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患者尿液培养分离病原细菌分布及其药物敏感进行分析,指导临床抗菌药物选择,为门诊及社区尿路感染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年间(199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门诊患者尿液培养检验结果,对分离获得的主要病原细菌分布、体外培养药物敏感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剔除相同患者的重复菌株后,共分离获得病原细菌1 17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91株(84.6%),革兰阳性菌181株(15.4%);主要革兰阴性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60.8%)和肺炎克雷伯菌(8.1%),主要革兰阳性病原菌为粪肠球菌(4.6%)。20年间除大肠埃希菌检出比例显著增加,由50.8%上升至63.2%(χ2=7.978,P=0.046),其他主要病原菌谱分布比例无显著变化(均P>0.05)。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比例显著上升(P<0.05),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曲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及舒巴坦+头孢哌酮耐药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均P<0.05),对三唑巴坦+哌拉西林、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及呋喃妥因维持较高敏感率(95.0%、95.7%、97.9%和91.1%)。20年间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比例亦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对三唑巴坦+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维持较高敏感率(79.1%、88.0%和80.3%)。革兰阳性菌中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呋喃妥因、青霉素G敏感率100.0%;革兰阳性菌中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结论1998—2018年间门诊患者尿培养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对部分抗生素如二代/三代头孢菌素、新氟喹酮类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三唑巴坦+哌拉西林、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呋喃妥因维持较高敏感。门诊及社区尿路感染治疗过程中,应结合病原菌耐药情况及患者病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遏制耐药菌的扩散和流行。

  • 标签: 细菌感染 泌尿道感染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感染药 尿液培养 门诊
  • 简介:目的: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解脲支原体(UU)对7种抗生素的敏感.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体外药物敏感,对培养阳性的150例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UU对7种抗生素的敏感的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交沙霉素(96.67%)、强力霉素(90.67%)、美满霉素(88.67%)、司巴沙星(58.67%)、罗红霉素(39.33%)、氧氟沙星(18.00%)和阿奇霉素(8.00%).UU耐药率最高的为氧氟沙星(31.33%),其次为司巴沙星(18.67%)和罗红霉素(18.00%).结论:UU存在多重耐药,对UU进行药敏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防止耐药株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测定 解脲支原体 药物敏感性 抗生素 UU 非淋菌性尿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76株流感嗜血杆菌进行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分离嗜血杆菌,“卫星试验”鉴定流感嗜血杆菌,ATBHAEMO试剂条做药敏试验。结果2880例呼吸道感染病人痰中检出124株嗜血杆菌,总检出率为4.3%,其中流感嗜血杆菌76株(6.13%),副流感嗜血杆菌48株(3.87%),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氧氟沙星、头孢呋辛、氧氟沙星2、头孢噻吩敏感率分别为96%、92%、93.4%、94.7%、89.4%。结论通过对流感嗜血杆菌的鉴定与抗菌药物敏感分析,大多数抗生素对流感嗜血杆菌敏感,只有氨苄西林和氯霉素敏感率差,这可能与抗生素经验性用药的种类和方法的不同有关,对流感嗜血杆菌的鉴定与抗菌药物敏感监测,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预防。

  • 标签: 流感嗜血杆菌 鉴定 抗菌药物 敏感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病人应用不同剂量盐酸吡格列酮对血糖控制、胰岛素敏感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30名单纯饮食、运动治疗无效或单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双盲给予15或30mg/d国产盐酸吡格列酮治疗12周,对治疗前后的各项疗效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15或30mg/d吡格列酮降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效果良好,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5mg/d吡格列酮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水平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无变化,30mg/d吡格列酮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水平及HOMA-IR均明显下降.结论:吡格列酮可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病人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耐受性好;吡格列酮对胰岛素敏感的改善存在剂量依赖性.

  • 标签: 吡格列酮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UCA1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放射敏感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运用qRT-PCR法检测肺癌细胞A549、H1299和人正常肺细胞HBE中UCA1、miR-513a-5p表达。将si-con组(转染si-con)、si-UCA1组(转染si-UCA1)、miR-513a-5p组(转染miR-513a-5p mimics)、miR-NC组(转染miR-NC)、IR+si-con组(转染si-con+照射)、IR+si-UCA1组(转染miR-NC+照射)、IR+miR-513a-5p组(转染miR-513a-5p mimics+照射)、IR+miR-NC组(转染miR-NC+照射)、IR+si-UCA1+anti-miR-513a-5p组(共转染si-UCA1和anti-miR-513a-5p+照射)均用脂质体法转染至A549、H1299细胞,然后部分组进行4Gy照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敏比,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双荧光素没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荧光活性。结果与HBE细胞相比,A549、H1299细胞中UCA1表达显著升高(P<0.05),miR-513a-5p表达显著降低(P<0.05)。抑制UCA1、过表达miR-513a-5p均可明显抑制A549、H1299细胞增殖、促进凋亡、提高放射敏感(放射增敏比为1.897、2.146和1.615、1.872)。miR-513a-5p可抑制野生型UCA1细胞的荧光活性,且UCA1可负向调控miR-513a-5p的表达。抑制miR-513a-5p可逆转抑制UCA1对细胞的放射敏感的增强作用。结论抑制LncRNA UCA1可增强放射对肺癌细胞敏感,其机制可能与靶向抑制miR-513a-5p有关。

