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欧根·希穆涅克的《美学与艺术总论》以列宁的反映论作为研究艺术的方法论原则,从艺术受现实和作者思想-审美意向的制约方面来研究艺术现象,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思想。首先,希穆涅克认为音乐是一种风格化的模仿,是主客观的统一;其次,他用音调去分析音乐的题材结构,认为音乐创作是通过一定的音调方式对人和现实的某种情感态度进行描述和音乐的'典型化';最后,他认为音乐活动是一个'语义化'的过程,其中包含了意义的生产和人的发展两个方面,并最终指向对社会的认识和改造。希穆涅克音乐美学强调了积极介入现实的基本立场,但也包含了反映论美学的固有问题——对作为个体的人的创造性和意识主体性的忽视。

  • 标签: 欧根·希穆涅克 《美学与艺术总论》 音乐美学
  • 简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新媒体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面临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应当紧紧围绕提高课程实效性的目标,有效利用新媒体资源,在信息化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实现思想政治理论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把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拓展到大学生的生活细节中,逐步实现课堂教学'四个转变',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其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

  • 标签: 新媒体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 简介:“概论”是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集中、最为全面、最为详细的主干课程。推动这一新思想进“概论”课课堂,增强“概论”教师讲授这一思想的实效性,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这就需要按照明确主线、精读文本、联系实践、依据教材的思路,以学习领会最新修订教材的要义、优化课程设置为前提,以进教案、进教师头脑为关键,以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育人方式为重点,以构建学习共同体、进学生头脑、增强获得感为目标,以建立长效的领导机制、责任机制、考核机制为保障。此外,还须厘清教学使命层面的认识误区。

  • 标签: “概论”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教学思路
  • 简介:本文在对音乐的哲学诠释中遵从着两个基本方向:其一是强调音乐独有的内在自律性,其二是以不同的方式和出于不同的理由否定这一独立性。虽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在'反映论'的旗帜下主要强调音乐艺术的社会条件,因此成为反对'纯'音乐理论的坚决支持者,但本文作者坚持认为这样两种态度都是片面的,并且思考这一问题的解决应该遵循布洛赫的思想,寻求在一种宣言式意图之中的更高的综合('恒星的纯化',但同样真实地植根于'新的地球')。根据文本作者的观点,只有将音乐的自律性主题和社会制约性的主题和谐融合在一起,音乐才可以从根本上决定人类的本质。

  • 标签: 音乐 自律性 社会限定性 反映论 综合
  • 简介:北京市委、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北京市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中共中央以及北京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要求与部署,多措并举,加大组织保障力度,着力于优秀科研团队和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多渠道开展研修培训,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构筑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高地,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地位、课程地位、学术地位和教师地位,发挥了引领作用。

  • 标签: 北京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队伍建设 新举措
  • 简介: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非常必要且意义重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功能,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包括以下实施路径:加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对大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应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

  • 标签: 思想政治理论课 意识形态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简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解读、讲授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处理好思想与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胸怀祖国与放眼世界等三重关系,切实有效地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高校课堂,转化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 标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九大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青年大学生研究生 中国与世界
  • 简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而“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中最能直接体现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门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概论”教学,需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方位判断,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观点新论断,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战略部署,从而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概论”教学中入耳、入脑、入心。

  • 标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方位 新论断 战略部署 “概论”课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劳动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讲话、重要论述成为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端正劳动态度,弘扬劳动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也必然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应当切实负起育人责任,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推进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讲话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切实履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责任。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 劳动精神
  • 简介:提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的'同向同行',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及其培养目标决定的;特殊地说,是提升中国未来承担更大国际责任所需要大规模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弥补当下思想政治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各自存在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两者的教育教学理念上存在反差的需要。两者'同向同行'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说,是不存在'价值中立'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建设而言,主动建构两者'同向同行'的可行路径,一是把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切入点,以找到两者'同向同行'的契合点;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互动,以共同支撑思想政治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发挥'协同效应'。

  • 标签: 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 同向同行
  • 简介: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要求与思想政治理论(以下简称思政)教学改革创新,落实思政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的战略地位,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广西民族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于2017年12月22日-24日在广西民族大学联合举办“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33次学科论坛”。

  • 标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大 思政课教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