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准确的检验结果对患者诊疗意义重大,而临床血液检验为常见检验类型,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有助于反映患者机体真实状态,为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可见临床血液检验的重要性,本文为此分析临床检验室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 标签: 临床检验室 血液标本 不合格原因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以基层医院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情况,总结了出现不合格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方法:选择在2021年11月-2021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血液抽检的3000份血液标本,并将该这些血液标本进行统计。结果:在抽检的3000份血液标本中有120例发生不合格,其中占比为4%,导致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有标本凝固、送检不及时、溶血问题、抗凝不全、容器问题、标本量不足,其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临床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临床血液标本检验中32份不合格血液标本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出现检验不合格原因就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应对策略。结果:32份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中,由于标本溶血导致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共7份,由于标本凝固导致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共4份,由于标本污染导致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共5份,由于送检不及时导致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共2份,由于标本保存不当导致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共8份,由于采血操作不当导致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共6份。结论:在基层医院临床血液标本检验工作中,根据常见的不合格血液标本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严格按照采血规范进行操作,优化临床血液标本检验的工作质量,减少不合格血液标本,从而使血液标本质量得到提升。

  • 标签: 血液标本 检验 不合格原因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简要评价PDCA管理模式对降低待灭菌包不合格件数的效果。方法:分别在2020-1至2020-12和2021-1至2021-12两个时间节点各抽选1400个待灭菌包,前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后者为观察组,采取PDCA管理模式,将不合格原因、工作质量用作两组比较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包装不合格率、品项不合格率、数量不合格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能够使待灭菌包不合格件数减少,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可推广。

  • 标签: PDCA管理模式 待灭菌包 包装 品项 数量 不合格
  • 简介: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我县县域内168家零售药店医保处方的合格性,为医保局指导零售药店书写处方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采用专业软件对2019年1-12月份配合医保局抽查县域内各零售药店处方的合格性(10000张)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可提出参考意见的结论。结果 对抽查的10000张处方,不合格主要体现在:1、书写或诊断不规范。2、用法用量不适宜、无适应症用药。3、超常处方。结论 零售药店和诊所在处方的书写和合理用药方面还存在大量不合格和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努力培训和指导,不合理用药给人民生命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对此,任务任重而道远。

  • 标签:    处方   合格率   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共计280例,随机分组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应用格列美脲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基本用药基础上,联合诺和灵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结果应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糖指标和胰岛素功能都更优,患者满意度更高,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群体的治疗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格列美脲 联合治疗 甘精胰岛素
  • 简介:摘要:心血管内科介入术是一项技术含量及难度极高的诊治心脏疾病的技术,临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作为微创手术的一种,其能减少患者痛苦,加快患者恢复进度且安全系数高。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且心脏介入手术费用高昂,部分患者还需要将医用材料植入体内,患者难免出现紧张、害怕及烦躁等不良情绪,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提升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手术成功率。

  • 标签: PDCA循环 心血管内科 准备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胰岛素联用治疗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的54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为2组,各27例。一组单用胰岛素,为单用组;另一组联用格列美脲、胰岛素,为联用组。通过甲状腺激素、血糖以及疗效三项指标来评估、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甲状腺激素、血糖数据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甲状腺激素、血糖以及疗效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胰岛素联用治疗甲亢合并糖尿病,疗效确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甲亢 糖尿病 胰岛素 格列美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列地尔联合格列喹酮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方法择取70例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依据是否施以前列地尔、格列喹酮联合治疗分成两组,病例数均分,前列地尔、格列喹酮联合治疗观察组,对照组以常规治疗,观其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指标较对照组低,肾脏能力也强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与格列喹酮具有协同作用,联合使用可控制患者血糖,改善肾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前列地尔 老年糖尿病肾病 临床效果 格列喹酮
  • 简介:烧伤,尤其是大面积深度烧伤,仍然是一种未被完全征服的严重创伤。广袤而贫困落后的西部尚待开发,传统的重工业仍在大力发展,石化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防灾、安全措施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工作力度欠佳,恐怖主义未被彻底遏制,和平尚不能完全得到保障。因此,烧伤的发生率远未降低。我们从事烧伤治疗工作的医务工作者们担负着十分艰巨的使命,如何来解除烧伤患者的生命威胁、强烈的心理创伤和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如何来改善这些患者创伤愈合后的生活质量,恢复其工作能力并最终重返社会,是我们的责任所在!不言而喻,志愿终身与烧伤作斗争的医生应如何做好自我培养,才能恪尽其职为人民谋福,是值得着重提出的问题。

