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近代中国知识界对苏联经济体制虽有所疑虑和保留.但都不同程度或变相地肯定了其合理性。它之所以在当时中国知识界的视野和观念中是比较理想和美好的事物,是因为它不仅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大同”理念相吻合,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似是而非地切近中国社会的实际。

  • 标签: 苏联经济体制 近代中国知识界 计划经济 国营事业
  • 简介:摘要:历史五大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想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科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五大核素养是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所提出的新的目标。高三历史复习备考以大核心素养引领专项提能,是突破高分颈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历史核心素养 高三历史复习
  • 简介:<正>1979年12月27日夜,隆隆的炮声打破了喀布尔市雪夜的宁静,阿富汗政变了!哈菲祖拉·阿明的政府被推翻,巴布拉克·卡尔迈勒组成了新政府。苏联宣传工具按捺不住喜悦,于喀布尔电台宣布政变四小时后,异常迅速详细地报道了这一事件。这次阿富汗政变是苏联一手策划的。十二月上、中旬,当苏联在苏阿边境,集结兵力、

  • 标签: 苏联人 领导人 帝国主义者 阿富汗人 新政府 政变
  • 简介:1884年,挪威探险家南森(FridtjofNansen)在格陵兰探险时,在西海岸的尤丽安娜霍布(Julianehab)发现了三年前被冰挤压坏的“珍妮特”号(Jeannettebark)船上的物品。根据这一发现,南森指出:这些物品从北西伯利亚(NorthSiberian)漂流至此,证明了北极圈内的海流是从东向西,由西伯利亚流向格陵兰的。

  • 标签: 北极圈 漂流 俄罗斯 邮集 浮冰 苏联
  • 简介:摘要:1991年12月25日,随着悬挂在克林姆林宫上空的红旗缓缓落下,诞生于人类最崇高理想之中的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停止存在。苏联解体有着极其复杂的内外原因,而在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苏联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出现了严重问题。纵观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无论是革命,建设或是改革,是否有着坚强的领导核心都至关重要。我们在分析苏联解体前后苏联共产党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应当深刻汲取其教训,并不断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

  • 标签: 苏联解体 党的建设 意识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简介:苏联于1991年12月解体后,我国学者就开始对其原因进行思考和探索.10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对苏联解体的复杂原因进行深入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文章拟对十年来我国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综述 苏联解体 指导思想 苏东剧变 对外政策 联邦制
  • 简介:1939年,欧洲上空乌云密布,法西斯侵略的魔影正步步逼近.大敌当前,英法苏三国为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开始了谈判.同时,英国和苏联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分别同德国进行了一系列公开或秘密的外交接触.这场三种谈判彼此关联,互相影响、错综复杂的外交博奕,最后以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三国谈判破裂终结,世界大战终究没有被制止.这当中既有英法和苏联长期敌对造成的心理隔阂的缘故,有受侵略威胁的小国拒绝同苏联合作的缘故,也有英法联苏政策不够坚决的原因.但我认为苏联在谈判

  • 标签: 苏联 英法苏谈判 德苏谈判 二战前夕 三国谈判 集体安全体系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伤亡最重,影响最深的空前灾难。总计造成了约7200万人死亡,财产损失约达13850亿美元,其中前苏联死亡人数达2660多万,中国军民死伤3500多万。苏中两国是二次大战中反法西斯战争的中流砥柱,为二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苏联军民在反击德国法西斯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 标签: 中国军民 德国法西斯 最后胜利 二次大战 二战时期 朱可夫
  •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吴恩远先生研究俄国史多年,近年曾出访前苏联、东欧国家,了解到剧变后俄罗斯国内对苏联卫国战争史研究的最新观点和动态。本刊编辑徐勇就其中若干重要问题对吴先生进行了专访。现将访问记录略加整理,分两期刊出,以飨读者。

  • 标签: 苏联卫国战争 朱可夫 情报机构 希特勒 巴巴罗萨 二次世界大战
  • 简介:笔者藏有一套前苏联于20世纪80年代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而发行的纪念章。该套纪念章共5枚,一枚主章和4枚辅章,装在一个托座上,主章居中,辅章分列两侧,形成了美丽的对称布置(图1)。纪念章是采用具有金属光泽的彩塑材料制成。主章直径45毫米,厚3毫米;辅章直径35毫米,厚3.5毫米。整个托座装在一个透明的长盒中,托座下部有一行俄文"不能忘记,决不能忘记!"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二战历史的教训。

  • 标签: 主章 托座 金属光泽 对称布置 日本法西斯 布列斯特
  • 简介:20世纪下半叶苏联教育学各学科在中国的引进有着不同的启动时间。20世纪下半叶苏联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以模仿为目标的引进;以教育学“中国化”为目标的引进;以批判为目标的引进;以学术研究为目标的引进。20世纪下半叶苏联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不仅确立了马列主义在中国教育学中的指导地位,影响了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而且提供了编写教育学教材的参考模式,拓宽了中国教育学研究者的视野。20世纪下半叶苏联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给我们提供了以下重要启示:引进要处理好政治、意识形态与学术的关系;引进要与研究外国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相结合;引进要与继承本国传统相结合;引进要与建设中国教育学相结合。

