其中的研究热点。利用补偿性体能对学生的技能学习和体能弱项进行干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技能掌握。设计科学、合理、有趣的补偿性体能练习,不仅能提高技能水平,更能促进学生体能的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补偿性体能;体育教学;研究

笔者有幸参加了“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教学研讨——第五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大会”的教学展示活动,授课的主题是耐久跑,以下结合理论谈一谈补偿性体能的实践研究。

一、对补偿性体能的理解

补偿性体能是指为进一步掌握和完善动作技术,所设计的与健康相关的体能或与动作技能相关的体能。补偿性体能可以辅助和促进动作技能的掌握,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如在耐久跑中,摆臂动作不协调、呼吸节奏不正确和心肺耐力水平较差是制约耐久跑发展的瓶颈。为改善摆臂动作质量和呼吸节奏而设计的补偿性体能就是与动作技能相关的体能,是有效掌握耐久跑能力的技术保障。为提高心肺耐力水平设计的补偿性体能就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是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营养元素。

二、设计科学合理的补偿性体能练习

(一)设计不同功能的补偿性体能练习

体能根据功能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相关的体能和健康相关的体能。动作技能相关的体能是掌握运动技能和提高运动水平的前提。健康相关的体能是保持和改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

功能特点

主要指标

实施建议

动作技能

相关的体能

灵敏性、协调性、平衡、爆发力、速度、反应时等

和技能教学有机结合,实现技能与体能同步发展

健康

相关的体能

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等

完善、补充、延伸健康相关的体能,促进体能全面协调发展

补偿性体能教学要区别对待有机渗透。针对耐久跑中与动作技能相关的体能,教师设计行进间不同节奏的走、跑及高抬腿等协调性练习,让学生充分的感受摆臂的正确动作和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同时体验不同运动强度下的正确呼吸节奏。考虑到耐久跑的课堂上已经安排了大量的变速跑、定距跑、定时跑等,学生的心肺耐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所以与健康相关的补偿性体能就以压肩、压腿等柔韧性练习和爬行、小推车等肌肉力量练习为主,对心肺耐力进行补充和完善,额外还布置了课后作业如爬山、跳绳等对心肺耐力进行延伸和拓展,进而促进健康体能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设计不同层次的补偿性体能练习

1.针对不同年龄设计补偿性体能练习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体能敏感期发展特点应有针对性的制定补偿性体能练习。体育课授课对象不是运动员,不能为了追求体能效果的最大化,而忽视学生的成长规律,忽略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选择更有利于长期健康发展的体能指标进行练习。如立定跳远中,针对小学生往往从改善协调性,强化与动作技能相关的体能角度入手进行补偿,而对高中学生则更多的从肌肉力量或爆发力角度进行补偿。

2.针对不同能力水平设计补偿性体能练习

学生的认知水平、技能水平和体能水平不尽相同。教师要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注重分层教学的应用和指导。对技能和体能均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设置一定的挑战练习,适当提高完成练习的难度。对于一些“偏科”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弱势能力的补偿练习,从而查漏补缺。而对于技能和体能均较差的学生,就需要双管齐下两方面进行补偿,补充体能的同时,更好地完成技能学习。

三、补偿性体能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渗透

(一)渗透准备活动中,让热身更有针对性

准备活动除了帮助机体充分预热,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外,还为技能学习做心理积极疏导和动员,更肩负起衔接技能学习的铺垫和诱导使命。耐久跑的热身游戏中,设计补偿性体能练习,如小步跑、高抬腿和不断变化节奏的走跑交替练习,为解决耐久跑的身体姿态及摆臂练习起到了较好地铺垫和诱导作用。

(二)融入基本部分,让技能和体能双丰收

基本部分中,有些技术需要大量的反复性练习,但是单一枯燥地练习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技术学习和技能结构化运用,所以补偿性体能的介入就适得其所。利用与技能相关的体能训练,不仅可以强化完成技术所需的基本体能,还可以强化技术的掌握和技能的运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耐久跑中,为了掌握耐久跑中科学的呼吸节奏,教师设计了长距离的绕圈跑和间歇跑练习,让学生感受正确的呼吸节奏;为了进一步的巩固正确的摆臂姿势,教师设计了合作跑和折返跑,学生在互帮互助和分层学练中可以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技能。一系列的补偿性体能练习不仅便于耐久跑中摆臂动作和呼吸节奏的掌握与运用,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心肺耐力水平,更能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说实现了体能与技能学习效果的双赢。

(三)抓住体能提高环节,让体能全面协调发展

在青少年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大背景下,技能学习结束后的环节也应该引起关注。牢牢地抓住这一环节,开展补偿性体能练习,不但可以补充技能学习中的体能弱项,还能提高体能储备,更能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本课中,由于耐久跑已经充分的发展了下肢体能,所以设计了平板支撑、立卧撑爬行、推小车巡游记等挑战活动,对上臂和腰腹力量进行了全面协调补偿练习。该环节的补偿性体能练习多为强化体能弱项或补偿学生的综合体能,不仅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还要注意合理的搭配以及因材施教的措施,促进上下肢、腰腹等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体能发展需求。

如今,体能已成为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必修必选的模块,甚至国外还出现了针对学校体育的体能教材,可见体能教学的重要价值。设计科学合理与教学主题相呼应或补充的补偿性体能练习,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促进和掌握运动技能进而更好的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季浏.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季浏.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思考与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09):72-80.

[4]楼旭攀.简析补偿性体能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教育.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