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得50μg/ml的多糖样品溶液,大蒜多糖组分B苯酚-硫酸法含量测定,稳定性实验精密量取50μg/ml多糖样品1.0ml

  • 标签: 含量测定 多糖组分 大蒜多糖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五味子多糖的药理研究、分级方法、检测方法等方面研究。方法通过论文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选择部分高质量的研究论文进行概括、整理、总结。结果与结论五味子多糖药理作用涉及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以及抗氧化,抗衰老等方面;五味子分级是研究分离具有高药效的多糖成分,其方法为不同条件下的沉淀分级法;五味子多糖提取检测研究有热水浸提法-苯酚-硫酸法测定方法、正交设计法—红外光谱法检测方法等;但目前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在提取检测方法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 标签: 中药 五味子 多糖
  • 简介:中图分类号R56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36-02摘要目的制定金钗石斛洋参胶囊中粗多糖含量测定标准。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粗多糖的含量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本法简便,显色稳定,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论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金钗石斛洋参胶囊中粗多糖的含量,能有效控制金钗石斛洋参胶囊内在质量。

  • 标签: 含量测定分光光度法金钗石斛洋参胶囊粗多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酶法优化提取黄芪多糖工艺的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实验设计,以黄芪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以酶解温度、酶浓度、酶解时间及酶解pH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为试验因素,优选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浓度5.5%,酶解时间3.5h,酶解pH6.0。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黄芪多糖含量占原药材的8.58%。结论复合酶法提取黄芪多糖工艺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稳定性良好。

  • 标签: 复合酶法 黄芪多糖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摘要茯苓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药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针对茯苓中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定方法作一综述。

  • 标签: 茯苓多糖 提取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建立玉屏风汤剂及其组方饮片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多糖含量及提取率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硫酸一苯酚法测定。结果:10批玉屏风汤剂的多糖含量为0.984~1.746g/剂;黄芪、防风、白术饮片的多糖含量分别为0.0816-0.1174g/g生药、0.0300-0.0396g/g生药、0.0203-0.0254g/g生药;单味饮片汤剂的提取率分别为50.43%~69.73%、43.67%~53.98%、25.59%~38.42%;全方汤剂的提取率为40.57%~62.06%;玉屏风汤剂的多糖含量略低于黄芪、防风、白术单味饮片汤液的多糖含量之和。结论:对玉屏风汤剂及其组方饮片的多糖含量和提取率进行研究,为玉屏风传统汤剂及其组方饮片的多糖含量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玉屏风汤剂 多糖 硫酸-苯酚法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酵母菌发酵对黄芪药材中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苯酚-浓硫酸法对不同发酵时间下的药材发酵液中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并与传统水煎法中黄芪多糖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传统水煎法中黄芪多糖的产量约为16.1mg/g,产率为1.61%;微生物发酵法在发酵最佳时间黄芪多糖的产量约为18.4mg/g,产率为1.84%,两种处理方法对黄芪多糖的产率影响相差0.23%。结论:酵母菌发酵黄芪药材对黄芪多糖含量有一定影响,且其产率与传统水煎方法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 标签: 黄芪多糖 酵母菌 发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香菇多糖(LNT)对重症感染患者的免疫增强功能。方法将确诊为重症感染的3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6)患者给予抗生素、对症支持治疗,如病情需要给予脏器替代治疗,如机械通气;香菇多糖组(n=16)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NT1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连用14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WBC计数测定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后香菇多糖组PCT、CRP、WBC计数和SOFA评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间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LNT可显著提高重症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

  • 标签: 香菇多糖重症感染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本综述涉及幽门螺杆菌脂多糖(LPS)结构和生物合成的现有知识和分歧。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定植于人类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管腔面。脂质A构成改变阻碍TLR4诱导以及幽门螺杆菌LPS通过以Lewis抗原修饰O抗原来模仿宿主,都促进了免疫逃逸和慢性炎症。至今,尚未获得幽门螺杆菌LPS的完整结构,目前推荐的模型为一种线性结构,其内核由被定义为多聚己糖(Kdo-LD-Hep-LD-Hep-DD-Hep-Gal-Glc)的物质构成的,外核由保守的三糖(-GlcNAc-Fuc-DD-Hep-)组成,连接到由Lewis抗原修饰的多聚LacNAc构成的内核、葡聚糖、庚烷和一个可变O抗原的第三个庚糖上。虽然负责幽门螺杆菌O抗原链合成的糖基转移酶已经被识别和描述,但是在有关核心LPS的合成方面仍存在许多分歧。这些局限性保证了对该胃内细菌会有的足够的诱变和结构方面研究,从而获得其完整LPS结构和相关生物合成路径。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脂多糖结构 生物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枸杞多糖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中后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8例创伤性脊髓损伤中后期患者根据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18例使用常规激素治疗,观察组20例在常规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枸杞多糖,2组均以14天为1疗程,1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枸杞多糖是一种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安全有效的药物,临床上建议推广运用。