  • 标签: 20世纪下半叶 苏联教育学 引进
  • 简介:由于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以阶级斗争为主线的叙事模式在苏联文学中出现,更具现实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文章以'互文性'理论为依据,认为反映中国农业土地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的叙事模式有着更多的苏联经典前文本的影响因子,并在具体的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作品在借鉴学习的同时所进行的本土化改造。

  • 标签: 阶级斗争叙事 苏联影响 本土转变
  • 简介:苏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失败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历届苏共中央领导集体和苏联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依靠行政命令制造的多是一种繁荣假象,虚假繁荣的背后是无穷的问题与丛生的弊端。这些问题与弊端长期得不到解决,致使大学生信仰危机渐成蔓延趋势,苏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因此而终归失败。

  • 标签: 苏联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因缘考察 弊端
  • 简介: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时候,对于前苏联以及前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剧变的问题,我们不得不重新给予高度的重视和研究。但是由于本人孤陋寡闻,手头资料有限,只得借助于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教科书所提供的一些情况,和其它所能得到的资料,管窥一二。不成熟之处,敬请斧正。一、戈尔巴乔夫的"自白"与前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剧变的政治原因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2000年5月主办的《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对欧洲的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保加利亚科学院副研究员米哈伊尔·基列夫做了《苏联解体的原因》的

  • 标签: 前苏联 斯蒂格利茨 西方经济学 社会主义国家 戈尔巴乔夫 市场经济
  • 简介:从三十年代初至卫国战争结束,是前苏联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理论讨论的第三时期.该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初期和后期阶段.1941年因卫国战争爆发,讨论暂时中断直至战后的1951年.这一时期,苏联社会经济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的特点是商品生产理论讨论的基础.初期阶段.苏联战前十二年内,经济发展迅速,尤其工业方面,到四十年代初,工业总产值增长五倍半,建立起多部门的现代化工业,这为发展农业生产和巩固国防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它的工业总产值、技术装备已达到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

  • 标签: 价值规律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生产理论 经济学家 集体农庄 商品货币关系
  • 简介:列宁“当他宣布新经济政策时,他一刻也没有说这是战时共产主义的‘发展’或‘完成’。他非常坦率地说,战时共产主义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可以理解的一个错误,新经济政策是改正那个错误和完全改变方针。”——(匈牙利)卢卡奇1921年3月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实行“新经济政策”,至1927年,这是前苏联经济学界讨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第一次高潮,它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关于经济问题广泛的探讨和理论的突破,也是史无前例。讨论是由列宁引发的。列宁在研究了新的社会环境,已改变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回顾战时共产主义的一切联系中介后指出,战时共产主义不是也不可能是符合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实施约半年的1921年10月,他在全俄政治教育局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坦然地承认:“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比高尔察克、邓尼金或皮尔苏茨基使我们遭受的任何失败都要严重得多。这次失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只有改变政策,才能使国家摆脱国内战争和武装干涉结束以后所处的“严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 标签: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新经济政策 布哈林 苏维埃 社会主义商品 生产理论
  • 简介:受施拉姆的"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的影响,西方长期以来对苏联共产主义媒介理论明显持有一种西方中心论式的敌对立场.那么,是什么造成这样的局面呢?寻求其误读产生的根源,施拉姆理论明显地印上了冷战思维和西方主流思想的烙印.

  • 标签: 施拉姆 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误读 西方中心主义
  • 简介:说起抗日战争时期的援华航空志愿队,人们自然会想到由陈纳德率领的美国航空志愿队即著名的—毽虎队”。其实在此之前的1937年10月到1941年底,共4年2个月时间,苏联也曾先后以航空志愿队的名义,派遣3665人参加中国抗战,其中包括1091名飞行员以及2000余名机械师、工程师等各类航空辅助人员,击落、炸毁日机986架,毁伤日军舰船120艘,有211名苏联飞行员长眠在中国。其作用和贡献不亚于美国“飞虎队”。

  • 标签: 抗日战争时期 “飞虎队” 航空 志愿 苏联 中国抗战
  • 简介:当前,协作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为了加速社会主义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更好地教育和培养新的一代,人们对于图书情报的要求与日俱增。为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统一全国所有图书馆的资源,保持它们之间的密切协作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就图书馆实践而言,协作是提高书目服务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说,分析探讨协作的过程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协作问题必须注意下列几点:

  • 标签: 读者服务 馆际互借 馆际协作 资源结构 科学技术进步 苏共中央
  • 简介:本文分析了曾经的社会主义超级大国前苏联的分崩离析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革命经验和惨痛的建设教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败,是导致其政体崩塌的重要原因。提出我国在大国崛起过程中,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定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保证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 标签: 前苏联 思想政治教育 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