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7 个结果
  • 简介:抑癌基因PTEN在肿瘤中的缺失、突变是导致该基因在肿瘤中失活的重要原因,并且由于甲基导致的尸孢Ⅳ基因沉默,同样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研究PTEN基因甲基在肿瘤中的表达,将会对研究肿瘤的致癌机制、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基因治疗奠定定基础。

  • 标签: PTEN 甲基化 肿瘤
  • 简介:稿两投(稿多投)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投寄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重复发表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期刊(无论是印刷版期刊还是电子期刊)发表。本刊不接受稿两投或重复发表的论文,

  • 标签: 重复发表 一稿两投 电子期刊 一稿多投 文稿 印刷版
  • 简介:目的评价期人工肱骨头置换在高龄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0年12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病例19例,患者年龄63~85岁,平均71.3岁,其中Neer三部分骨折8例,Neer四部分骨折11例,合并肱骨头脱位7例、臂丛神经损伤3例、同侧桡骨远端骨折2例、同侧股骨颈骨折1例;合并高血压病15例、II型糖尿病13例、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塞6例。手术于伤后3~7天内进行,全部采用Zimmer公司Bigliani/Flatow水泥型人工肱骨头假。术后根据Neer康复原则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平均随访16.3个月,记录疼痛等级、关节活动度,以及有无关节脱位、假松动、关节周围感染等术后并发症,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15例无痛,4例轻微疼痛;无关节脱位、假松动、关节周围感染等术后并发症。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平均70.1分;满意程度:主观满意率78.9%。结论在高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人工肱骨头置换不失为种良好的选择,它能够快速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但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的把握、以及手术技巧和功能锻炼等是不可忽视的关键。

  • 标签: 肩骨折 肱骨骨折 假体植入 骨折 粉碎性 老年人
  • 简介:先天性膝关节脱位(congenitaldislocationoftheknee,CDK)是较为少见的畸形,Katz,Grogono和Soper在研究了155例先天性膝关节脱位后发现,45例合并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Nogi和MacEwen报道的17例患者中有8例伴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2013年,我院收治1例双侧膝关节脱位合并髌骨脱位,双侧髋关节脱位患儿,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膝脱位 髌骨脱位 髋脱位 先天性 膝关节 髋关节
  • 简介:目的观察FOLFIRINOX方案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011年11月至2015年1月,对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12例给予FOLFIRINOX方案线治疗,2个周期化疗后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评价疗效,并观察毒副反应。结果12例患者中8例PR,4例SD,无PD。疾病控制率100%。达到临床受益反应标准的共8例(67%)。6例患者CA199下降大于30%。12例患者均未出现致死性毒副反应。结论FOLFIRINOX方案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好,毒副反应可耐受,改良的FOLFIRINOX方案结合外科手术可能成为今后胰腺癌治疗的新方向。

  • 标签: 转移性胰腺癌 FOLFIRINOX方案 化疗
  • 简介:、简介吉林大学第医院神经外科胶质瘤综合诊治中心于2011年成立.是东北地区首个针对胶质瘤的多学科综合诊治中心。吉林大学第医院神经外科。是东北地区最早的由国务院批准的神经外科博士生培养单位,50余年的发展使我们形成了支以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为依托的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医疗队伍。目前我科是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吉林省卫生厅重点专科、吉林省神经外科质控中心、吉林大学神经外科诊疗中心。吉林大学重点培育专科、吉林大学第医院重点发展专科。我科在显微手术切除位于脑干、松果区、岩斜区、海绵窦内及脊髓肿瘤方面具有定的技术领先优势;推广采用荧光显微镜及术中麻醉唤醒等新技术改善脑功能区肿瘤的手术效果;整合神经影像、肿瘤放疗、化疗、核医学及光动力治疗等技术.提高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效果。二、软硬件条件()神经外科胶质瘤综合治疗中心的人才梯队

  • 标签: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胶质瘤综合诊治中心 简介
  • 简介:目的:观察参胶囊(人参皂甙Rg3)联合去甲长春花碱与顺铂方案(N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毒副反应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观察组35例患者给予参胶囊20mg每日2次口服,白化疗前3天开始用药至化疗停药后7天止,共39天。对照组35例给予NP方案化疗。均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37.1%(13/35),对照组有效率31.4%(11/35),两组疗效未见差异(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卡氏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CD4/CD8比值及NK阳性细胞百分率治疗后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胶囊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并可改善行为状况,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 标签: 参一胶囊/人参皂甙Rg3 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 简介:总结1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发生放射性皮炎的护理经过。通过局部清洁、抗感染敷料的应用、正确处理局部创面、健康教育、教育患者日常对创面进行自我保护等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 辐射损伤 放射性皮炎 护理
  • 简介:稿两投(稿多投)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投寄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重复发表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期刊(无论是印刷版期刊还是电子期刊)发表。本刊不接受稿两投或重复发表的论文,读者在这些期刊上所阅读的论文基本上都是原始的、首发的,除非声明是按作者和编辑的意图重新发表的。

  • 标签: 一稿两投 复发 电子期刊 一稿多投 文稿 论文
  • 简介:稿两投(稿多投)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投寄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体。重复发表是指同样的文稿或实质性内容相同的文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期刊(无论是印刷版期刊还是电子期刊)发表。本刊不接受稿两投或重复发表的论文,读者在这些期刊上所阅读的论文基本上都是原始的、首发的,除非声明是按作者和编辑的意图重新发表的。这立场符合中国和国际版权法、道德规范及资源使用的成本效益原则。

