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吗啡是麻醉中常用的镇痛药,但吗啡可致欣快感而依赖成瘾,目前关于吗啡成瘾的机制已成为药物成瘾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脑内神经递质、内源性阿片肽及氨基酸变化,以及可能的阿片受体后机制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吗啡 神经递质 阿片肽受体
  • 简介:阿片受体主要分3类:μ、δ和κ,每种受体都有各自的亚型.阿片受体在介导阿片效应过程中有相似的作用机理,并可通过相互作用扩大受体功能范围,例如,改变了与配体的结合特性,增加了新的信号传导系统,调节受体的内在化等.

  • 标签: 阿片受体 信号传导 二聚体 内在化
  • 简介:摘要乳腺癌病理学亚型可根据其免疫组化结果如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及Ki67表达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分子亚型,包括管腔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管腔型被定义为ER和(或)PR阳性,在分子机制上,ER的表达活性可调控PR表达,所以ER与PR表达通常一致,但在检测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部分ER/PR表达不一致的情况,尤其是ER(-)/PR(+),但关于此类病例是否真实存在尚存争议,应对此型患者重新进行ER和PR免疫组化检测,再根据HER2状态进行分类。因ER与PR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疗效密切相关,故其检测结果将直接影响临床医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本文现就ER(-)/PR(+)型乳腺癌存在的原因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探讨。

  • 标签: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 简介:目的制备胃动素受体多克隆抗体和研究该受体在人胃中的组织定位.方法通过合成肽耦联钥孔戚血蓝蛋白(keyholelimpethemocyanin,KLH)制备抗体,以ELISA方法测定效价.用含有GPR38基因(胃动素受体)的质粒转染293细胞株,以RT-PCR方法鉴定.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染的293细胞和组织中胃动素受体的表达.结果制备的兔抗人的多抗效价达1∶500000,有较好的特异性.成功转染293细胞,该细胞能够瞬时表达胃动素受体,而该受体在人胃窦胃体的黏膜腺上皮中表达.结论应用合成肽-KLH成功地制备了胃动素受体的兔抗人多克隆抗体,用该抗体检测到人胃窦胃体黏膜上皮细胞存在胃动素受体的表达.

  • 标签: 胃动素受体 多克隆抗体 胃瘫综合征 免疫组织化学 酶联免疫吸附法 合成肽耦联钥孔戚血蓝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敲除腺苷A2A受体基因对慢性低O2高CO2模型小鼠前额叶皮质细胞凋亡以及磷酸化p38丝裂原活性蛋白激酶(p-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只腺苷A2A受体野生型(+/+)小鼠和16只腺苷A2A受体基因敲除型(-/-)小鼠各分为2个亚组,分别是对照-野生基因组、4周低O2高CO2-野生基因组(简称模型-野生基因组)、对照-基因敲除组、4周低O2高CO2-基因敲除组(简称模型-基因敲除组),每组各8只小鼠。将模型-野生基因组、模型-基因敲除组小鼠置于常压低O2高CO2动物舱内,舱内O2浓度维持在9%~11%水平,CO2浓度维持在5.5%~6.5%水平,每天干预8 h,每周干预6 d,持续干预4周。于4周制模结束后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小鼠前额叶皮质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前额叶皮质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两模型亚组前额叶皮质凋亡细胞数量均较相应的对照亚组明显增加(P<0.05),并且模型-野生基因组皮质凋亡情况较模型-基因敲除组更显著(P<0.05);两模型亚组前额叶皮质p-p38MAPK蛋白表达均较相应的对照亚组明显上调(P<0.05),并且模型-野生基因组p-p38MAPK蛋白表达上调幅度较模型-基因敲除组更显著(P<0.05)。结论敲除腺苷A2A受体基因能抑制慢性低O2高CO2模型小鼠前额叶皮质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活化,减少前额叶皮质神经细胞凋亡,为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认知功能提供更多实验依据。

