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阴彩超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在阴彩超的辅助下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治疗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有4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预期期望值,治疗有效率为92%。结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使用阴彩超辅助进行,可有效的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加强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以及预后效果,具有较强的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阴式彩超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阴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2例子宫肌瘤和84例子宫肌腺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和经阴道超声图像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肌瘤声像图为圆形低回声区和等回声区,以及分布不均匀的强回声区,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团块周边可见环状或半环状血流,内部有时可见棒条状血流。子宫肌腺症声像图为子宫均匀性增大,形态饱满,子宫切面见肌壁呈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回声增强,呈粗糙光点回声,边界不清楚,欠规则。病灶区内血流少,见稀疏的短条状血流。结论经阴道超声可获得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图像。能比腹更清楚地显示子宫肌壁内的微细改变,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子宫肌瘤 子宫肌腺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鸟巢护理对新生儿体质量、体温波动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我院出生8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鸟巢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出暖箱时间短、体质量增长速度快、睡眠时间长、体温波动幅度小、血氧饱和度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鸟巢护理有助于促进新生儿发育,使其体温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同时能够保持新生儿各项内环境稳定,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鸟巢式护理 新生儿 体质量 体温波动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阴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通过阴卵巢囊肿剥除治疗、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治疗良性卵巢囊肿,均不会产生较大的创伤,利于患者尽早恢复,但前者能够达到无瘢痕的效果,且术后使用镇痛药物较少。

  • 标签: 阴式卵巢囊肿剥除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 良性卵巢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跟进护理后,对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生活能力带来的影响。方法从本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对其进行社区跟进护理的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能力。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干预前显然要低于干预后;在生存质量评分方面,干预前显然也低于干预后,差异较为显著。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跟进护理的干预,可以将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能力显著提高,生存质量评分比较高,值得被作为有效干预方式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广泛被使用。

  • 标签: 脑卒中 社区跟进式护理 护理满意度 生活能力 生存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实习中探究病例讨论法与一般病例讨论法两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方法将实习医师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以一般病例讨论方法教学,实验组以探究病例讨论法教学。比较2组出科考试成绩及主管问卷评价。结果实验组出科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主管问卷评价实验组能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及临床思维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探究病例讨论法在教学中效果显著,值得在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探究式 病例讨论法 骨外科
  • 简介:摘要“探究—小班化”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在自主探究的课堂中,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而老师仅仅做课堂中的引路人,让学生成了课堂中的主人。小班化的课堂,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以课堂主人的身份,去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成为课堂的老师。本文主要针对“探究-小班化”教学改革在实践中是否能更好的起到教学助推的作用,来分析将此模式应用在儿科学中,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否有更好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探究式 小班化 教育改革 儿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文关怀对精神科封闭管理病房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月我院精神科封闭管理病房住院患者96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AMA、HAMD评分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较低(P<0.05)。结论精神科封闭管理病房予以人文关怀护理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负性心理状态改善较好。

  • 标签: 人文关怀 精神科封闭式管理病房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不同术在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2016年1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经由影像学诊断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共计5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对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术下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情况。结果B组患者术前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A、C组患者,C组患者盆腔手术史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低于B、C组患者,C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高于A、B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术后最高体温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术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手术方案,提高干预效果。

  • 标签: 腹腔镜 异位妊娠 术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缩唇腹呼吸对窦性心动过速(ST)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ST患者共58例,并随机进行分组观察,对照组采取去除诱因、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缩唇腹呼吸。比较两组患者心率下降程度及对疾病的焦虑程度。结果干预组心率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焦虑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缩唇腹呼吸能有效降低ST患者的心率,消除患者对疾病的焦虑与担忧,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 标签: 缩唇腹式呼吸 窦性心动过速
  • 简介:目的:对一例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基因分析。方法:用PCR法对该家系纤维蛋白原基因FGA、FGB和FGG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结果:先证者在纤维蛋白原FGA基因3号外显子和3号内含子的交界处g.1892~1899纯合缺失AGTA或GTAA,先证者父系家系有3名成员呈该突变位点的杂合子,但母系家系该位点均示正常基因型,而亲子鉴定结果又证实了母女关系。结论:纤维蛋白原FGA基因g.1892~1899四个碱基纯合缺失所引起的剪接位点变异是引起该家系先证者的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原因。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该病的非孟德尔隐性遗传现象。

