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PDCA模式管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手术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70例。此次研究乙组为手术室常规管理,研究甲组为实施PDCA模式管理,对两组的感染发生情况、空气菌落进行总结。结果甲组感染发生率(1.43%)小于乙组(12.8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892,P=0.009)。甲组空气菌落(17.11±5.43)cfu/m2小于乙组(74.12±10.56)cfu/m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40.169,P=0.000)。结论PDCA模式管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明显降低感染发生的概率,减少空气菌落数量。

  • 标签: 手术室 医院感染 PDCA模式管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临床10s管理工作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方法通过10s管理,改善工作环境、提升自我素养、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结论实施10s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杜绝护患纠纷、和谐医患关系,为病员及医护人员提供清洁温馨安全的工作环境,也是新形式下新护理模式的体现。

  • 标签: 10s管理 护理临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护理模式对骨科围手术期病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及止痛方法,实验组予以无痛护理模式,使患者在围手术期处于无痛或微痛状态。结果实验组30例患者NRS评分≤4分19例,24小时疼痛频率≤3次11例,24小时需临时使用止痛药≤2次10例。患者满意度92%。结论无痛治疗和无痛病房护理模式能明显降低围手术期病人的疼痛,使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 标签: 无痛病房 围手术期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实施应用效果。方法利用整体护理的理论,在实践中边探索边实施,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优化了患者护理质量,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同时也促使护士积极地不断更新业务知识。结论整体护理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是行之有效的。

  • 标签: 血液透析 整体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病历质量管理的多环节质控模式。方法根据《广东省临床护理文书规范》的要求及本院护理病历评价标准,建立科室护理病历质量管理架构,进行全员培训,全员参与管理,对存在问题进行PDCA循环改进。结果护理病历质量管理的多环节质控模式有效可行。结论护理病历质量管理的多环节质控模式可帮助护士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增加她们的责任心,人人参与质控,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病历质量。

  • 标签: 护理病历质量管理 多环节 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模式用于药剂科药品管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药剂科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9月—2016年9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于2016年10月—2017年9月实施PDCA循环模式,实施前后工作人员均为70例,对比实施前后药学服务质量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施后组药学服务质量明显优于实施前,实施后和实施前西药药方不良事件发生率依次为3.33%和11.33%,实施后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对药剂科药品管理实施PDCA循环模式,药学服务质量有效提升,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值得应用。

  • 标签: PDCA 药剂科 药品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对数据背后的大量信息的应用技术不断提高,这对医院图书馆的管理带来改变与挑战,医院图书馆是我国医院的重要的一部分组成,医院图书馆的数据信息是我国重要的科研数据的来源,如何有效的管理医院图书馆的重要科研数据,以及提高医院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本文根据多年的医院图书馆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探讨。

  • 标签: 医院图书馆 科研数据管理与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产褥期管理中应用床旁护理新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产科接收的124例产妇纳入此次研究中,依照住院卡单双号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每组62例;在产褥期对比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探究组采取床旁护理新模式,评估两组产妇的母婴护理知识掌握度,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调查,探究组产妇的母婴护理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产褥期应用床旁护理新模式,有助于产妇更好的认识和掌握母婴护理知识与技能,并能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床旁护理新模式 产褥期 临床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VTeam双模式管理对静脉治疗护理质量影响。方法以2016年2月—2017年9月在本院静脉输液治疗较多的35个(含监护病房)护理单元(肿瘤或非肿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护理单元实施双模式管理前后,分别由静疗小组核心成员对已设定的护理单元随机选取静脉治疗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统计学分析。结果静脉输液工具的比较。在工具方面,一次性钢针使用率有所减少,而输液港、静脉留置针使用率持续增加,和之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PICC、CVC使用率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Team双模式管理对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有提高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IV Team双模式管理 静脉治疗 护理质量 影响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目前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了解并总结适用于急诊科临床护理的教学管理的方法与模式,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提高临床教学管理水平。方法结合2016年5月-2016年11月于急诊科30名不同学校及学历的学生,总结与分析经带教期间的教学管理模式及体会,并结合临床急诊科护理需求完善护理教学方法。结果实施我院急诊科新的教学管理方法中,护理教学的改善不仅能让实习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并能有效加强实习学生心理素质与对专业技能的熟练度,同时带教老师教学管理能力也可明显得到提升,降低在实习期间出现的护理差错。结论想要提高对临床急诊科教学管理水平,必须结合临床急诊科病人对护理需求进行改善与提升,提高带教老师水平和护理人员技能的要求。

