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治疗卵巢囊肿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4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字2=6.2400,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整体效果更佳,是临床治疗卵巢囊肿的理想选择之一。

  • 标签: 卵巢囊肿 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实验兔 不同负重关节 软骨缺损的 机体自我修复能力 ,探讨力学刺激在软骨自我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兔膝关节的 股骨髁后部、股骨髁前部、股骨滑车及肩关节的肱骨头等不同负重关节 部位, 深达软骨下骨(未穿透软骨下骨)的全层缺损软骨,并于术后 8周进行大体标本、组织学评价, 比较不同负重关节 区域的自体软骨修复效果。结果 术后 8周取材时均可见缺损部位有透明样组织长入,不同负重部位的自体软骨修复效果有较大差别,从修复效果优到差依次为股骨髁后部、股骨髁前部、股骨滑车和肱骨头处。结论 正常负重状态下的适当压缩载荷对关节软骨修复产生积极的正向作用, 从而造成较大的软骨缺损自体修复效果差异

  • 标签: 股骨 骨软骨损伤 软骨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产后小腹恢复存在着个体差异,影响因素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生理因素涵盖孕期体重增加、生产方式和孕期锻炼水平。心理因素包括产后抑郁症状和压力与焦虑。社会因素包括支持系统和生活方式。对于产后小腹恢复,建立健康的家庭支持和社交支持非常重要。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适度的锻炼对于促进小腹恢复至关重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有助于产后妇女实现理想的小腹恢复。

  • 标签: 产后小腹恢复 个体差异 生理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克山病(KD)患者与健康人群外周血微小RNA(miRNA,miR)差异性表达情况及生物信息学特征,探讨KD的发病机制。方法在山东省五莲县KD重病区选择10例慢型KD患者作为KD组,同时在山东省东昌府区非KD病区选择1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集肘静脉血,分离血浆,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构建KD组和对照组的差异miRNA表达谱,利用Starbase、miRTarBase、miRDB及TargetScan数据库进行筛选,将数据库中共有的mRNA定义为该miRNA的靶基因,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功能(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将KD组的miRNA表达谱与对照组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共筛选出132个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上调的有90个,下调的有42个;通过Starbase、miRTarBase、miRDB及TargetScan数据库继续筛选获得了53个miRNA,共靶向737个mRNA。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Ras蛋白的信号转导、跨膜转运、细胞周期调控及细胞黏附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病毒感染、内吞作用、粘着斑、肌动蛋白调节等通路。结论应用RNA-seq技术成功获得KD患者与健康人群的miRNA差异表达谱,并筛选出可能与KD相关的通路及基因。

  • 标签: 克山病 微小RNA 转录组测序技术 转录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缺乏健康儿童泌尿道症状的相关信息,但该信息对先天性泌尿道疾病患儿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该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问卷调查来评估下尿路功能障碍(LUTD)的情况。方法基于国际儿童尿控协会(ICCS)关于泌尿道功能的定义,对4~15岁未患有胃肠道或泌尿道疾病的儿童进行15项问卷调查,该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问卷答复率为82%(311/377),50%为女孩(n=155)。儿童分为3.5~7岁组(n=136)、8~12岁组(n=127)和13~15岁组(n=48)。女孩泌尿道感染比例高于男孩(20% vs 3%,P<0.001),尿失禁和遗尿的患病率男女大致相等。小年龄组最常见的症状是遗尿(11%),其次为日间尿失禁(10%)。较大年龄组报道较多的是泌尿道感染史(两组分别为12%和17%)和日间尿失禁(两组分别为9%和6%)。结论经LUTD问卷调查并进行评估后发现,日间尿失禁在所有下尿路症状中最为常见;女孩泌尿道感染显著高于男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参不同药用部位(人参、人参叶、人参花)中皂苷类成分的差异性,为其质量评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FLC-Triple-TOF-MS/MS)分析人参、人参叶、人参花中皂苷类成分含量,采用SynergiTM Hydro-RP 100 A柱,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样品分组情况,以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DA)分析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差异。结果人参、人参叶、人参花的代谢组分具有明显差异,共得到10个差异学成分,且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人参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可为人参的进一步研究与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人参 药用部位 皂苷 差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异位妊娠腹腔镜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的近、远期疗效差异。方法选择于2010年5月~2011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76例,分为腹腔镜治疗组和化学药物治疗组,每组38例,腹腔镜治疗组以电视摄像系统、全自动充气机、手术腹腔镜、内凝器、高频电凝器、冲洗系统进行腹腔镜保守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组采用MTX-MF方案,用0.1mg/kgCF与1mg/kgMTX进行隔日1次肌内注射,共计4次,8天一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术后腹痛、再次同侧异位妊娠情况、再次宫内妊娠情况、出院时的HCG值。结果腹腔镜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为9.62±2.4天,出院前HCG为295±233U/L,有一例持续性异位妊娠,HCG正常,但于术后第12天突发腹痛,行患侧输卵管切除,出院后再次宫内妊娠24例,再次同侧异位妊娠5例;化学药物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8.52±9.44天,出院前HCG为566±409U/L,再次宫内妊娠14例,再次同侧异位妊娠8例。结论与化学药物治疗相比,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具有住院时间短、疗效快、再次宫内妊娠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但其对再次同侧移位妊娠没有明显的预防效果。

