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采血与股静脉采血成功率与副作用的差异。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采用桡动脉采血,B组采用股静脉采血,并对两组采血成功率、局部青紫瘀斑发生率和平均采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桡动脉采血与股静脉采血进行比较,桡动脉采血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局部青紫瘀斑发生率和平均采血时间等指标上均优于股静脉采血组,组间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对于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损伤程度,缩短采血时间。

  • 标签: 新生儿 桡动脉 采血 股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决新生儿静脉采血方法存在的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多、易致患儿死亡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我院采用了新生儿手背静脉采血技术。方法于2012年选取出生年龄30分钟~28天、胎龄33~42周、平均体重2900克的100例新生儿进行手背静脉穿刺采血采血量为2~5毫升,采用常规采血容器,选择患儿充盈的手背静脉进行消毒、采血。结果发现一次采血成功98例,一次成功率为98%,其中两例因血管太细针头滑脱和针头刺穿导致失败。结论经研究发现该法具有诸多优点,如穿刺难度小,易掌握,采血成本低,易操作,能有效降低对新生儿的负面影响。该技术实用性强。具有普遍性和推广型。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采血 手背 头皮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7号针头连接5ml一次性灭菌注射器进行静脉采血与直接采用注射器静脉采血法的效果。方法随机纳入本科室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静脉采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98例和对照组89例,实验组采用7号输液针头连接注射器静脉采血,对照组采用5ml注射器直接静脉采血,比较二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耗时、穿刺成功率、病人疼痛程度,血液污染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7号针头连接5ml一次性灭菌注射器进行静脉采血操作方便,穿刺成功率高,病人痛苦更少,适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7号针头 5ml注射器 静脉采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站采血护理工作中一次性采血护理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血站采集的献血样本102例,根据采集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采血护理工作中使用一次性采血护理包,对照组在采血护理工作中使用常规护理法。对两组采血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观察,对比两组采血护理工作的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液报废率为4.62%,对照组的血液报废率为8.98%,经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一次性采血护理包应用于血站采血护理工作,既提高血液护理质量,又能够保证高效利用血液资源,有助于血液传播疾病的控制,值得在血站采血护理工作中推广。

  • 标签: 血站 采血护理 一次性采血护理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技术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采集的56例动脉血标本,其中包括38例男性,18例女性,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后,其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以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其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呼吸衰竭 临床指导
  • 简介:摘要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2014年本站单采血浆过程中,所发生的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科学分析,试图探索引发不同不良反应的可能的相关因素,为减少和有效应对这些不良反应奠定理论基础。结果发现不良反应绝大多数为低血容量、低血钙或两者的合并症。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是否为新供浆者、年龄相关,新供浆员40岁以上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40岁及以下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配合危重患者的抢救,正确判断患者的呼吸功能及血氧代谢及血液的酸碱度,需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查。桡动脉是采集血样首选部位之一,操作比较方便,、安全。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危重,血管条件不一,定位较为困难,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论文根据桡动脉的解剖特点,对临床常见,成功率高的新桡动脉采血的方法作一综述。

  • 标签: 桡动脉 采血 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观察血常规检验过程中末梢采血与静脉采血两种方法的区别,并探讨其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支持。

  • 标签: 血常规 末梢采血 静脉采血
  • 简介:摘要在采血全程中采血人员一定要从自身工作细节处做起,努力减轻病人的痛苦和消除献血者的紧张心理状态。

  • 标签: 静脉采血 淤血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影响血液酒精测试的因素较多,采血方法是其中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采血方法中让人们疑义的主要涉及皮肤消毒液问题,现行采血方法对于皮肤消毒没严格规范,规定过于笼统,只是强调抽取血样不应采用醇类药品对皮肤进行消毒。但实际中用醇类药品对皮肤消毒后采血究竟对血液酒精含量测试有无影响呢?根据以往研究结合基层调研情况,本研究针对此问题利用活体采血皮肤消毒情况进行探讨,实验中我们选用四种常见的皮肤消毒液即;0.5%碘伏、0.1%新洁尔灭、碘酊和75%酒精,按设计要求对肘部皮肤消毒后静脉采血,并立即检测血液酒精含量,结果显示四种消毒液消毒皮肤后采取血样检测结果都在5mg/100ml以下,因此本实验研究认为采血时皮肤消毒对血液酒精含量测试没影响。

  • 标签: 酒驾血液酒精测试 采血方法 研究
  • 简介: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阶段。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能架起沟通知识的抽象性和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桥梁,也有助于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目前,广大数学教师已充分认识到操作的价值并重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感悟思想方法,也对如何提高操作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然而,许多老师并未认识到教师"下水"操作操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数学活动经验 具体形象思维 操作教学 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老师 情感态度
  • 简介:在“三角形的面积”学完之后,练习中经常会遇见这样的题目: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 标签: 等腰直角三角形 操作 面积
  • 简介:摘要动手操作是孩子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依据。对于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动手实践过的东西。著名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这样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特别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只有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推理过程,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与掌握。”我们的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用动手操作活动启迪思维,让思维在动手操作中得到发展,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 标签: 动手操作学习数学
  • 简介:摘要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监测中所使用的血糖采血针的回收调查,分析目前的状况并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选择内分泌病房居家自我血糖监测的糖尿病患者80例,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这80例糖尿病患者,废弃采血针回收100%处理直接混入生活垃圾。结论自我血糖监测的糖尿病患者,随弃废弃采血针针头现象严重,应加强相关人员的知识教育和回收管理。

  • 标签: 医疗废弃物 采血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条码标注仪在采血室的应用实践。方法对自动条码标注仪使用前后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结果自动条码标注仪的应用,提高了护士采血的正确率及工作效率,缩短了病人等待采血的时间,提升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和门诊窗口形象。

  • 标签: 标注仪 采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胫后动脉穿刺采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50例需要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其中214例采用胫后动脉穿刺;136例采用股动脉穿刺;100例采用肱动脉穿刺。对3种穿刺法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局部瘀斑或血肿等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各组间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后动脉比肱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χ2=5.08;P<0.05)而局部瘀斑或血肿发生率低(χ2=4.86;P<0.05)。结论胫后动脉位置表浅,其搏动易触及,穿刺误伤机会少、安全、定位简单、成功率高,操作手法易掌握,不影响保暖和采血量,远离重要器官组织和神经,不易受污染,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总结并推广应用。

  • 标签: 穿刺采血 胫后动脉 新生儿监护病房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站护士采血护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相应对策。方法以本中心33名外采护士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外采护士护理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与家人一起的时间较少”(3.22±0.77)、“工作量大,连续工作时间长”(3.15±0.83)和“采血工作模式单一(3.12±0.81)”。结论应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外采护士工作热情,保证采血质量。

  • 标签: 血站 护士 护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