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临床各科住院患者212例进行了末梢血淋巴细胞计数,同时以健康体检者37例作对照,结果表明各科住院患者,不论患何种疾病,其末梢血淋巴细胞数较健康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程度以病毒性肝炎为甚;糖尿病患者下降幅度较小。末梢血淋巴细胞计数中、老年患者与年龄无明显关系,主要与病种病情有关;儿童病例与年龄有关。与病种病情亦有关。其它影响末梢血淋巴细胞的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淋巴细胞计数 末梢血 临床各科疾病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液白细胞对精子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男性不育患者1052例,严格按照《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手册》第五版要求检测精液白细胞和评估精子形态。根据精液白细胞含量分组,将精液白细胞>1×106/ml(阳性组)分为A组,精液白细胞<1×106/ml(阴性组)为B组。结果A组精子形态畸形率显著高于B组精子形态畸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液白细胞增多可能导致精子形态畸形率增高,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 标签: 精液白细胞 精子形态
  • 简介:摘要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和饮食作息的变化,原发性肝癌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医疗领域当中,原发性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自身的寿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为此,通过应用有效的诊断技术,可以对患者的肝细胞癌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对医疗工作提供较多的参考和指导。文章针对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肝细胞癌中的应用展开讨论,现做如下综述。

  • 标签: 磁共振 成像技术 肝细胞癌 应用
  • 简介:摘要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一种高死亡率的原发性肝癌,在世界范围内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位居我国癌症死亡的第三位。HCC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多个阶段共同所致的极为复杂的缓慢过程,且与多种因素相关,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已证实的相关因素有肝硬化、乙肝丙肝、自身兔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深入研究HCC的相关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可以帮助我们对其在诊断、预防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从而为更好的防治HCC奠定下坚实的基础。现就近些年来关于HCC的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肝细胞肝癌 致病因素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小细胞肺癌患者,讨论临床化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系变化规律,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均接受化疗治疗,对患者化疗后的肿瘤体积变化进行观察与分析,并搜集相关资料,找出其中的规律。结果小细胞肺癌经过临床化疗后,在第1个周期结束后,患者的平均原发性病灶肿瘤体系将会明显的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患者在第3个化疗周期结束后,患者的病灶肿瘤体系,将有可能出现反弹的情况,需特别注意,与第1个周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采用化疗治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系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根据变化的规律,可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促使患者获得较高的康复水平,降低临床痛苦。

  • 标签: 小细胞 肺癌 肿瘤 体积变化 临床
  • 简介:摘要自噬是遗传上保守的细胞浆成分再利用的过程,它参与了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剪切力存在于机体几乎所有流体结构中,其中以心血管系统最为多见。目前已知同一组织不同剪切力对机体影响不同,同一剪切力对不同组织影响亦不同。但是它作为机械力是如何转导成细胞信号,从而达到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是不甚清楚的。本文就剪切力力与细胞自噬的相关研究作以综述。

  • 标签: 自噬 剪切力 层流 振荡流 内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髓转移癌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骨髓转移癌患者进行常规髂前或髂后上棘抽取骨髓液涂片,同时制备血涂片,瑞氏-姬姆沙复合染色后显微镜检查及分析。同时进行血常规、血沉检查。结果患者RBC为2.2±1.1×1012/L、Hb为84±33g/L,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沉为49.4±38.5mm/h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涂片中幼稚细胞为4.5±3.1个/100个WBC,而对照组未找到幼稚细胞。患者骨髓增生活跃,且找到转移癌细胞。结论血液学与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对骨髓转移癌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非典型癌细胞应慎重判断,避免漏诊与误诊。

