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4 个结果
  • 简介:为评价吸入一氧化氮(NO)在犬烟雾吸入性损伤的降压效果及验证其作用机制。将21只犬随机分为三组,烟雾吸入后,对照组(n=8),单纯吸氧(FiO2,0.45),治疗组(n=9)吸氧(FiO2,0.45)+0.0045%(45ppm)NO,连续监测12h血循环动力学变化;正常组(n=4)不致伤,用于建立组织学对照。结果:吸入NO组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明显下降(P<0.05),而平均主动脉压(mAP)、周围血管阻力(TPR)无明显影响(P>0.05)。动脉血和肺组织环磷酸乌苷(cGMP)明显升高(P<0.01)。表明吸入NO可降低吸入性损伤肺动脉高压,选择性作用于肺循环的机理为提高平滑肌细胞内cGMP水平。

  • 标签: 一氧化氛 吸入性损伤 高血压 环磷酸乌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11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8)与对照组(n=58)。给予对照组患者辛伐他汀治疗,同时给予研究组患者阿奇霉素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6min步行距离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改善,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吸容积、收缩压、舒张压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吸容积、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改善,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阿奇霉素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阿奇霉素 辛伐他汀
  • 简介:摘要: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往往伴有前庭功能损坏,部分患者表现出眩晕等症状,预后较差。目前,高压氧护理干预在突发性聋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浓度氧可有效改善患者局部组织微循环,缓解感音神经受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干预可有效提高突发性聋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听力改善。本研究探讨高压氧护理干预对伴眩晕的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高压氧 护理干预 全聋型突发性聋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急性脑梗患者治疗中按照高压氧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 按照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开展研究,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收治患者68例为对象,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4例,常规治疗+高压氧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分析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1周、2周、3周,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2周、3周,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脑梗 高压氧联合经颅磁刺激 NIHSS评分 ADL评分
  • 简介:目的分析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动态心电图,对比其与无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的诱因和阵发性房颤的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75例检测为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试验组,75例无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2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房室早搏发生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多数患者是因为房室早搏引发的,因此医务人员应该重视患者动态心电图中发生的房室早搏现象,及时发现患者问题进行治疗。

  • 标签: 器质性心脏病 无器质性心脏病 阵发性房颤 动态心电图 房室早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图式康复操在永久起搏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连续入选2019年6~8月于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行起搏植入术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活动指导,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接受循序渐进的图式康复操活动指导,采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分单)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出院前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效能。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及术后1天的ADL评分、自我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前的ADL评分及自我效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起搏器植入术 图式康复操 生活自理能力 自我效能
  • 简介:目的探讨T组合复苏(T-piece)在产房中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在产房中诊断新生儿窒息患儿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新生儿给予正压人工通气选择自动充气式复苏气囊,观察组新生儿给予正压人工通气选择T组合复苏正。观察复苏过程中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Apgar评分及进行X线胸片检查发生肺气漏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气漏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中新生儿窒息复苏过程中应用T组合复苏更简单、更有效、易操作,两组复苏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组合复苏能保持恒定一致的吸气峰压和呼气末正压,复苏时输出的压力恒定、准确、可靠,可有效减少或避免肺气漏的发生。

  • 标签: T组合复苏器 新生儿窒息复苏 肺气漏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运用双腔心脏起搏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治疗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选入患者为 60例,在本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所接诊,按照计算机随机抽选的方式取组中 30例,以常规方式展开治疗,即对照组,余下 30例则运用双腔心脏起搏,即观察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心功能、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 P<0.05。结论 针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将双腔心脏起搏进行运用,能够针对患者心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帮助患者进行恢复。

  • 标签: 双腔心脏起搏器 缓慢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评价国产吻合在治疗Ⅲ-Ⅳ期脱出性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国产痔上吻合对238例重度脱出痔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238例重度痔患者应用国产吻合,吻合均一次成功,术后患者痔核完全消失。有32例术后并发少量出血(13.4%),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并发尿潴留152例(63.8%),肛门轻度疼痛56例(23.5%),下腹部不适28例(11.7%)。随访12~24个月,无肛门狭窄,无大便失禁。结论应用国产吻合行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患者术后痛苦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副损伤小。

  • 标签: 国产吻合器 痔上黏膜环切术
  • 简介:手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严重性后遗症,病程长,预后差,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临床诸多研究证实,针对性康复有助于受损功能恢复,有效预防残疾发生。肌电矫形是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治疗重要有效方法。本文从腕手肌电矫形的作用原理出发,对其临床应用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 标签: 腕手肌电矫形器 脑卒中 手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总结永久性心脏起搏植入术后伴膀胱造瘘患者的护理要点,通过给予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尽早康复出院,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耍:目的观察75%乙醇湿敷对永久起搏植入术后伤口修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起搏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试验组加用75%乙醇湿敷,对照组常规外科换药,观察两组局部组织止痛及红肿消退时间。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局部组织止痛及红肿消退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用75%乙醇湿敷在起搏植入术后伤口换药的疗效、止痛、愈合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常规外科换药,可减轻患者局部肿胀及疼痛,对起搏术后临床护理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标签: 75%乙醇湿敷 起搏器植入术 伤口换药
  • 简介: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各种精细手术器械的逐步推广与应用,对术中精细器械的灭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细器械价格昂贵,尤其是内镜摄像系统、光纤等均属不耐高温、不耐湿的设备,因此其灭菌方法受限。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以其快捷、高效、安全、无毒及对精细仪器损伤小等特点在手术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将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低温等离子 器械灭菌 手术室 应用 灭菌器 灭菌方法
  • 简介:输血和成分输血在临床应用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血液质量、输血疗效和输血安全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但对输注的血液和血液成分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白细胞导致的输血发热反应、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和某些病毒的传播所造成的危害以及深入研究有效的预防方法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减少白细胞的输入,是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的关键.通过观察国产一次性使用滤除白细胞输血(简称白细胞滤器)的临床应用效果,以证明其对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作用.

  • 标签: 白细胞滤器 白细胞滤除率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 简介:1994~2000年来我院应用吻合进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共3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吻合器 胆肠吻合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外伤性血气胸廓清加肋骨骨折复位环抱固定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合并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护理特点。方法:分析116例外伤性血气胸合并多发性肋骨骨折行胸腔镜血气胸廓清加肋骨骨折复位环抱固定术的术前、术后的护理对策。结果:116例患者术后胸痛明显减轻,咳嗽排痰通畅,呼吸功能改善,心理感应良好。结论:通过微创的胸腔镜手术以及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明显改善外伤性血气胸合并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愈后,促进康复。

  • 标签: 血气胸 胸腔镜 肋骨环抱器 肋骨骨折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联合使用血栓通注射液与高压氧对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4月杨凌示范区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实验组给予高压氧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及血沉(ESR)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高压氧与血栓通注射液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高压氧 脑梗死 血栓通注射液 血脂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结合护理干预综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骨质疏松症性疼痛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恢复期神志清醒的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骨质疏松症性疼痛的患者40例,其中高压氧结合护理干预综合治疗20例(设为A组),常规治疗20例(设为B组)。结果高压氧结合护理干预综合治疗组、治疗依从性、自发性疼痛、椎体叩痛缓解率及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骨质疏松症性疼痛患者自发性疼痛表现呈多样性,容易误诊及漏诊,尽早发现颅脑损伤后继发的骨质疏松症性疼痛,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高压氧结合护理干预综合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颅脑损伤 骨质疏松症 疼痛 高压氧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