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探讨玉米芯硫酸酯化多糖制备及其对荷瘤小鼠机体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从玉米芯中提取酸溶性提取物,经中和、过滤、浓缩、醇析获得酸提水溶玉米芯粗多糖,经SepharoseCL-4B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采用氯磺酸-吡啶法进行硫酸化修饰。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TBA)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荷瘤小鼠血浆CuZn—SOD的活力和MDA含量。结果:CCCS可以增加荷瘤小鼠血浆CuZn—SOD活力(P〈0.05),降低荷瘤小鼠血浆MDA的含量(P〈0.05)。结论:CCCS可以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 标签: 玉米芯硫酸酯化多糖(cccs) CuZn—SOD MDA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种不同负荷条件下小鼠心肌组织中VEGF的表达以及体重的一般情况,并进一步阐明不同负荷对机体心脏中心室肌和心房肌不同代偿能力的影响规律。方法雄性2月龄昆明小鼠30只,每只体重34±1.87g,用国家标准啮齿类动物饲料饲养,自由进食进水。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训练组进行训练。训练完成后取其心脏,固定包埋后作HE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的体重改变、VEGF表达状况。利用IMAGEPROPLUS5.1图像分析软件测量面积比。结果静养对照组VEGF表达为阴性;120分钟组表达为弱阳性;120分钟+负重组表达为阳性。结论一定的运动可以使心肌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适宜的时间内,运动的强度越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就越强烈,这对心房肌的影响较大,而对心室肌的影响不大,并有一定得代偿作用。

  • 标签: 运动负荷 小鼠 心室肌 心房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芹菜素(apigenin,AP)对糖尿病模型小鼠氧化应激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降血糖的作用机制。方法复制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小鼠模型。将50只昆明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P低(5mg·kg-1)、中(10mg·kg-1)和高(20mg·kg-1)剂量治疗组,治疗组每日腹腔注射给药,连续30d。采用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ELISA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RT-PCR法检测胰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表达。结果AP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提高SOD活性,减少MDA含量,抑制胰腺MCP-1mRNA表达(P<0.05,P<0.01),并具有药物剂量依赖性。结论AP对STZ引起的高血糖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和抑制MCP-1的表达相关。

  • 标签: 芹菜素 糖尿病 氧化应激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 简介:目的研究瘦素对2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及肝功能的改善作用,并从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和胰岛素抵抗等方面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用瘦素缺陷的ob/ob小鼠作为2型糖尿病模型,根据是否给予瘦素处理分为两组(1mg/(kg·d),腹腔内注射);选用野生型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反映脂质代谢状况,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transamin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反映肝功能;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胰岛素水平;Westernblot检测氧化应激指标还原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phosphatereducedoxidase4,NOX4)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内质网应激标志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protein78,GRP78)水平,胰岛素调控糖脂代谢通路蛋白激酶B(proteinkinaseB,AKT)的激活。结果与野生型小鼠比较,ob/ob小鼠血糖、TG和TC、ALT和AST活力以及胰岛素水平皆升高(均有P〈0.05);与ob/ob小鼠比较,经瘦素处理的ob/ob小鼠血糖、TG和TC、ALT和AST活力以及胰岛素水平皆下降(均有P〈0.05)。与野生型小鼠比较,ob/ob小鼠肝脏NOX4和GRP78水平增高(均有P〈0.05),CAT和p-AKT水平降低(均有P〈0.05);与未经瘦素处理的ob/ob小鼠相比,经瘦素处理的ob/ob小鼠肝脏中NOX4、GRP78降低(均有P〈0.05),CAT和p-AKT升高(均有P〈0.05)。结论瘦素可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和肝功能,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轻肝脏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以及恢复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关。

