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门诊静脉采血过程中的护理体会,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对采血过程中的护理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方法:随机筛选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部接收的行静脉采血的120例患者展开研究,遵循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护理额外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采血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平均值43.81±9.72,对照组疼痛程度平均值65.36±11.2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采血时间平均值3.82±0.96分钟,对照组采血时间平均值5.21±1.43分钟,采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达93.33%,而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6.67%,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高达96.67%,而对照组满意度仅81.67%,前者显然高于后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静脉采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采血过程中的不适感,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采血的一次穿刺成功率。

  • 标签: 门诊 静脉采血 综合护理干预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晓雪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24
  • 机构:联勤保障部队第968医院门诊部 辽宁 锦州 121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操作录像及操作流程在护士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参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试行)》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工作情况,自制操作流程(含解释用语)及操作录像,采取人手一书,一光碟。结果操作书及光碟质量和应用良好;接受率在100%以上;100%的护士认为应用操作光碟及操作书后效果好,教学培训满意度高;97%的护士能显著提高临床操作技能。结论通过自制操作流程(含解释用语)及操作录像,明显提高了护士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自制 操作录像 操作流程 优化 操作技能
  • 简介:文章摘要:学具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缺乏的环节,新课程下,学具的选择和使用更广泛,如何选择使用学具材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有效探究,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数学能力的形成,由此带给一线教师教学实践中众多的困惑。本文从一线教师的困惑入手,从价值取向和操作策略两个层面进行探讨。

  • 标签: 学具操作 价值取向 组织策略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各类事故发生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医疗抢救中对于各种血型的血液需求量不断增加,所以鼓励广大民众在自身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积极无偿献血,不仅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也能够促进自己的身体健康。流动采血车是当前无偿献血的主要场所,为了促进采血护理的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必要明确流动采血车在采血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的安全问题,针对性的采取安全隐患防范措施。流动采血车的护理人员必须明确采血护理安全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必须将护理安全作为其他工作开展的首位,自身的护理理论水平必须足够高,专业技能也需要足够娴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采血护理工作中,极大的将安全隐患消除,尽可能杜绝安全差错事件的发生。本研究针对流动采血采血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工作展开了一系列的综述,首先就流动采血采血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对于提升流动采血采血的安全性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流动采血车 无偿献血 采血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讨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新生儿足跟采血中运用弹簧式采血针的效果。方法:在2022年10月到2023年4月期间在我院新生儿中选择66例,并根据不同的采血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对观察组的新生儿使用弹簧式采血针进行采血,对参照组的新生儿则使用普通针进行采血。通过比较两组新生儿采血难易情况、穿刺成功率、足跟淤斑以及疼痛程度,分析采血针的不同使用情况。结果:由数据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新生儿使用弹簧式采血针进行采血更加容易,失败例数更少,两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以及足跟淤斑发生率均比参照组更低,差异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新生儿在采血时重度、中度疼痛例数更少,多为轻度疼痛,数据情况比参照组更好,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新生儿进行采血时使用弹簧式采血针,能够提高采血成功率,降低新生儿疼痛程度,减少足跟淤斑发生,可推广运用。

  • 标签: 新生儿足跟采血 弹簧式采血针 穿刺成功率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采血法或者末梢采血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末梢采血法,观察组采用静脉采血法。结果:平均穿刺次数、血液样本采集时间2组相比差异微小P>0.05;PLT、Hb、RBC检验结果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WBC检验结果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采血法更有利于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并未增加穿刺次数以及延长样本采集时间。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静脉采血法 末梢采血法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外静脉与传统部位采血在小儿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采取的214例患儿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部位采血,实验组采用颈外静脉采血,比较两组采血效果。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86%)(P<0.05);实验组穿刺失败率为3.7%,显著低于对照组(14.0%)(P<0.05);实验组3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8%,显著低于对照组(20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8.7%)(P<0.05)。结论小儿采血过程中采用颈外静脉采血效果理想,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颈外静脉 传统部位 小儿采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急诊病人采集桡动脉与股动脉两部位血气分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诊科500例行动脉血气分析的病人随机分为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各250例,对两部位采血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部位在一针穿刺成功率、误穿静脉、血肿形成例数、拒绝穿刺及疼痛程度等及按压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急诊病人行血气分析时应依据病人不同情况选择采血部位,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节省局部按压的时间,为急诊护士抢救患者的生命赢得更多的宝贵时间。

