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良充填及不良修复对牙周组织造成的轻重不同的危害,以及造成危害的原因探讨。结果自2012年以来接诊不良充填98例,不良修复129例,导致不同程度的牙周病变,轻的造成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严重的造成邻牙龋坏以及牙周脓肿、根尖脓肿、颌面间隙感染、甚至颌骨骨髓炎的发生。长期的不良刺激和非正常咬合,甚至可以导致癌变以及颞下颌的疾病。结论加强对全民健康教育和正确就诊的引导;加强口腔科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口腔规范操作技术水平,可以避免此类现象发生。

  • 标签: 不良充填体 不良修复体 牙周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经皮椎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 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 62 例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患者 2016 年 10 月 -2017 年 10 月间入院,而后随机分为干预组、常规组。各 31 例。干预组患者予以经皮椎成型术治疗,常规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椎体高度、疼痛程度以及治疗效果。 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椎体高度平均为( 24.7±0.8 ) mm ,术中出血量平均为( 26.4±5.9 ) ml ,术后疼痛评分为( 34.6±5.9 )分,与常规组比较 P < 0.05 ,干预组与常规组疗效评估有效率分别为 96.8% 、 83.9% , P < 0.05 。 结论 :经皮椎成型术在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型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无晶状囊膜支撑下植入人工晶状是临床手术的难点之一,手术操作技巧要求高,尽管有多种手术方法可供选择,但手术并发症仍不少见。本文介绍临床传统的以及近年发展的几种无晶状囊膜支撑人工晶状固定术,重点阐述手术指征、手术特点和要点,为临床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0,56:393-397)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获得随访患者30例,共45节手术椎,均采用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改良椎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本组病历,手术定位时间平均约5min,一次穿刺成功为43节椎,一次成功率95.56%,骨水泥填入椎平均注射量4.2ml,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前平均8.9±0.7分别降至术后24小时的2.3±0.5分、术后1周的2.0±0.4f分及术后3月的1.8±0.5分(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改良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改良椎体成形术 单侧椎弓根外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椎成形术与保守治疗在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分组,分别作为对照组(32)与观察组(32),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经皮椎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度数与疼痛程度同治疗前均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下地行走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经皮椎成形术应用到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保守治疗 经皮椎体成形术
  • 简介:目的:评价微型种植联合磁性附着修复老年无牙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5月至12月来自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老年无牙颌患者15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68-83岁,平均年龄70.2岁,共植入微型种植38颗。所有病例于种植负重后3个月、9个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义齿舒适度、义齿稳定性、语言能力、义齿清洁性的满意度。结果:在观察期内38颗微型种植中有2颗种植脱落,其余36颗种植均获得了良好骨结合。种植负重后3个月、9个月分别与种植负重之前相比,义齿舒适度、义齿稳定性、语言能力VAS评分经SPSS17.0进行配对t检验均有差异(P〈0.01),义齿清洁性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型种植联合磁性附着在老年无牙颌患者的应用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型种植体 磁性附着体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腺样扁桃肥大与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因扁桃和腺样肥大行手术治疗的2~12岁患儿799例的病例资料,按入院时测量的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对比患儿与同龄儿童BMI有无差异,及腺样、扁桃肥大程度与患儿肥胖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卡方检验对不同性别患儿与同龄儿童的BMI进行分组比较,Spearman秩相关对BMI与腺样和扁桃肥大程度的相关关系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扁桃肥大程度与BMI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078,P=0.077,而腺样肥大程度与BMI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058,P=0.100。学龄期患儿(7~12岁)超重及肥胖比例明显高于学龄前患儿(2~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男=22.386,P男<0.001,χ2女=14.478,P女<0.001)。结论儿童腺样肥大和扁桃肥大与肥胖无明显相关,但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超重及肥胖的概率相应增加,在7~12岁的儿童中肥胖所占的比例较高。

  • 标签: 儿童 肥胖 腺样体肥大 扁桃体肥大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牙缺损患者在临床中运用金属螺纹桩核冠与纤维桩核冠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段为 2013年 1月 -2019年 1月,研究病例选自我院接收的牙缺损患者,病例总数量为 150例,基于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金属螺纹组与纤维组,金属螺纹组患者采用金属螺纹桩核冠治疗,纤维组患者运用纤维桩核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 结果:纤维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高于金属螺纹组, p<0.05。 结论:牙缺损患者在临床中采取纤维桩核冠修复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修复效果。

