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情况,并总结合理用药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140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使用药物的情况。统计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就合理用药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1400例用药老年患者中,发现104例不合理用药情况,总计有78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7%。经分析发现,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药物动力学改变、滥用药物、合并用药不当。经干预,患者不良反应完全消失,所有患者痊愈。结论对于老年患者用药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实施合理的用药干预措施,以保证患者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

  • 标签: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干预措施 合并用药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是一种由于外界的强烈的刺激导致的脊髓的节段出现感觉,运动,功能的障碍的疾病。根据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后治疗多集中在感觉和运动上,在治疗后,有部分患者会出现顽固性的神经的疼痛,并且疼痛的治疗比较困难。近年来,脊髓损伤后出现中枢性的疼痛的患者逐渐增多,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对于脊髓损伤后的中枢性疼痛的药物治疗的情况。

  • 标签: 脊髓损伤 中枢性疼痛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苯丙胺类药物依赖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方法本组收治的26例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戒毒及其它治疗,痊愈18例,显著好转5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对苯丙胺类药物依赖所至精神障碍药物治疗多为对症处理,须同时进行行为矫正及心理社会干预,达到预防复吸的目的。

  • 标签: 苯丙胺类药物依赖 精神障碍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10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53例。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观察组患者配合以健康教育为主的药学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以后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明显提升,但是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临床高血压患者配合以健康教育为主的药学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可以更好的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高血压 健康教育 药物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2型糖尿病(T2D)的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且严重,进行严格的血糖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临床上应用的降糖药物种类繁多,但各有其优缺点,为此本文综述了一些临床常用降糖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等方面的优缺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临床 降糖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抗菌药物在医院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480例老年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调查480例老年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抗菌药物的种类、联合用药、疾病类型等进行系统化的统计分析。结果480例患者,245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老年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1.04%,泌尿系统疾病使用比率最高;在抗菌药物药物种类上,主要包括头孢菌素、喹诺酮类、青霉素类等药物,其中头孢霉素类药物的使用比例最大;在不同病种的联合用药方面,泌尿系统疾病中采用二联用药的比例较高。结论老年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往往会使用抗菌药物,我院在抗菌药物使用上相对合理,用药比例和用药方法均在可预知范围内。医院需要定期做抗菌药物分析,不断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以减少用药副作用,为患者的生命健康和治疗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抗菌药物 老年 住院患者 使用情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药物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30例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经治疗有效8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特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治疗首选抗癫痫药,临床已经证实了抗癫痫药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卡马西平常作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线药物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静脉用药以及配置问题。方法根据临床工作经验,同时结合处方审核与静脉药物配置的要求,归纳并总结抗肿瘤药物静脉用药和配置的问题。结果针对用药和配置问题入手,归纳出要点,有助于掌握抗肿瘤药物静脉用药的相关知识。结论充分掌握抗肿瘤药物静脉用药以及配置的相关知识,并及时解决不合理用药问题,可确保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高药物配置的质量。

  • 标签: 配置问题 安全性 抗肿瘤药物 静脉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采用药物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从2014年1月-2016年10月进入我院接受卒中后抑郁治疗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加入中药汤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后,获得痊愈治疗效果的患者有17例,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整体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单一西医药物治疗后,获得痊愈治疗效果的患者有15例,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整体有效率为84.00%。结论在卒中后抑郁的防治中单一西药治疗与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均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但是,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对于提高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更具优势。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药物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联合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人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手术进行胆囊切除,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使用止痛剂比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能有效的缩短排气及住院时间,减少疼痛及并发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治疗 胆结石 胆囊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抗菌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提供的15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收集158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使用抗菌种类、不良反应表现、不良反应发生部位、不良反应发生科室等情况进行整理,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抗菌药物的种类主要有六种,其中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最多的前三种药为喹诺酮类、B-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不良反应占比分别为42.41%、32.91%、7.60%,不良反应发生最少占比为2.53%。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器官或系统为皮肤及附属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及全身性不良反应,其中不良反应较高的为消化系统占33.54%,不良反应发生最低的为心脑血管系统占6.96%。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大部分在用药1天之内发生,其他在用药1天后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也逐渐减少。在抗菌药物的常用科室中,内科、儿科、外科的发生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占比分别为25.4%、20.87%、17.28%,在众多用药科室中不良反应占比最低的科室为五官科,占比为11.40%。结论造成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使用,强化给药方法和方案的合理性及科学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无抽搐电休克联合药物治疗木僵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80例住院木僵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病人分为联合组(40例)与单一组(40例),单一组仅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无抽搐电休克联合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总治疗效果、疗效起效时间、住院时长和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效果、疗效起效时间、住院时长和住院费用四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联合药物治疗木僵状态起效快,患者康复迅速,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 药物治疗 木僵状态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保守性术后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保守性手术治疗患者,共6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三组,每组2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的比较上,A组为90.00%、B组为65.00%和C组为55.00%;在复发率的比较上,A组为10.00%、B组为35.00%和C组为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保守性手术治疗以后采用醋酸曲普瑞林进行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极大的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保守性 术后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停经8+~14+周稽留流产患者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后不同时间行无痛清宫术的效果。方法两组稽留流产患者共182例。观察组(102例)及对照组(80例)同样入院前两日口服复方米非司酮共4片,第三日晨服米索前列醇600ug。观察组在口服米索前列醇2小时后,无论妊娠组织有无排除均予行无痛清宫术。对照组待妊娠组织排出后,2~3天后行清宫术。两组在服药过程中出血量≥80ml,则立即行清宫术。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米索前列醇服药后阴道出血量及术中阴道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无急诊清宫、清宫后所有病例无二次清宫。两组上述指标相比,服药后及术中阴道流血量、住院时间、急诊清宫量、再次清宫量的P值<0.01。结论口服复方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后及时的清宫可减少流产后的出血、缩短出血时间,降低因出血时间长引发盆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复方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稽留流产 无痛清宫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血管疾病治疗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接收的脑血管疾病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列表法设置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42例。行常规药物治疗常规组,行阿伐他汀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比较观察予以不同药物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s-CRP、IL-6炎症水平情况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TC、TG和LDL-C指标情况显著低于常规组,而HDL-C指标则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经他汀类药物应用到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其疗效良好,能使患者的炎症水平、血脂指标改善。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脑血管疾病 炎症指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