  • 标签: 骨髓检查肿瘤转移细胞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液红细胞与白细胞检测中应用光学显微镜检测、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三种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比对与分析。方法于2015年6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相应科室随机抽取420例患者,采取其尿液样本进行检测研究。分别使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光学显微镜检测患者样本,比较三种方法的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检测结果。结果三种检测方式对于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检测结果十分接近,均高于95%以上,组间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光学显微镜对于红、白细胞的检测结果高度基本一致,建议在临床中进行复合检测,以便得到最为准确的结果,为患者的质量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 标签: 尿沉渣分析仪 尿干化学分析仪 光学显微镜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49.06%(26/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54%(19/52)(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2.64%(12/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54%(19/52)(P<0.05)。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肠外营养的基础上两种不同喂养添加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46例早产儿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早产儿均给予肠外营养喂养,根据不同肠内喂养添加量将所有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早产儿在常规喂养72小时后给予30ml/(kg·d)基础量而后逐日递增,对照组早产儿在常规喂养72小时后给予20ml/(kg·d)基础量而后逐日递增,测量比较两组早产儿体重、头围、身长、睡眠时间。结果实验组早产儿体重、头围、身长增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早产儿睡眠时间为(18.6±2.6)h/d。两组新生儿数据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肠外营养联合30ml/(kg·d)的肠内喂养添加量可以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及智能的发育

  • 标签: 肠外营养 肠内喂养 早产儿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细胞学动态观察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TBM患者20例,分析TBM的临床及时间。结果TBM患者在临床经抗结核治疗前后CSF的各种细胞所占比例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F细胞学动态检测对判断患者治疗情况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 脑脊液细胞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及榄香烯乳注射液(ETC)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将80例NSCLC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ETC方案化疗;对照组仅给予TC方案化疗。所有患者每周期评价不良反应及KPS评分改善情况,每2周期进行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改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在近期疗效、KPS评分及白细胞减少、肺癌相关症状控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榄香烯联合紫杉醇及卡铂化疗方案在提高疗效同时改善了患者一般状况,提高了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榄香烯乳注射液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并肝硬化患者术后的临床护理方式与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进行非小细胞肺癌并肝硬化患者6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疼痛度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水平明显高于护理前。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并肝硬化术后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方式护理,其能力与减少患者引流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肝硬化 患者术后 临床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术后病理、免疫组化及临床治疗方案,为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诊治提供帮助。方法报告颅内血管周细胞瘤1例,复习中外相关文献,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诊治。结果颅内血管周细胞瘤1例,无特异性症状体征,MRI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术中出血量大,手术全切肿瘤,术后病理诊断为血管周细胞瘤。结论颅内血管周细胞瘤少见,术前易误诊为脑膜瘤,治疗上以手术为主,肿瘤有残留或复发者可行放疗,术后放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但对患者总体生存率及远期预后影响不大。

  • 标签: 颅内 血管周细胞瘤 文献复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层流床对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我院40例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分成观察组(n=20)及对照组(n=20),所有患者均施以康复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病床,观察组应用层流床;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30.00%、95.00%,对照组分别为70.00%、70.00%,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流床对减低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化疗 粒细胞缺乏症 康复护理 层流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在肾细胞癌中的具体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0月之间收治的18例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肾细胞癌患者分析。结果本组18例肾细胞癌患者均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肿瘤位于左肾者10例,位于右肾者8例,均判断正确。结论对肾细胞癌患者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准确判断其肿瘤的定位及定性,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肾肿瘤 彩色多普勒 频谱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meningitis,TBM)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细胞学动态观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TBM患者20例,对其应用CSF细胞学检测方法,分析不同时期的TBM的临床特点以及持续时间。结果TBM患者在临床经抗结核治疗前后CSF的中性粒细胞、激活单核细胞、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转移淋巴细胞以及淋巴样细胞所占比例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55、1.583、2.054、3.512、2.025、2.050,P<0.05)。细胞学诊断结果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57、3.145,P<0.05)。结论CSF细胞学动态检测对判断患者的治疗情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 细胞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患者治疗中的变化。方法采用SYSMEXE—21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188例贫血患者和100例正常体检者的网织红细胞参数进行检测并分析记录。结果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患者的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患者的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和中荧光浓度网织红细胞比率(MF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荧光浓度网织红细胞比率(HFR)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性贫血、肿瘤性贫血Ret、MFR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网织红细胞参数可以用于临床各种贫血性疾病的诊断。

  • 标签: 贫血 网织红细胞 参数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