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O埋头螺钉结合动力支在近指间关节近端关节面骨折中的疗效。方法自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我们对12例手指近指间关节近端关节面骨折的患者,采取AO埋头螺钉固定,术后佩戴手指动力支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随访采用手指Ishida-Ikuta评分标准,在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畸形、稳定性、日常活动受干扰程度、影像评价六个方面评分。结果术后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9个月,根据Ishida-Ikuta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1例,可1例。结论AO埋头螺钉固定结合动力支早期功能锻炼应用于近指间关节关节面骨折治疗中,方法简单,术后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 标签: 指关节 骨折 埋头螺钉 动力支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握式输液托在手部静脉置管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骨一脊柱外科2019年7~9月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手部静脉置管输液的1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与2019年10~12月应用半握式输液托进行手部静脉置管输液的17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外周静脉置管输液通畅检查表和患者输液满意度评价表对两组的输液通畅情况和输液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手部静脉置管输液患者的外周静脉置管输液通畅率和输液满意度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该科设计的半握式输液托能有效提升手部静脉置管输液患者的输液通畅率和输液满意度。

  • 标签: 半握式输液托具 输液通畅率 输液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冷水江市饮食行业食(饮)微生物污染情况。方法于2010年至2014年对本市饮食行业的食(饮)按国家标准方法进行随机抽样检测。结果2010年至2014年冷水江市的食(饮)微生物检测合格率逐年升高,总合格率为74.23%,各年度食(饮)微生物检测合格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4.96,P<0.005)。大中型酒店、饭馆、餐厅的食(饮)微生物检测合格率高于小型餐馆(包括街头摊点),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80.32,P<0.005)。不同消毒方法食(饮)微生物检测合格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955.21,P<0.005),湿热(煮沸、蒸汽)消毒合格率最高。结论冷水江市饮食行业食(饮)微生物检测总合格率偏低,尤其是小型餐馆(包括街头摊点)的食(饮)微生物污染比较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监督管理。提倡各餐饮单位采用湿热(煮沸、蒸汽)消毒方法。

  • 标签: 食(饮)具 微生物 检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足矫形支在脑卒中急性期良肢位摆放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脑卒中急性期病人30例,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治疗效果,得出结论。结果在脑卒中急性期良肢位摆放的康复护理中应用踝足矫形支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踝足的异常模式的形成。

  • 标签: 踝足矫形支具 脑卒中急性期 康复护理 良肢位摆放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乌兰察布集宁区2012—2013年餐消毒效果检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总合格率为57.5%,不同量化分级等级的餐饮业,不同季节,不同类型的餐具,其检测合格率有一定差距。A级餐饮业餐具检测合格率高于B级和C级(含部分暂未评定等级的餐饮业);冬春季餐具检测合格率高于夏秋季,C级餐饮业差异明显,其他类餐具(汤匙、杯、酱碟和筷子等小餐具)检测合格率高于盘类和碗类。因此,要切实加强餐饮消毒监督检查工作,形成制度。

  • 标签: 餐具 消毒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联合可调式支对髌骨纵行骨折术后早期功能康复疗效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2月在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术后联合使用可调式支,治疗的12例髌骨纵行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对术后的Bostman临床疗效评分进行系统随访。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末次随访时,优良率为100%。本次研究所有病例均无切口感染、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结论:克氏针钢丝张力带联合可调式支对髌骨纵行骨折的治疗早期功能康复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髌骨纵行骨折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 可调式支具 早期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红外线治疗仪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然而,其高温作用可能导致患者烫伤的风险成为了治疗过程中的一大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防烫伤辅助支,通过优化材质、结构和散热性能,有效降低了患者烫伤的风险。支的设计和应用方法经过严格验证,能够在治疗过程中有效防止烫伤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性。这项研究的成果对于红外线治疗仪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选择。

