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保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5年8月200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00例患者采用罗红霉素进行治疗,1000例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做好统计分析。结果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所导致的不良反应类型的发生率虽然未出现明显差异性(P>0.05),但是用药不良反应均以胃肠道反应最为显著,分别为85.9%和85.0%;同时,罗红霉素组64例不良反应病例中,年龄>59岁占比最多,而阿奇霉素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年龄则集中在15-59岁,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在对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时,应将用药不良反应作为重点关注内容,尤其是胃肠道反应。同时,加强对用药过程的监测,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停药,并进行对症处理。

  • 标签: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择 2017年 4月至 2018年 4月我院发生罗红霉素不良反应的患者 23例作为 A组,另选取同期发生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 23例患者作为 B组。对比 2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及分级情况。结果: 1级、 2级不良反应 2组无明显差异( P> 0.05), B组 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 A组,两者差异明显( P< 0.05)。 A组与 B组皮疹、肠胃不适、肝胆反应及中枢神经受损等不良反应症状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罗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均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药物不良反应,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分级程度较高,在临床应用中应加以重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应用阿奇霉素、红霉素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近期接诊的143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71例)患儿单一实施阿奇霉素治疗,B组(72例)患儿实施阿奇霉素、红霉素的联合治疗,就组间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对研究。结果经过治疗后,B组治疗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A组治疗有效率80.28%(P<0.05);在退热、止咳及住院时间方面比对,B组同样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临床在面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时,对其实施阿奇霉素、红霉素的联合治疗可以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在尽量使用正常肌注针头时,提高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的成功率方法两组医患同时注射240万单位卞星霉素,两位患者的臀部每侧注射120万单位,同样使用的22号的针头,注射液在注射器中停留的时间不一样结果注射液在注射器中停留短的成功结论尽量减少注射液在注射器中停留的时间,减少针头堵塞的可能性

  • 标签: 长效青霉素 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80例肝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探究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显著高于对比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小儿 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患者开展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4月-2021年2月,将我院92例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为参照组行阿奇霉素药物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药物治疗,测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咳嗽症状消失实现时间、退热实现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实现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咳嗽症状消失实现时间、退热实现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实现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患者实施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药物治疗,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患者 治疗效果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84例患儿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参照组(n=42)与联合组(n=42)。给予参照组常规治疗,联合组进行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对比,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患者临床应用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治疗不良反应引发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22.1-2023.12接收的应用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治疗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共50例,其中25例阿奇霉素治疗后引发不良反应和25例克拉霉素治疗后引发不良反应,回顾分析,明确具体类型并且了解给药方式。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组应用静脉用药治疗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克拉霉素组(P<0.05)。结论:应用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治疗后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可能影响身体多个系统,探讨有效管理措施,提前预防,把不良反应引发概率降到最低。

  • 标签: 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曲霉菌感染参与器官移植患者致死因素分析。方法分离培养鉴定曲霉菌,并检测曲霉菌18SrRNA基因;检测患者肝,心,肾功能指标;观察动物模型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结果4例器官移植患者痰液中均培养出曲霉菌,2例血液中培养出曲霉菌;痰液,血培养物及动物模型血液18SrRNA均为阳性;4例器官移植患者,肝功能指标增高不明显;1心,肾功能指标均有明显的增高;病理组织染色肾皮质查见曲霉菌菌丝,心肌及肝组织灶性坏死,肺形成多发性肺脓肿。结论器官移植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反应受到抑制,当曲霉菌感染后,使多脏器功能发生改变,特别是肺功能和肾功能,导致肺,肾功能衰竭,可能是器官移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曲霉菌感染是目前临床器官移植术值得警惕的一个严重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 标签: 动物模型 曲霉菌感染 器官移植患者 致死因素分析
  • 简介:目的提高对慢性肺曲霉病的诊断意识及诊治水平。方法检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6年1月-2012年6月慢性肺曲霉病病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7例,慢性空洞型肺曲霉病5例。最常见基础疾病是陈旧性肺结核(8/12)、活动性肺结核(2/12),从发生肺结核到确诊肺曲霉病平均历时(7.4±6.2)年。最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咯痰(10/12)和咯血(9/12)。病变最常见部位依次为双上肺(6/12)、左上肺(3/12)及右上肺(3/12)。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比值下降6例、红细胞沉降率升高4例;C反应蛋白均不高。病理切片显示窄洞型曲霉病5例、累及肺组织或支气管7例。所有患者HIV抗体检测、梅毒血清学检测皆阴性。患者抗真菌治疗的疗程为0~6个月。结论目前临床及病理科医师对慢性肺曲霉病的诊断经验不足,可能是导致慢性肺曲霉病诊断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上肺空洞性病变抗结核治疗效果欠佳应警惕该病可能。

