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对影响孕妇选择分娩方式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前来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700例,并就本组700例产妇一般人口学特征以及选择分娩方式原因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实际剖宫产率并不符合产妇的主观愿望,产妇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产前健康教育程度均可对剖宫产率造成影响,对产妇关于分娩方式的选择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是产妇对阴道分娩的认识不足以及对分娩疼痛的恐惧。结论应加大力度对产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改善产时服务意识,严格对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控制。

  • 标签: 产妇 分娩方式 选择 分析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不同部位皮肤的温度,选择皮肤温度低处的血管进行置管,以减少细菌感染率。方法:对某医院手术室47名患者分别测量锁骨下静脉,贵要静脉和股静脉穿刺点的皮肤温度。结果:6名患者锁骨下静脉皮肤温度低,39名患者贵要静脉皮肤温度低,2名患者股静脉皮肤温度低。结论:贵要静脉穿刺点皮肤温度低,能减少细菌感染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是经外周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最佳选择部位。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细菌感染率 静脉温度
  • 简介:肛瘘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由于其发生原因和所波及的范围不同,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也有较大差异。到目前为止,高位复杂性肛瘘仍然是临床较难处理的疾病之一。手术是肛瘘的主要治愈性手段。目前治疗肛瘘的手术方法很多,但都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和肛门功能障碍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对肛周解剖、肛门直肠生理及肛瘘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新的治疗观念及手段的应用,在肛瘘、特别是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现就治疗肛瘘的手术方法综合评价如下。

  • 标签: 高位复杂性肛瘘 手术方式选择 治疗方式 手术方法 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根据多节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1997年4月~2006年4月我科手术治疗的82例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颈椎结核6例,颈胸段结核11例,胸椎结核35例,腰椎结核21例,腰骶段结核9例,其中远距离跨阶段的跳跃性脊柱结核6例,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64例,一期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16例,分期手术5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80min(90-280min),平均出血量750m1(400~2100ml)。术后胸腔积液1例,短暂性神经损伤2例。随访3-26个月,刀口延迟愈合3例,除1例外脊髓受累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未见结核病灶复发。结论:根据多节段脊柱结核病理破坏程度部位,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

  • 标签: 脊柱结核 同期手术 内固定
  • 简介:粪便隐血试验临床上主要用于消化道出血、肠道肿瘤等疾患的筛查。目前较常用的方法大致有两种,即免疫胶体金法和化学法(联苯胺)。化学法灵敏度较好,测定范围广,但易受药物、动物血等影响造成假阳性。免疫胶体金法虽然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特点,但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Hb易变性及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相合产生假阴性结果。我们对免疫胶体金法、化学法及免疫胶体金稀释法进行了临床结果比较,报告如下。

  • 标签: 粪便隐血试验 化学法 免疫胶体金法 免疫胶体金稀释法
  • 简介:目的:根据多节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1997年4月-2006年4月我科手术治疗的82例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颈椎结核6例,颈胸段结核11例,胸椎结核35例,腰椎结核21例,腰骶段结核9例,其中远距离跨阶段的跳跃性脊柱结核6例,采用。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64例,一期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16例,分期手术5例。结果:平均于术时间180min(90~280min),平均出血量750ml(400-2100ml)。术后胸腔积液1例,短暂性神经损伤2例。随访3~26个月,刀口延迟愈合3例,除1例外脊髓受累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未见结核病灶复发。结论:根据多节段脊柱结核病理破坏程度部位,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

  • 标签: 脊柱结核 同期手术 内固定
  • 简介:老年人高血压应予治疗,但该选用哪种或哪些药物仍不十分明确.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较多,如高脂血症、主动脉钙化、糖尿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脑卒中、间歇性跛行、血尿酸升高等.因此,任何老年人都必须主要根据临床情况,使用合适的降低血压药物、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减少副作用等方面来选择降压药.同时,还要结合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如脉压较大、血压的波动性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等,有时还会出现假性高血压.故对老年人高血压的药物选择既要考虑血压降至合理水平,还要注意不影响脑组织血供,注意防止药物产生的副作用.

  • 标签: 老年人 高血压 药物选择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出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错误因素分析,提高病案首页主要诊断填写质量。方法抽查我院2016年出院患者病案资料,找出病案首页主要诊断选择错误病案,通过分析错误产生原因。结果抽查出院病案250例,主要诊断选择错误30例。主要原因为死亡病人将呼吸循环衰竭作为主要诊断;未选择病因明确的诊断作为主要诊断,而错误选择临床表现;癌症病人死亡未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和按照肿瘤主要诊断原则选择恶性肿瘤作为主要诊断,而错误选择其他诊断为主要诊断。结论病案首页主要诊断选择错误率高,存在普遍性,通过相关专业培训,提高病案首页主要诊断选择的正确性。

  • 标签: 病案首页 主要诊断 错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化社会指征剖宫产管理的效果。方法2015年,初产妇或初次分娩并非剖宫产术的经产者6241例,无绝对或相对剖宫产术指征,单纯因社会原因选择剖宫产术者,也进行基本劝导,但不强求;2016,初产妇或初产妇并非剖宫产术经产6505例,强化社会指征剖宫产术管理,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2016年初产妇或初次分娩并非剖宫产术的经产者因社会因素剖宫产率0.09%(6/6505),低于2015年0.85%(53/6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社会指征剖宫产术的管理,可有效降低剖宫产术率。

  • 标签: 剖宫产 社会指征 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选择及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11 月在我院收治的 90 例 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5 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 而观察组接受甲状腺镜下切除手术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和手术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78% ( 44/45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71.11% ( 32/45 ),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 6.37±3.20 ) d ,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 13.25±2.60 ) d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t 值为 1119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于 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甲状腺镜下切除手术治疗, 提高患者治疗疗效,缩短 患者住院时间,降低 手术出血量, 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痛苦,使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改善,值得应用与广泛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手术治疗 治疗有效率 手术情况
  • 简介:摘要:在我国儿科疾病的治疗中慢性中耳炎非常的常见,主要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多数患者是因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造成,急性坏死型中耳炎也可直接导致。临床表现主要有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等,病程达到六至八周以上,严重情况可导致颅内、颅外的并发症。乳突根治术主要是在显微镜下通过耳显微器械去除病变,同时修复鼓膜及重建听骨链,清除病灶,以达到满意疗效。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