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内分泌代谢病房老年患者中防范跌倒和坠床应用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内分泌代谢病房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管理,实验组采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和坠床发生情况和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跌倒和坠床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3<12),护理管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5%和80%),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风险管理能够明显降低内分泌代谢病房老年患者跌倒和坠床发生概率,有利于保证患者的安全。

  • 标签: 风险管理 内分泌代谢病房 防范跌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部门合作机制(MDT)对降低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MDRO)发生率的价值。方法我院神经外科于2017年1月开始实行MDT综合干预,并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6年12月(干预前)及2017年1月—2017年6月(干预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干预前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MDRO检出率和MDRO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干预后MDRO检出率(13/352,3.69%)明显较干预前(22/220,10.00%)低(χ2=9.374,P<0.05)。干预后MDRO感染发生率(13/490,2.65%)较干预前(22/425,5.18%)低(χ2=3.939,P<0.05)。结论MDT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神经外科内MDRO检出率及感染发生率,对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有利。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神经外科病房 多部门合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措施在预防早产新生婴儿病房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生的早产儿84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人;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呼吸道感染率以及再次入院率,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患儿2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儿出院后再次入院率(两年内)观察组患儿再次入院率为4.76%低于对照组2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患儿76.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为90.47%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早产新生儿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患儿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和再次住院率,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早产 新生儿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VSD引流术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总结VSD引流术后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对69例四肢创伤开放性骨折合并组织感染患者一期均选用VSD负压吸引7~14d,注意观察负压、封闭性和引流的通畅,创面清洁后行皮瓣转移术。结果69例患者经VSD引流后,患者创面愈合良好,均未继发感染。结论在VSD用于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深部的引流中,严密的观察和正确的护理是关键所在。

  • 标签: VSD 引流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急救护理的措施和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65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37例患者选择综合的急救护理,对照组2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78.57%,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1.89%,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评分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急救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缓解疼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治疗,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效果显著,可广泛推荐。

  • 标签: 四肢开放性骨折 急救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80例胫腓骨骨折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胫腓骨骨折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出现骨痂时间、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去除内固定的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考放行胫腓骨骨折内固定坚强可靠,对骨折端的损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加压钢板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图分类号R 68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471-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胫腓骨开放性骨折51例,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26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于出院6个月,采用Johner-Wruhs评估标准对两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功能恢复进行评估,两组均采用护理效果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效果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Johner-Wruhs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是系统化而高水平的护理方案,能改善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预后,提高护理效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外固定支架 胫腓骨 开放性骨折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手术与内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VAS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癌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开放性手术 内镜手术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开放大鼠血肿瘤屏障的效应及其量效关系。方法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通过伊文思蓝的渗出量来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血肿瘤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比较不同剂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开放血肿瘤屏障的效应并找到其最适剂量。结果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后,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剂量为0.05ng/g时,伊文思蓝含量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剂量而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变化不显著。结论给予0.05ng/g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开放C6脑胶质瘤大鼠血肿瘤屏障的最适剂量。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肿瘤屏障 量效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外固定支架治疗及护理探究。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9月治疗的42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记录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外固定支架治疗,并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42例患者经过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并配合护理措施后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术后康复状况良好。结论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运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方法会出现术后并发症,因此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措施,改善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胫腓骨 开放性骨折 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念珠菌在普通血液病患者体内的定植状况,同时观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形成原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之间的57例普通血液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定期的体液化验,包括血液、尿液、唾液等。借助显微镜提取体液中的真菌并对其进行培养观察,尤其注意对侵袭性真菌感染者重点检测。结果所有57名患者的真菌定植状况都比较乐观,实验表明白细胞的数量与抗生素的使用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其中23名患者的真菌培养中成功分离出白念珠菌占比79%的念珠菌,呈现出稳定的定植率。当白细胞在血液中每升的分布数量小于0.5109时,它会成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唯一形成原因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念珠菌在普通病房恶性血液病患者体内的定植情况非常稳定,从其中分离出来的白念珠菌是罪魁祸首。同时,体液中白细胞含量过低会在无形中提升侵袭性真菌的感染能力。

  • 标签: 血液病 患者 念珠菌 侵袭性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多发伤患者实施创伤控制骨科(DCO)救治后,于重症监护病房对其继续实施DCO救治以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10月多发伤患者72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救治方法,展开所有多发伤患者的随机分组。对分组后的36例观察组多发伤患者在完成DCO救治后,于重症监护病房继续对其实施DCO救治以及护理干预;对分组后的36例对照组多发伤患者实施传统救治。对两组患者乳酸清除的情况、患者凝血功能恢复以及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在乳酸清除的情况、患者凝血功能恢复以及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几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多发伤患者(P<0.05)。结论针对严重多发伤患者,临床对其实施DCO救治后,将患者转入到重症监护病房,对其继续实施DCO救治,并且配合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最终将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显著提高多发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多发伤 创伤控制骨科救治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病房内,针对性护理在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ICU病房内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其中以接受常规护理者为对照组,以接受针对性护理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ICU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存活。同时,两组在ICU治疗期间,观察组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的提高ICU病房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ICU病房 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部开放性外伤应用腹腔穿刺术所获得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接受腹腔穿刺术联合治疗以及常规方法治疗腹部开放性外伤的患者中各随机选择3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穿刺组与常规组。将两组治疗结果及并发症情况实施记录对比。结果观察组总体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参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且利用统计学实施分析后发现均存在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部开放性外伤采取腹腔穿刺术与常规治疗相结合,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腹部开放性外伤 临床治疗 腹腔穿刺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开放性骨折术后大面积组织坏死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SD)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骨科收治的开放性骨折术后大面积组织坏死患者52例。随即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VSD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恢复和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更高,感染复发率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快速控制感染,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大面积组织坏死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4月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手术指标当中,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2.2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能够取得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腹腔镜 开放手术 急性阑尾炎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放性前列腺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行开放性前列腺手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理问题、生活质量。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未有病例死亡,术后尿失禁较轻的共有2例,尿道狭窄1例,再梗阻1例,针对性处理后均好转。术后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改善显著,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对比治疗前,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予以开放性前列腺手术,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心理问题,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开放性前列腺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及开放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部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临床治疗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82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均给予常规开放手术治疗方案,观察组41例患者则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及预后情况差异。结果经临床不同术式治疗后,观察组41例患者手术平均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治疗,相比常规开放手术疗效更佳,可有效促进患者预后康复,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疗效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后腹腔镜和开放手术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2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肾囊肿患者,其中31例行经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后腹腔镜组),其余31例行开放性囊肿去顶术(开放手术组),对比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效果优于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肾囊肿 腹腔镜 微创 开放手术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