  • 标签: 护理教学管理 急诊科 带教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科病区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模式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层级护理模式引入到消化科病区管理中,实现护理服务质量和环境的全面改善,促进护理服务水平提升。在层级护理模式实施前后,分析和对比消化科护士的护理质量、心理状态、工作满意度。结果层次护理模式实施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和工作满意度显著上升,护理人员负面情绪明显低降低,各项指标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层级护理模式引入到消化科病区管理中,为患者提供连续性优质护理,能够实现护理水平和工作满意度的有效提升。

  • 标签: 消化科病区 层级护理模式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人为本”护理模式在妇产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8月1日~2016年7月31日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患者,将11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2组,55例/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理念下的常规护理(对照组2014年8月1日-2015年7月31日),另一组以“以人为本”理念为指导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2015年8月1日~2016年7月31日)。对比两组妇产科患者的妇产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妇产科患者的妇产科并发症发生率(93.09%)、焦虑评分(32.65±5.71分)、抑郁评分(31.42±5.86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以人为本”护理模式适合应用在妇产科管理中,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妇产科管理 以人为本 护理
  • 简介:摘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评估是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效果及社会价值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利总结经验、纠正偏差,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组织管理体系是为了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机制、制定相关机构及工作人员职责制度、建立专业资格准入及审查制度等。通过对上述两方面的反思与梳理,以期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工作的开展在模式探索阶段有科学、合理的标准作为依据。

  • 标签: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组织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供应室服务模式管理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手术供应室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对腔镜器械未实施服务模式管理,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则实施了质量追溯系统腔镜集中式服务模式管理。比较服务模式管理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后的手术室腔镜器械问题(交接不清楚、清洗不彻底、部件丢失等)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应室服务模式管理应用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可以降低腔镜器械管理问题的发生率,提高腔镜器械的管理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供应室 服务模式管理 腔镜器械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临床对照实验将笔者所在社区5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为实验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干预,B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进行干预。结果实验组显著11人、有效8人、无效6人、有效率76.0%;对照组显著3人、有效6人、无效16人、有效率36.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使得患者明显受益,值得在日常糖尿病患者管理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将我区涪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口头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率、血糖达标率及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率、血糖达标率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处理,可明显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同时提高自我管理效果,促进血糖更好达标,并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管理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新模式的运作与管理。方法自2001-2010年建立市、镇(乡)、村三级医疗网,将区县医院纳入结核病诊疗定点单位,形成定点医院诊断治疗、疾控中心监督管理的新型医防合作新模式,配合定点医院经济补偿、培训和督导、信息系统、宣传教育等措施。统计2001-2010年期间结核病初诊患者就诊情况、涂阳患者检出情况、转诊情况、追踪情况、新涂阳病人发现率、治疗转归情况。结果2001-2010年9月共接待初诊患者8327例,就诊5193例,转诊2892例。门诊共查痰24981片数,涂阳患者1461例;追踪1165例病人,追踪到位943例,追踪到位率80.94%,结防门诊计划完成数为2336例,实际完成数为2834例,完成率为121.3%。新涂阳病人发现297例,新涂阳病人发现率为85.68%。涂阳病人治愈率96.36%,初治涂阴病人完成治疗率98.19%、总体治疗成功率97.26%,丢失率1.67%、失败率0.68%。结论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新模式应将结核病诊疗定点单位转移至县区医院,建立三级医疗网络,同时做好信息系统建设、人才培训、宣传教育、政府领导及支持等配套制度和保障措施,可充分发挥医疗资源的作用,增强结核病防治。

  • 标签: 结核病 医防合作新模式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和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各40例,对比两组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7.50%(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技术管理及指导模式。方法将本区的72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月实施技术管理和指导,对比技术管理和指导前后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经技术管理和指导后,社区严重精神障碍人员的检出率为97.22%(70)例,应急处置率为88.89%(64例),管理率为93.06%(67例),肇事肇祸率为8.88%(6例),轻度滋事率为20.83%(15例),治疗率为91.67%(66例),各项管理指标均优于实施技术管理和指导前数据(P<0.05)。结论技术管理与指导可提高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效果,减少精神患者滋事事件,加深患者及其家属对精神障碍的了解度,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可在社区机构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技术管理 指导模式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中开展全程教育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以2016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建档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均在对症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持续随访6个月,对比实施前后患者的血糖控制、健康知识掌握度的改善情况。结果在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后,本组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率达到90.6%,高于实施前的74.4%,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显著提升,与实施前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疾病认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 糖尿病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