  • 标签: 腺苷A2A受体 低氧 高碳酸血症 细胞凋亡 p38MAPK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及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率增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长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绝经后女性患者160例,根据疾病不同分为子宫内膜息肉组(83例)、卵巢切除组(42例)、正常绝经组(35例)。对三组的COX-2、ER、PR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三组COX-2在间质细胞、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ER在间质细胞、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PR在间质细胞、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OX-2、ER、PR与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率增高的相关性。结果子宫内膜息肉组中COX-2在间质细胞、腺上皮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16.9%、30.1%)高于正常绝经组(0.0%、11.4%)、卵巢切除组(4.8%、7.1%)(χ2=4.568、5.806,均P<0.05);三组ER在间质细胞、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333、1.412,均P>0.05);子宫内膜息肉组PR在间质细胞、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低于正常绝经组、卵巢切除组(χ2=4.890、5.022,均P<0.05);COX-2与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率增高呈正相关(r=4.335,P<0.05),PR与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率增高呈负相关(r=-4.256,P<0.05),ER与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率增高无明显相关性(r=1.203,P>0.05)。结论COX-2、PR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及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率增高有明显的关系,而ER无明显相关,因此,对患者的COX-2、PR水平进行检测,有利于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标签: 绝经后期 子宫内膜 息肉 子宫内膜肿瘤 环氧合酶2 受体,雌激素 孕激素类 女(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维莫司联合依西美坦治疗绝经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前瞻性研究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1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25例)和依西美坦组(26例)。联合组采用依维莫司联合依西美坦治疗,依西美坦组采用依西美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完全缓解,联合组和依西美坦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21.7%(5/23)与15.4%(4/2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3);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9.6%(16/23)与38.5%(10/2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联合组和依西美坦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6.6个月与3.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9,P=0.02)。联合组有56%(14/25)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有2例停用依维莫司超过28 d而退出研究。联合组患者口腔炎、乏力、肺炎发生率分别为60.0%(15/25)、48.0%(12/25)、16.0%(4/25),依西美坦组分别为11.5%(3/26)、11.5%(3/26)、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0.001、0.028)。结论对绝经后ER阳性、HER-2阴性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依维莫司联合依西美坦治疗,能提高患者疾病控制率、延长中位PFS,效果良好,可作为绝经后ER阳性、HER-2阴性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同时,对依维莫司的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评估需要密切关注并需要进一步观察。

  • 标签: 乳腺癌,晚期 雌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依维莫司 依西美坦 无进展生存期
  • 简介:目的:探讨18F标记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亲和体探针在HER2过表达胃癌中的示踪作用。方法化学合成制备C末端含半胱氨酸的抗HER2亲和体ZHER2瞷342,通过双功能螯合剂1,4,7-三氮杂环壬烷-1,4,7三乙酸的马来酰亚胺衍生物(NOTA-MAL)与巯基的加成反应合成NOTA-MAL-Cys59-ZHER2:342偶联物(简称偶联物),经18FAl一步法定位标记制得新型HER2靶向分子探针18FAl-NOTA-MAL-Cys59ZHER2瞷342(简称探针),并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质量控制。构建NODSCID鼠HER2高表达胃癌NCIN87移植瘤模型。进行体外细胞摄取、阻断、竞争结合实验和模型鼠microPET显像以评价探针的靶向能力。结果18F标记探针放化纯度>95%。细胞结合实验显示HER2过表达NCIN87细胞对18F标记亲和体的摄取速度快,孵育15min后接近摄取高峰,约(7.48±0.49)%ID。阻断HER2后,细胞对标记物的摄取水平显著下降,15min为(0.85±0.09)%ID(P<0.05),说明NCIN87对亲和体的摄取是通过HER2所特异性介导的。细胞竞争结合实验测得IC50为9.4nM,说明探针与HER2结合亲和力高。NODSCID鼠microPET显像肿瘤摄取高,30min为(7.22±0.24)%ID/g。阻断组microPET显像肿瘤摄取显著降低,1h为(2.56±0.11)%ID/g(P<0.05)。探针主要经肾脏排泄。结论新型探针标记方便,对HER2过表达胃癌靶向能力强。