  • 标签: 重复发表 一稿两投 电子期刊 成本效益原则 一稿多投 资源使用
  • 简介:背景与目的:目前对胶质瘤干细胞(braingliomastemcells,BGSCs)的研究仍以细胞实验研究为主,因此培养出大量合格的BGSCs是所有相关研究的首要步骤。本实验用种新的较简化的方法从临床人脑胶质瘤标本中进行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培养纯化。方法:对17例脑胶质瘤患者的手术标本进行处理,无血清悬浮培养法进行干细胞培养。肿瘤细胞球形成后,进行增殖实验、单克隆形成实验以及诱导分化实验,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相关的标志物。连续传代+条件培养方式进行分离纯化。结果:17例标本中共有8例成功培养出肿瘤细胞球,连续传代后仍然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单克隆形成实验证实单个肿瘤球细胞即可形成新的肿瘤细胞球。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肿瘤球细胞表达胶质瘤干细胞的标志物CD133,诱导分化后的肿瘤球细胞可以表达成熟神经细胞的标志物GFAP和TU-20。以上结果证明培养出的肿瘤球细胞即为脑胶质瘤干细胞。结论:用无血清干细胞培养基对脑胶质瘤组织进行处理培养,用条件培养+连续传代的方法即可快捷高效地获得大量高纯度脑胶质瘤干细胞。此方法大大节约了费用和时间,可以满足后续脑胶质瘤干细胞实验研究的要求。

  • 标签: 胶质瘤 脑胶质瘤干细胞 CD133 增殖 自我更新
  • 简介:随着膝部肿瘤患者的增加和假置换后寿命的延长,肿瘤型膝关节假远期并发症随之增加。假松动、下沉并骨折处理起来比较困难。我们于2011年收治1例肿瘤型膝关节假置换术后20年股骨干皮质穿孔伴同侧下肢严重短缩畸形的患者,现将治疗经过报道如下。

  • 标签: 膝关节置换 短缩畸形 肿瘤型 股骨干 穿孔 术后
  • 简介:目的探讨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巨大肩袖撕裂的受伤机制、临床表现、合并症、手术治疗及其预后情况。方法报道我院2015年收治的1例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巨大肩袖撕裂患者,同时检索1950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公开发表的病例报道,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OVID、Springer、ScienceDirect和中文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并将纳入的病例报道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既往共有5篇文献报道了6例肩关节后脱位伴巨大肩袖撕裂的患者,加上本例共7例。患者平均年龄35(22-55)岁。全部为暴力损伤所致,其中5例为车祸,2例为对抗性运动。仅1例为开放性损伤,6例为闭合性损伤。所有患者均累及冈上肌和冈下肌,其中4例还累及到肩胛下肌,仅2例累及小圆肌,无例发生骨折。既往报道的6例均行切开手术,本例患者在关节镜下完成手术治疗。术后效果除开放性损伤患者的外展活动受限外,其它全部闭合性损伤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均较理想。结论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取决于受伤的严重程度及肩袖累及的范围。通常伴有肩关节囊韧带结构肱骨侧的撕裂伤。多源于高能量损伤,常见的发生机制为肩关节屈曲、内收、内旋位时遭受个向后的暴力所致。对于出现该类损伤的患者早期MRI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手术治疗通常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关节镜下亦可完成手术。

  • 标签: 肩关节 肩脱位 肩袖 创伤和损伤 关节镜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张××,男,33岁,因强直性脊柱炎曾于2006年9月入住我院。治疗措施为静滴甲氨蝶呤3个月,至2006年12月停药;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至今。2008年3月门诊复查骶髂关节CT:双侧骶髂关节边缘毛糙,呈“虫蚀”样改变,关节面密度增高,

  • 标签: 髂骨肿瘤 骨软骨瘤 强直性脊柱炎
  • 简介:患者,女17岁。反复进行性鼻塞8个月,鼻涕带血2个月,曾多次按“鼻息肉”行烧灼治疗,后仍反复鼻衄,在我校附属医院检查发现前后鼻孔均被肿物所填塞,其中最大块肿物呈息肉状,由鼻腔顶部的鼻中隔侧突出至鼻前庭,基底宽,直径约4cm,质软,周围较小的肿物均呈暗红色,表面糜烂

  • 标签: 嗅神经母细胞瘤 全身广泛性转移 诊断 治疗
  • 简介:死亡如同骄阳,难以直视又无所不在。对于名恶性肿瘤患者来说,死亡更是笼罩在心灵上空的朵雨云,随时可能降临却又无法躲闪。作为名医生,是患者临终前最后的见证者和帮助者,有责任帮助患者度过骄阳下的最后站。

  • 标签: 恶性肿瘤患者 死亡教育 临终关怀 临终前
  • 简介:李可老中医被人称为大医。他在缺医少药的山西乡村行医五十多年,内外妇儿,急症危重症病人都看,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治愈了大批被宣判死刑的危重病人。《思考中医》的作者刘力红博士拜他为师,国医大师邓铁涛赞誉他为“中医的脊梁”。

  • 标签: 现代化 亚健康 空调 阳气 危重症病人 老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