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1 个结果
  • 简介:以新鲜鸭骨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同步提取鸭骨素,并以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鸭骨素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同步提取鸭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62℃,超声功率248W,超声时间5.1h,添加量1.34%。此条件下鸭骨素提取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5.8±0.047)°Bx和(20.9±0.018)g·100g-1。采用-超声波辅助同步提取的鸭骨素提取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单一解法、微波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P<0.01)。

  • 标签: 鸭骨素 提取工艺 酶解 超声波 响应面法
  • 简介:慢性肾脏病一矿物质和骨异常(chronickidneydiseaserelated-mineralbonedisorder,CKD-MBD)是由于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导致的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chronickidneydisease,CKD)导致的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综合征,临床上出现以下一项或多项表现:①钙、磷、甲状旁腺素(parathyriodhormone,PTH)或维生素D代谢异常。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碱性磷酸酶 骨代谢异常 代谢异常综合征 甲状旁腺素 矿物质
  • 简介:摘要DNA的半保留复制是生物进化和传代的重要途径。双链DNA在多种的作用下可以变性解旋成单链,在DNA聚合的参与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成同样的两分子拷贝。在实验中发现,DNA在高温时也可以发生变性解链,当温度降低后又可以复性成为双链。因此,通过温度变化控制DNA的变性和复性,加入设计引物,DNA聚合、dNTP就可以完成特定基因的体外复制。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的发展,微生物的检验准确性在临床和生活健康以及饮食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研究主要通过对聚合链式反应进行介绍,针对其特点深入研究其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 标签: 聚合酶链式反应 双链DNA DNA聚合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年龄和少精与精子顶体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12月在我中心进行精子顶体检测的3912男性患者,按年龄将患者分为20~30y、31~35y、36~40y和≥41y,4组。采用改良Kennedy法进行精子顶体活性检测。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精子顶体活性逐渐降低,精子顶体活性异常率逐渐升高。≥41y组精子顶体活性和精子顶体活性异常率与20~30y和31~35y两组差异显著(P<0.05)。各年龄组中,少精组精子顶体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顶体活性异常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男性年龄和少精与精子顶体活性负相关。

  • 标签: 男性年龄 少精 精子顶体酶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标法测定鸡骨草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优化标法测定鸡骨草提取物含量的反应条件。结果标法测定骨草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的最优组合为反应温度30℃、测定波长为510nm、反应时间为12min。芦丁质量浓度在0.0~0.075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且精密度良好(RSD=0.5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3%,RSD为1.1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是一种价廉快捷测定鸡骨草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的好方法。

  • 标签: 鸡骨草提取物 有效成分 酶标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检测的指标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1月---2012年12月体检确诊的100例脂肪肝患者与随机选取的同段时间进行体检的非脂肪肝人士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同时在清晨空腹时,进行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指标变化的检测,进行对比实验,以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脂肪肝患者的血脂三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降低;血糖升高;肝功学的三项指标谷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卜谷氨酰转移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指标变化的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医师预防、确诊及诊断疾病,做到了“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标准,早期的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指标的检测对于脂肪肝患者而言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脂 血糖 肝功酶学
  • 简介:目的评估单采血小板样本核酸检测的必要性,以及常规免和混样核酸平行检测模式的可行性。方法血液筛查方法为2遍免(ELISA)加1遍核酸检测(NAT)。抗.HCV、抗-HIV1/2检测采用万泰和新创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HBsAg检测采用科华和新创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单采血小板样本采用ELISA与混样核酸平行检测,核酸检测采用罗氏COBASs201系统(6混样)。对ELISA反应性、NAT阴性样本进行确证实验,对ELISA阴性、NAT反应性献血者进行确认及追踪随访。结果共检测单采血小板样本37496例,检出反应性样本64例,其中ELISA双试剂、NAT检测均为反应性12例,ELISA双试剂反应性、NAT阴性5例;ELISA单试剂、NAT均为反应性4例,ELISA单试剂反应性、NAT阴性20例;ELISA阴性、NAT反应性23N。6例ELISA反应性、NAT阴性样本的确证实验阳性,其中4例为ELISA双试剂反应性,2例为ELISA单试剂反应性。23例ELISA阴性、NAT反应性献血者,经确认22N为隐匿性HBV感染者,1例为HIV“窗口期”感染者。结论ELISA与核酸检测形成互补,能有效减少单采血小板的输血感染风险;混样核酸与ELISA平行检测模式可行,可最大限度的缩短检测时间。