  • 标签: 瘦素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未成年少女人工流产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调查,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尽可能地减轻由于手术带来的焦虑、紧张、羞愧、自责等常见的心理问题。方法选取来我院手术的未成年少女,均为健康女性,年龄14—18周岁,妊娠6-8周行人工流产的患者进行心理及生理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后随访心理及生理都恢复正常,无心理障碍发生。结论近年来我国未成年少女人工流产率节节攀升,而未成年少女在心理、生理各方面均未成熟,不恰当的手术操作很容易给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留下阴影,因此,让她们充分了解人工流产的危害以及相关的避孕知识,对减少未成年人妊娠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未成年少女 人工流产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石榴籽油对雌激素相关的骨质疏松症小鼠股骨近端骨密度及骨小梁微结构的影响,观察相关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分析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雌性KM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实验组,除空白对照组实施假手术外,其余2组全部在麻醉下切除卵巢制作成骨质疏松症模型,分别给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喂食普通饲料和添加一定剂量的石榴籽油的饲料,4周后拟对小鼠股骨近端骨小梁微结构进行检测。同时对4周后三组动物采血获得其血清,利用体外血清培养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研究三组动物血清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实验对照组动物股骨近端骨小梁微结构破坏程度最为严重,其次为实验组,空白组骨小梁微结构正常;石榴籽油代谢物(CLA9C)抑制RANKL诱导破骨细胞的分化,通过增加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基质矿化促进成骨,同时,主要的转录水平(ALP,Coll1a1,BSP,OCN,OPG,OPNand成骨细胞标记物(DDR2,Coll1a1,ALP等)呈现显著上调。结论石榴子油可以抑制雌激素相关的骨质疏松症骨量的丢失同时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 标签: 石榴籽油 雌激素相关骨质疏松症 骨量的影响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锌指蛋白Rnf44上Ring-锌指结构突变297Gln>Arg与小鼠行为能力的关系。方法在小鼠Rnf44基因中Ring-锌指结构编码区寻找突变;在21种品系共398只小鼠中采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小鼠活性、焦虑状态、探索功能及运动功能等行为能力;并分析该基因突变与小鼠行为能力间的关联。结果在小鼠Rnf44基因中Ring-锌指结构编码区寻找到突变297gln>Arg,携带297Arg突变的小鼠活性及运动功能下降(旷场实验及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的1-5min运动距离减少),而更易产生焦虑状态(高架十字迷宫试验的粪便颗粒数增加)(以上P值均<0.05)。但297Arg突变不影响小鼠探索功能(停留在高架十字迷宫中央区时间无改变,P>0.05)。结论Rnf44蛋白上关键活性基团Ring-锌指结构的突变297Gln>Arg与小鼠活性、焦虑状态及运动功能等行为能力改变有关,与小鼠探索功能无关。

  • 标签: 锌指蛋白Rnf44 Ring-锌指结构 基因突变 行为能力
  • 简介:目的建立减毒结核分枝杆菌H37Ra感染BALB/c小鼠模型并探讨H37Ra感染对小鼠B淋巴细胞分化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尾静脉注射H37Ra菌液106CFU/0.2ml,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感染4周及8周分别取小鼠的肝脏、肺脏及肾脏组织,切片HE染色,组织匀浆液接种罗氏培养基培养;取小鼠骨髓细胞和脾脏细胞经荧光抗体染色,采用FACSCalibur分析感染早期及晚期小鼠的B淋巴细胞表型。结果感染组小鼠肝脏、肺脏及肾脏肿大,培养后均有H37Ra菌株生长。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骨髓总B淋巴细胞、脾脏总B淋巴细胞、未成熟B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骨髓成熟B淋巴细胞、脾脏成熟B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8周骨髓成熟B淋巴细胞、脾脏成熟B淋巴细胞较感染组4周时增多(均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H37Ra感染BALB/c鼠模型;小鼠被H37Ra感染后影响了B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促使B淋巴细胞向成熟阶段分化,为机体抵御H37Ra感染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结核 分枝杆菌 小鼠模型 B淋巴细胞 发育分化
  • 简介:目的探讨弓形虫Prugniaud实验感染增强宿主的非特异性抗肿瘤效应,检测Prugniaud株单独感染或联合卡介苗(BCG)对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内实验用绿色荧光标记的转基因小鼠每组9只,荷瘤后单独感染弓形虫Prugniaud株或联合BCG.比较肿瘤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细胞的凋亡率.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B16组、BCG/B16组、TG/B16组、TG/BCG/B16组小鼠瘤重分别为3.237±0.552g、2.461±0.320g、1.521±0.263g、1.069±0.444g.各组肿瘤凋亡率分别为7.42±2.09%、9.27±2.10%、23.32±4.37%、43.88±6.33%;光镜下TG/B16组和TG/BCG/B16组小鼠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并且VEGF120/β-actin和VEGF120/β-actin低于其他组(TG/B16:0.167±0.011,0.190±0.015);TG/BCG/B16:0.140±0.015,0.171±0.011).结论弓形虫感染对小鼠黑色素瘤有抑制作用,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量,并且在BCG联合作用下效果得到增强.

