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llergicbronchopulmonaryaspergillosis,ABPA)是机体对吸入到气道内的曲霉发生变态反应,继而引起支气管、肺部损害的临床疾病,ABPA同时合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临床较为罕见,治疗比较棘手。中医文献对本病并无记载,临床报道亦较少,所以制定有效且疗效显著的方案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患者长期发热、皮疹,辨证脾虚湿蕴,血虚风燥夹瘀,以补中益气汤合四物汤加减,健脾祛湿,养血活血,祛风止痒,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疗效显著,期待为该病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 中药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关元、后三里穴对SAMP8小鼠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40、CD80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SAMP8小鼠随机分为快速脑老化组(Control组)、电针组(EA组)、假电针组(ShameEA组),每组10只。取“关元”、双侧“后三里”穴电针处理,每周6次,共治疗4周。治疗结束,眼眶采血,经细胞培养后,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树突状细胞CD40、CD80子表达的差异。结果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贴壁后,用含rhIL-4(1000U/mL)、rhGM-CSF(1000U/mL)、10%FBS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5d后,光镜下可见细胞表面有明显的树突状突起;经流式细胞术检测,与Control组相比,EA组树突状细胞CD40~+CD80~+共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电针关元、后三里穴与增强SAMP8小鼠免疫力及提高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40、CD80子表达有关。

  • 标签: 电针 关元 后三里 树突状细胞 CD40 CD80
  • 简介:基金项目上海市徐汇区医学课题(ZKKT201110)摘要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生活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应性鼻炎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及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第14周,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18月和第36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78%和867%,明显优于对照组478%和267%,均P<005。观察组3年复发率为89%(8/90),明显低于对照组911%(82/90),并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36月观察组VAS各项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取特异性免疫治疗应性鼻炎相对于常规治疗疗效更佳,能够改善患者远期疗效并减少复发率,使患者预后生活品质得以提升。

  • 标签: 特异性免疫治疗 变应性鼻炎 发病率 生活品质Specific immune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通过检测宫颈液基细胞中P16、Ki-67和HPV的表达水平方法的价值。方法抽取2015-9至2016-9我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存在宫颈上皮内瘤的患者110例,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将宫颈液基细胞中的相关因子检测报告与其进行对比,同时也进行检测因子治疗的对比,对比诊断研究价值。结果研究显示,随着病变不断加重,P16和Ki-67的表达水平也越来越高,同时患者在病变的I级水平下,HPV的表达水平与P16与Ki-67有差异(P<0.05),在更高病变程度下,三者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临床通过检测对于不同病变阶段的宫颈上皮内瘤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对于Ⅱ级以上的病变,检测宫颈液基细胞中P16、Ki-67与HPV联合差别不大,对于I级病变,联合检测有较大的临床意义,能提高检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诊断价值 P16 Ki-67 HPV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中医辨证型与大隐静脉超声观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32例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分为脉络湿邪阻滞证组、脉络湿邪瘀阻证组、脉络湿毒瘀热证组,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比较3组大隐静脉近心段管径、返流峰值速度、返流时间。结果3组大隐静脉近心段管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中每2组管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隐静脉近心段管径从粗到细的顺序为:脉络湿毒瘀热证组、脉络湿邪瘀阻证组、脉络湿邪阻滞证组。3组返流峰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中每2组返流峰值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隐静脉近心段的返流峰值速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脉络湿毒瘀热证组、脉络湿邪瘀阻证组、脉络湿邪阻滞证组。3组返流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中每2组返流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隐静脉近心段的返流时间从长到短的顺序为:脉络湿毒瘀热证组、脉络湿邪瘀阻证组、脉络湿邪阻滞证组。结论大隐静脉超声观察指标与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辨证型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辨证分型
  • 简介:目的介绍新生儿的中医体质型,以及分析转运危重新生儿的基本情况以及转运装置的使用情况,探讨转运装置在新生儿急救转运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经我院危重患儿转运系统转运的危重新生儿348例,根据婴儿危重指数以及转运距离决定转运设备使用与否,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转运的成功率。结果使用转运装置组的患儿转运成功者55例,转运成功率为100%,未使用组患儿转运成功者289例,转运成功率99.7%,其中1例死于肺出血,转运总成功率为99.7%。结论根据患儿的病情合理应用转运装置等转运系统,能够提高患儿转运的成功率。

  • 标签: 新生儿 转运装置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观察鼻敏康颗粒对肺气虚型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中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鼻敏康组。用烟熏法造成肺气虚型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用卵白蛋白(OVA)造成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给药1w后处死大鼠,剥取鼻黏膜,匀浆后离心,检测上清液中TLR2和TLR4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氯雷他定组与鼻敏康组TLR2、TLR4水平降低(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敏康颗粒对应性鼻炎有治疗作用。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鼻敏康颗粒 肺气虚型 TOLL样受体2 TOLL样受体4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程序干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皮肤瘙痒改善及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更具有针对性,对于改善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尿毒症 皮肤瘙痒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型与左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74例,并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5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1周内进行心功能测试,对照组健康人群在体检时进行心功能测试。结果:阳虚型和寒凝型冠心病患者的二尖瓣血流速度、左房射血时间、左室等容舒张时间明显低于总体样本,左房射血前期明显高于总体样本,左心室收缩各指标则明显高于总体样本(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型与左心功能指标具有相关性,进行辨证施治有助于改善病情。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中医辨证分型 左心功能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下经腹腔镜行输卵管造口术对呼气末二氧化碳压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监测CO2气腹前15min,COd2气腹后15min,术毕15min的血压(SP、DP)、心率(HR)、EtCO2、SpO2的变化。结果注气后呼吸末CO2明显增高,并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加强CO2气腹期间通气、循环、血气参数监测及处理

  • 标签: 二氧化碳分压 丙泊酚 EtCO2
  • 简介:目的:基于NF-κB信号通路观察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对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MUC5AC和MUC5B表达的影响,揭示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按体重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6组,即分成正常组、AR模型组、Forskolin(cAMP激活剂)干预组、H89(PKA抑制剂)干预组、PDTC(NF-κB抑制剂)干预组、小青龙汤组合玉屏风散组,每组8只。采用卵蛋白全身致敏与局部攻击方法制作AR大鼠模型,观察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组治疗后鼻黏膜MUC5AC和MUC5B表达,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MUC5AC和MUC5B表达上调,cAMP激活剂Forskolin干预组、NF-κB抑制剂PDTC干预组、小青龙汤组合玉屏风散治疗组均能使MUC5AC和MUC5B表达下调,而PKA抑制剂H89能上调MUC5AC和MUC5B表达。结论: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应性鼻炎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和兴奋cAMPPKA信号通路使MUC5AC和MUC5B表达下调有关。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小青龙汤 玉屏风散 MUC5AC MUC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