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陈泽环教授所著《敬畏生命——阿尔贝特·施韦泽的哲学和伦理思想研究》于201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在20世纪的西方世界,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Schweitzer,1875-1965)是一个在文化和道德意义上的伟大人物。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弗洛姆甚至认为:"阿尔贝特·施韦泽和阿尔贝特·爱因斯坦大概是最能代表西方文化的知识和道德传统的最高成就的人。"

  • 标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伦理思想 敬畏生命 施韦泽 哲学 法兰克福学派
  • 简介: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历史及西方自然美学的变化风景园林受中国园林影响的例子,说明西方环境伦理观在特定文化下只有通过内化的方式才能被当地文化所接受.西方环境伦理学存在着三个最富争议的问题,即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区别,内在价值的理念及自然权力的概念;非西方国家在通过内化西方环境伦理学时应避免陷入对以上问题的争议.西方环境伦理学对东方只具有相对的借鉴意义,要想在特定文化下创造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新的环境伦理,除了对西方环境伦理的吸收、消化外,还需创造出适应当地人及文化的环境伦理话语;东西方应以不同的方式创造各自的环境伦理学.

  • 标签: 东西方 环境伦理 内化 话语
  • 简介: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面向新世纪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和实施好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现实课题和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一)当前学校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具

  • 标签: 素质教育 综合素质 学校 新世纪教育改革 道德素质培养 思想
  • 简介: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梁希先生的人生轨迹、林学教育、林业思想与实践、民主与科学活动以及他为新中国林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解析其独特的科学追求、政治进步、社会关怀完美融合的人生,分析其在道德、学识、人品、才情等多方面的杰出表现,从多个角度,展示梁先生的丰富人生及精神风貌。

  • 标签: 梁希 人生 道德 学识 品格 才情
  • 简介:公民道德建设应该怎样进行,这既是理论也是实践的焦点.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中,公民道德观念的建设应当与法制国家的观念建设同步.本文从传统伦理的观点出发,分析了中国当代社会的现状,坚持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综合与分析的思维方法,提出了道德建设的与时俱进、文以载道和统一性三项基本原则.

  • 标签: 公民道德建设 基本原则 与时俱进 文以载道
  • 简介:江苏省委宣传部近日对江苏15家省直社科理论期刊及9个社科期刊专栏进行了表彰,我校文科学报“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研究”栏目获“优秀栏目”殊荣,并得到栏目建设的项目资助.《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从创刊起就坚持“环境与发展”内容特色,依托学校学科发展的支持,学报编委会全体编委和编辑部全体成员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之国内外环境哲学研究领域学者的真诚信任,是获得该殊荣的关键.

  • 标签: 环境哲学 栏目建设 理学研究 宣传部 江苏 表彰
  • 简介:"敬畏生命"是史怀泽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敬畏生命"中的生命,不是仅指人类,更强调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生物.史怀泽认为,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任何生命都有平等的存在价值,但只有人才能承担起"敬畏生命"的道德责任.以史怀泽"敬畏生命"理念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在当今仍然不断发展,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 标签: 史怀泽 敬畏生命 人类中心主义 生物中心主义
  • 简介:可持续发展的人本主义倾向和生态伦理学的自然主义倾向,既有其相互矛盾的一面又有其相互贯通的一面.生态伦理学的重文化价值尤其重自然价值、重人尤其重生命和自然界的自然主义价值取向,是可持续发展得以确立的重要学理根据或赖以成立的重要文化前提,而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所依据的人的整体和长远利益的人本主义价值取向,则是生态伦理学研究和思考的起点、归宿与内驱力.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生态伦理学 人本主义 自然主义 辩证关系
  • 简介:为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近日一款真丝手书《道德经》系列在京举行了首发仪式。主办方代表、饰演邓小平的特型演员、中广记录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宝明介绍,把中华民族数千年传统文化瑰宝《道德经》系列丛书与有着五千余年历史的国宝丝绸融为一体,将传统丝绸手工艺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制作而成《道德经》等珍藏书籍,是他一直的梦想。他说,丝绸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中国丝绸以其卓越的品质。

  • 标签: 文化传媒 珍藏版 中国传统文化 中广 文化瑰宝 系列产品
  • 简介:近些年来,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在实施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道德风险就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由于林业生态工程的复杂性,该文仅以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为例,剖析委托-代理过程中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提高公共工程的投资效率,保证工程健康顺利发展。

  • 标签: 林业生态工程 道德风险 委托-代理
  • 简介:中共中央、国务院(以下简称)的正式发表,是顺应时代要求、令人振奋的一件大事;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既是关系党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希望工程,也是关系上亿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还是我们党贯彻十六大精神,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指导我们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的发表,必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职员工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承担者,肩负着党的重托、社会和家庭的期待,对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我们就学习的体会,结合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谈谈加强中专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浅见.

  • 标签: 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 中专生 希望工程
  • 简介: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以天人关系为基础的人生问题,具体说是在“天人合一”立场上人的价值选择问题。以“法天象地”为自我安放起点,先民找到了“天人相通”的可能性路径,这就是“天道”的“生生之德”及以此为基础人的道德价值取向。“天人合一”因此获得了仁爱道德伦理意义。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特质及其蕴含的“主客统一”的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在文化源头上获得了内在的和谐关系。这种智慧虽产生于农业文明,却能为现代社会的环境伦理提供合理视域。

  • 标签: 天人关系 天人合一 环境伦理 主客统一
  • 简介:价值的基础是凝结在事物之中的自然力。价值是一物以其功用影响他物的关系范畴。价值范畴是联系范畴的子范畴。善恶是价值主体对其受价值客体的影响而做出的评价反映。经过选择形成的价值目的即具有权力。权力是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趋向一定目标的并克服可能的阻碍的能力。由权力之间的相互冲突而产生的价值实体之间的妥协是道德的根源。道德是用以协调相互矛盾的权力的平衡器。

  • 标签: 价值 善恶 权力 道德
  • 简介:职业道德,广义而言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狭义而言是指从事正当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行为规范,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与之适应的道德观念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基层农机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基层农机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 标签: 职业道德建设 农机行业 工作人员 强基 职业活动 行为规范
  • 简介: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国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2013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年会于2013年4月12日至14日在沈阳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分会、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等单位联合主办,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育部"985工程"科技与社会(STS)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承办。会议历时两天,来自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各地学者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伦理学 学术研讨会 环境哲学 社会主义
  • 简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中说道:"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说: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目标要从细微的地方着手。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简易的地方做起;

  • 标签: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老子 习惯 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