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青壮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其神经生理变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186例青壮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同期选择前来我院体检的1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神经生理进行分析。结果青壮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四肢无力,自发疼痛等,在在远端潜伏期以及远端波幅方面神经传导速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青壮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其临床表现以及神经生理异常可在该病的诊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青壮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神经电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中,肌生物反馈治疗仪使用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在我科进行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病人98例,其中49例患者以基础康复治疗手段作为方法并以其作为参照组,另49例患者选择肌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配合治疗并作为观察组,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MA以及BI评分等都与参照组有差异,同时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也与参照组相比有明显区别,以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中,肌生物反馈治疗仪的使用能够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康复治疗 脑卒中 价值评价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司匹林二级预防患者鼻出血经鼻内镜凝止血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位在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阿司匹林二级预防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每组各40位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局部填塞止血处理,而实验组采用鼻内镜下微波凝止血处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止血效果进行评估,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三个月后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实验组止血有效率为97.5%,比对照组的效果要好;实验组术后三个月内的各项数据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鼻内镜下微波凝止血处理方式对阿司匹林二级预防患者鼻出血的治疗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阿司匹林 二级预防 止血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治疗,实验组对其进行等离子双极切术治疗,探讨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 标签: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高危前列腺增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实施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70例实施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评价指标、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IPSS评分、QOL评分、PVR降低(P<0.05)。两组Q-max增加(P<0.05)。观察组IPSS评分、QOL评分、PVR、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max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并发症
  • 简介:(广东省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514089)摘要目的探讨无抽搐休克(MECT)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MECT合并艾司西酞普兰的治疗组和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的对照组,共观察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根据HAMD评分,两组2周末显效率分别为80%和40%,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6周末显效率分别为86.6%和76.6%,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TESS分值无差异性(P<0.05)。结论MECT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首发抑郁症较单用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无抽搐电休克 艾司西酞普兰中图分类号R971+.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070-01
  • 简介:摘要目的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的高龄患者中应用人文关怀化护理,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16例前列腺增生高龄患者,根据护理模式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8),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人文关怀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45%VS18.97%);且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6.55%VS84.48%),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的高龄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人文关怀 高龄 前列腺电切除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在腺性膀胱炎中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的应用。方法对最近一年我院接收的10例腺性膀胱炎合并有困难输尿管开口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2.5min,其中用时较短的患者手术时间为37min左右,用时较长的患者在203min左右。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0.27mL,其中出血量较少的患者为20mL,较多的患者为50mL。在术后2天对患者进行腹部平片复查,结果显示患侧双J管位置良好,所有患者均无异常情况出现。结论对腺性膀胱炎手术采用电切镜联合输尿管镜寻找困难输尿管开口有着较好的效果,此方式安全性较高,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在临床上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电切镜 输尿管镜 腺性膀胱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浅析宫腔镜下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挑选本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组,两组各为28例,研究组采用宫腔镜下切术诊治,常规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对比两组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临床疗效可知,两组患者疾病检出率对比无差别(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2.86%)均明显优于常规组(67.86%),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下切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要比宫腔镜下刮宫术更加显著,且患者治疗时间更短,减小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值得将宫腔镜下切术大力推广应用在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诊治中。

  • 标签: 宫腔镜下电切术 宫腔镜下刮宫术 异常子宫出血 临床疗效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表神经刺激结合间歇导尿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脊髓损伤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间歇导尿训练法治疗,研究组采取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体表神经刺激。观察患者尿颜色、体温、尿道口分泌物情况,诊断尿路感染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情况,研究组尿路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表神经刺激结合间歇导尿训练可明显减少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体表神经电刺激 间歇导尿训练 脊髓损伤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术式,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0.92±0.45ml)、手术时间(28.68±6.13min)、临床症状消退时间(10.23±1.69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8.69±2.37ml、52.67±5.39min、15.48±2.0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术式,治疗效果可靠,且术中出血较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临床疗效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前列腺切术在前列腺增生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9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列腺切术。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尿路感染、创口出血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只发生1例切综合征。结论前列腺切术在前列腺增生症治疗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微创性,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症 并发症 开放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舒适护理模式对经尿道前列腺切术后膀胱痉挛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硬膜外麻醉行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30例/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与对照组的26.67%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对行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一方面可减少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次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另一方面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模式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膀胱痉挛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胸骨上窝切面在动脉导管未闭分型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包括胸骨旁切面组、胸骨上窝切面组,每组患者人数为20例,对胸骨旁切面组进行超声心动胸骨旁切面检查,对胸骨上窝切面组实施超声心动胸骨上窝切面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导管长度、主动脉侧内径、肺动脉侧内径水平及动脉导管未闭分型结果。结果经过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动脉导管长度、肺动脉侧内径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检查窗型动脉导管未闭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骨上窝切面组主动脉侧内径显著大于胸骨旁切面组(P<0.05),胸骨上窝切面组患者的动脉导管未闭检出率明显高于胸骨旁切面组患者(P<0.05)。结论超声心动胸骨上窝切面检查在动脉导管未闭分型诊断中更具有准确性,其价值意义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胸骨上窝切面 动脉导管未闭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超声心动的特征。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56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单纯性高血压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E/A和左房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室间隔/左室后壁的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彩超在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超声心动图 阵发性心房颤动 应用
  • 简介:摘要总结了28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切镜鞘配合膀胱镜操作器经尿道钬激光碎石联合等离子切治疗效果及经验。经尿道钬激光碎石联合等离子切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可同期进行,疗效安全可靠、治愈率高、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易操作等特点,是较理想的方法。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膀胱结石 电切镜 膀胱镜操作器 钬激光碎石 等离子电切
  • 简介:(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台州318020)摘要目的探讨窥镜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联合切术治疗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4例尿道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联合切术组)32例和观察组(窥镜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联合切术组)32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治疗后最大尿流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窥镜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联合切术治疗尿道狭窄效果好,优势明显,安全性也较好,广受患者欢迎。

  • 标签: 窥镜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 电切术 尿道狭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神经刺激配合微波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80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治疗方法,观察组加用经皮神经刺激配合微波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震动感觉阈值、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改善,但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χ2=4.021,P=0.045)、总体有效率(χ2=13.067,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经皮神经刺激配合微波治疗,能显著改善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状况,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经皮神经电刺激 微波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伴吞咽障碍脑瘫儿童予以神经肌肉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以此评价神经肌肉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对伴吞咽障碍脑瘫儿童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伴有吞咽障碍的脑瘫儿童,门诊及住院治疗时间于2016年6月—2018年2月,随机数字表分研究组、对照组,分别予以神经肌肉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单一的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对组间的临床总有效率、生存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8.00%)、生存质量评分(89.76±5.21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性;研究组(2.00%)与对照组(3.00%)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有效提高伴吞咽障碍脑瘫儿童的生存质量,可以获得有效的功能训练效果。

  • 标签: 神经肌肉电刺激 脑瘫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及普通电切除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7年9月期间接收的74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治疗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7例患者均采取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方案,对照组37患者均经尿道前列腺切术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差异。结果经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后,观察组37例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均相应优于同期对照组37例患者,两组患者康复指标观察相比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康复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相比常规切术治疗方案,更具实效价值,可有效强化患者预后康复水平,值得临床综合推广应用。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剜除术 前列腺电切术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