  • 标签: 单采血小板样本 混样核酸检测 酶免检测
  • 简介:“新陈代谢与”是高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须通过实验探究的特征。在指导学生探究不同温度下淀粉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中,笔者发现用碘液检验是否存在淀粉时温度不仅影响的活性还会影响碘与淀粉的显色反应,因此,出现了与预期不符的实验现象。经查阅资料弄清了缘由,并对与预期不符的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实验验证。

  • 标签: 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现象分析验证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和胰激肽原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4月份至2015年6月份期间收治的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胰激肽原进行单一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对比表示观察组患者的24h尿蛋白排泄量、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使用前列地尔联合胰激肽原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且见效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前列地尔 胰激肽原酶 早期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片口服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疗效,了解其在非整片吞服状况下疗效情况,口服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85例在我院门诊确诊的1~3岁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其中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患儿口服蒙脱石散复方嗜酸乳杆菌,口服补液盐,低脂饮食外,予多片,二分之一片一日三次口服,口服方法研沫于餐前三十分钟十五到二十毫升温水冲服,对照组除未给予多片外,其他治疗同治疗组,比较两组患儿呕吐,腹泻,停止时间,食欲,尿量恢复时间,及用药时间,两组结果采用美国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成组资料的studentt检验。结果治疗组观察呕吐腹泻症状消失时间以及食欲尿量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片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且在非整片吞服下亦未明显影响疗效,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很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多酶片 婴幼儿 轮状病毒 腹泻 时间
  • 简介:通过大鼠90d喂养试验,评价法制备的MLM(中碳链-长碳链-中碳链)型结构脂质的食用安全性。喂养试验表明,大鼠体重、体重增加量、进食量及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动物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脏器绝对质量及脏/体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MLM型结构脂质对受检脏器无明显损害。MLM型结构脂质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符合新资源食品安全性审查要求。

  • 标签: MLM型结构脂质 新食品原料 90 d喂养试验 安全性
  • 简介:研究了葡萄糖氧化(GOD)对鱼糜制品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在金线鱼中添加不同浓度的GOD,均可使其凝胶的破断强度、破断距离、凝胶强度及持水性增加,而对其白度无影响。当加工工艺为40℃30min至90℃20min时,添加0.5‰的GOD对鱼糜制品质构改良的效果最明显,凝胶强度提高18.2%。对鱼糜盐溶蛋白及肌动球蛋白浊度、巯基的分析表明,GOD可促进金线鱼鱼糜蛋白中巯基的氧化交联,形成不溶性蛋白质。

  • 标签: 葡萄糖氧化酶 鱼糜制品 凝胶强度 蛋白浊度 巯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缺铁性贫血和骨源性碱性磷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78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作为本研究得研究对象,同时选择我院的健康幼儿8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本研究组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液测定,研究缺铁性贫血和谷原性碱性磷酸的相关性。结果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可以得出,对照组当中,骨源性碱性磷酸在250U/L以上的6例,占7.5%,观察组中骨源性碱性磷酸在250U/L以上的24例,占30.77%,缺铁性贫血患儿的血红蛋白和顾源性碱性磷酸的含量具有直线关系,呈负相关。结论缺铁性贫血患儿的顾源性碱性磷酸在250U/L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组,而且缺铁性贫血患儿的血红蛋白和顾源性磷酸含量具有负相关。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心肌与肌钙蛋白I对儿童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5年8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心肌损伤患儿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40例健康幼儿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肌钙蛋白I水平、肌酸激酶水平以及肌酸激酶同工水平。结果两组对比肌钙蛋白I水平以及肌酸激酶同工水平结果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1),对比两组肌酸激酶水平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纯采取心肌对儿童心肌损伤进行诊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可能受到年龄、运动等等多种因素的感染。而在此基础上联合进行肌钙蛋白I水平检查则可显著提高对儿童心肌损伤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心肌酶 肌钙蛋白I 儿童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栓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入院治疗的14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患者临床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NIHSS评分均下降,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降幅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降栓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血栓患者,临床效果好,不良发应少,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降栓酶 奥扎格雷钠 急性脑血栓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