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人工道湿化护理对重症患者护理效果研究。方法:选择80例重症患者,分为两组,使用人工道湿化护理的为实验组,使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的入住ICU费用,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入住ICU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相比,差异较大(P

  • 标签: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 重症 护理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道狭窄治疗中经电子支气管镜氩气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 2016年 11月 ~2019年 6月期间本院接诊道狭窄患者共 22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治疗研究。患者入院确诊后均接受经电子支气管镜氩气刀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气促指数变化,分析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去气促指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 22例患者经治疗后,总治疗有效率为 95.45%( 21/22),轻度并发症发生率为 22.73%,无严重并发症病例。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氩气刀治疗方案在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可实现对患者症状的有效改善,且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经电子支气管镜氩气刀 气道狭窄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术中持续输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方法 :抽选我院 2015年 1月 ~2016年 1月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 100例,采用自由分组发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麻醉药物,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持续输右美托咪啶并维持到手术结束。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结果 :观察组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中静脉维持麻醉药物费用比较显示;麻醉时间在 2小时及 3小时以内,两组患者的总费用,无显著差异 p>0.05。 3小时以上的手术,对照组所产生的费用显著高于观察组, p< 0.05。结论 : 持续输右美托咪啶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麻醉用药的剂量,同时可对 3小时以上的药物费用起着减少的作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瑞芬太尼 丙泊酚 持续输注 静脉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复合全麻硬膜外单纯应用舒芬太尼或罗哌卡因与单纯全麻对于开胸术毕1小时内镇痛效果比较的研究。方法:拟行开胸手术患者105例,性别不限,年龄50 - 70 岁,ASA1-3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5例,A组(单纯舒芬太尼硬膜外应用复合全麻),B组(罗哌卡因硬膜外应用复合全麻组),C组(单纯全麻组)。两组患者入室后均开放液路,连接欧密达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有创动脉平均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于T7-8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后注入1%利多卡因5ml,确定阻滞范围并观察无异常阻滞出现后,静脉输舒芬太尼、丙泊酚、顺阿曲库铵全麻诱导,置入双腔支气管插管,机控通气,维持呼末二氧化碳30-40mmHg。吸入1%七氟烷,靶控输瑞芬太尼,间断静舒芬太尼,顺阿曲库铵维持麻醉;A组:手术结束前15min硬膜外输舒芬太尼1ug/ml(生理盐水稀释)10ml;B组:手术结束前15min硬膜外推0.125%罗哌卡因5ml;C组:手术结束前15min静脉推舒芬太尼10ug。术毕三组均采用0.1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25ug/ml 200ml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输速度4ml/h,单次追加量4ml,锁时30min。术中酌情给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动脉平均压(MAP)±20%。记录术毕三组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有创动脉平均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值。结果:三组间在术毕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VAS评分,有创动脉平均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毕应用单纯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供有效的术毕1小时内镇痛,与术后镇痛泵衔接用药,有利于患者恢复。

  • 标签: 舒芬太尼 硬膜外 全身麻醉 开胸手术 VA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工作模式在 ICU人工道护理中的应用观察。方法:选取从 2018年 3月至 2018年 12月 ICU行人工道的患者 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25例 /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介入品管圈工作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结果:患者在介入不同护理方案后,结合临床各项指标的变化,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总结。对照组患者为 68%,观察组患者为 92%,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 ICU行人工道患者在护理中介入品管圈工作模式,可保证了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提高了人工道护理质量,避免了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带来积极影响。