  • 标签: 福异位妊娠 腹腔镜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 差异
  • 简介:目的探讨室温对腋温与口温数值差异的影响。方法对500例产妇在不同室温下同时测得的腋温与口温数值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室温对腋温与口温数值差异有较大影响。结论在室温>24℃时,腋温近乎等于口温,不必再加0.3-0.5℃。对特殊情况可根据需要重测口温。

  • 标签: 腋温 口温 比较
  • 简介:方法将153例等级护理老年人分别按医嘱护理分级、标准护理分级及Barthel指数分级法分为一般照顾护理(自理)、半照顾护理(介助)、全照顾护理(介护)三级,  1.2.1 护理分级 根据文献[1-2]将老年人护理分为3个等级,医嘱护理分级与Barthel指数分级及标准护理分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

  • 标签: 养老机构 分级护理 差异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术前冠状动脉造影与搭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直径差异”,讨论手术适应症与术后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对本院77例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病人术前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直视冠状动脉直径差异比较;手术70例在全麻常温心脏不停跳下完成;7例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均采用胸正中切口。结果77例中,72例术前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直视冠状动脉直径相吻合,5例差异较大,相差约1-3倍。结论现已公认,冠状动脉造影是临床检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金标准,冠状动脉血管直径小于1.2mm为手术禁忌症,本研究显示,冠状动脉造影与术中直视冠状动脉直径存在差异,比率为6.49%,选择性对造影血管直径小于1.2mm的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病人心肌缺血改善心绞痛症状消失。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简介:目的分析大肠大息肉(>1.5cm)活检与全瘤切除病理诊断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8年大肠大息肉(>1.5cm)活检病理、全瘤切除后病理结果及部分手术后病理结果。结果内镜活检与全瘤切除后病理有较大差异,两者符合率仅为54.1%,不符率为26.2%;而内镜不能切除的大息肉活检与手术术后病理符合率为50%,活检为良性而术后为恶性的达50%。讨论大肠息肉活检与整体病理诊断存在较大差异,病理诊断依据应以整体息肉切除后病理为准,临床医师将活检结果作为是否手术或选择化疗方案的重要参考条件时,应慎重对待。

  • 标签: 大肠大息肉 活检 全瘤切除 病理
  • 简介:摘要: 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变化,我国的医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众所周知,目前 我国医学分为中医学和西医学两个体系,一直以来,中西医之间的争论从没有停止过。中医主要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治疗方式和手段;西医主要是在现代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就中西医文化的差异性进行了探讨,同时也阐述了中西文化的结合给医学界的发展所带来的价值。

  • 标签: 中医 学 西医 学 文化差异 文化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TCGA数据库找出在胃癌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建立能可靠预测胃癌OS的预后诺模图。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技术找出胃癌中差异表达的lncRNA,进一步筛选出与OS明显相关的lncRNA,联合年龄、TNM分期等临床特征,得出预测胃癌OS可靠的预后诺模图。结果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出四个与胃癌患者OS明显相关的lncRNA,其中 AL034397.3对患者有保护作用,FAM83A-AS1,LINC00519和IER3-AS1与年龄、TNM分期等临床特征联合,的出一个可靠的预后诺模图。三个lncRNA的联合检测的准确性高于TNM分期,AUC=0.809。结论 利用临床危险因素,我们开发了基于lncRNA特征的列线图,其表现优于单独的分子特征或临床因素来进行预后预测。

  • 标签: lncRNA 胃癌 OS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成年人双侧腋静脉大小的差异,为制定介入手术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患者145例(患者组)(高血压117例,心力衰竭28例)和同期健康志愿者87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测量每个研究对象双侧腋静脉的大小并对其差异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32例研究对象中,优势手为右手占95.7%(222/232)。研究对象个体左右两侧腋静脉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组与对照组除年龄外,其他指标临床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腋静脉直径为(0.67±0.15)cm,女性为(0.53±0.1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照组优势手侧横截面积、非优势手侧横截面积、大侧横截面积分别为(0.54±0.17)mm2、(0.54±0.15)mm2、(0.60±0.16)mm2,高血压组分别为(0.55±0.14)mm2、(0.54±0.14)mm2、(0.59±0.14)mm2,心力衰竭组分别为(0.54±0.16)mm2、(0.56±0.19)mm2、(0.59±0.1)mm2,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成年人双侧腋静脉大小差异不明显,双侧腋静脉大小与优势手侧无相关性,不同性别的成年人腋静脉大小有差异,腋静脉的大小可通过受试者的性别预估,但并不能通过优势手及其他资料预测。