  • 标签: 桡动脉 股动脉 动脉采血 血气分析 急诊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血固定器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为优化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RICU住院治疗的4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登记号的单双号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垫腕枕定位、棉签按压止血方式进行桡动脉穿刺采血,研究组患者采用自制采血固定器进行采血。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用时、采血操作用时、一针穿刺成功率;对两组患者住RICU期间动脉采血部位的血液外渗、穿刺局部瘀斑、皮肤牵拉疼痛等穿刺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共采血2 110次,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血1 079次和1 031次;研究组患者的穿刺用时、采血操作用时分别为(2.46±0.38)min和(5.53±0.98)min,均短于对照组的(4.02±0.43)、(6.06±1.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74%(1 033/1 079),高于对照组的82.93%(855/1 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血液外渗、穿刺局部瘀斑、皮肤牵拉疼痛发生率分别为2.50%(27/1 079)、4.45%(48/1 079)、7.32%(79/1 079),均低于对照组的17.26%(178/1 031)、16.10%(166/1 031)、28.81%(297/1 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RICU桡动脉采血操作中应用采血固定器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节约采血操作时间,并可减少穿刺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科 采血固定器 桡动脉采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小儿进行头皮针颞浅静脉采血与传统股静脉采血的效果比较,探索一种简便、安全、快捷、有效的静脉采血方法。方法对180例患儿随机行颞浅静脉和股静脉采血,比较一针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间、压迫止血时间。结果颞浅静脉组一针穿刺成功率、采血后平均压迫止血时间均优于股静脉组。结论小儿头皮针颞浅静脉采血方法一针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是一种有效的静脉采血方法。

  • 标签: 小儿头皮针 股静脉 静脉采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素锂真空采血管与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进行对比。方法:选取 2018年 5月到 2019年 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生化检验的 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其空腹静脉血 6ml,分别注入到肝素锂真空采血管与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中,比较两种方法各项生化指标检验情况。结果: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在钾检测数值方面高于肝素锂真空采血管( P< 0.05),而在葡萄糖检测数值方面低于肝素锂真空采血管( P< 0.05)。两种方法在企业 13项生化指标检验数值方面对比差异不明显( P> 0.05);肝素锂真空采血管与分离胶真空采血管检验时均未出现凝血情况、纤维蛋白凝块情况,肝素锂真空采血管检验未见溶血情况,而使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检验时有 4例溶血情况。结论:生化检验时使用肝素锂真空采血管会出现低钾、高糖情况,而使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则会出现高钾低糖情况,两种容器均未见凝血情况、纤维蛋白凝块情况,而溶血情况只有使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时才出现,建议临床应用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 标签: 肝素锂 真空采血管 分离胶真空采血管 生化检验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两种血液采集方法的效果。方法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需采集血液标本的患儿200例,按采血先后顺序分成两组,试验组100例,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术;对照组100例,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术。结果桡动脉穿刺采血术一次成功率96%,皮下淤血发生率2%、标本溶血发生率3%,股静脉穿刺采血术一次成功率88%,皮下淤血发生率9%、标本溶血发生率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动脉穿刺采血术成功率高,皮下淤血发生率、标本溶血发生率低,既减少了患儿痛苦,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又确保了血液标本的质量。

  • 标签: 儿科 血样采集 桡动脉穿刺 股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在门诊采血溶血预防中,真空采血法联合精细化护理措施应用价值。方法:以在我院门诊采血患者为研究对象,n=120例,随机分为对照、观察组,各60例,均采用真空采血法,前组实施常规护理、后组联合精细化护理,分析组间护理结局。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溶血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真空采血法联合精细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采血溶血发生率,值得研究。

  • 标签: 真空采血法 精细化护理 采血 溶血 发生率
  • 简介:摘要 我国鼓励18--55周岁公民无偿献血,而流动采血车是无偿献血采血时的重要场所之一,其中也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故要求血站工作人员总结采血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防范措施,真正从细微处入手开展护理工作,全面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献血者安全。

  • 标签: 流动采血车 采血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在当前医院门诊采血室优质护理服务当中,采取负压采血法对于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价值情况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患者,分别采取常规采血法以及负压采血法两种方式,对比采血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抽血失败人数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血液样本不合格的患者占比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在当前医院门诊采血室当中采取负压采血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同时减少了抽血失败的患者例数以及血液样本不合格的占比,具有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将其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当中。

  • 标签: 负压采血法 常规采血法 优质护理 医院门诊采血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血常规检验中末梢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接受血常规检验的96例患者(2021.2-2022.6),以采血方式不同为分组依据,随机分配为2组,各48例,末梢采血的患者纳入对照组,静脉采血的患者纳入观察组。结果: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百分比、血红蛋白指标、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平均体积指标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平均穿刺次数、平均穿刺时间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静脉采血法用于血常规检验中,所展现出来的应用价值明显好于末梢采血法,检测结果稳定性及准确率高,可为疾病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末梢采血法 静脉采血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门诊采血室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负压采血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我院门诊采血时内进行采血的68例患者参与实验,确认将通过对照实验形式开展研究,将其中34例纳入至观察组,实施负压采血法,配合优质护理服务,另外34例则纳入至对照组,使用常规采血方法及常规护理,比较具体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次,统计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2例、7例不满意情况,满意度94.11%、79.41%,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采血室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配合负压采血法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 标签: 门诊采血室 负压采血法 优质护理服务 情绪状态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