  • 标签: UCA1基因 miR-513a-5p基因 放射敏感性 肺癌细胞系
  • 简介:摘要肿瘤化疗工作一直都是临床上重点讨论的话题。相对而言,肿瘤是目前难以攻克的疾病,多数临床治疗手段,只能是不断的控制肿瘤的恶化速度,并且积极的维持患者正常身体指标。但是,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和患者身体的恶化,肿瘤化疗敏感的调控越来越难,导致患者后续的治疗效果持续下降,最终导致患者死亡。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研究肿瘤化疗敏感调控,可对患者的治疗产生较大的积极意义。近年来,不断的有研究成果证实,免疫调节分子,在肿瘤化疗敏感调控中的临床效果较好,日后可深入研究与分析。

  • 标签: 免疫调节因子 肿瘤化疗 敏感性 调控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综合医院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课题研究共有875例小儿内科患儿被入选为研究对象,患儿均为曾于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本院儿科住院诊治,将入选患儿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性护理方式,观察组则根据预先选择的儿童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来进行监测和管理,随后对比、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的口服药物服药延迟率、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儿口服药物服药延迟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日指标数据得到显著下降,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指标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综合医院儿科的护理过程中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同时对预防相关疾病并发症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综合医院儿科 护理质量 护理敏感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国内外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了解目前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研究现状,为改进护理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护理敏感质量指标""nursing sensitive quality indicator"为中英文检索词,应用CiteSpace Ⅴ软件对CNKI建库至2020年6月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14—2020年收录的综述以及研究性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并对高频关键词、关键词共现以及突发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有效中文文献262篇、英文文献789篇,整体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国外研究重点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结局、专科护理实践的应用以及指标研制的方法,国内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不良事件、质量控制等方面。结论国内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研究不断加强,未来可以从指标信息化的处理、研制方法、应用推广等方面继续深入研究。

  • 标签: 护理质量审核 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循证构建主动脉A型夹层(TAAD)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以评估和监测中国医院的护理质量。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解读,提取已有文献中关于TAAD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名称、计算公式和数据收集方法。通过德尔菲方法对指标内容进行论证和修正。结果构建了疼痛缓解率、术前夹层破裂病死率、急症手术、输血反应发生率等16项TAAD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经过2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1.6%和1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6和0.93,变异系数为0.000~0.278。结论基于循证构建的TAAD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研究方法科学合理,指标结果可信度高,能作为TAAD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评价工具,激发护理团队制定高效的专科护理策略。

  • 标签: 德尔菲法 主动脉A型夹层 围手术期护理 质量指标
  • 简介:目的比较放疗敏感不同胶质瘤间蛋白质组差异,寻找可成为胶质瘤放射敏感标记物的蛋白质。方法收集放疗前的胶质瘤组织标本,以放疗后预后为判断标准,选择不同放疗敏感标本各3例,分为敏感组和耐受组。用二维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方法对肿瘤蛋白质组进行分析,筛选两组之间表达差异蛋白。应用Western印迹技术验证差异蛋白的表达。结果丝切蛋白-1存放疗耐受组中表达明显增高,胶质瘤细胞大体形态无变化。结论丝切蛋白-1可能与胶质瘤放疗敏感相关。

