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组合式造口引流装置在大便失禁患者中的作用与护理。方法 对 92 例大便失禁患者应用组合式造口引流装置进行大便管理,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同时认真做好护理。结果 91 例大便失禁患者疗效显著,无并发症发生, 1 例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有效率 98.91% 。结论 组合式造口引流装置有利于更好管理大便失禁患者,能有效地预防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组合式造口引流装置 大便失禁 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杂合式血液净化中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 2017年 4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取 4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挂号末尾数的奇偶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23例,对照组 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早,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杂合式血液净化辅助治疗中可以有效的进行护理,可促使肠道功能恢复,有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 ;重症 ;急性胰腺炎 ;杂合式 ;血液净化 ;辅助治疗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产生胰腺组织水肿、自身消化、出血甚至坏死的疾病,发病比较急,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病症轻重个体差异显著,大部分患者病症比较轻,少数重症患者易引发一系列腹部疾病,病死率比较高。重症患者的主要治疗内容有:营养支持、解痉止痛、改善微循环、抗生素应用,杂合式血液净化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在治疗期间患者的病情易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加强护理,但因患者自身的病情差异较大,所以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依据患者的状况进行 [1]。现就我院的 4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比研究针对性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杂合式血液净化中辅助治疗中的应用状况,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7年 4月 -2019年 1月我院收治的 4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杂合式血液净化辅助治疗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挂号末尾数的奇偶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25例,男性 16例,女性 9例,年龄在 29-72岁,平均年龄( 49.3±11.7)岁 ;对照组 24例,男性 16例,女性 8例,年龄在 28-75岁,平均年龄( 50.5±11.4)岁,两组年龄和性别对比没有显著差异, P>0.05,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此次研究有意义。    纳入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为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杂合式血液净化辅助治疗 ;所有研究对象或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研究和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2]。    排除标准:排除精神异常的患者 ;排除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内容包括: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进行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和健康教育。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护理方式为:( 1)治疗前护理,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前,护理人员需与家属或者患者进行沟通,告知这一治疗的目的,以及在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在帮助家属或者患者了解治疗方法后,经患者或家属签署同意书方可进行治疗 ;( 2)治疗中护理:在治疗时,护理人员需要依据患者的自身状况开展护理,比如心理状况差的患者进行心理疏通,病情不稳定的患者需要加强对生命指标的检测,对不良反应敏感的患者分散患者注意力,确保患者能够顺利进行治疗 ;( 3)治疗后护理:在血液净化治疗后患者在一段时间内会有不适感,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解释说明,避免患者紧张焦虑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指标。另外对治疗后的饮食,运动等,护理人员需要进行详细指导 [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主治医生查房记录时间为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以 SPSS22.0进行,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表示, t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 6.2±1.1)天,对照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 8.7±1.7)天, t=6.1368, P=0.0000,对比差异显著 P<0.05。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比较高,且绝大部分的患者均死于首发,偶见患者死于再发,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病死率可达 50%,手术治疗可降低死亡率,近年来发现杂合式血液净化辅助治疗也可以降低病死率,但要确保其疗效还需加强护理 [4]。    此次研究中发现:针对性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杂合式血液净化辅助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尽快缓解病症,使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具体原因是:杂合式血液净化辅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易发生病情变化,且患者的病情不同可能发生的变化不同,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有计划的针对性护理,确保了治疗的顺利进行。另外在治疗前护理人员良好的护理,使医患双方建立了较好的关系,也使患者与家属对治疗方式有了解 ;在治疗后,护理人员也进行了护理,避免了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5]。综合来看,针对性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的整个过程中都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有良好的预防,确保了患者可进行顺利治疗,有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应该推广应用。    针对性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杂合式血液净化辅助治疗中可以进行的良好的护理,促使肠道功能恢复,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岳晓英 .针对性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杂合式血液净化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J].河南医学研究, 2018, 27( 24): 4588-4589.     [2]陈洪英,李爱琴,胡星霞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血液净化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效果分析 [J].现代实用医学, 2018, 30( 10): 1402-1403.     [3]曹俊娟 .连续性血液净化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J].系统医学, 2018, 3( 01): 119-120+123.     [4]陈元,林小清,陈春燕,等 .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护理分析 [J].中国医药科学, 2016, 6( 24): 116-118.     [5]吴肆莲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 13): 186-188.

