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9 个结果
  • 简介: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筛选出22对有效引物,对陕西省17个有色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2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5.8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49-0.89之间,平均值为0.73。SSR聚类分析表明,陕西省17个有色稻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相似系数0.24处可以分为2类,其中绿稻单独聚为一类。用11个农艺性状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为7.22处绿稻和其他品种聚为两类。

  • 标签: 色稻 SSR标记 多态性
  • 简介:选取国家种质库保存的481份小扁豆种质资源进行形态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14个形态性状的平均变异类型达8.79个,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I)为1.8149。16个不同地理来源群体间显示出显著的形态标记遗传多样性差异,国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略高于国内群体。国内山西小扁豆种质资源的,值(1.573)仅次于,值最高的国外ICARDA群体(1.683)。研究结果显示,西北部省份是我国小扁豆资源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应加强该区域小扁豆资源的进一步搜集、保护和研究。Structure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481份参试资源划分为6大组群,各组群特征表现各异,变化丰富。

  • 标签: 小扁豆 种质资源 形态标记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 简介:为了探索我国梨属植物资源种类、分布及传播途径,本研究选择与陆地隔离的山东省长岛县为调查地域,对该地域梨属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长岛县梨属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杜梨、豆梨、沙梨等种类,变异类型较多,并发现一种特异类型;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在山脊和半山腰,较为集中,且在小范围内能够发现多种资源类型。遗传分析结果显示,长岛梨属植物资源与邻近陆地资源关系较近。通过田间果实调查证实,鸟类吃食梨属植物,推定鸟类在梨属植物资源传播中可能充当一定的角色,这为进一步了解我国梨属植物的资源分布及演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标签: 梨属植物 资源分布 传播途径
  • 简介:目的探讨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临床表现、皮肤激发试验、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鼻腔真菌涂片、鼻窦CT、鼻内窥镜等专科检查,明确21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喷鼻、151服氯雷他定片10mg(1次/d)、生理海水鼻腔冲洗1~2次/d,治疗1周后,入院行鼻内窥镜鼻息肉切除鼻窦Fess手术,术中彻底清除病变鼻窦内真菌团块或褐色泥砂样真菌泥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窦腔,术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清洁术腔,每周1~2次,连续1个月,鼻腔局部继用糖皮质激素3—6个月,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果21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中,单侧鼻窦发病16例,占76.2%,双侧鼻窦发病5例,占23.8%,上颌窦发病16例,占76.2%,上颌窦合并筛窦发病4例,占19.0%,蝶窦发病1例,占4.8%,伴鼻息肉15例,占71.4%,伴有哮喘史8例,占38.1%,术后2例复发,占9.5%。结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临床诊断并不困难,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术前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手术时机选择,术后对鼻腔与鼻窦变应反应的处理,将直接影响预后。

  • 标签: 变应性 真菌 鼻窦炎
  • 简介:目的:分析HHEX基因序列及蛋白质的结构特点,研究其在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预测HHEX基因序列、蛋白质结构,以及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结果:小鼠HHEX基因cDNA全长1771bp,CDS区全长816bp,其编码的HHEX蛋白含271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为30×103,为不稳定蛋白,具有α螺旋、无规卷曲、延伸链与β转角;功能分析表明HHEX蛋白是参与调控关键发育过程的转录调控因子,并与EOMES、FOXA2、KDR、WNT7A、HEXB、TG、SLC30A8、IGF2BP2及CDKAL1蛋白有相互作用。结论:HHEX基因及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为HHEX基因及蛋白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基础。

  • 标签: HHEX 基因 蛋白质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测定了4个杏鲍菇新品种子实体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4个新品种的子实体中含有丰富的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和带有胍基的精氨酸,而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却很低.在测定过程中,由于采用了酸水解,子实体中的色氨酸被破坏,而其余17种氨基酸均被测出,含量极其丰富.尤其是精氨酸、谷氨酸的含量接近于α-酪蛋白、卵蛋白和大豆球蛋白.

  • 标签: 杏鲍菇 氨基酸 子实体
  • 简介:本文对棉顶狨猴,普通狨猴和鞍背狨猴在实验室笼养条件下,进行了近8年狨猴的发病类型及致死原因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狨猴死亡的常见疾病是:肺炎,痢疾,消耗性综合症,产后大出血等。并根据狨猴的疾病摸索了一套有救的防治方案,连对于狨猴的饲养与繁殖,保证科学实验用健康的健康的狨群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狨猴 死因 痢疾 消耗性综合症 肺炎
  • 简介:经过电击新疆阿魏菇(PleurotusferulaeLanzi)原生质体转化平菇(Pleurotusostreatus)总DNA获得3株转化子,在高温生长条件下对转化子及其母本、父本测定菌丝长度,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转化子生长速度远大于母本而趋向于父本。电泳共获得6种过氧化物酶谱带,21种酯酶谱带。根据酶谱分析得知3株转化子酶带数与母本相似,但部分酶带亮度大于母本,与父本较为相似,与菌丝结果一致。酯酶酶谱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分类学结果一致。

