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利用滑窗式调强技术设计上段食管癌前斜野(前八字野),以改善上段食管癌放射治疗剂量分布不均匀状况。方法:对10例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用多叶光栅(MLC)适形前八字野和用滑窗式调强技术的调强前八字野。为了避开脊髓,个照射野的机架角度分别设为60°-65°和300°-295°,机头和治疗床的角度均为0°。GTV、CTV、PTV等的处方剂量均为64.4Gy/28F,设计计划时使得每个计划PTV最小剂量不小于处方剂量的95%(61.4Gy)。脊髓最大剂量限制为〈40Gy。结果:在每个计划PTV最小剂量均等于95%的处方剂量时,调强八字野计划的GTV、CTV、PTV的最大剂量、平均剂量等均明显小于适形八字野(P〈0.001),GTV的最大剂量由109.67%降至103.58%,CTV的最大剂量由110.27%降至104.07%,PTV的最大剂量由110.63%降至105%以下。调强八字野PTV的靶区适形度(CI)明显高于适形八字野(0.67:0.54,P〈0.001);靶区不均匀度(HI)也明显高于适形八字野(1.06:1.13,P〈0.001)。调强八字野脊髓受量均小于40Gy。结论:滑窗式调强技术的前八字野照射,有效地提高了靶区内剂量分布的均匀性和靶区剂量适形度,同时大大降低了脊髓受量。相比较多野调强,个照射野又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因此此项技术是解决上段食管癌前斜野剂量分布不理想的有效手段。

  • 标签: 上段食管癌 滑窗式调强放疗 适形放疗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和常规护理种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化疗患者口腔溃疡区域的黏膜进行护理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化疗引起的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口腔护理,试验组在常规口腔护理后,使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进行口腔溃疡护理,每天3次。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36.7%,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63.3%,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配合常规口腔护理,可以有效治疗化疗引起的口腔溃疡。

  • 标签: 化疗 化疗反应 口腔溃疡 口腔护理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
  • 简介:目的比较微电脑全自动化疗泵和便携式化疗泵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科室行mFOLOFOX6方案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运用微电脑全自动化疗泵输注5-FU,对照组使用便携式化疗泵输注5-FU。比较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输注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便携式化疗泵.微电脑全自动化疗泵的操作更复杂.护士需要更长培训时间和更多培训次数来掌握其操作方法.输注过程中需排除的机器障碍次数更多(均P〈0.05)。观察组患者1~2级化疗不良反应中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12.5%vs.32.5%,χ2=4.588,P=0.032)。观察组患者3-4级化疗不良反应中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5.0%vs22.5%,χ2=5.165,P=0.023),组其他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比对照组的输注时间波动更小,更接近预定时间[(45.2±2.1)小时vs(47.4±2.0)小时,P〈0.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优于对照组(95.0%vs.5.80.O%.χ2=4.114.P=0.043)。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化疗过程中应用微电脑全自动化疗泵可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减少输注时间误差,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结直肠癌 化疗 输液泵 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髌骨下极骨折内固定物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32例髌骨下极骨折(AO/OTA34-A1)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6例,观察组采取间断垂直钢丝缝合联合Krachow缝合法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照组采用髌骨爪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本组获12~23个月,平均(16.2±0.30)个月随访,比较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疼痛和屈伸活动范围(rangeofmotion,ROM)、B?stman评分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76±0.43)个月,对照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79±0.52)个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组术后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均无并发症发生;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观察组为(129.4±0.43)°,对照组为(129.1±0.51)°;膝关节B?stman评分,观察组为(29.6±0.23)分,对照组(29.4±0.20)分。结论间断垂直钢丝缝合联合Krackow缝合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髌腱的完整性,以维持膝关节功能,操作方便,固定牢靠,有利于患者早期行功能锻炼,对髌骨下极骨折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髌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折切开复位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放疗、肝动脉灌注化疗(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及放疗联合TACE在治疗局部晚期肝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IIIb-IVa期肝癌。单纯放疗10例,单纯TACE8例,联合治疗13例,姑息治疗14例,比较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总体生存时间。结果:放疗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6例,有效率60%。TACE组CR0例,PR3例,有效率38%。联合组CR0例,PR8例,有效率62%,有统计学差异(P=0.041)。TACE与放疗、联合治疗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28,P=0.021)。放疗组、TACE组、联合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和PFS分别为7个月、7个月、22个月(P〈0.001)和4个月、3个月、13个月(P〈0.001),均有统计学差异,姑息组中位OS为3个月。三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及诱发乙肝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方面,发热(P〈0.001)、腹痛(P〈0.001)、肝功能不良(P=0.007)三组比较有统计差异,不良反应以放疗组最少见。结论:对于局部晚期肝癌,单纯放疗、单纯TACE、放疗联合TACE均可改善近期疗效、PFS和OS,以放疗联合TACE为最佳,精确放疗稍优于单纯TACE。

  • 标签: 肝癌 放疗 介入化疗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镜和传统开腹大肠癌根治术在肿瘤学安全性方面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金湖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126例行大肠癌根治术的TNMⅠ~Ⅲ期病例的临床随访资料。其中腹腔镜组46例,开腹组80例,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辅助治疗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组患者术后复发、生存等肿瘤学指标。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以随访36个月为准。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3年累积生存率为84.1%比82.9%,远处转移率为13.6%比17.1%,戳孔/切口癌转移率为0比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复发率为6.8%比11.8%,其中Ⅲ期病例腹腔镜组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