  • 标签:
  • 简介:摘要微课程英文名称Microlecture,微课程的定义是为满足微型教学所开发的一类教学内容,它首先属于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通过与现实互动式学习为主要手段。根据内科护理专业的特点来看,它是非常适合内科护理专业学科的教学。在护理教学中通过对微课程的有效设计,可以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来充实内科护理课程教学,并通过对教学的整体设计、开发、实施效果评价等操作,提升内科护理整体的教学水平。

  • 标签: 微课程 内科护理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微课程英文名称 Micro lecture,微课程的定义是 为 满足微型教学所开发的一类教学内容,它首先属于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通过与现实互动式学习为主要手段。根据内科护理专业的特点来看,它 是非常适合内科护理专业学科的教学。在护理教学中通过对微课程的有效设计,可以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来充实内科护理课程教学,并通过对教学的整体设计、开发、实施效果评价等操作,提升内科护理整体的教学水平。

  • 标签: 微课程 内科护理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精品课程作为现代教育背景下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教育改革中一项重大决定。高等卫校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设计需立足于多方面、全过程,重视师资队伍扩大、创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在教学形式方面从封闭式逐渐转向开放式。

  • 标签: 高等卫校 护理学基础 精品课程 实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Sandwich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外科护理学专业中抽取40名学生进行研究,其中常规教学的20名为对照组,采用Sandwich教学法的20名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学生的综合教学效果。结果比较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观察组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教学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期间应用Sandwich教学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而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教学满意率,为正常教学活动提供新的教学模式。

  • 标签: Sandwich教学法 外科护理 课程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精品课程作为现代教育背景下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教育改革中一项重大决定。高等卫校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设计需立足于多方面、全过程,重视师资队伍扩大、创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在教学形式方面从封闭式逐渐转向开放式。

  • 标签: 高等卫校 护理学基础 精品课程 实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 Sandwich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外科护理学专业中抽取 40名学生进行研究,其中常规教学的 20名为对照组,采用 Sandwich教学法的 20名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学生的综合教学效果。结果:比较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观察组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学生教学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期间应用 Sandwich教学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而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教学满意率,为正常教学活动提供新的教学模式。

  • 标签: Sandwich教学法 外科护理 课程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建立一套较为科学有效、导向明确的麻醉复苏护理规范化培训标准课程体系,为医院护理管理者提供培训决策依据。方法在文献研究和定性访谈基础上,初步拟定麻醉复苏护理规范化培训标准课程体系框架,形成专家咨询问卷,采用改进德尔菲法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3%和89.3%,咨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73和0.764,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5和0.42。根据重要性均数和变异系数取值结果,结合专家评议,建立麻醉复苏护理规范化培训标准课程体系,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非技术性技能3个一级维度、14项二级项目和47项三级标准化课程培训内容。结论构建的规范化标准课程体系能够科学有效地为麻醉复苏护理规范化培训提供借鉴。

  • 标签: 德尔菲法 麻醉复苏 标准课程 在职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危重症护理学应用型课程改革对专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90名专科护生进行研究,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5名护生通过传统方式教学,研究组45名通过急危重症护理学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教学,对照分析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结果课程改革实施后,研究组在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计划与实施、人际沟通四个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专科护生来说,急危重症护理学应用型课程改革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帮助。

  • 标签: 急危重症护理学 应用型课程 改革 专科护生 自主学习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危重症护理学应用型课程改革对专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 90名专科护生进行研究,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 45名护生通过传统方式教学,研究组 45名通过急危重症护理学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教学,对照分析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结果:课程改革实施后,研究组在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计划与实施、人际沟通四个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 P<0.05。结论:对专科护生来说,急危重症护理学应用型课程改革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帮助。

  • 标签: 急危重症护理学 应用型课程 改革 专科护生 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