  • 标签: 胶质瘤 放射治疗 蛋白质组学 差异表达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檗碱对卵巢癌细胞顺铂敏感的影响。方法MTT方法检测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检测PDCD4蛋白表达。结果小檗碱增强顺铂对SKOV3细胞增殖的抑制,增强顺铂诱导的SKOV3细胞凋亡,提高PDCD4在SKOV3细胞的表达。结论小蘖碱能增加卵巢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卵巢癌治疗药物。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γ线放射后FLCN缺失的肾癌细胞与高表达FLCN的肾癌细胞凋亡及自噬水平上的差别,并进一步确定γ线放射在FLCN缺失的肾癌细胞中诱导自噬的分子机制。方法本实验使用UOK257/UOK257-2及ACHN-sc/ACHN5968两组细胞,通过Westernblot、GFP-LC3及MDC荧光方法观察细胞内自噬现象,通过TUNEL方法测定细胞凋亡,通过克隆存活实验测定细胞对γ线放射的敏感,并利用3-MA或Beclin1siRNA抑制自噬后,再次观察细胞内自噬、凋亡以及细胞对γ线放射敏感的变化。结果相对于ACHN-sc/UOK257-2细胞,UOK257/ACHN5968对γ线放射较敏感,且γ线放射可以在UOK257/ACHN5968细胞中诱导更明显的自噬反应。应用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可以增强γ线放射对UOK257和ACHN5968细胞的杀伤作用。Westernblot结果表明,γ线放射通过激活MAPK信号通路并上调Beclin-1蛋白表达从而在UOK257/ACHN5968细胞中激活自噬反应。结论FLCN可以降低肾癌细胞对γ线放射的敏感,无FLCN表达的UOK257肾癌细胞对γ线放射较敏感。与单独的γ线放射相比,联合应用自噬诱导剂和γ线放射对FLCN缺失或下调的肾癌细胞有更强的杀伤效果,而这可能为BHD伴发的肾癌或其它相关肿瘤的治疗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治疗途径。

  • 标签: 自噬 凋亡 γ线放射 FOLLICULIN 肾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饮食干预联合穴位按摩对改善小儿胃肠敏感腹泻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小儿胃肠敏感腹泻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组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胃肠敏感腹泻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饮食干预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腹泻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泻症状改善程度评分(8.63±0.54)分高于对照组(8.27±0.64)分,两组相比(t=3.009;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小儿肠胃敏感腹泻患者实施饮食与穴位按摩护理干预能够优化患者的腹泻治疗效果。

  • 标签: 饮食干预 穴位按摩 胃肠敏感性腹泻
  • 简介: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及药物敏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2011年我院出现医院感染的9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微生物病原学及药敏试验结果,并对病原学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例恶性肿瘤患者革兰阳性球菌检出率为19.2%(31/161),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为53.4%(86/161),真菌检出率为27.3%(44/161)。对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敏感率均〉70%的药物依次是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革兰阳性球菌的45.2%(14/31),85.7%为甲氧西林敏感型;白色念珠菌占真菌的70.4%(31/44),对常用药物两性霉素B、制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敏感率〉70%。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真菌,第三为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第2、3、4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呈现较高耐药性;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具有较高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屎肠球菌除外)对常用药物亦保持较高敏感

  • 标签: 恶性肿瘤患者 医院感染 病原学 药物敏感性
  • 简介:高血压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疾病,盐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盐敏感高血压指高盐摄入引起的血压显著升高,而限制盐摄入可使升高的血压下降。文献资料表明,盐敏感者在血压正常人群中的检出率为15%~42%,在高血压人群为28%~74%,且血压的盐敏感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高血压患者。盐敏感高血压划分为高血压病的防治开拓了新的视野。

  • 标签: 盐敏感性 高血压/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福建沿海海水中致病性弧菌的分布情况及对21种抗生素的敏感。方法海水经增培养、细菌分离、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02份海水共分离出弧菌科细菌3属17种159株,其中弧菌属142结果显示,157株致病性弧菌对亚胺增南、耐替米星、左氧沙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四环素、氯霉素、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为90.45%—97.45%,对头孢唑啉和氨苄西林的敏感率为25.48%—27.39%。结论此项研究对海水中弧菌所致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中国 沿海 致病性弧菌 调查 抗生素 药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 JCI安全质量意识对护理人员上报不良事件敏感的影响,本文总结分析了我院自 2017年 12月 10日通过 JCI认证以来,建立不良事件的质量管理部门,完善上报制度和奖惩制度,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鼓励护理人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认知态度明显改善,主动参与到护理质量改进的过程中,有效控制危险因素,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 标签: JCI 安全质量意识 护理 上报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阿帕替尼对脑胶质瘤细胞U87MG放射敏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胶质瘤细胞U87MG分为空白对照组、阿帕替尼组、单纯照射组、阿帕替尼联合照射组。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阿帕替尼(5、10、20、40、80 μmol/L)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创伤愈合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阿帕替尼对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平板克隆实验检测阿帕替尼对脑胶质瘤细胞的放射敏感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阿帕替尼对胶质瘤细胞U87MG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存在时间-剂量的依赖性。与单纯照射组比较,阿帕替尼联合照射组能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57、18.704、4.167,P<0.05)。与单纯照射组比较,阿帕替尼联合照射组的D0、Dq和SF2均下降,放射增敏比(SERD0)为1.3。与单纯照射组比较,阿帕替尼联合照射组的细胞凋亡率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87、8.890、5.222,P<0.05)。结论阿帕替尼能够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增加胶质瘤细胞的放射敏感

  • 标签: 脑胶质瘤细胞 放射敏感性 阿帕替尼 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