  • 标签: 食用菌 电击转化 蛋白质 聚类分析
  • 简介:以角果差异显著的白菜自交不亲和系(P1)和白菜型油菜自交系(P2)为亲本及杂交获得的4个基本世代(P1、P2、F1、F2)为材料,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其角果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芸薹种作物的角果长度(SPL)性状及喙长(SBL)性状均受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C-0模型),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3.16%和68.67%;角果宽度(SPW)性状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E-0模型),其主基因遗传率为20.40%,多基因遗传率为78.34%。角果相关各性状均以多基因遗传为主,角果宽度性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为1.26%;角果长度、喙长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分别达16.08%和25.36%。针对芸薹种作物角果性状的改良要以多基因为主,并注意环境条件影响。

  • 标签: 芸薹种 遗传 角果 主基因+多基因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经过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临床治疗进行指导.方法:选取64例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西药治疗32例的对照组和手术治疗32例的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毒素和白细胞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1%,两组患者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能有效提高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的治愈率和术后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治疗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临床 疗效分析
  • 简介:探讨2种分子标记技术在沉香属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用ISSR和AFLP分子标记分析了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地17份沉香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14个ISSR引物、8对AFLP引物分别检测到119、919个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分别为73.95%、86.94%。由于AFLP标记具有较高的多态性位点检测效率,AFLP标记分析的遗传多样性参数高于ISSR。虽然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用Mantel检测对2种方法检测的遗传一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r=0.7705,P=0.0003)。ISSR标记与AFLP标记均能应用于沉香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2种标记的研究结果均揭示出沉香属植物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水平。

  • 标签: 沉香属 遗传多样性 ISSR AFLP
  • 简介: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统称,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泡菜中富含乳酸菌.收集乐山师范学院附近餐馆、食堂以及本人家乡的泡菜及泡菜汁,采用MRS鉴别培养基分离纯化得到乳酸菌,并对其进行唯一碳源利用、唯一氮源利用、对染料的抗性测定、耐盐性、耐酸碱性测定、生长温度范围等表型性状测定,通过聚类分析揭示其表型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泡菜及泡菜汁样品中分离到29株乳酸细菌,21株杆菌,8株球菌.这些菌株在Watson距离为0.43时聚在一起,群A有3个菌株,群B有26个菌株.群B在Watson距离为0.17时可分为9个亚群.四川泡菜乳酸菌具有表型多样性.

  • 标签: 四川泡菜 乳酸菌 多样性 表型
  • 简介: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工业生产对机器设备零件的要求越来越高,零件的形状、构造、组合形式等也越来越复杂,对零件的精确度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研制、生产产品的周期也大大缩短,传统的制造工艺和技术已难以甚至无法适应产品的复杂化、多样化等特点。因此,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对我国当前数控技术与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为数控技术与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数控技术 数控产业 现状 发展
  • 简介:倒伏一直是影响我国甜高粱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调查了58份甜高粱品系与抗倒伏性相关的农艺性状。依据倒伏系数,制定分级标准,对抗倒伏性进行了鉴定、分级和评价,并对相关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因子和聚类分析,以期为甜高梁抗倒伏品系的选择和组配抗倒伏杂交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抗倒伏性相关的农艺性状多样性指数均较大,遗传变异丰富。在遗传距离2.57处,58份甜高粱品系可聚类分为8个类群。甜高粱倒伏系数的3个主因子代表90%以上信息,第1主因子包括株高、重心高度和主茎秆鲜重,第2主因子为茎秆抗折力,第3主因子为茎粗,育种中应加强选择。保持系品系Tx3047B、Tx3048B、墨彩B、张02427B、抗蚜60B、MAMAMAMA、R111B/Sug中杆、P236/R111—1、E35/糖/9047B的倒伏系数小,抗倒伏性好。恢复系品系甜C-1.1杂-1、HAT-1、15069、帚黄矮/品02283的抗倒伏性好。