  • 标签: 品管圈工作模式 ICU 人工气道 护理效果
  • 简介:  【摘 要】目的:對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道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 2015年 6月— 2018年 6月所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200名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研究,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围绕道管理开展集束化护理,然后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出现肺炎并发症的比例明显较低。结论: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道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防范肺炎并发症的出现。    【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集束化护理 ;道管理 ;应用    引言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主要表现为颅脑损伤,而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而言,还会出现并发症,其中,肺炎为主要的并发症之一【 1】,从护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开展集束化护理进而实现对患者道的科学管理,是防治肺炎并发症出现的重要途径之一【 2】,基于此,本文则针对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道管理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 2015年 6月— 2018年 6月所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200名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为 25—72岁,平均年 40.5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100名患者两组基本资料统计学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的临床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融合集束化护理措施,然后进行观察,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具体包括:药物应用方面,护理人员在了解相关用药事项的基础上帮助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在用药期间做好患者体温、肺部情况以及药物过敏反应的监测,并且根据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通过与诊疗医师的协调对患者用药量进行适当的调整【 4】。明确向患者介绍所需服用的各类药物的作用、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用法用量以及服用时间等,通过必要的沟通,使患者明确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吸氧操作的优质护理,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吸氧操作,使其道保持良好状态【 5】。日常生活的护理,通过病房环境的有效控制,为患者道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再加上必要的营养护理及活动管理,为患者进行疾病质量提供良好的保障。    心理护理方面,保住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临床治疗工作,进而不断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6】。    记录的指标包括患者是否出现肺炎并发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 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比较可以了解到,试验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出现肺炎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所以,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道管理中的应用,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炎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3 讨论    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道管理中的应用,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有效防范肺炎并发症,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 7-9】。具体而言,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道管理中的应用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药物应用的优质护理    药物护理是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护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护理工作中,通过药物的合理应用,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为此,护理人员应该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10-12】。具体而言,在药物护理中主要依赖于抗生素类药物,其在控制感染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护理人员要能够在了解相关用药事项的基础上帮助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在用药期间,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密切关注,做好患者体温、肺部情况以及药物过敏反应的监测,并且根据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通过与诊疗医师的协调对患者用药量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此来提升药物治疗效果。为了有效提升药物护理质量,护理人员需要明确向患者介绍所需服用的各类药物,所介绍的内容包括药物的作用、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用法用量以及服用时间等,通过必要的沟通,使患者明确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 13】。    通常情况下,口服类药物的服用,护理人员必须引导患者按时按量的服用,而且,在此类药物使用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密切监测,一旦出现不正常的反应,则需要在第一时间与诊疗医师取得联系。     3.2 吸氧操作的优质护理    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吸氧操作护理是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14】,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时,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吸氧操作,在吸氧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进行密切观察,并根据患者呼吸情况对吸氧量进行适当的调整,而且要做好吸氧管的检查工作,防止脱落或堵塞。对于护理人员,可以在吸氧操作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环境护理工作,从而为患者呼吸系统的稳定以及功能的恢复提供良好的保障【 15】。护理人员应该认识到,通过建立良好的病房环境,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保持病房光线的柔和,并合理控制室内稳定,每天定期对病房进行通风,使病房始终保持空气清新,减少病房空气中的不良因子对患者呼吸系统的刺进。而且,通过建立病房良好环境,还能够帮助患者提升睡眠质量,进而帮助患者保持一种良好的身体状态,有效促进其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而言,良好的病房环境,能够有效预防肺部感染,所以,环境护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3 日常生活的优质护理    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日常生活优质护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进而实现疾病的有效控制。具体而言,首先要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为了确保膳食的科学合理性,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控制食物的每次摄入量和摄入次数,其次要注意所摄入食物的种类,其中应该以低糖、低脂、高纤维为主,为患者所提供的食物中,尽可能包含优质蛋白,在日常治疗中,医护人员可以定期向患者提供水果和粗粮【 16】。在患者所摄入的食物中,应尽可能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辛辣、高油、高糖等食物,针对存有不良饮食习惯的患者,治疗人员要帮助其及时改正,如坚决不允许患者抽烟,总的来看,护理人员为患者所提供的食物应该以低糖、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为主,在治疗期间,需要督促患者形成饮食规律。其次,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体位管理,在患者卧床期间,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活动,而且,在帮助患者翻身后,如果患者保持侧卧状会感觉到舒适,那么护理人员应该帮助患者使其身体与病床呈现 30度的夹角 ;如果患者保持平卧状会感觉到舒适,那么护理人员则应该将薄软枕放置于患者的背部、膝盖下以及脚踝之下 ;如果患者保持半卧状会感觉到舒适,那么护理人员应该通过对床位的调整,使患者背部与床面的角度在 30度以下,而且这一状态的保持时间应该控制在 30分钟以下。如果患者不适合进行翻身活动,护理人员则应该将软枕垫放置于患者的肩部、腰骶以及足跟部位,护理人员所选择的软枕垫应该保持 10厘米厚度比较合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芪冬白玉汤治疗阴两虚水停型心衰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实施诊治的46例阴两虚水停型心衰患者视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个人选择划入西药组与中药组(n=23)。西药组使用抗心衰药物治疗,中药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芪冬白玉汤治疗,比较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EF值、FS值比较无显著差距,治疗后中药组患者的超声心动EF值、FS值均高于西药组患者,差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PLT及HGB水平均优于西药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差距明显(P<0.05)。中药组患者症状恢复的优良率为95.65%,西药组患者症状恢复的优良率为73.91%,中药组患者的恢复效果更佳(P<0.05)。结论:芪冬白玉汤治疗阴两虚水停型心衰,可快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效果较好。

  • 标签: 芪冬白玉汤 临床治疗 气阴两虚水停型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道优化护理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实践效果。方法 以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2022.06~2023.05我院收治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为40例。其中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其基础上接受气道优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道风险事件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值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道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 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采取道优化护理后,护理依从性指标状况好,病情趋于稳定,从而促进呼吸衰竭患者的康复,因此可以进一步地实践。

