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疾病,预后较差,目前的治疗方法有限,且不能达到患者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并改善预后一直是医疗界及科研界的难题之一。随着科研人员对肠道菌群,包括核梭杆菌的认识逐渐深入,针对性的治疗已被应用于结直肠癌的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中。本文将针对近年来核梭杆菌对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预后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梭杆菌,具核 早期诊断 预后 结直肠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肘外翻矫形支联合手法按摩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58例单侧肘内翻畸形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截骨克氏针组28例,肘外翻支组30例。根据Bellemore功能评定标准和影像学评定肘关节功能,比较术后提携角、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肘关节屈伸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25~49个月,平均(29.7±4.8)个月,肘外翻矫形支组的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并发症均明显少于截骨克氏针组(P<0.05)。两组患儿末次随访时患肢提携角、最大屈伸角度及肘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按照评定标准:截骨克氏针组97.5%,肘外翻矫形支组9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外翻支和截骨克氏针两种方式均可有效地矫正儿童肘内翻畸形,但肘外翻支联合手法按摩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肘关节 治疗结果 肘内翻 外翻支具 手法按摩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结合灸在基层医院对痛痹型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我院在2020年6月到2022年8月接收并治疗的痛痹型肩周炎患者中抽取其中经单纯电针治疗仪治疗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抽取其中经电针治疗仪结合灸治疗的41例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40例(97.56%)]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33例(84.62%)]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对痛痹型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通过电针治疗仪结合灸进行治疗能发挥较好的治疗作用,提升临床疗效,值得推荐。

  • 标签: 灸具 基层医院 针灸 痛痹型肩周炎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本研究中的一种遮挡功能患肢清洗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期间四肢外伤患者共计198例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基于患者病案号码将受试对象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纳入88例受试对象,对照组纳入100例受试对象。分析讨论清洗车应用的效果情况。使用SPSS完成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中红观察组男性患者所占比例为56.82%,平均年龄(43.20±6.59)岁,其中外伤、烧烫伤以及其他伤口原发疾病种类所占比例分别为47.73%、44.32%和7.95%。对照组则为:男性患者所占比例为59.00%,平均年龄(42.93±6.21)岁,其中外伤、烧烫伤以及其他伤口原发疾病种类所占比例分别为49.00%、46.00%和5.00%。治疗后观察观察与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四肢伤口 清洗车 满意度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CRC)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近年来研究发现,核梭杆菌(Fn)与CRC的发生呈正相关。在CRC癌变的发生过程中,Fn可通过诱导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引发慢性炎症反应、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诱导化疗耐药、促进肿瘤基因和微小RNA表达、调控糖酵解等途径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具核梭杆菌 结直肠肿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动力型支康复训练用于手部伸肌腱修复术患者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动力型支康复训练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结合纳排标准后,研究人员选择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我院72例手部伸肌腱修复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每一位患者按照入院时间进行排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n=36例)给予动力型支康复训练;参照组(n=36例)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参照组的治疗效果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动力型支具康复训练 治疗效果 常规护理 手部伸肌腱修复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复发性腕部腱鞘囊肿治疗期间,联合应用支外固定、开放手术治疗方案,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选择分组对照思路进行研究设计,项目立项、终止时间分别为2021年5月、2022年1月,研究资料选择院内确诊登记的40例复发性腕部腱鞘囊肿患者,设置组别为研究组(n=21)和常规组(n=19),比对两组患者复发情况、腕关节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复发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组内患者复发时间相对更长;比较两组腕关节恢复情况,研究组各项参数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复发性腕部腱鞘囊肿治疗期间,将支外固定、开放手术方案联合应用,更利于提高患者恢复效率,减轻不适症状。

  • 标签: 支具外固定 开放手术治疗 复发性腕部腱鞘囊肿 联合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调式支在肘关节周围韧带损伤术后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肘关节周围韧带损伤术后康复锻炼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术后康复锻炼,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可调式支辅助术后康复锻炼。比较两组锻炼前后患者肘关节活动范围、肘关节评分指数。结果:观察组锻炼后患者肘关节活动范围、肘关节评分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调式支辅助术后康复锻炼对于肘关节周围韧带损伤术后康复锻炼的锻炼效果确切,可更好恢复肘关节功能。

  • 标签: 可调式支具 肘关节周围韧带损伤 术后康复锻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联合可调式支对髌骨纵行骨折术后早期功能康复疗效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2月在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术后联合使用可调式支,治疗的12例髌骨纵行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对术后的Bostman临床疗效评分进行系统随访。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末次随访时,优良率为100%。本次研究所有病例均无切口感染、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结论:克氏针钢丝张力带联合可调式支对髌骨纵行骨折的治疗早期功能康复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髌骨纵行骨折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 可调式支具 早期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脑瘫儿童的临床上采取康复训练与个性化辅适配两种训练方式所取得的成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2例脑瘫患儿,分别给予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案,并将其作为此次临床分组的重要依据,具体分组为:对照组31例(常规康复训练)与研究组31例(康复网络下康复训练结合个性化辅适配),比较两组患儿的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该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过程中,采取康复网络下康复训练结合个性化辅适配方案更加能够促进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帮助其尽快回归正常生活,该疗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康复网络 康复训练 个性化辅具适配 脑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