  • 标签: 结肠癌 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匍枝马尾藻和铜藻多糖对人实体瘤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分别观察种海藻多糖对人肺腺癌SPC-A-1、鼻咽癌CNE-2Z、卵巢癌HO-8910PM三种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瑞氏染色及流式细胞对其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种海藻多糖在高浓度时对肺腺癌SPC-A-1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以匍枝马尾藻多糖较为显著。对鼻咽癌CNE-2Z、卵巢癌HO-8910PM基本无抑制作用,但与5-FU联合用药时,匍枝马尾藻有一定的增敏作用,而铜藻对5-FU没有增敏作用。进一步对匍枝马尾藻体外抑瘤机理进行探讨,发现凋亡并不起主要作用。结论:海藻多糖对人实体瘤细胞体外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凋亡不是其主要作用机理。

  • 标签: 海藻多糖 实体瘤 细胞生长 抑制作用 流式细胞术 MTT
  • 简介: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1月至2017年3月,河南博爱县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85例早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对比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1~5d视觉模拟评分。结果组手术时长、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较对照组少,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5d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有利于促进恢复。

  • 标签: 非小细胞肺 胸腔镜 小切口肺叶切除术 疼痛测定 视觉模拟评分 康复进程
  • 简介:目的比较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种不同即刻再造方法的并发症和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选取女性乳腺癌患者12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组(腹直肌组)和带蒂横行背阔肌肌皮瓣组(背阔肌组),每组各64例.对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转移、全身多处转移、局部复发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直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局部复发率均低于背阔肌组(P〈0.05);组患者的骨转移率、全身多处软组织转移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带蒂横行腹直肌肌皮瓣即刻乳房重建术较背阔肌临床效果好.

  • 标签: 乳房切除 并发症 腹直肌肌皮瓣 背阔肌肌皮瓣
  • 简介:目的检测survivin和SIRTl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江苏省肿瘤医院42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survivin和SIRT1mRNA的表达,统计survivin与SIRT1的相关性。观察EGFR酪氨酸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处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CC827后survivin和SIRT1的表达改变。结果85.7%(36/42)肿瘤组织survivin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61.9%(26/42)肿瘤组织SIRT1mRNA的表达低于其癌旁组织,33.3%(14/42)肿瘤组织SIRT1mRNA表达高于其癌旁组织。Survivin表达与SIRT1表达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0.05)。吉非替尼能增加HCC827细胞中的SIRT1表达,降低survivin的表达水平,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大部分SIRT1基因呈低表达状态。survivin与SIRT1表达呈负相关。在细胞水平上,吉非替尼能增加SIRT1的表达从而降低survivin的水平。提示者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SURVIVIN SIRT1 实时定量PCR
  • 简介:由中国抗癌协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共同主办,国际抗癌联盟协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承办的“第六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九届海峡岸肿瘤学术会议”将于2010年5月21-23日在东方大都市上海举行。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每年举办一届,代表了我国肿瘤学最新发展前沿和最新进展,是我国肿瘤学界最高水平的学术盛会。

  • 标签: 附属肿瘤医院 中国抗癌协会 学术会议 海峡两岸 注册 征文
  • 简介:目的:评价多西他赛(TXT)为主的药联合方案和三药联合方案一线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6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化疗方案分为组。三药联合组41例,采用DOF方案:TXT75mg/m^2静滴,d1,奥沙利铂(L-OHP)85mg/m^2静滴,d1,氟尿嘧啶(5-FU)2400mg/m^2静滴48小时;药联合组45例,采用DO或DF方案:TXT75mg/m^2静滴,d1,L-OHP85mg/m^2静滴,d1或5-FU2400mg/m^2静滴48小时。组均21天为一周期,化疗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并随访生存情况。结果:8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三药联合组与药联合组相比,有效率(RR43.9%vs37.8%),疾病控制率(DCR68.3%vs64.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6.9个月vs5.8个月),中位生存期(OS10.9个月vs9.8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联合组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三药联合组(8.9%vs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以多西他赛为主的药联合方案与三药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相近,前者安全性更好。

  • 标签: 晚期胃癌 多西他赛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化学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种截骨矫形术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3年12月,33例后凸>70°的AS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根据截骨术式的不同分为组。双节段(pediclesubtractionosteotomy,PSO)组(18例):均为男性,年龄19~47(平均34.8±10.6)岁;脊柱后凸Cobb’s角(82.6±17.5)°(70~108)°;C7铅垂线与骶骨后上角之间的垂直距离(sagittalverticalaxis,SVA)为(18.3±14.8)cm(11~35)cm;站立位颌眉垂线角为(67.2±21.9)°(43~130)°;单节段(closing-openingwedgeosteotomy,COWO)组(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22~43(平均31.2±8.5)岁,脊柱后凸Cobb’s角(76.3±11.2)°(73~98)°;SVA为(16.7±7.3)cm(10~26)cm;颌眉垂线角为(63.5±15.6)°(47~86)°。比较组的临床矫形效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双节段PSO组脊柱后凸角、颌眉垂线角以及SVA矫正率分别为(74.2±8.3)%,(86.2±9.5)%和(83.6±10.2)%;COWO组脊柱后凸角、颌眉垂线角以及SVA矫正率分别为(70.2±6.5)%,(86.6±8.3)%和(88.0±8.7)%,以上矫正率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上,节段PSO组明显高于COWO组(P<0.05)。COWO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双节段PSO组(P<0.05),尤其以术中螺钉松动和截骨断端移位发生率高。结论对AS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单节段COWO可以取得与双节段PSO相似的临床效果,且单节段COWO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但围手术期并发症相对要高。

  • 标签: 脊柱炎 强直性 椎体后凸成形术 矫形外科手术 胸椎 腰椎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