  • 标签: 红外线治疗仪 防烫伤辅助支具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吻合口径相差悬殊的先天性肠闭锁使用提式肠造口术后对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5月间收治的38例新生儿肠闭锁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13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普通手术组(15例)和提式肠造口术组(2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术后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患儿术后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提式肠造口术组患儿术后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3.2)d、(6±3.2)d、(12±4.1)d,较普通手术组患儿(13±2.8)d、(12±2.8)d、(18±4.3)d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普通手术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后再次行肠吻合术,预后良好;提式肠造口术组出现拔管时断管1例,1 d后自行排出。结论吻合口径相差悬殊的先天性肠闭锁患儿使用提式肠造口术有利于患儿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闭锁 新生儿 肠造口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肩关节外展支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于2022年8月-2023年3月期间在本院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纳入研究并设为研究样本,纳入的研究样本总计100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00例肩袖损伤患者做分组处理,其中50例患者被收录在常规组,小组内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另外50例患者被收录在研究组,小组内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肩关节外展支护理,并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设定为评价标准。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的结果对比中,研究组患者的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生活质量的结果对比中,研究组患者的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采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来说,应在其护理工作中增加肩关节外展支护理,这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肩关节外展支具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 临床护理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法整复支固定与阶梯性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8例,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参照组采取手法整复支固定,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阶梯性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的患肢恢复情况和疼痛感情况。结果:研究组恢复率(95.45%)明显高于参照组(81.8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疼痛评分相差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法整复支固定与阶梯性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能提高患者的恢复率、减小患者的疼痛感。

  • 标签: 手法整复支具固定 阶梯性康复训练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康复网络下康复训练和个性化辅适配对脑瘫患儿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 2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定期由医院康复医师和治疗师进行个性化康复方案的制定,同时进行拜访,另外社区的康复医师和治疗师需要定期对其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家庭作为康复的主要场所,残联需要为其提供相应的辅助工具,定期对其进行指导和随访,康复服务的时间为 12个月,对所有的患儿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脑瘫粗大功能的评定,同时对患儿的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后患儿的脑瘫粗大功能评分没有显著差异, 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患儿的生活能力有明显的差异, p

  • 标签: 康复网络 康复训练 个性化辅具 脑瘫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福建某县城区各类学校食堂餐饮消毒状况,为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加强该县学校食堂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B14934-1994中大肠菌群快速纸片法,对2012-2013年该县城区幼儿园、中小学及职业中专等近20所学校22家食堂的餐饮消毒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3年福建某县城区各类学校餐饮消毒合格率不高,总合格率61.9%,其中幼儿园食堂餐饮的合格率(73.1%)明显高于中小学(64.9%)和职业中专(53.8%)(χ2=24.91,P<0.01);碗(碟、盘)类卫生合格率最高73.2%,其次为杯类68.9%,筷子最低42.5%。2013年学校食堂卫生状况有所好转,合格率(69.4%)略高于2012年(68.4%)。结论福建某县城区部分学校食堂餐饮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消毒合格率亟需提高,学校应重视和加强食堂餐饮的卫生消毒工作;同时卫生监管部门要强化宣传指导和监测力度,尤其是中小学和职业中专食堂餐饮的卫生问题。

  • 标签: 餐饮具消毒 卫生状况 学校食堂
  • 简介:目的讨论康复网络下康复训练和个性化辅适配对脑瘫患儿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定期由医院康复医师和治疗师进行个性化康复方案的制定,同时进行拜访,另外社区的康复医师和治疗师需要定期对其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家庭作为康复的主要场所,残联需要为其提供相应的辅助工具,定期对其进行指导和随访,康复服务的时间为12个月,对所有的患儿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脑瘫粗大功能的评定,同时对患儿的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后患儿的脑瘫粗大功能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患儿的生活能力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康复网络下,充分的利用医院、社区、家庭以及残联的相关资源,为脑瘫患儿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脑瘫患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康复网络 康复训练 个性化辅具 脑瘫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脑瘫儿童的临床上采取康复训练与个性化辅适配两种训练方式所取得的成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2例脑瘫患儿,分别给予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案,并将其作为此次临床分组的重要依据,具体分组为:对照组31例(常规康复训练)与研究组31例(康复网络下康复训练结合个性化辅适配),比较两组患儿的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该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过程中,采取康复网络下康复训练结合个性化辅适配方案更加能够促进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帮助其尽快回归正常生活,该疗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康复网络 康复训练 个性化辅具适配 脑瘫
  • 简介:本文报道了对满洲里口岸1988~1992年出入境25774人实施传染病监测体检,检出梅毒3例,肺结核42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293人;同时,对入出境18尸体检疫并对死者死因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进一步口岸疾病监测提供参考。

  • 标签: 传染病监测 体检 劳务 旅游者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患者及家属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医院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使医疗纠纷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作为放射科管理人员,如何管理才能使科室积极的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创造一个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放射科?下面结合十堰市人民医院放射科的发展历程及自身对放射科的管理,浅谈创建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放射科的管理方法及体会。

