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乙肝患者76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健康体检者76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两组受试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进行测定,并予以组间比较。结果轻度乙肝、中度乙肝、重度乙肝、重症乙肝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免疫球蛋白的检验指标会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而显著升高。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免疫球蛋白检验可显著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为疾病分型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慢性乙肝 临床意义和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暗示性心理护理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其对于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90例研究对象选自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入院并临床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患者,随机被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有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暗示性心理护理,分析和比较两组焦虑水平的变化。结果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焦虑情况进行评分,观察组的平均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患者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暗示性心理护理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焦虑情绪。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焦虑 暗示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21例,于孕前、孕后采用淋巴细胞皮内注射法进行免疫治疗,观察并分析其妊娠结局。结果失访2例,妊娠者17例,再次流产者2例,胎儿畸形引产1例,治疗成功率82.4%(14/17)。共分娩13例,12例单胎妊娠者新生儿平均体重3700±406.20g,1例双胎妊娠新生儿体重2700g;2800g。顺产8例,剖宫产5例。新生儿均发育正常。结论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有较高的妊娠成功率,并且简单可行、安全,妊娠结局、分娩结局良好。但同时应全面筛查原因,循因施治,才能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 标签: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免疫治疗 淋巴细胞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择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0例原发性肿瘤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并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院内20例体检健康参与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参与者均接受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检验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比两组参与者各项指标检测结果、阳性检出率。结果经比较分析,实验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阳性检出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不仅可以优化各项指标的检测准确性,同样阳性检出率较高,能够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采取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6例AIHA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输注洗涤红细胞治疗的为A组,输注悬浮红细胞的为B组,在输注洗涤红细胞的基础上接受血液置换治疗的为C组。对比并评价三组患者的输血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相比于治疗前明显升高,网织红细胞及胆红素水平相比于治疗前则显著下降(P<0.05)。此外,C组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网织红细胞及胆红素水平则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对于AIHA患者,通过向其输注洗涤红细胞联合血液置换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血液相关指标,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值得重视。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输血治疗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计划免疫儿童家长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后对疫苗知识的认知程度。方法选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我院接受的计划免疫儿童9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目标,通过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比较组,比较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计划免疫儿童家长对疫苗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儿童家长对疫苗知识的认知度无明显差异,实施干预后两组儿童家长认知评度有所提高,其中实验组家长对疫苗接种作用、注意事项知识认知度明显高于比较组(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后,计划免疫儿童家长能够更加明确的认识到疫苗接种的重要性,认知度增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计划免疫 疫苗 认知度
  • 简介:摘要目的体现免疫吸附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过程中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是运用已经在众多例免疫吸附治疗中的护理配合所取得的经验。结果是通过现代化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模式,使临床免疫吸附治疗顺利完成。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免疫吸附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护理
  • 简介:摘要精神科护理工作者,是一种处在特殊环境中从事护理工作的群体。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其他职业无法想象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1。本次通过对这些心理反应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值得借鉴和参考的自我调节措施。同时也呼吁社会给我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 标签: 精神科 心理反应 调节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CT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患者,其中31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31例胰腺癌。对两组患者胰腺病灶及脾脏的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所测CT值。结果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病灶部位在增强各期CT值均明显较胰腺癌者,且P<0.05,两组胰腺病变及脾脏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强后CT值对鉴别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胰腺癌 CT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ART)的艾滋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进行心理干预对其疗效、免疫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照组接受抗病毒治疗,研究组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结果两组治疗前心理社会适应状况、心理抑郁程度、独立性、社会关系对比P均>0.05;研究组随访1年后CD4+提高幅度以及SCL-90量表、SDS量表评分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抗病毒治疗(ART)的HIV/AIDS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免疫功能及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对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艾滋病 心理干预 抗病毒效果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去白细胞输血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影响情况。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接收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共50例(治疗组),接受去白细胞输血;同期选择恶性血液病患者共5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接受常规输血,对2组入选患者免疫功能状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入选患者NK细胞的活性、T4/T8细胞以及T4细胞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中推行去白细胞输血方案效果突出。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细胞活性 去白细胞输血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了解南京市浦口区2009年8月龄—14岁及下儿童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AttenuatedLiveVaccine,MV)强化免疫活动(SupplementaryImmunizationActivities,SIA),在血清学和流行病学效果。方法通过采集0岁~、1岁~、3岁~、5岁~、7岁~、10岁~、15岁~、20岁~年龄组人群血清,检测麻疹抗体,分析比较抗体水平和SIA前后0岁组、1-14岁组和15岁及以上组的麻疹发病例数增减情况。结果SIA后全区麻疹抗体阳性率91.12%,各龄抗体阳性率在30%-92.96%,达到保护水平(800IU/ML)的阳性率为64.75%,不同年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别,SIA前后的1-14岁年龄组发病例数减少80%-100%。结论全区麻疹强化免疫安全有效果,达到全省同期水平,全区15岁及以上年龄组麻疹抗体水平偏低而发病例数偏多,证明该年龄组是消除麻疹的重点人群,应开展以麻疹疫接种为主要手段综合防制工作。同时还要继续加强后续的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AttenuatedLiveVaccine,MV)强化免疫活动(SupplementaryImmunizationActivities,SIA)和监测工作,确保全区2012年消除麻疹。