  • 标签: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气道优质护理 血气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于神经外科的危重患者的人工道管理中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 2018 年 4 月 至 2020 年 2 月来我院神经外科就诊的 66 例危重患者开展研究,双盲法分为乙组同甲组,各 33 例。所有患者均建立人工道来辅助呼吸,乙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甲组是在乙组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结局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不同护理干预实施后,甲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小于乙组 ( P < 0.05 ); 甲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乙组 ( P < 0.05 ) 。 结论:于神经外科的危重患者的人工道管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 标签: 神经外科 危重患者 人工气道管理 个性化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湿化方式在重症气管插管患者道湿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重症气管插管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间断气道湿化法,观察组应用微量泵或输液泵持续道内滴注湿化法。对比湿化效果。结果 观察组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泵或输液泵持续道内滴注湿化法可降低痰液黏度,改善呼吸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 气管插管 湿化方式
  • 简介:[摘要 ]目的:为了提高气阴两虚型 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观察采用益气养阴方治疗的价值。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从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3月来我院治疗的阴两虚型 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 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方式将其平均分组,其中单纯予以 2型糖尿病常规方案治疗的 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予以益气养阴方治疗的 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间疗效的差异。结果:研究数据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症状积分分别为( 5.38±2.18)和( 8.72±2.4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明显降低(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18( 60.00%)和 10( 33.33%),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增加( P<0.05)。结论:阴两虚型 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益气养阴方治疗,既改善了患者机体的胰岛素抵抗,又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 ]气阴两虚型 2型糖尿病 益气养阴方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人工鼻道湿化吸痰在ICU危重患者气管切开周围皮肤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98例患者均为ICU重症患者,均行器官切开干预及人工鼻道湿化吸痰护理,入组时间为2018年8月-2020年8月,分组方式以平行信封抽签方式开展,分别采用预见性护理(实验组,n=49)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49)开展临床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皮肤红肿、感染、破损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人工鼻道湿化吸痰在ICU危重患者气管切开周围皮肤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人工鼻气道 湿化吸痰 ICU危重 气管切开 周围皮肤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经皮气管切开术对ICU重症患者建立人工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ICU重症病房接受治疗的74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与实验组各37例。常规组采取传统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道,实验组采取经皮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道,对比两组手术的相关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切口愈合天数都少于常规组,对比有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切口愈合天数都少于常规组,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患者实施经皮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 标签: 经皮气管切开术 ICU 重症患者 人工气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排痰管理中采用道廓清技术,探究其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我院于2023年5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于以上患者均分,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55例,其中对照组中采用传统体位排痰技术,另一组则应用道廓清技术,探究与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排痰效果。结果:经采用道廓清技术后,观察组患者不管是生活质量评分,还是排痰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采用道廓清技术后,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排痰效果,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值得应用。

  • 标签: 气道廓清技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排痰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应用经鼻持续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以及影响其依从性的关键因素。方法:选取92例本院于2018年12月-2020年1月收治的OSAHS患者,对上述患者均采用nCPAP治疗,并分析患者应用该治疗方案的依从性,以及造成该依从性结果的关键因素。结果:治疗结束后 92例患者中有54例患者在未采取任何措施下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应用χ2检验和Logisuc多元回归分析后可知,Epworth嗜睡评分(ESS)、nCPAP呼吸机性能、夜间血氧饱和度(ISaO2)是影响其依从性的关键因素。结论:ESS评分,呼吸机性能与ISaO2是影响OSAHS患者采用nCPAP治疗的关键因素,医护人员可通过改善以上因素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有效率研究。方法: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新生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表法将这7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依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观察组采用持续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最后将两组呼吸衰竭新生儿的临床疗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持续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观察组的有效人数为12(34.0%),显效人数为21(60.0%),无效人数为2(6.0%),总有效率为94.0%;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的有效人数为18(51.0%),显效人数为9(26.0%),无效人数为8(23.0%),总有效率为77.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研究表明发现,观察组的3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无并发症的有8例(23.0%),1~3个的有20例(57.0%),3个以上的有7例(20.0%),总发生率为77.0%,对照组的3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无并发症的有3例(9.0%),1~3个的有18例(51.0%),3个以上的有14例(40.0%),总发生率为91%,在采用持续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持续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新生儿呼吸困难的症状,恢复呼吸衰竭新生儿的呼吸功能,为呼吸衰竭新生儿带来益处,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无创呼吸机治疗 新生儿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联合金匮肾丸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接收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抽取 98名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 1组和实验 2组,每组 49名患者。采取金匮肾丸对实验 1组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当归补血汤对实验 2组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N)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前患者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实验 2组患者 Scr和 BUN指标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讲,应用当归补血汤联合金匮肾丸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安全性高,价值大,值得应用。

  • 标签: 当归补血汤 金匮肾气丸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道管理中量化评估模式对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抽取我院 2017 年 5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107 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照双色球法分成对照组( n=52 )和实验组( n=55 ),护理模式各为常规护理、量化评估模式,对比两组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组间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予以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数据上有明显差异( P < 0.05 )。 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道管理中应用量化评估模式可有效降低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增强临床疗效。

  • 标签: 气道管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量化评估模式 并发症 呼吸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哮喘 - 慢性肺重叠( LTRAs )患者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ACO )后对临床症状、道炎症、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哮喘 - 慢阻肺重叠 ( ACO )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 40 例。观察组使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斯特、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联合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 6 个月,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道炎症和肺功能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道炎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但患者肺部功能情况无较大差异。 结论 :对哮喘 - ( ACO )患者采取( LTRAs )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道炎症,但对肺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 标签: 白三受体拮抗剂( LTRAs ) 慢阻肺重叠( ACO ) 气道炎症 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