  • 标签: 牙体缺损 金属螺纹桩核冠 纤维桩核冠 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椎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OVCF)后邻近椎骨折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应用PVP治疗OVCF且随访资料完整的220例患者的356节椎,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骨折类型、手术情况等对PVP术后邻近椎骨折的影响。结果:356节椎中共有39节(10.9%)发生邻近椎骨折。骨水泥椎间盘内渗漏、骨折椎数量、骨折部位特别是胸腰段骨折,与邻近椎骨折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PVP术后邻近椎骨折的发生率较高,骨水泥椎间盘内渗漏,骨折椎数量,胸腰段骨折是PVP治疗OVCF后邻近椎骨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症 邻近椎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药物针对在气管平滑肌以及离气管平滑肌产生的影响。方法对于通过乙酰胆碱药物或者磷酸组织胺药物进行诱发后,豚鼠表现出的在气管平滑肌以及离气管平滑肌收缩情况,研究选择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药物加以干预后,最终表现出的效果。结果通过乙酰胆碱药物或者磷酸组织胺药物进行诱发后,豚鼠表现出的在气管平滑肌以及离气管平滑肌收缩情况,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药物表现出的对抗作用有所不同(P<0.05)。伴随着阿司匹林药物应用剂量的增加,针对气管平滑肌表现出的收缩作用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弱。对于沙丁胺醇药物,其在将患者的气管平滑肌进行扩张方面,可以获得极为明显的效果。结论如果可以有效控制阿司匹林药物的应用浓度,则可以将患者的气管平滑肌进行有效扩张,从而获得显著的阿司匹林应用效果。

  • 标签: 阿司匹林 在体气管平滑肌 离体气管平滑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腺样扁桃肥大的围术期安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行低温等离子腺样消融术、扁桃切除术患儿150例,随机进行分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围术期安全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时间指标、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腺样扁桃肥大的围术期安全护理缩短患儿各症状消失时间、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康复水平。

  • 标签: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 围术期安全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在进行牙牙髓治疗时采用不同修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实验对象选自于我院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接收的患有牙缺损的病患共计106人,并将其进行分组,一组是参照组病患有53人,本组采用的是铸造钴铬桩法牙缺损修复方案;另一组是实验组病患有53人,本组采用石英纤维桩法牙缺损修复方案进行治疗。在实验期间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修复后的舒适度和美观度还有病患对治疗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可知,实验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为98.11%,而参照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有效率仅为75.47%,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显著且P<0.05;通过统计实验组病患修复后会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是1.89%,而参照组病患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16.98%,两组数据差异很明显(P<0.05);对修复后病患的舒适度和美观度进行评分,实验组各项数据均显著优于参照组且P<0.05;通过问卷形式考察病患对修复方法的满意度,实验组病患的满意度为96.23%,而参照组病患的满意度仅为71.70%,具有显著性差异且P<0.05。结论 牙牙髓的治疗有不同的修复方法,但是石英纤维桩法牙缺损修复方法相较而言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还能减少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保证舒适度和美观度,也让病患比较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牙体牙髓治疗 两种牙体缺损修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扁桃腺样摘除术逐步开放饮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根据研究需求,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接收的行扁桃摘除术患儿中择取66例,随机等分成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3例,常规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基于此予以逐步开放饮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进食情况、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自愿进食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要高,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二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扁桃腺样摘除术后予以逐步开放饮食护理干预,可强化患儿自愿进食意识,有利于其尽快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饮食 护理干预 扁桃体腺样体 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扁桃腺样摘除术逐步开放饮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根据研究需求,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接收的行扁桃摘除术患儿中择取66例,随机等分成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3例,常规组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基于此予以逐步开放饮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进食情况、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自愿进食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要高,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二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扁桃腺样摘除术后予以逐步开放饮食护理干预,可强化患儿自愿进食意识,有利于其尽快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饮食 护理干预 扁桃体腺样体 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小儿腺样扁桃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接受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的小儿腺样扁桃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给予接受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的小儿腺样扁桃患者综合护理,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小儿腺样体扁桃体肥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锥体形成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椎压缩性骨折(OVCF)后再发锥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OVCF患者252例(376个椎),对患者进行PVP治疗,术后建立病友微信群聊,对患者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并对在此期间再发OVCF案例做记录,将患者分为骨折组(25例)与健康组(227例),运用该院自拟调查表对患者骨折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记录并分析,自拟调查表包括两个版块,分别为患者个人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等〕与医疗因素〔包括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穿刺方法、骨密度(QCT值)、椎体高度回复率、原发椎平均数目、椎后凸角(Cobb)、手术前后疼痛感受评价等〕,对调查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法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关于骨水泥渗漏、骨密度、年龄等因素的分类下,两组患者骨折再发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骨密度、年龄与患者术后骨折再发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OVCF患者,PVP术为其较好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术后骨折再发的危险因素与高龄、骨密度、骨水泥渗漏有较为显著关联,需要对此类患者密切观察。

  • 标签: 骨质疏松 锥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穿刺锥体成形术 骨折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接受经皮椎成形术后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邻近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3月—2015年10月的47例接受经皮椎成形术的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5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邻近椎再次骨折作为观察组,在42例没有再次骨折患者中随意抽取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年龄、性别以及骨水泥注入量等相关因素影响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入量、腰椎骨密度、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方面(P<0.05)。结论接受经皮椎成形术后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患者邻近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入量、腰椎骨密度以及抗骨质疏松治。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邻近椎体再骨折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