  • 标签: 脊髓损伤 枸杞多糖 疗效观察
  • 简介:虫草多糖对皮肤组织的光老化有保护作用,虫草多糖保护组较光老化组,本实验主要研究了虫草多糖对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

  • 标签: 保护作用 光老化 多糖小鼠
  • 简介:目的:筛选白茅根中多糖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建立白茅根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白茅根多糖水提醇沉的工艺条件;以葡萄糖标准液作为考察指标,绘制标准曲线,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白茅根总多糖的含量。结果:白茅根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00℃,提取3次,每次2.5h,料液比为1:10,醇沉时最佳乙醇终浓度为80%,测定白茅根多糖含量达到0.807%。结论: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确立了含量测定的方法,该方法准确、简便,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 标签: 白茅根 多糖类化合物 提取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板蓝根是清热解毒的常用中药,临床常用于治疗病毒及细菌感染,其多糖是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研究表明,板蓝根多糖具有显著的佐剂作用,并且不良反应少,有望成为未来疫苗佐剂的较佳选择。本文介绍了板蓝根多糖的提取和纯化方法、结构与组成的研究进展,并对板蓝根多糖的佐剂机制和作为疫苗佐剂的动物实验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为未来新型多糖佐剂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疫苗 佐剂 板蓝根多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酶法优化提取地黄多糖工艺的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实验设计,以地黄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以酶解温度、酶浓度、酶解时间及酶解pH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为试验因素,优选地黄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5℃,酶浓度4.5%,酶解时间2.0h,酶解pH6.0。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地黄多糖含量占原药材的7.58%。结论复合酶法提取地黄多糖工艺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稳定性良好。

  • 标签: 复合酶法 地黄多糖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目的:研究百合中多糖的分离提取方法,并测定百合多糖中蛋白的含量。方法:对多糖的分离采用水提醇沉法,对蛋白的测定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结果: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蛋白,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结论:可做为检测蛋白的方法之一。

  • 标签: 百合多糖 提取方法 考马斯亮蓝法 中药
  • 简介:[目的]测定广西不同产地马鞭石斛中多糖的含量。[方法]以马鞭石斛中多糖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苯酚-硫酸法测定马鞭石斛中多糖的含量。[结果]广西6个产地的马鞭石斛的多糖含量相差较大,其中以田阳县的马鞭石斛中多糖含量最高,达11.85%,其他产地的马鞭石斛多糖含量分别为10.93%、10.08%、4.18%、4.39%、5.20%。[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马鞭石斛多糖含量的定量分析。

  • 标签: 马鞭石斛 广西 多糖 含量测定
  • 简介:本文对四种通草多糖药理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它们的来源分别是五加科的通脱木Tetrapanaxpapyriferus(Hook)k.koch、旌节花科的喜马山旌节花Stachyrushimalaicushook.f.etThoms、蔷薇科的棣棠花Kerriajaponica(1.)DC以及虎耳草科的云南绣球HydrangeayunnanasisRehd的茎髓中提取出来的总多糖活性部位。多糖分别为通脱木多糖

  • 标签: 药理活性 成都中医药大学 总多糖 通草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抗体生成
  • 简介:目的:观察海藻酸钙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促进伤口愈合的机制。方法:制备大鼠背部皮肤缺损模型,于伤口局部应用海藻酸钙敷料(实验组,n=24)及经典棉纱布(对照组,n=24),术后不同时期处死取材,并进行组织学和VEGF、TGF-β和IL-6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术后3d两组肉芽组织较薄、炎症反应较重;术后7d对照组肉芽组织厚度落后于实验组;14d时实验组新生肉芽组织已基本修复完成;对照组炎症反应较前减轻。免疫组化结果示术后各期实验组伤口VEGF和TGF-β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术后3和7d实验组IL-6含量低于对照组,14d时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海藻酸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加速创面肉芽组织形成,促进伤口的愈合,但该过程与创面局部组织VEGF和TGF-β的含量无明显联系。

  • 标签: 海藻酸钙 伤口愈合 VEGF TGF-Β I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