  • 标签: 肺曲霉病 临床特点 诊断
  • 简介:目的了解气道侵袭性曲霉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例气道侵袭性曲霉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病理诊断进行分析并作文献复习。结果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气急。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为新生物突出于管腔,病理示大量曲霉菌丝浸润至气道黏膜基层,伊曲康唑治疗24周后痊愈。结论气道侵袭性曲霉病以曲霉浸润到气道黏膜的基底层为特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手段,伊曲康唑是治疗气道侵袭性曲霉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 标签: 气道 曲霉病 纤维支气管镜 伊曲康唑
  • 简介:摘要目的阐明土曲霉3.04072(Aspergillusterreus3.04072)次生代谢产物对α-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多种柱层析技术从土曲霉A.terreus3.04072的固体发酵产物中得到6个次生代谢产物,并以Acarbose为阳性对照药,对所得单体化合物测定α-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体外酶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2、5和6均具有较强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是0.542,0.409,0.282和1.086mM。结论本论文首次发现化合物5和6具有很强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

  • 标签: 土曲霉 次生代谢产物 &alpha -糖苷酶抑制活性 丁内酯 阿卡波糖
  • 简介:食品卫生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本文指出食品受污染后产生的各种霉菌毒素和亚硝铵等3000多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影响,说明食品检测与分析的重要意义.文中重点介绍了食品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B1的化学定量分析方法,使人们了解并警惕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最强烈的自然致癌(尤其是肝病)物质,达到预防“病从口入”的目的.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检测分析课题.

  • 标签: 霉菌毒素 黄曲霉菌 新陈代谢 标准溶液 吸收峰 光密度
  • 简介:摘要肺曲霉菌是一种机会致病性霉菌,发病后会出现过敏性疾病到浸润性疾病的不同临床表现,未经治疗的慢性肺曲霉病(CPA)常发展为慢性纤维化肺曲霉病(CFPA),进展到终末期会发展为复杂性慢性肺曲霉病(CCPA)伴发严重肺间质纤维化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老年人感染率高,尤其是对于合并免疫系统损伤性疾病者,严重基础疾病、肺损伤和老年人免疫反应受损者,病情进展更快速易转为重症或者死亡。本文报道1例患者慢性纤维化肺曲霉菌病的发病过程、影像学特点和病原学结果,并对尼达尼布改善慢性纤维化肺曲霉病患者的肺功能进行分析,最终发现慢性纤维化肺曲霉菌病经过抗真菌、抗感染、抗纤维化等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明显好转,尤其尼达尼布对于慢性纤维化肺曲霉菌患者肺功能有改善作用,对于老年患者真菌感染并发肺间质性病变的诊治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启示。

  • 标签: 肺纤维化 曲霉菌病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 简介:摘要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是一种变应性肺疾病,儿童临床症状常缺乏特异性,在我国儿童ABPA存在诊断不足、治疗不规范等问题。为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本病的认识,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等组织机构牵头,组织国内相关专家撰写了本共识。本共识重点介绍了儿童ABPA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旨在提高儿科医师对ABPA的认识,规范儿童ABPA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诊断 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旨在做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2月至2022年3月确诊的15例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CT等。结果15例ABPA患者中,男6例,女9例,平均年龄(52±13)岁。其中1例有支气管哮喘家族史。在确诊前,曾被误诊为肺结核4例,肺炎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支气管扩张2例,嗜酸粒细胞增高性肺炎1例。所有患者血清总IgE均升高,9例(60%)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增高。4例血清特异性烟曲霉IgG抗体升高,2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真菌++,1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高通量测序提示烟曲霉阳性。胸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单侧和(或)双侧多发斑片状影,中心型支气管扩张及黏液栓形成,7例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5例查外周血癌胚抗原不同程度升高,全身检查及后期随访中未发现肿瘤病灶,且经过原发病治疗后外周血癌胚抗原水平下降。结论ABPA的主要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及支气管扩张,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加上肿瘤标志物的干扰,使其极易被漏诊及误诊。提高对ABPA的认知,使其得到早期发现及治疗,从而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

  • 标签: 肺曲霉菌病 免疫球蛋白E 嗜酸粒细胞增多 支气管扩张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方法肺部曲霉菌与感染的应用微生物以及检验的诊断和价值 方法: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之间在本院确定诊断是肺曲霉菌感染者共90例.以微生物进行采取检验,进行分组.以A组、B组.每组45例.收取微生物检验.B组J进行与行痰液培养并且放无菌培养皿中来进行曲霉菌菌株的进行测定与试验.A组是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对曲霉菌实行检测.结果:以本院的32例肺部霉菌感染病人进行微生物检验.以诊断结果和临床中的多项诊断结果符合.对早期的病人进行较好的诊断,其诊断效果较好.结论:对微生物检验诊断中的结果.明确的对各个阶段的肺部霉菌进行诊断.增快的进行对其检验.通过检验过程中.相对比较简单.其诊断价值比较高.在肺部霉菌感染中进行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 肺部.曲霉菌的感染.微生物进行检验.诊断与价值.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