  • 标签: 胃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β2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里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2011年8月~2012年2月慢性充血性心里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洋地黄、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进行上述治疗的基础的同时进行静脉滴注β2受体阻滞剂,以三周为一个疗程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5%,治疗组为96.8%,经比较(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心率和左心室舒张末径及左心室收缩末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经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美托洛尔具有安全有效的的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脏负荷的功能

  • 标签: 慢性充血性心里衰竭 &beta 2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与联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30例,依据奇偶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两组各项指标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也较高,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哮喘患者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吸入糖皮质激素 茶碱 &beta 2受体激动剂 哮喘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自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变异被发现并确定为恶性肿瘤增殖驱动基因之后,靶向HER-2治疗在乳腺癌、胃癌领域中均取得了良好疗效。同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成员的HER-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也是一种肿瘤驱动基因。但迄今为止,无论是传统的靶向HER-2治疗还是靶向EGFR治疗,均未在NSCLC中取得抗HER-2突变的理想疗效。NSCLC中HER-2变异主要是发生于HER-2基因激酶区(绝大部分类型为HER-2基因第20号外显子非框移插入突变,少部分为激酶区其他外显子错义突变),而非HER-2基因拷贝数增加。这导致此类人群对传统的抗EGFR/HER-2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疗效差。文章从HER-2的激活机制、分子亚型、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现状入手,对HER-2突变型NSCLC进行综述,探讨了抗HER-2治疗在目前肺癌治疗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髓系细胞触发受体(TREM2)在小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对照组及LIRI 2、6、12、24、48 h组,每组6只。采用开胸夹闭左肺肺门法建立LIRI模型。取各组小鼠左肺组织,测定肺湿/干质量比值(W/D),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肺组织TREM2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mRNA表达;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TREM2、caspase-1、细胞焦亡标志成孔蛋白Gasdermin-D(GSDMD)的蛋白表达。结果LIRI后2 h模型小鼠肺组织开始出现损伤,肺超微结构改变,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增加;6 h时肺损伤程度最为严重;12 h后肺损伤逐渐减轻,肺组织病理学评分逐渐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IRI 2、6、12、24、48 h组肺W/D比值和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肺W/D比值:7.06±0.52、8.34±0.17、6.42±0.35、5.34±0.25、5.59±0.45比4.69±0.23,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分):5.50±0.54、9.75±0.89、5.88±0.84、3.63±0.74、4.13±0.64比1.13±0.35,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IRI后2 h肺组织IL-1β、IL-18水平即明显升高,于6 h达峰值〔IL-1β(ng/L):502.76±12.25比56.50±8.07,IL-18(ng/L):414.02±10.75比81.63±5.29,均P<0.05〕,随后逐渐降低,48 h时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LIRI后2 h模型小鼠TREM2表达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于6 h达谷值〔TREM2 mRNA(2-ΔΔCt):0.47±0.05比1.02±0.05,TREM2/GAPDH:0.23±0.13比0.48±0.17,均P<0.05〕,随后逐渐升高,于24 h达峰值〔TREM2 mRNA(2-ΔΔCt):3.98±0.15比1.02±0.05,TREM2/GAPDH:0.71±0.17比0.48±0.17,均P<0.05〕;而caspase-1和GSDMD的表达趋势与TREM2相反,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均于再灌注后6 h达到高峰〔caspase-1 mRNA(2-ΔΔCt):2.20±0.13比1.01±0.02,caspase-1/GAPDH:0.64±0.02比0.20±0.06,GSDMD/GAPDH:1.23±0.01比0.87±0.02,均P<0.05〕。结论TREM2可能参与了小鼠LIRI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TREM2影响caspase-1介导的肺内细胞焦亡有关。