  • 标签: 麻疹减毒活疫苗 强化免疫活动 保护水平Nanjing pukou 1 4 years old and younger children measles vaccine aggrandizement immunity effect assessmen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3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抗HIV结果的可靠性。方法选取无偿献血者400例,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6月,对这400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抗HIV检测,分别采取双抗原夹心ELISA法、金免疫层析试验以及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并和确证HIV的确证金标准免疫印迹法做比较,对比3种检测方法在抗HIV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抗HIV的假阳性率为0.00%,金免疫层析试验检测抗HIV的假阳性率为1.00%,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HIV的假阳性率为1.50%。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HIV的假阳性率明显低于金免疫层析试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抗HIV假阳性率(P<0.05)。结论双抗原夹心ELISA法、金免疫层析试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这3种检测方法在抗HIV检测中应用,其中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的准确性较高,具有较强的可靠性,意义重大,可推广。

  • 标签: 金免疫层析试验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双抗原夹心ELISA法 抗HIV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性探讨分析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在尖锐湿疣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将110例门诊诊断为尖锐湿疣的蜡块进行连续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对比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结果原位杂交92例表达HPVDNA阳性;免疫组化技术染色68例HPV多克隆抗体染色阳性,两者联合应用检测到104例呈阳性反应。结论原位杂交技术的检测结果优于免疫组化技术,两者联合使用更加有利于尖锐湿疣的检测,使检测阳性率提高。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原位杂交技术 尖锐湿疣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中采用综合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将我院78名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对改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采用综合护理服务效果。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护理3周后认知功能障碍,观察组患者记忆能力评估(MQ)、智商评定(IQ)评分相比于比较组明显较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部受损程度评价(DQ)方面,观察组患者分值明显低于比较组,说明观察组患者脑部受损恢复较好,脑功能恢复偏好,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服务能够改善其认知功能,帮助恢复受损脑组织及神经,在减少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上效果明显,对患者改善预后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综合护理 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 认知功能障碍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乙型肝炎患者50例为实验组,选同期健康体检患者50例作为常规组,所有人员均进行血清当中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IgM、IgG、IgA要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经治疗处理,实验组治疗有效的患者有32例,治疗无效的有18例,治疗有效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要低于治疗无效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诊断治疗乙型肝炎病症过程当中,采取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进行检测,对临床诊断治疗乙型肝炎病症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检查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AID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空腹采血3mL,2h内分离血清备用。ANA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用Hep-2细胞/猴肝组织复合片作为抗原片。抗ds—DNA检测采用IIF法,抗原片采用绿蝇短膜虫。抗ENA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血清ANA、抗ds—DNA及抗ENA测定结果以及不同ANA荧光模式下各AID疾病的分布情况。结果120例AID患者ANA阳性率84.2%,抗ds-DNA阳性率为38.3%,其中SLE患者抗ds-DNA阳性率为65.2%,特异性达到96.6%,抗ENA阳性率为56.7%。本次研究共检测69例SLE患者,ANA阳性率为91.3%,镜下显示为单一核型以颗粒型阳性最高23.8%,如镜下显示为多种核型则以颗粒/核仁/其他为主,阳性率为36.5%。以上统计结果显示,SLE患者ANA阳性荧光核型图谱以颗粒型为主。PSS患者ANA阳性荧光核型以核仁型为主。结论在AID诊断中,同时检测ANA、抗ds-DNA、抗ENA多肽抗体可以提高检测阳性率,又降低漏检率,不仅能指导诊断,还可以对AID分类和疗效观察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检查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检测样本采用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进行控制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自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各类免疫检验的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为探究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对对比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免疫检验质量控制,而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对其的临床样本进行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后,其观察组患者中痊愈的患者41例(59.42%)明显高于对比组32例(46.38%),且治疗总有效率(98.55%)也明显高于对比组(92.75%),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的临床检测样本进行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后,患者的痊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的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患者,该方法可提高对患者诊断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帮助患者更好的进行治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检测样本 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桂林市灵川县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于2016年3~5月随机抽取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预防接种的600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做统计分析。结果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6.67%。随着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的升高,知晓率升高(P<0.01);常住人口知晓率高于流动人口(P<0.01);2次及以上接种者知晓率高于首次接种者(P<0.01);但不同年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结论我县0~6岁儿童家长对整体接种疫苗前后的注意事项知晓率相对较高,而对单个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以及全程接种针次等的知晓率较低,可作为今后宣传教育的重点;文化水平较低、经济状况较差的儿童家长是今后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 标签: 儿童家长 预防接种知识 知晓率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的效果与特点。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的是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接收并进行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同一时期抽取8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对两组抽取的研究对象进行检验,观察SF、AFu、cHE、GGT等相关指标以及检出阳性率和联合检出阳性率指标,以此判定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抽取的两组研究对象分别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抽取的研究对象的SF、AFu、cHE、GGT指标水平分别为21.5±4.8mg/L、48.5±16.6U/L、(45.6±8.9)*10?U/L和253.3±88.5U/L,而对照组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为10.3±2.8mg/L、16.9±3.9U/L、(10.4±2.4)*10?U/L和31.2±12.8U/L,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而研究组SF、AFu、cHE、GGT单个检出阳性率分别为68.5%、52.4%、54.6%与81.4%,对照组SF、AFu、cHE、GGT单个检出阳性率分别为0.8%、0%、1.2%和0%,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肿瘤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肿瘤生物标记检测可以起到较好的检测效果,能够明确肿瘤标志物中SF、AFu、cHE、GGT各个指标的情况以及标志物指标的阳性检出率等,对于判定肿瘤患者的病情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诊断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标志物 检验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