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放式精神科病房存在的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8月—2018年8月,以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开放式精神科病房管理作为对照组,分析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总结管理经验,以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开放式精神科病房管理工作作为观察组,加强管理,对比两组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不安全时间发生件数13件高于观察组发生2件,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开放式精神科病房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在积极分析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开放式精神科病房 安全问题 管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房风险的防范及管理方法及技巧。方法对我院既往安全不良事件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修订不足,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和防范措施。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护理和心理干预,我院安全不良事件的年发生率由过去的0.8%降至0.2%。结论积极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精神病房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及病房整体环境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疾病 自杀行为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病房重症监护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重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影响重症护理的相关因素,从而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重症监护实施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能够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从而使患获得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ICU 重症监护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病房内患者咯血症状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病房内出现咯血的9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和研究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后,研究组患者共治愈19例(41.30%),显效14例(30.43%),有效10例(21.73%),总有效率为93.46%,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88%,研究组显著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房内咯血患者的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的控制患者的活动性出血,减轻患者的咯血症状,护理干预措施下患者出现窒息等并发症的几率降低,临床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的进行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的治疗,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咯血症状 临床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日间病房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创新性医疗模式,它符合癌症患者治疗的临床路径要求,同时又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度。通过对我院肿瘤中心日间病房的管理研究,分析日间病房的实用性及可推广性

  • 标签: 癌症 化疗 日间病房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发伤骨折患者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内容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多发伤骨折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其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多发伤骨折患者重症监护病房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提高抢救成功率,获得更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发伤骨折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情绪晴雨表干预在老年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情绪晴雨表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P<0.05)。结论为老年患者行情绪晴雨表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老年病房 情绪晴雨表干预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新生儿自身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对外界细菌病毒等的抵抗力低下,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新生儿科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部门,必须加强新生儿病房管理,更好地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针对2017年7月新生儿病房出现的3例真菌感染进行了调查,从临床表现、高危因素分析、暴露时间、区域分布、微生物监测资料分析,最终认定此次感染为新生儿病房真菌感染聚集性发生,同时立即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追踪随访一月新生儿病房未再新增真菌感染的患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新生儿病房 真菌感染 聚集性发生 调查
  • 简介:摘要痴呆老年人由于长期住院,皮肤松弛,血管条件差,精神行为异常,固选择的输液工具要简单、方便、易于固定、留置时间长。在痴呆病房中,PICC导管的应用与管理,需要护理人员和照护者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管理,护理人员应随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有效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从而充分发挥PICC的优势,使其更好地为痴呆老人服务。

  • 标签: PICC 老年痴呆患者 精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病房中不同空气消毒机动态消毒的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面积、布局、设施完全一样的10间病房,分为A、B两组。在B病房中使用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病房A选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进行消毒,让两个空气消毒机同时工作一小时,工作停止后立即对病房内的细菌数进行检测,然后在消毒1h、2h和4h后再次统计两个病房内的细菌菌落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论是刚消毒完还是消毒后1h、2h和4h后B病房的细菌数明显少于A病房。结论在病房内使用循环风紫外线和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都能够对病房进行消毒,但相对来说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的消毒时效更长一些。