  • 标签: 缺血/再灌注损伤,肺 2型髓系细胞触发受体 细胞焦亡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浸润性乳腺癌PIK3CA基因突变谱,为筛选潜在获益于靶向PI3K亚基特异性抑制剂的中国目标人群和制定检测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10月存档于北京协和医院的乳腺癌手术标本365例,从中选取186例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浸润性乳腺癌,以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其PIK3CA基因突变,对比分析与已有报道变异类型之间的差异。结果从186例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中检出PIK3CA基因突变40例(21.5%,40/186)。其中位于第9号外显子和第20号外显子的突变占92.5%(37/40),包括E545K、E545G、Q546K、E542K、Q546R、P539R、E547D、H1047R、H1047L、H1047Q和N1044Y,仅有1例标本含有第7号外显子的C420R突变。另外,还发现2例涉及第1号外显子和第5号外显子罕见位点突变的标本,突变分别是F83C和G364R。研究共发现18种变异,根据数据,以伴随诊断方法可检出含已知突变的标本占比为85.0%(34/40)。在队列中,25.0%(10/40)的患者同时具有2种或3种突变,涉及的位点包括E726K/N345K、H1047Q/N345K、H1047R/G364R、H1047R/E453K、E545G/E726K、E542K/E726K、E542K/H1047R、E545K/H1047R/H1047L和E545K/E547D。PIK3CA突变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PIK3CA野生型患者(P<0.05)。结论标本中除了常见位点占PIK3CA基因突变的绝大多数外,还有新的罕见位点突变,其临床意义尚待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及临床疗效相关性等研究以进一步确认。

  • 标签: 乳腺肿瘤 突变 PIK3CA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哮喘临床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吸入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30例哮喘患儿,依据随机法分为参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参照组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5d、30d后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小儿哮喘临床采用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儿症状,值得应用。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长效β_2-受体激动剂吸入 治疗效果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和驱动基因的发现,结直肠癌的治疗逐渐向个体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的第2位成员参与对细胞生长、繁殖、分裂的调控及控制肿瘤的生长。文章就HER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新辅助治疗 靶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泮托拉唑对比H2受体拮抗剂预防术后应激性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Clinicaltrials.gov、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集泮托拉唑(试验组)对比H2受体拮抗剂(对照组)预防术后应激性溃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RCT,共计106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应激性溃疡出血(SUB)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5,95%CI(0.10,0.23),P<0.00001];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2,95%CI(0.03,0.53),P=0.005]。亚组分析显示术前给药的研究SUB发生率(OR=0.12)低于术后给药的(OR=0.21);预防疗程≤7d的研究SUB发生率(OR=0.15)与疗程>7d的(OR=0.14)相当。结论与H2受体拮抗剂相比,泮托拉唑在预防术后应激性溃疡时能显著降低应激性溃疡出血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 标签: 泮托拉唑 H2受体拮抗剂 应激性溃疡 有效性 安全性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是为了对我院抑酸药的一些正常用药状况。方法主要针对我院在2011-2013年这三年当中我院的两种不同的抑酸药H2受体拮抗药以及质子泵抑制剂在市场上的一些销售状况,售价,药品用量以及药品的使用频率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统一的调查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在2011-2013年期间,通过对我院的抑酸药的销售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其中质子泵抑制剂在整个抑酸药的销售总额当中一直占用着99%以上的份额,并且它的售价也在不断地上涨当中,但是H2受体拮抗药的销售情况则正好与之相反,它仅仅占到了总销售额的1%,并且还在不断的下降当中。结论在抑酸药当中质子泵抑制剂始终是我院的抑酸药物使用当中最为常用的,并且销售量以及销售价格都在逐年上涨,虽然如此但我院依然存在着很多不怎么合理的用药状况。

  • 标签: 抑酸药 H2受体拮抗药 质子泵抑制剂 销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