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于2020年5月至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重症监护室慢阻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慢阻并发真菌感染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参照组同观察组,各30例。参照组应用伊曲康唑,观察组应用伏立康唑。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效果的比较上,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在症状改善时间的比较上,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伏立康唑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并能缩短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慢阻肺 真菌感染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20 年6月一年期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手段)和实验组(50例,使用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辅助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以上对比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分析慢阻急性发作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样本选自院内就诊62例慢阻急性发作患者,研究时间区间为2020年1月-2021年5月,采用病历号抽签方案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组内样本均31例。两组患者均行平喘、吸氧、抗炎等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NPPV治疗,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气指标、呼吸频率、心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阻急性发作患者采用NPPV治疗效果显著,可全面推广。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阻肺 急性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平哮饮对脾气虚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脾气虚型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平哮饮+西药组)和对照组(西药组)。疗程为7天。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57例,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51例,85.00%),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94.88±5.85)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74.18±6.43),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平哮饮 脾肺气虚型支气管哮喘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阻塞性疾病营养不良患者的中医症候分布规律。方法: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慢性阻塞性疾病营养不良的73例患者作为课题研究对象,应用自制中医症候调查表调查研究对象的中医症候,统计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分析结果显示73例患者中单一症候患者24例,其中以症候痰热壅占比最高,其余患者中,两症候组合出现的患者占比最高,症候组合形式以痰热壅气虚最常见,其次为痰热壅兼脾气虚。结论:慢性阻塞性疾病营养不良患者多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医证候,症候痰热壅与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关系较其他症候类型更加密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营养不良 中医证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功能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我院2019年3月-2021年2月诊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展开研究,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4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予以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功能各项指标值及总治疗有效率结果值均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优质护理 小儿支气管肺炎 肺功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慢阻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慢阻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21年6月期间,共选取10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52例)在入院后采用特布他林治疗纳入参照组,患者(52例)在入院后添加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于治疗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丹参滴丸在治疗老年慢阻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20年3月收治的老年慢阻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1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功能改善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实施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存在,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指标、FVC指标以及FEV1/FV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采取复方丹参滴丸对功能的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功能改善水平对比存在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实施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能促进患者功能的改善,促进患者机体康复效果,改善预后。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老年慢阻肺 治疗效果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使用综合治疗方案的价值。方法:纳入2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研究(2020年8月~2021年5月),均实施全面综合性治疗,分析其治疗前后功能、CAT分级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1)临床疗效:20例患者经综合性治疗后显效90.00%、有效5.00%、无效5.00%。(2)功能:治疗后PEF、FEV1/FVC、MMEF、6MWT高于治疗前,经检验P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结核 临床疗效 肺功能 CAT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联合疗法应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1月-2021年1月接收的96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选用常规西医疗法的对照组48例和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实验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FEV1/FVC和PEFR指标以及PaO2和PaCO2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FEV1/FVC和PEFR指标、PaO2和PaCO2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的FEV1/FVC和PEFR、PaO2和PaCO2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AECOPD 中西医联合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罗红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间质纤维化(COPD-PIF)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五医院治疗的94例COPD-PI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罗红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NA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功能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2%(44/47),高于对照组的78.72%(37/47),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77.78±6.67)、(67.78±4.45)、(56.78±3.74)%,高于对照组的(68.86±6.63)、(62.10±5.06)、(52.22±4.03)%,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为(21.22±1.42)ng/L、(0.30±0.07)ng/ml、(18.89±1.08)ng/L,低于对照组的(30.30±1.65)ng/L、(0.41±0.08)ng/ml、(25.50±1.12)ng/L,P<0.05。结论COPD-PIF患者联合应用罗红霉素+NAC治疗可更加显著的改善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间质纤维化 N-乙酰半胱氨酸 罗红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重叠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对功能的改善。方法:选用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哮喘-慢阻重叠综合征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及单用组,每组各41例,联合组应用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单用组应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功能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功能、症状积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联合组FEV1(2.54±0.51)L、FVC(2.17±0.35)L、FEV1/FVC(67.47±6.25)%、ACT评分(17.24±2.35)分高于单用组,CAT评分(23.71±2.42)分低于单用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症状缓解效果显著,对患者功能改善明显,可酌情应用。