  • 标签: 大面积深度烧伤 外科医生 合格 严重创伤 烧伤患者 医务工作者
  • 简介: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微生物检验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同时也对微生物检验标本的准确率与合格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因素展开分析,并提出微生物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措施,希望能为我国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检验标本 检验流程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微生物检验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同时也对微生物检验标本的准确率与合格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因素展开分析,并提出微生物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措施,希望能为我国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检验标本 检验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肛肠手术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现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目标设定,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效果评价等流程进行为期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肛肠手术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5.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肛肠手术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同时增强了护理人员团队协作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肛肠手术 肠道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的统计分析,探讨曲靖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情况,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

  • 标签: 无偿献血 血液检测 不合格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PDCA循环提高老年患者24小时尿标本留取合格率,并分析其作用效果。方法建立PDCA循环改进小组,选取本科室178位患者送检标本,收集检验科回示的42例24小时尿标本留取不合格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从尿标本留取过程中护士宣教、病患及陪护人员理解、送检流程方面进行质量改进。结果老年患者24小时尿标本留取合格率从76.40%提高到9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杯混淆、时间不合规范、尿标本重量忘记称量为主要原因,PDCA循环方法能显著提高24小时尿标本留取的合格率,所制定的对策为有效解决方案。

  • 标签: PDCA循环 老年患者 24h尿 合格率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收集的微生物标本20400份,统计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比例,并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2040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中,不合格标本检出率为4.00%,导致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包括标本污染(42.40%)、标本采集不规范(36.52%)、送检不及时(13.97%)、检验流程不规范(5.39%)、采血量不足(1.72%)。结论:针对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质控对策可促进不合格标本比例的下降,有助于微生物检验准确性的提升。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标本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其有效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  研究资料是四川省隆昌市界市镇中心卫生院在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集到的住院患者共计100例,这些病例均为血液标本不合格的病例,我们对血液标本不合格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导致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详细探究,同时制订有效的改进措施。结果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造成患者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医护人员的技术问题、责任问题、患者采集前准备问题等。容易发生血液标本不合格的高发科室为:心内科、儿科等。对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不断提升检测质量。结论 为了提升血液指标检测质量,我们要建立完善的检验前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体系监管,及时发现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确保检测质量达到标准。

  • 标签: 血液标本 不合格 原因 检测质量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具体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12月期间检验科收到的8000份微生物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不合格的生物标本,对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总结,并根据原因制定针对性控制方案,标本类型包括痰液、血液、尿液、粪便、分泌物。结果:全部微生物标本中,标本不合格率为150份,标本不合格率为1.88%(150/8000);其中痰液标本不合格46份,不合格率为30.67%;血液标本不合格29份,不合格率为19.33%;尿液标本不合格30份,不合格率为20.00%;粪便标本不合格20份,不合格率为13.33%;分泌物标本不合格25份,不合格率为16.67%。经过分析,造成上述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采集不规范、送检不及时、标本污染等。结论:在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中,容易出现标本不合格问题,建议检验科与各科室之间保持密切沟通,对标本进行全程管理,并制定管理制度体系,强化相关人员责任感,由此避免标本污染。

  • 标签: 微生物检验标本 不合格原因 质量控制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