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重症病毒性肺炎的诊治能力。方法回顾武汉市第一医院ICU2014年1月到5月收治的7例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诊断治疗过程,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血常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对病毒性肺炎的诊断有提示价值,胸片或CT对病毒性肺炎有重要诊断价值,病毒检测是明确诊断重要手段但结果获取困难。对7例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发现,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及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是必需的,而传统治疗手段如抗病毒治疗、激素、免疫球蛋白治疗等措施并非必需。结论医生需提高对病毒性肺炎的认识,争取做到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并改善病毒性肺炎预后。

  • 标签: 病毒性肺炎 危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气情况以及临床症状积分情况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实施中医内科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情况,降低临床症状积分,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中医内科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肺炎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门诊输液小儿急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儿干预后护理满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家长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为75.5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急性肺炎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可减轻患儿痛苦,利于病情恢复,和谐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急性肺炎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三维适行放疗致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致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得知老年食管癌放疗患者的放射性肺炎发生与合并基础肺疾病、肿瘤与门齿间距离、放疗剂量有关。多因素分析基础肺疾病和放疗剂量是老年食管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础肺疾病、肿瘤与门齿间距离、放疗剂量等因素会影响老年食管癌放疗患者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基础肺疾病和放疗剂量是老年食管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食管癌 三维适行放疗 急性放射性肺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根据SF-36量表评分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肌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及心理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炎 人性化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头孢哌酮舒巴坦针联合盐酸氨溴索针治疗老年性肺炎的结果,比较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对于对照组仅单纯的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针(0.9%的生理盐水100ml+头孢哌酮舒巴坦针2g),2次/d静脉滴注进行治疗。但观察组在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针的同时,联合使用盐酸氨溴索针(30m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1次/d静脉滴注进行治疗,以上疗程坚持10d至14d。结果单纯的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针的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较,患者的发热临床表现很好,退烧效果显著,例数差距较大,并且发热的持续天数也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观察组在患者治愈率方面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针联合盐酸氨溴索针治疗老年性肺炎,相对于仅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针治疗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头孢哌酮舒巴坦针 盐酸氨溴索针 老年性肺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采用中西医联合疗法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收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一共有96例,对其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可以使其相关症状得到明显好转,进而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中西医联合疗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的23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分析,研究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并制定预防性的护理方案,作为对照组;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5年8月23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将指定的预防性护理方案应用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5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做出预防性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荐。

  • 标签: 老年呼吸衰竭 预防性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期望寿命的普遍延长,人口老龄化口益明显。我国老年人口的医疗保健问题己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提供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就社区老年护理工作进行相关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感染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当中,麻杏石甘汤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感染性肺炎患者临床有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60例,均被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60例,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麻杏石甘汤临床治疗,研究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组药物治疗效果比较,在两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比观察组差,且咳嗽、气喘以及咯痰症状改善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结论在感染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麻杏石甘汤药临床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是比较显著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情况,还可以明显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效果相对来说比较明显,值得临床大范围内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麻杏石甘汤 治疗 感染性肺炎 临床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迁延性肺炎综合治疗在儿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迁延性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儿50例,实验组患儿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基础之上加用中药制剂进行综合治疗,观察两组迁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与止咳、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8%,实验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迁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实验组迁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的止咳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儿时间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迁延性肺炎综合治疗在儿科治疗中疗效显著,有效缩短患儿止咳时间及住院时间,帮助患儿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迁延性肺炎 综合治疗 儿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儿难治性肺炎疾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76例难治性肺炎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38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方式,研究组病人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对比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病人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在经过循证护理服务后,其治疗有效率高达97.23%;对比组病人在经过常规护理后,其治疗有效率高达86.20%。同时在护患关系满意度方面,研究组病人家长对护理效果满意度达到100.00%,对比组病人家长对护理效果满意度达到83.33%。研究组病人在以上方面都要明显优于对比组病人,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难治性肺炎疾病的临床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极大的提升治疗有效率,提升护患关系满意度。

  • 标签: 小儿难治性肺炎 效果评价 循证护理
  • 简介:患者男,32岁,无明显原因出现发热2个月,最高体温39℃,咳嗽、咳痰,为黄色黏痰。外院按“肺炎冶给予“阿奇霉素冶治疗2周,体温降至正常,咳嗽、咳痰症状减轻。10d前再次出现发热,主要于下午及晚间出现,咳白色黏痰,无寒战、盗汗,使用“阿奇霉素冶体温控制不佳,于2014年3月5日收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科。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等病史;患者久居西安,无疫区、疫情、疫水接触史。体检:体温37.3℃,脉搏102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13/78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4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8.01%,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六项未见异常,结核菌试验弱阳性,红细胞沉降率16mm/h,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呼吸道病毒抗体、EB-DNA、CMV-DNA、TB-DNA、斑点试验未见明显异常。X线胸片:两肺纹理增重,右下肺可见淡薄的絮状模糊影(图1A﹚。胸部CT:右肺下叶背段见斑片状高密度渗出影﹙图1B﹚;40天复查CT示右肺下叶背段斑片状高密度影吸收,左肺下叶背段可见约31mm×32mm类圆形病灶,其内可见小的空洞影,边界不清,周围可见絮状渗出影,相邻胸膜增厚,胸膜腔少量积液﹙图1C、1D﹚;2个月后复查CT示示左肺病灶范围增大,约41mm×52mm,胸腔积液较前增多。患者俯卧位于CT检查床上,行经皮左肺病灶CT引导下穿刺活检(图1E)。病理检查:肺组织慢性炎伴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图1F)。

  • 标签: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CT诊断 慢性炎 粒细胞性 肺炎 西安交通大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2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75例,混合感染组35例,其他组110例,选取同时期22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和比较各组受检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与混合感染组患儿WBC、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与混合感染组患儿WBC、PCT、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临床诊断中,通过对血清中CRP、WBC、PCT进行测定,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指导抗生素用药、疗效评价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新生儿 感染性肺炎 白细胞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抬高不同床头高度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机械通气的患者3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的患者不抬高床头,实验组的患者的床头抬高30度,观察两组患者在抬高不同床头角度下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对比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经皮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60.00%)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60.00%)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13.33%)和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的经皮血氧饱和度为(96.37±1.53),实验组患者的经皮血氧饱和度为(97.95±1.23),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抬高床头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抬高30度为最佳,但是在临床中,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地抬高床头。

  • 标签: 呼吸机相关肺炎 抬高床头 角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喘息性肺炎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过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喘息性肺炎患儿73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无喘息肺炎患儿73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及过敏原,并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MP-IgM阳性率50.68%,对照组患儿MP-IgM阳性率32.88%,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3例患儿中有21例存在过敏原,其中食物性过敏原患儿所占比例(17/73)显著高于吸入性过敏原(4/73)(P<0.05);观察组患儿或直系家属过敏性疾病史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喘息性肺炎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同时过敏体质及家族过敏史也是影响小儿喘息性肺炎发作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小儿 喘息性肺炎 肺炎支原体 过敏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儿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儿客观指标(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祛痰时间)及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祛痰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小儿热毒宁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较西医常规治疗为佳,既可有效缩短患儿发热、咳嗽、咳痰时间,又可避免转为重症肺炎等,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难治性肺炎 小儿 中西医结合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