  • 标签: 吸入激素 噻托溴铵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段切除治疗60岁以上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术后早期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09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胸外科接受胸腔镜段切/叶切的60岁以上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2例,其中叶切患者62例为对照组,段切者5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淋巴结总数、术后并发症等变化,同时比较术前和术后第7天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及爬楼高度变化。结果 1、两者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及住院总费用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有差异(P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哮喘-慢阻重叠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所选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按照单双号原则分组,将单纯吸入激素纳入对照组45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将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纳入观察组45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比两组哮喘-慢阻重叠综合征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功能指标。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93.3%高于对照组的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FVC、FEV1/FVC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应用于哮喘-慢阻重叠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功能,促进临床疗效提升,这种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一项值得积极推广的应用。

  • 标签: 吸入激素 噻托溴铵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移植后毛霉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疗经过及转归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中日友好医院移植中心诊断的3例移植后毛霉病患者的资料,并以“移植、毛霉”为中文检索词,“lung transplantation、mucormycosis”为英文检索词检索1980年3月至2020年7月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和Pubmed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对入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疗经过及转归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本中心肺移植后毛霉病发病率为1.06%(3/284)。另检索出相关文献10篇,符合确诊或临床诊断病例12例。15例患者中男10例,女5例,移植后13例,心肺联合移植后2例,平均年龄(47±20)岁。9例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痰培养临床诊断,3例经支气管镜活检、1例经CT引导下经皮活检、1例经尸检、1例经外科手术确诊。15例患者中10例在移植后90 d内诊断毛霉病。全部15例患者中病死7例。移植后90 d内诊断毛霉病的10例患者中病死7例。从移植后到诊断毛霉病的中位时间为112.3(5~378)d。结论移植后毛霉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均无特异性。移植后毛霉病病死率高,在术后90 d内更为显著,药物联合手术切除可能有助于疾病转归。

  • 标签: 肺移植 肺毛霉病 临床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腺癌和鳞癌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多样性及构成。采用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连续入组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肺癌患者共27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同期招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HC)共2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收集研究对象新鲜粪便样本及相关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肺癌患者分为腺癌组(AC,纳入19例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11例)和鳞癌组(SCC,纳入8例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提取粪便样本基因组DNA,对16S rDNA V3-V4区域进行PCR扩增,通过Illumina MiSeq 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应用QIIME分析肠道菌群结构。采用方差分析、χ²检验、K-W检验等方法分析3组人群间性别、年龄、α多样性、菌群相对丰度差异等的差异。AC、SCC和HC三组的年龄分别为(58.74±9.27)岁、(63.38±6.12)岁和(55.65±7.79)岁;AC、SCC和HC三组间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和年龄分别为:χ2=5.155,P=0.076;F=2.598,P=0.086)。三组间肠道菌群α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Chao指数和Shannon指数分别为F=0.616,P=0.545;F=2.484,P=0.095),β多样性分析显示AC、SCC与HC 三组间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物种差异分析显示,AC与SCC组均存在优势菌属,巨球型菌属(H=7.855,P=0.020)和Erysipelatoclostridium菌属(H=7.426,P=0.024)在AC患者肠道中富集,而肠球菌属(H=8.400,P=0.015)、韦荣球菌属(H=9.957,P=0.007)和Eubacterium_eligens_group菌属(H=10.514,P=0.005)在SCC患者肠道中富集。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失调,腺癌与鳞癌患者肠道菌群结构无显著性差异,但腺癌与鳞癌具有各自独特的菌群。这种肠道微环境的失衡,对研究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胃肠道微生物组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测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