  • 标签: 与时具进,构建和谐 稳定 可持续发展 放射科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科奶于消毒供应室实施清洗消毒处置时运用优化质量管理办法的效果。方法:于本院中需要实施清洗消毒的新生儿奶中选择80个进行实验分析,选择时间:2019年2月-2021年2月,以抽签形式进行分组,即比对组和分析组,各40个,比对组行常规管理办法,分析组采取优化质量管理办法,比较二组清洗消毒合格率。结果:分析组新生儿奶清洗、消毒合格率分别为100.00%和97.50%,显著高于比对组(P<0.05)。结论:将优化质量管理办法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新生儿科奶清洗消毒工作中后,其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有明显升高。

  • 标签: 新生儿科奶具 消毒供应室 优化质量管理办法 清洗消毒
  • 简介:报道一45岁印度中部女性患者面颈部多发性隆起。前臂、躯干有红斑,但皮损以面颈部为主。查体,面部多发性、肉样的红斑伴轻度瘙痒,无渗出,面部也有散在的红斑性丘疹和结节。颈部检查显示多发性红斑,多数呈线状排列,中心有溃疡和结痂。上肢显示多发性红斑,大多已形成溃疡。患者两年前出现无溃疡性斑块,已在村庄周围不同诊所治疗过,在巴罗达被当作麻风反应病例。患者是一位乡村农民,健康状况似乎良好,无其他不适,无发热、感觉麻木,未触及神经粗大。肝脾淋巴结未触及,黏膜正常,主述复发性浅表溃疡但可自发缓解。无咳嗽、关节痛,体重无明显变化,生命体征正常。常规检查显示血红蛋白10g%,红细胞沉降率(ESR)30mm/h,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轻度升高。胸片示上纵隔轻度增宽伴右侧气管旁叶状阴影,显示为右气管旁淋巴结。B超(USG)显示轻度脾大伴有扩大的主动脉旁和主动脉前结节。胸腹部CT扫描显示气管旁、纵隔、主动脉前和主动脉旁淋巴结病,轻度脾大和马蹄肾。没有明显的免疫抑制迹象,即没有白血病、淋巴瘤、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HIV)或任何胶原血管病。患者CD4计数正常,为581/μl(正常范围,290~2600/μl)。糖尿病可能是引起免疫抑制的原因,患者仪在治疗后期发现糖尿病,目前口服降糖药已控制。肾脏外形正常,无中枢神经系统(CNS)症状和体征。两处斑块皮肤活榆,显示真皮肉芽肿浸润伴大量吞噬寄生虫的臣噬细胞。巨噬细胞内包含小的圆形、卵圆形类酵母菌,周同有明亮的晕,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较少,组织象主要为吞噬寄生虫的巨噬细胞,表皮变化不明显。诊断为组织胞浆菌病。此外在新德里高级皮肤科行过碘酸.希夫(PAS)和嗜银染色阳性,证实

  • 标签: 组织胞浆菌病 病例报道 谷丙转氨酶(ALT)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弥漫性 免疫力
  • 简介:背景:核梭杆菌(Fn)是口腔常见的致病菌,研究发现Fn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目的:探讨Fn感染在结肠癌细胞中形成炎性微环境的机制。方法:构建Fn感染Caco-2细胞的炎症模型,行miRNA测序。将miR-181bmimics或inhibitor转染Fn感染的Caco-2细胞。以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TNF-α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TNF-α含量,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穿膜淋巴细胞数。结果:Fn组TNF-α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清液中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穿膜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miRNA测序和qRT-PCR结果均显示,Fn组miR-181b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miR-181bmimics+Fn组TNF-α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miR-181binhibitor组TNF-α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生物信息学工具和双荧光素酶检测证实TNF-α可能为Caco-2细胞中miR-181b的靶基因。结论:Fn通过抑制Caco-2细胞中miR-181b表达而上调TNF-α表达,募集淋巴细胞形成炎性微环境。

  • 标签: 具核梭杆菌 miR-181b 肿瘤坏死因子Α 结直肠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揉联合足下垂护理鞋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12月期间到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穴位按揉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本院自制的足下垂护理鞋进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穴位按揉联合足下垂护理鞋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增强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梗死 偏瘫 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 足下垂护理鞋具 穴位按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