  • 标签: 腋静脉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超声检查,介入性 诊断技术,心血管 直径 横截面积 半球优势,大脑 性别因素 成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早产儿、足月儿血常规差异,以为早产儿贫血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诊治的早产儿10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分娩的120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血常规指标(共13项)。结果两组除却RBC(5.31±0.68)VS(5.30±0.65)×1012?L-1比较无显著差异外,其他12项血常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与足月儿除了RBC(红细胞计数)无显著差异外,其他血常规指标均有明显差异,需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防治贫血及合并症。

  • 标签: 早产儿 足月儿 血常规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iTRAQ技术筛选婴儿痉挛症患儿的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选择临床明确诊断的婴儿痉挛症患儿(试验组)及健康婴儿(对照组)各15例,应用绝对定量技术(isobaric tag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检测其血浆差异蛋白,并进行功能注释及生物信息分析,筛选出差异明显的候选蛋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获得59种表达倍数1.2倍以上的差异蛋白(P<0.05),这些差异蛋白参与细胞骨架组织、整合素激活和细胞中蛋白质位置维持等重要生物学过程。从中选取5个疾病相关蛋白标志物,对其进行论述。结论婴儿痉挛症患儿和健康婴儿血清存在蛋白质表达差异,这些结果可能为婴儿痉挛症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或目标。对细胞骨架蛋白的研究可能成为探究婴儿痉挛症发病机制的突破口,新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如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可能为婴儿痉挛症的诊治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婴儿痉挛症 绝对定量技术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 RNA, miRNA)差异表达与胚胎质量的相关性,为胚胎的植入前选择提供新的依据。方法用TaqMan微小RNA阵列(MicroRNA Array)对8个囊胚样本进行miRNA表达谱检测,筛选稳定高表达且有价值的miRNA。扩大样本量后选择囊胚,针对筛选的miRNA进行逆转录PCR检测,同时采用二代测序平台检测胚胎的染色体异常,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MicroRNA Array检测发现mir-720、mir-372、mir-886-3p和mir-512-3p表达量较高,而mir-145表达量较低,推测与早期胚胎发育相关。选择56个废弃囊胚,对上述5种miRN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mir-145和mir-886-3p在染色体正常组中显著低表达。mir-145以相对表达量9作为阈值,mir-886-3p以相对表达量3作为阈值,其以上均未见胚胎染色体检测为正常者。结论特定的miRNA表达差异与胚胎染色体异常存在相关性,有可能作为一种新的胚胎选择的生物标记。

  • 标签: 微小RNA 二代测序 微小RNA阵列 胚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儿与完全足月儿发育行为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建立的马鞍山市母婴健康出生队列,进行随访。从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抄录婴儿分娩结局,采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中文版评估其发育行为。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期儿与完全足月儿行为发育的差异。结果早期儿出生率为24.74%(500/2 021)。早期儿沟通、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解决问题和个人-社会5个能区发育迟缓检出率分别为2.1%、3.2%、6.1%、6.3%和2.7%。早期儿解决问题能区发育迟缓检出率显著高于完全足月儿组(6.3% 比 3.7%, χ²=5.42,P<0.05)。在控制怀孕年龄、饮酒史、性别、出生体重、家庭收入、分娩方式、居住地等可能混杂因素后,与完全足月儿相比,早期儿解决问题能区发育迟缓发生风险显著增加(OR=1.65,95%CI:1.01~2.70,P<0.05),沟通、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和个人-社会能区发育迟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儿出现发育迟缓的风险显著高于完全足月儿,对早期儿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和适当的早期发展促进干预,提高其生命质量。

  • 标签: 足月儿 队列研究 神经行为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家庭照护类型对术后脑肿瘤患儿的家庭韧性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家三级甲等儿科医院210名术后脑肿瘤患儿照护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家庭照护测量量表和家庭韧性量表进行调查,使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家庭照护6个量表中,患儿认可、管理能力、家长关系与家庭韧性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12,r=0.470,r=0.391;均P<0.05),家庭困难、疾病负担、疾病影响与家庭韧性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46,r=-0.177,r=-0.348;均P<0.05);(2)家庭照护模式可分为四类:管理负担型(22.9%)、管理有效型(24.8%)、管理低下型(28.6%)及管理默契型(23.8%);(3)四类家庭照护模式在家庭韧性得分[(197.21±20.08)分、(205.92±14.25)分、(181.47±18.13)分、(198.06±17.08)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498,P<0.01)。结论脑肿瘤患儿家庭照护模式可分为四类,不同类别家庭的韧性水平存在差异,提示护士可以根据不同家庭的特征,实施改变家庭照护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帮助他们提高家庭韧性。

  • 标签: 儿童 脑肿瘤 家庭韧性 家庭照护 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