  • 标签: 甜高粱 抗倒伏性 相关性分析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本研究选用了来自国外及国内的68份分蘖型谷子进行了表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表型分析表明,质量性状以绿鞘、白谷黄米、圆锥穗、松散穗码居多,数量性状变异系数除出谷率较小外,其他性状表现了丰富的遗传变异,来自山西的小软谷单株穗重、单株穗粒重、千粒重均为最高,而来自黑龙江的大青谷单株穗粒重、出谷率、千粒重均为最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77对引物共检测出202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可检测到1~6个位点不等,平均为2.62个;77对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0283~0.6974之间,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4169,68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9~0.96,平均值为0.68。利用软件NTSYSpc2.10的UPGMA聚类方法对68份谷子分蘖材料进行了聚类,这些材料被划分为4个类群,即Ⅰ、Ⅱ、Ⅲ和Ⅳ。Ⅰ类群主要来自西北地区谷子分蘖种质,Ⅱ类群主要来自国外谷子分蘖种质,Ⅲ类群包括华北、华东和东北的谷子分蘖种质,Ⅳ类群仅包括一个种质。结合表型鉴定出10份优势谷子分蘖种质。这些结果揭示68份谷子分蘖种质遗传多样性较好,研究结果为挖掘谷子分蘖优良基因及谷子分蘖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谷子分蘖种质 表型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637例甲真菌病患者的临床分类、致病真菌菌种构成及其分布。方法按甲真菌病诊断标准收集近3a来637例真菌培养阳性甲真菌病患者并临床分类,按真菌学分类标准诊断致病菌种类,分析各菌种在临床病种、年龄段、性别等的分布。结果临床分型以远端侧位甲下型为主(72.06%)。菌种构成为皮肤癣菌占69.39%、酵母菌占18.68%、非皮肤癣菌霉菌占11.93%。皮肤癣菌中红色毛癣菌353株(79.86%),酵母菌中白念珠菌67株(56.30%),非皮肤癣菌中以青霉和曲霉为主。致病菌种的分布在不同年龄段及性别间存在差异,但均以皮肤癣菌为主。结论甲真菌病的临床类型以远端侧位甲下型为主,红色毛癣菌为优势致病菌。

  • 标签: 甲真菌病 致病菌 皮肤癣菌 酵母菌 霉菌
  • 简介: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MR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腺淋巴瘤患者MR及临床资料,男性10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9.1岁。观察病灶的数目、部位、形态、边界、大小以及MR信号特点等。结果:12例中,单发9例,多发3例,共17个病灶。其中12个病灶位于腮腺浅叶后下部,13个病灶为纵向生长椭圆形。T1WI上16个病灶为等或稍高于肌肉信号,1个含有高信号。STIR序列中等稍高信号者7个,10个含有大小不等的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轻到中度强化者15个,明显强化2个。9个病例颈部可见中等大小淋巴结。结论:50岁以上吸烟男性,发现腮腺浅叶后下方边界清楚、纵向生长椭圆占位,STIR序列信号欠均匀,高度提示腺淋巴瘤。

  • 标签: 腺淋巴瘤 腮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其他丝状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组织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性疾病,它的流行因不同地区而存在差异。为了解太原地区甲真菌病的临床分类、菌种构成等情况,我们对近1a来我院皮肤科的甲真菌病门诊患者及合并甲真菌病的住院患者(共235例)从临床及病原学方面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甲真菌病 真菌 流行病学
  • 简介:采用形态学标记的方法,对来源于内蒙古7个不同生态区的49份扁蓿豆野生材料进行了花性状变异分析。对花萼长、花萼直径等12个性状进行系统调查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扁蓿豆材料间花性状的变异系数幅度最大的为花序长,其变异系数高达79.12%,变异幅度最小的为花萼直径,其变异系数为3.82%;主成分分析表明,花性状中前7个主成分反映了总信息量的85.465%,花序长、花序轴长、花冠长度、花序结荚数、花序种子数、花色和小花柄长等7个性状是造成扁蓿豆花性状变异的主要因素;相关分析表明,花性状间多数呈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聚类分析将49份材料分为6类,花性状变异性相同或地理来源相同与相近的材料大部分聚在一起。可见,扁蓿豆材料间的花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标签: 扁蓿豆 花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本研究以大别山地区96份川榛种质资源为基础材料,采用概率分级和因子分析的方法,评价了川榛坚果16项数量性状和9项质量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川榛坚果数量性状的变异较为丰富,变异幅度在5.49%~111.18%,其中与产量直接相关的壳仁间隙(111.18%)、果仁质量(32.61%)、坚果质量(32.22%)、出仁率(26.60%)及壳腰厚度(25.46%)性状变异较大。经K-S检验表明,供试性状除了果仁形状指数(P=0.007)和壳仁间隙(P=0.003)2项指标外,其他14项性状指标均符合正态分布。因子分析法提取了坚果大小因素、坚果出仁率因素及坚果饱满度因素,初步构建川榛坚果性状综合评价指标。上述研究为川榛坚果性状的评价、描述和质量等级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川榛 数量性状 质量性状 概率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