  • 标签: 非孟德尔式遗传 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基因突变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腹腔镜手术与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52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按照患者意愿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6例。实验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参照组患者采取腹手术治疗,对比不同术下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参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经统计P<0.05。结论在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较比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ldquo 腹腔镜手术 腹式手术 早期子宫内膜癌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长走动管理在门诊导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在职的护理人员40人为研究对象,在门诊导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护士长走动管理(实施前后各20位护理人员),对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施护士长走动管理后的分诊护理质量评分、导诊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安全质量评分、护士行为规范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医生护理满意度评分、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后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导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护士长走动管理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医生、护士、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护士长走动式管理 门诊导诊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辅助阴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所收治的80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全子宫切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辅助阴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情况、活动时间以及出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方面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且术后排气时间、活动时间以及出院时间也优于对照组患者,上述数据比较差异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全子宫切除术在治疗巨大子宫肌方面,具有手术时间段、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显著特点,在患者手术治疗以及术后恢复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于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引流减少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54例接受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引流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54例接受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引流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31.5%(P<0.05)。结论对接受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引流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各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中心静脉导管 闭式引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脑室内颅内压持续监测和阶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病例均接受SOPHYSA?(索菲萨)脑室脑温型探头颅内压监测,并依据患者个性化颅内压监测表现予以对应的阶梯治疗,总结本组病例治疗预后。结果本组病例一次性脑室穿刺成功67例,二次穿刺成功3例;手术后均获得4~15个月随访,平均(5.15±2.04)个月,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6~8分者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不足6分者,重残率,植物状态率明显低于不足6分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脑室内颅内压持续监测并以此展开阶梯治疗,有助于控制患者颅内压,提升预后效果,减少重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颅内压持续监测 阶梯式治疗 重型颅脑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沟槽负压引流对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09月至2017年09月本院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跟骨外侧“L”型切口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依照就诊时间先后不同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负压引流,给予实验组患者新型沟槽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有25例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切口一期愈合率83.33%,发生创缘皮肤坏死5例;实验组患者术后切口29例一期愈合,切口一期愈合率为96.67%,1例出现创缘皮肤坏死。结论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使用新型沟槽负压引流较传统负压引流切口愈合情况较好,且患者疼痛感降低,舒适度明显提高。

  • 标签: 跟骨骨折 沟槽式 负压引流 皮肤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便携昼夜集液装置用于肝豆状核变性患者24小时尿液采集中的效果。方法(1)将164例肝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塑料桶留取,观察组采用便携昼夜集液装置留取,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2)将82例采用便携昼夜集液装置留尿患者的尿液取样20ml后,把尿液倒进塑料桶中,静止10分钟后重新摇匀再取20ml尿样,将两管尿液同时送检验科做尿铜检测。观察组为使用便携昼夜集液装置中取的尿样,对照组为普通塑料桶取的尿样,对比两次尿铜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铜的准确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便携昼夜集液装置用于肝豆患者留取24小时尿液采集应用方便、检测准确,比普通塑料桶留取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便携式尿液留取装置 肝豆 尿铜 检测 应用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疗腹股沟疝治疗中实行疝环充填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诊治的例腹股沟疝患者64例,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对组别予以均分为参照组(n=32)与实验组(n=32),参照组患者予以传统Bassini疝修补术,实验组患者实行疝环充填无张力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参照组之间在住院费用以及手术时间方面差异并不显著,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股沟疝治疗过程中应用疝环充填无张力修补术效果相对比较显著,且因创伤小、低复发率以及恢复快等特点,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 标签: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腹股沟疝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宫颈糜烂伴宫颈管炎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合理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糜烂伴宫颈管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高频电波刀(LEEP刀)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n=30)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小环形电极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29±0.76d,对照组为6.58±1.14d,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环形电极切除术可有效提高宫颈糜烂伴宫颈管炎治疗效果,对于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糜烂 宫颈管炎 宫颈环形电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