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8 个结果
  • 简介: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交流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人文素质课程。在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和提倡优质护理服务的今天,该课程在护理教育中越来越受重视。笔者以“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护理礼仪、护理人际沟通、护理、礼仪、人际沟通、护理沟通”为关键词,检索2005年1月至2015年10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文献总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全部论文,文献复习发现。目前许多高等护理院校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改革探索。

  • 标签: 教育 护理 课程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 综述文献
  • 简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同时也为我国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当前医学模式正在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模式也正在向系统化整体护理方向发展。高等护理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应对挑战,是时代赋予护理学专业新的责任和任务。

  • 标签: 护理学专业 课程结构 生物-心理-社会 医学模式转变 系统化整体护理 设置
  • 简介:目的:了解国内外麻醉护理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课程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系统的麻醉护理教育课程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内容分析法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结果国际护理麻醉师联盟11个成员国现有培训课程共约36门,分为四类:麻醉基础课程、麻醉专业课程、麻醉人文课程和科研统计相关课程。国外的麻醉护理教育从无序的非学位教育向有序的学位教育发展,我国目前处在职前护理教育的阶段。结论借鉴国外麻醉护理教育发展经验,发展以能力为本的职后教育课程,走职前-职后教育并重的发展路线,逐步实现职后的学位教育方向。

  • 标签: 国内外 麻醉护理教育 课程 现状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养老护理问题日渐突出,有效培养养老护理专门人才,打造一支数量充足、服务质量好、专业水平高的职业化养老护理队伍,是高职院校的培养重点。该文基于解决社会养老问题,从老年护理方向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评价、教学考核、教学师资要求方面进行改革探讨,为完善老年护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策略。

  • 标签: 老年护理 职业教育 课程
  • 简介:摘要:随着各个高校大思政格局的逐步确立,以往的学生道德修养只能通过思政课教学来提高的唯一形态已经改变。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它将成为助推当代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构建的重要途径。根据护理学导论的课程特点,结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深入分析该课程作为护理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基础和原则,并在课程中积极探索各环节教学改革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在教学中融入思政理念,全面提高护理学生的人文情怀与职业素养。本文从“课程思政”融入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入手,对护理学导论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护理学导论 课程思政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方法:相关的研究对象针对的主要是护理专业在校学生,对所有的学生利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来进行相关的筛选工作,并将其中部分学生随机的纳入到本次的教学实验之中,再对所有的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学生的总数为100例。对照组中对于学生采取的是常规教学的模式,而实验组则对《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进行了相关的设计,在学期期末考核调研结束之后,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教学效果,以及对教学的评价。结果:实验组中教学效果更加理想,对于思政能力也要优于对照组,存在的统计学结果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的,也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进行相关的设计,能够有效的改善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

  • 标签: 护理专业 《护理学基础》 课程思政 设计
  • 简介:摘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工作的开展方式和路径也实现了一定的创新与改进。对于中职护理礼仪课程的教学工作而言,为了实现对学生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需将工匠精神融入其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实现整体教学工作的改革发展。本文以中职护理礼仪课程为研究对象,就工匠精神融入其教学工作当中的有效策略展开简要的探讨。

  • 标签: 工匠精神 中职护理礼仪课程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微课程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分析。方法:选取在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医院实习护生62例,按照实习前后时间顺序分组处理,实验组:2022年9月-2023年2月期间31例实习护生,开展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2022年2月-2022年8月期间31例实习护生,应用微课程教学,对比教学实践效果。结果:考核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教学前,没有显著差异,教学后,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习护生教学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实施微课程教学方案,有助于提高教学考核成绩。

  • 标签: 基础护理教学 微课程 实践策略
  • 简介:目的萝卜提取物与枸橼酸钾混合液对子宫肌瘤手术胃肠道促动力的作用观察。方法采用美国3CPM体表胃电图仪观察212例子宫肌瘤手术后患者胃肠道动力恢复和首次通气时间。结果萝卜提取物与枸橼酸钾混合液组分别与无干预组、枸橼酸钾组及萝卜提取物组的胃电波幅和频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萝卜提取物加枸橼酸钾混合液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与其他实验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萝卜提取物加枸橼酸钾混合液对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后胃肠道动力恢复效果显著。