  • 标签: 弓形虫 Prugniaud株 感染 黑色素瘤 卡介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氢氧化钙糊剂在成年人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8岁以上需要进行根尖诱导成形术的患者30例,将其按照就诊时间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使用单纯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尖诱导成形术,B组患者使用复方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尖诱导成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治疗前后发音、咀嚼以及咬合能力的改善。结果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使用复方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治疗的患者,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A组,同时所有患者治疗后牙齿功能均有所改善,但是B组患者改善程度高于A组,差异P<0.05,具体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使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其中复方氢氧化钙糊剂作用效果更好,值得广泛使用。

  • 标签: 氢氧化钙糊剂 成年人 根尖诱导成形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ATI相关的受体蛋白(APJ)拮抗剂Apelin13(F13A)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和Apelin13(F13A)(75μg/kg)处理组。采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Apelin13(F13A)通过皮下注射给药。检测肝功能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肝脏中TGF-β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pelin13(F13A)处理显著降低了大鼠血清ALT、AST和TGF-β1的水平,增加了血清ALB水平,降低了大鼠肝脏组织TGF-β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APJ拮抗剂Apelin13(F13A)保护了肝纤维化大鼠的肝功能,其机制可能与Apelin13(F13A)降低TGF-β1的表达有关。

  • 标签: Apelin 肝纤维化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鼠皮下注射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拮抗剂甲基牛扁亭对100%氧吸入后酵母多糖所诱导的脓毒症小鼠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腹腔注射酵母多糖或等容量生理盐水,随机分组为(1)生理盐水+空气;(2)酵母多糖+空气;(3)酵母多糖+空气+甲基牛扁亭组;(4)酵母多糖+100%氧气;(5)酵母多糖+100%氧气+甲基牛扁亭组。观察7天动物存活率,注射酵母多糖后24小时取心、肝、肺、肾,做组织病理学以及病理学评分,测定15小时血气和24小时血浆中生化指标及炎症因子。结果100%氧吸入可提高脓毒症动物的存活率,改善其肝肾生化指标,降低病理评分,减低炎症因子TNF水平。给予α7nAchR受体拮抗剂甲基牛扁亭后,脓毒症动物第7天存活率由80%下降到40%,各器官病理评分显著升高,测定血浆中各项生化指标显著增高,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增高,且与脓毒症+100%氧气组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0%氧对酵母多糖所致脓毒症小鼠有保护作用。α7nAchR受体拮抗剂甲基牛扁亭可逆转100%氧气对酵母多糖所致脓毒症小鼠的保护作用,表明胆碱能抗炎通路参与100%氧对酵母多糖所致脓毒症小鼠的保护效应。

  • 标签: 脓毒症 100%氧气 胆碱能抗炎通路 &alpha 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alpha 7nAchR)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 简介:目的了解吉林市龙潭区45~59周岁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情况,探讨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为龙潭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2010-2013年吉林省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项目的结果,抽取吉林市龙潭区年龄在45~59周岁354名成年人调查数据,应用SPSS18.0软件建立数据库和统计分析,采用基本数据分析、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354名成年人,平均年龄为(51.6±3.8)岁,均为汉族。平均收缩压(123.8±20.9)mmHg,平均舒张压(77.1±11.7)mmHg;平均身高(160.0±7.8)cm;平均体重(62.2±10.3)kg;平均腰围(81.8±11.5)cm,调查人群向心性肥胖率达49.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向心性肥胖、饮高度白酒、可能与高血压患病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向心性肥胖(OR=0.322,95%CI=0.161~0.646)、饮高度白酒(OR=2.088,95%CI=1.014~4.296)与高血压成正相关。结论吉林市龙潭区45~59周岁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经标化后为26.0%,多因素分析显示正常体型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而向心性肥胖、饮高度白酒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建议其控制体重限制饮酒,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确保高血压的有效防治。