  • 标签: 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 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 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和护理措施。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重症监护病患70例,对所有病患细菌培养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并对本组病患护理干预前/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70例病患共送检细菌培养标本840份,检出致病菌126株,其中有108株为多重耐药菌,占总比例的85.71%,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最为常见,其次是肺炎克雷伯杆菌。多重耐药菌在呼吸系统中最为常见,其次是血液系统和泌尿系统。护理干预后本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比干预前明显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充分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有助于制定出针对性较高的护理方案,减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控制效果。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临床特点 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妇科病房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科病房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患者3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情绪评分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妇科 情绪评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无陪护病房母婴分离时母亲需求。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分娩后0~28天的母婴分离产妇250例,新生儿确认转入无陪护病房后,研究人员立即指导产妇填写调查问卷,时间为60min。结果产妇中专科文化比例最高(50%),其次本科及以上、初、高中、小学及以下;无工作者(78.00%)、人均月收入3000~5000元(52.80%)、社保支付(81.60%)、阴道生产(65.20%)、足月(85.60%)、泵乳间隔>5h(57.20%)最多;新生儿转科多因疾病(85.60%)。新生儿无陪护病房母婴分离时母亲需求评分由高到低依次是病情保证、获得信息、接近病人、获得支持、自身舒适。新生儿无陪护病房母婴分离时母亲前10位需求分别是了解新生儿病情、治疗情况、确保新生儿治疗结局、医护能否随时解答疑惑、新生儿病情变化时通知家人、能获得新生儿最新信息、清楚下一步治疗目的、清楚治疗时间、家属、护士陪同、有个人独处时间、能够获得帮助。结论病情保证、获得信息、接近病人是新生儿无陪护病房母婴分离时母亲主要需求。文化程度、职业、月人均收入是影响产妇需求的多因素。护理人员应积极告知产妇新生儿病情变化情况,讲解治疗目的及结局,指导家属安慰产妇。

  • 标签: 新生儿 无陪护病房 母婴分离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开展人性化护理的有效方法,并总结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共2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评情况、服务态度调查情况、产妇满意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管理实施到产科病房中,可满足产科患者的身心需要,促进产妇生活质量的提高,切实改善护理质量,深化和推进了整体护理工作,从而取得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人性化护理管理 产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新生儿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干预对策。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产科收治的80例监护病房新生儿,以护理方法的异同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听力筛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听力筛查状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初筛通过率为82.5%,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新生儿的初筛通过率为65%,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77.5%,观察组的两项数值结果均高于对照组的数值结果,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新生儿的听力筛查通过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新生儿监护病房 听力筛查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人文关怀用于老年病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6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的时间随机将这11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人文关怀护理,评判标准焦虑与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6%,两组数据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用于老年病房护理工作中可显著降低患者焦虑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人文关怀 老年病房护理 焦虑 舒适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儿无陪护病房中对早产儿人性化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降生的57例早产儿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应用新生儿无陪护病房和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另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降生的57例早产儿作为对象,设为对照组,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更理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无陪护病房中对早产儿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降低缺陷率、投诉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后续工作中可加以推广。

  • 标签: 新生儿无陪护病房 早产儿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实施手卫生管理期间的护理人员4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未实施手卫生管理期间的护理人员4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医务人员管理前后手部带菌量(洗手后)、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及院内感染问题发生情况。结果管理后,观察组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更好。结论医务人员需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以降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院内感染问题的发生几率。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医务人员 手卫生 执行情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人性化理念应用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小儿内科病房中2016年8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理念,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00例患儿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6.00%,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00%,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4.00%,实验组的总满意度为96.00%,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理念应用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中,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减少护患沟通,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并使患儿的生活质量与临床疗效得到提升。

  • 标签: 小儿内科 病房护理管理 人性化理念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疼痛护理质量评价在提高骨科病房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骨科病房接受诊治的1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至两组,常规护理组7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护理组76例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疼痛护理质量评价应用于护理当中。对两组患者各时期的VAS评分和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VAS评分相差不大,经检验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系统性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研究护理组患者的评分降低幅度更为明显,且在72h后,研究护理组患者的VAS评分远远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研究护理组患者的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率分别为57.89%和93.42%,仅5例患者对护理不满意,不满意率为6.58%。常规护理组患者的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率分别为38.16%和77.63%,组中对护理不满意的患者为17例,不满意率高达22.37%。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将疼痛护理质量评价应用于骨科病房护理当中,对降低患者的疼痛指数具有较高水平,患者满意程度较高,大幅度提高了骨科病房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疼痛护理 质量评价 骨科病房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