  • 标签: 子宫肌瘤 胃肠道动力 萝卜提取物 枸橼酸钾
  • 简介:                                                         【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基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精细化管理模式在细胞毒性物混合调配管理中的价值。方法:纳入研究护士与药士(以下简称调配技术人员)的数量为40名,本次研究的数量约为151395支,时间为2020年5月至2023年6 月,期间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未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调配的数量为75697支/瓶,为本次研究的参照组,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调配的数量为75698 支/瓶,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分析调配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细胞毒药物混合调配过程中,提供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精细化管理模式 细胞毒性药物 混合调配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罗森塔尔效应护理方案联合组合式呼吸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实验对象,采取随机分法,其中4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基于罗森塔尔效应护理方案联合组合式呼吸锻炼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康复积极性、心理状态、肺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康复积极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等情绪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用力呼气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率(FEV1/FVC)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基于罗森塔尔效应护理方案联合组合式呼吸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康复积极性,消除负性情绪,还能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肺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基于罗森塔尔效应护理方案 组合式呼吸锻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康复积极性 肺功能
  • 简介:我国护理慕课课程建设主要依托的慕课平台有好大学在线、中国大学慕课和人卫慕课,该文介绍了在这些平台的护理慕课课程内容的呈现特点、学生参与学习和获得支持的方法、学分认证等,对课程完成率不高、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师生互动欠缺、学分认定的发展限制、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立慕课发展战略、提供多方位支持、鼓励课程和教学创新、加强教学过程监督、完善慕课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议。

  • 标签: 慕课 教育 护理 课程
  • 简介:[目的]构建系统、科学的高职助产专业课程体系,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医学模式的高素质助产人才开辟新途径。[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拟定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运用Delphi法通过两轮专家函询和论证进行高职助产专业课程重组,确定构建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助产专业课程体系。[结果]两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0%,100%;函询专家的判断依据系数为0.90,熟悉系数为0.88,权威程度0.89;函询专家意见协调系数5.39;构建了"两结合+四模块"高职助产专业课程体系。[结论]本课程体系改革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对进一步深化高职助产专业教学改革,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教育 助产专业 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 两结合 四模块
  • 简介:目的构建护理学博士护理哲学与理论构建课程内容与混合教学模式,评价该课程的实施效果。方法由2所护理学院教师组成核心课程团队,通过研讨形成课程内容及混合教学模式方案并在8所院校实施,采用自制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学习效果。结果自2015年3月—2018年1月共实施4期课程教学,102名学生参与线上及翻转课堂的课程学习并填写问卷。82.4%(84/102)的学生认为开设护理哲学课程非常有必要,88.2%(90/102)的学生认为开设护理理论构建课程非常有必要。4期学员对课程学习内容大部分掌握或完全掌握的比例为44.1%-89.2%。结论该课程促进了研究生对护理以及护理哲学与护理实践的理解,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可以达到教学资源的共享,并促进我国护理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合作。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课程 护理哲学与理论构建
  • 简介:从基层部队卫勤保障的整体要求出发,探讨培养军校临床医学生护理技能教学的实施方法,并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的护理技能操作水平。

  • 标签: 军校医学生 护理技能 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隐性课程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在2014年入学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中选取60名学生组成实验班,设为观察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附加具有专业特色的隐性课程;同一老师任教的平行班设为对照组(n=105),采用传统教学法;采用职业认同评估指标体系对两组护生职业认同感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总分和职业自我概念、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职业选择的自主性、社会说服4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通过挖掘专业特色的隐性课程,对提高护生职业认同感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应重视隐性课程在护理教育中的作用。

  • 标签: 专业背景 隐性课程 职业认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教育在急重症护理课程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从学校2020级护理专业中选取92名学生进行研究,使用硬币投掷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名,比对两组教学效果。方法 观察组学生使用综合模拟情景教学模式,对照组学生接受传统教学方法教育,对比教学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相较于教学前,教学后观察组学生的临床操作及理论成绩明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安全教育 急重症护理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ADOPT问题解决模式的个体化护理在混合痔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8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干预,观察组40例,行以ADOPT问题解决模式为基础的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膀胱排尿功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混合痔 ADOPT问题解决模式 个体化护理
  • 简介:摘要:后疫情时代下应加强护理学专业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新时代下护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深化爱国主义认知和内化爱国主义精神。本文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思政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元素为例,从课程建设中的教师团队培育、人物事迹和典型案例教学方法的建立来实现对护生的爱国主义思政教育教学目标,并对课程思政的考核形式和教学效果评价做出阐述。

  • 标签: 课程思政 爱国主义教育 护生
  • 简介:目的探讨在护理本科学生临床实习前开设职业防护微型课程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针对临床中存在的各种职业性损伤,对2008级70名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前4周开设职业防护微型课程,进行系统的职业防护教育。课程结束后,评价开设职业防护微型课程的效果。结果开设职业防护微型课程后,学生职业防护知识水平、技能操作掌握程度均有明显提高(P〈0.01)。67名(95.7%)学生认为开设此课程加深了其对职业防护的理解,59名(84.3%)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职业防护技能。结论护理本科学生实习前开设职业防护微型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以及应对职业暴露的能力。

  • 标签: 学生 护理 职业防护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