  • 标签: 高血压 成年人 患病率 影响因素
  • 简介:瘦素主要由白色脂肪细胞分泌,通过结合多种组织中的瘦素受体调节机体代谢平衡。瘦素和瘦素受体与肥胖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瘦素受体在下丘脑中广泛分布,瘦素可以帮助建立、调节下丘脑中多条调控代谢的神经通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糖脂代谢平衡、能量代谢平衡的调控。瘦素和瘦素受体在下丘脑发育中的关键作用将发育阶段所受的影响因素与肥胖联系起来。这个新理论将为预防肥胖提供新思路。本文根据国际最新的科研成果对下丘脑中瘦素和瘦素受体的促发育作用被干扰会引起成年期肥胖这一机制作出综述。

  • 标签: 瘦素 下丘脑 肥胖症
  • 简介:摘要目的复原抗癌汤对H22原发性肝癌小鼠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H22原发性肝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荷瘤对照组、化疗组、中药低、中、高剂量(4.48、8.96、17.92g/kg·d)组进行治疗,检测各组肿瘤的生长情况;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和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MMP-9的表达。结果与荷瘤对照组比较,复原抗癌汤各剂量以及顺铂对原发性肝癌均有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53.12%、32.87%、37.51%、39.82%(P均<0.05);HE染色见化疗组、中药治疗组癌组织较荷瘤组生长局限,核仁固缩,核浆比较对照组小,形态较规则,核仁边移现象少见;免疫组化见中药治疗组与化疗组比较其MMP-9蛋白表达强阳性率高于后者(P<0.05)。结论复原抗癌汤通过抑制MMP-9的生成,抑制基质降解,最终抑制肝癌细胞的血性转移。

  • 标签: 复原抗癌汤 原发性肝癌 mmP-9
  • 简介:摘要近年来医疗科技快速发展,对于患者的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好,但如何提高人体自身的肺功能是目前医学界的主要研究方向。文章主要分析肺功能操以及布地奈德莫特罗粉吸入剂对人体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旨在为提高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奠定理论基础。

  • 标签: 成年人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功能操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配伍复方斑蝥胶囊对膀胱癌荷瘤小鼠瘤体的生长抑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膀胱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及实验组,肿瘤生长1周时开始给药,实验组给予华蟾素注射液及复方斑蝥胶囊,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吡柔比星,并设空白对照(仅用生理盐水),给药量均以临床常用量为标准,给药4周后,取血清分别测量、记录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取脾脏研碎,分别测量、记录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LAK)活性。结果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实验组裸鼠血清IL-2含量分别是(39.15±1.06U/ml、36.08±1.89U/ml、57.22±3.64U/ml),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K杀伤活性分别是(22.24±1.34%、19.67±0.39%、25.91±1.48%),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华蟾素注射液配伍复方斑蝥胶囊抑制膀胱癌肿瘤生长作用,其机制主要为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标签: 华蟾素 复方斑蝥胶囊 膀胱癌 荷瘤小鼠 IL-2 LAK
  • 简介:目的研究当归、黄芪、丹参和赤芍四种单味中药及其复方对日本血吸虫病早期肝纤维化的小鼠肝组织Ⅰ型胶原α1(Ⅰ)链COL1A1、Ⅲ型胶原α1(Ⅲ)链COL3A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模型,随机分为6组:A组(当归组),B组(黄芪组),C组(丹参组),D组(赤芍组),E组(当归、黄芪、丹参、赤芍复方组)和F组(吡喹酮组),其中F组用吡喹酮单独治疗,其他各组先用吡喹酮治疗后再用中药治疗,同时设有N组对照,各组内按照治疗期长短又分为1组(20天组)和2组(40天组)。治疗结束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的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COL1A1、COL3A1及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A、B、C、D、E组COL1A1、COL3A1及TGF-β1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F组,P<0.001;E组的表达量最低,E1组的COL1A1、COL3A1及TGF-β1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A1、B1、C1、D1组,P<0.05~0.001;E2组COL1A1表达明显低于A2、B2、D2,P<0.05,E2组COL3A1和TGF-β1的表达明显低于B2、D2组,P<0.05。结论单味中药当归、黄芪、丹参、赤芍及其复方均有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作用,能显著降低Ⅰ、Ⅲ型胶原的生成,抑制TGF-β1的表达,复方比单方能更好更快的发挥疗效。

  • 标签: 中药 日本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胶原 TGF-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