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并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并黄斑水肿患者分为观察组(n=23)、对照组(n=19);观察组注射康柏西普、对照组行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视力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6.96%、57.89%,(P<0.05);两组术后14d、1月、3月分别与治疗前相比,视网膜厚度显著降低(P<0.05),但同时间段两组间进行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与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并黄斑水肿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注射康柏西普的视力改善效果更好。

  • 标签: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康柏西普 黄斑格栅样光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危重症感染中降阶梯治疗中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危重症感染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28.13%低于对照组59.38%;观察组SIRS发生率34.38%低于对照组62.50%;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153.21±1.13)小时低于对照组(238.65±1.51)小时,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危重症感染中降阶梯治疗中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危重症感染 降阶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咪替丁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60例,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西咪替丁,观察组采用西咪替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采用西咪替丁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西咪替丁 丙种球蛋白 联合治疗 小儿过敏性紫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按照电脑产生随机数的方法随机分为各有55例患者的度洛西汀组和舍曲林组。给予度洛西汀组患者度洛西汀进行治疗,舍曲林组则给予舍曲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HAMD各因子如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焦虑/躯体化、体质量和阻滞等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度洛西汀组患者的焦虑/躯体化因子以及睡眠障碍因子的评分较舍曲林组患者下降更显著(P﹤0.05);度洛西汀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73%,舍曲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91%,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TESS(不良反应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度洛西汀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好且引起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度洛西汀 舍曲林 老年抑郁症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4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氟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自杀意念的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氟西汀 奥氮平 自杀意念 抑郁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首发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无效后合并奥氮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首发抑郁症患者50例,所有按照入院后均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在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加用奥氮平完成对患者的治疗,统计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对患者使用奥氮平治疗前后的抑郁评分、认知能力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奥氮平联合用药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0%。患者使用奥氮平治疗后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使用前,数据对比P<0.05。结论首发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无效后采用奥氮平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让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首发抑郁症 艾司西酞普兰 奥氮平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氨磺必利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女性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3例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女性患者,按照其住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与研究组42例。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氨磺必利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从治疗后第4周起,HAMD评分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后产生了1例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比单纯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氨磺必利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女性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更胜一筹,该方法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女性 氨磺必利 艾司西酞普兰 联合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研究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采取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性抑郁症的治疗,相较于帕罗西汀治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 老年性抑郁症 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合并碳酸锂对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72例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6例,对照组单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施治,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合用碳酸锂治疗,均持续治疗6周,分别在入组前及治疗2、4、6周后,运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对应指标与内容。结果治疗2周时,两组的社会功能均有明显恢复,但观察组在治疗2、4、6周时的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相比对照组,要显著好于后者(P<0.05)。结论针对复发性抑障碍郁患者,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合并碳酸锂治疗,效果好于单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能够显著而又快速的改善其社会功能。

  • 标签: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碳酸锂 复发性抑郁障碍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并发抑郁症患者采取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心理干预治疗,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7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8例冠心病并发抑郁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54例,采取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个体化心理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和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SAS、SDS、HAMA评分明显降低;组间对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改善有效率92.59%,对照组为75.93%,差异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并发抑郁症患者采取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心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症状,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效果显著。

  • 标签: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心理干预 冠心病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和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4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艾司西酞普兰)和对照组(帕罗西汀)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症状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抑郁程度相仿,其HAMD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而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对比相仿(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9.5%<26.2%)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中艾司西酞普兰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相对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 老年性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不同治疗方式,探讨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单纯治疗及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6月—2017年8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12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例数将小组进行划分,随机分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前庭康复训练组(A组),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组(C组),每组各40例。采用头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比较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前庭康复训练,相对单纯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对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治疗的差别以及治疗影响。结果A组、B组、C组患者的DHI评分以及HAMA评分进行比较发现,A组患者的DHI评分、HAMA评分是最低的,说明A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最加优良,而B组患者的DHI评分、HAMA评分是最高的,说明B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最差,而C组患者的DHI评分、HAMA评分在两组之间,各组之间的评分,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38/40),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5%(31/40),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0%(34/40),(P<0.05)。结论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通过前庭康复训练以及服用司西酞普兰进行联合医治,能够产生优良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各方面的改善情况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前庭康复训练 艾司西酞普兰 慢性主观性头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西地那非、心理-行为疗法联合治疗早泄伴发勃起功能障碍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小剂量西地那非治疗,研究组给予小剂量西地那非联合心理-行为疗法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8.89%)优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利用小剂量西地那非、心理-行为疗法联合治疗早泄伴发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

  • 标签: 早泄 勃起功能障碍 小剂量地西那非 心理-行为疗法 联合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对首诊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患者作为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度洛西汀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8周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在首诊广泛性焦虑症上,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度洛西汀 帕罗西汀 首诊 广泛性焦虑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应用于抑郁症临床治疗,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研究组43例,对照组4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WHOQOL-BREF量表各项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应用于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能促进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抑郁障碍患者不同方法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84例产后抑郁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以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疗效分别为观察组95.24%,对照组78.57%,P<0.05;组间SAS及SDS评分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奥氮平及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治疗在产后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后抑郁障碍 奥氮平 无抽搐电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患者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经颅磁刺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可在产后抑郁患者治疗中推广运用。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经颅磁刺激 艾司西酞普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重度抑郁人数明显比对照组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抑郁症,采用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能够降低抑郁程度,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度洛西汀 舍曲林 老年抑郁症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在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纳入85例为对象,单盲法分组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4例。采用舍曲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度洛西汀+舍曲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45%,相较于对照组的78.05%高,P<0.05;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36%,相较于对照组的12.20%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接受舍曲林和度洛西汀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老年人 抑郁症 舍曲林 度洛西汀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与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arbry、CNKI、CBM,2007-2017年间发表关于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与CAG方案治疗治疗MDS的文献资料。并纳入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篇随机对照试验,共24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与CAG方案相比,总生存率(OR)OR=2.72,95%CI(1.59,4.56)P=0.0002、完全缓解率(CR)OR=2.05,95%CI(1.20,3.51)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部感染OR=0.81、95%CI(0.39,1.72)P=0.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可提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OR和CR,并不明显增加肺部感染发生率,但部分患者会出现Ⅲ、Ⅳ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西他滨 CAG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