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路径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5年8月期间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患者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临床路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透析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路径 血液透析护理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倾向,并探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09年6月~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状态。对其中存在焦虑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SAS评分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中存在焦虑情绪者138例,占95.17%;与护理干预前相比较,患者SAS评分明显降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绝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倾向,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并给予心理疏导可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 标签: 血液透析 焦虑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文章从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营养不良对血透患者的影响、饮食护理以及护理干预研究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提高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饮食 护理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就是在血液透析液间放置一透析膜;利用弥散、对流、吸附等清除体内溶质与水分或向体内补充溶质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替代肾衰竭所丢失的部分功能1。但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往往会迅速危及患者生命,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低血压。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指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的低血压2,发生率可达50%—70%。所以,血液透析前有效的预防措施与透析中积极正确的观察和护理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存状态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对38例血液透析患者的1807次透析中发生的47次血液透析中低血压进行了成功救治与护理!现将相关护理经验及对策作如下总结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终末期糖尿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经验;方法严密监控血糖、预防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加强营养、保护血管通路、作好心理护理;结果21例死于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32例维持透析;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 标签: 糖尿病 肾病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采用灸法治疗血液透析病人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引发便秘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由分组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外用灸法和穴位贴数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血液透析病人便秘采用灸法与穴位贴敷进行治疗,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缓解便秘痛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便秘 灸法 穴位贴数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进行血液透析的3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15例和实验组16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SD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 标签: 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 影响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情况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得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96例患者中12例失去功能,死亡2例,肾脏移植21例,其余患者正常使用。结论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基本保证。而患者的自我防护和血透护士的操作是维持血管畅通的重要前提。

  • 标签: 尿毒症 透析 动静脉内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56例,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根据对患者长期的心理状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总结对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以及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措施。结果本组患者中大部分患者都能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能够进行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以及护理,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并且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患者进行细致的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存质量非常重要。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临床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院血液透析科的医院感染监测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份两个阶段来调查某院血液透析科的医院感染情况,并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第一阶段,84例透析患者感染26例,感染率30.95%。经针对性防控措施后进行第二阶段监测,59例透析患者感染10例,感染率11.24%。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共发生36例医院感染,其中19例呼吸道感染,占52.78%,9例血管通道感染,占25.00%,5例泌尿道感染,占13.89%,3例其他部位感染,占8.33%。结论该院血液透析科的医院感染常见呼吸道感染和血管通道感染,感染率较高,经针对性防控后,感染率明显降低。

  • 标签: 血液透析科 医院感染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血液透析室的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及其引发原因,以及针对引发风险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降低风险的措施。为医护工作者对于血液透析护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于我院血液透析室的成功案例以及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我院实行的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的降低风险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患者的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实行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后,我院血液透析室各项工作秩序井然,风险事件发生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降低了患者的治疗风险。实行护理质量管理前,我院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46%,实行护理质量管理后,我院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36%,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实行护理质量管理前,血液透析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85.6%,实行护理质量管理后,血液透析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97.4%,患者的满意程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实行护理质量管理,对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人员工作流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制定,加强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医院重视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其业务水平的提高,对于血液透析中心发生的风险事件设定必要的奖惩措施用以督促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水平的提高、护理责任心的加强。上述种种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血液透析中心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避免发生医患纠纷事件。

  • 标签: 血透室 护理质量管理 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的情况,为提高我院的专科护理工作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抽查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2月的52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52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有效率100%。结论对专科病人护理应更多的体现专业化、人性化的护理原则。

  • 标签: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4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早期的透析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44例患者中,28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治愈率达63.6%;8例转为慢性,维持性透析占18.2%;6例死亡,死亡率为13.6%;2例主动放弃治疗。结论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治疗
  • 简介:摘要急性肾功能衰竭虽然通过常规内科疗法也能部分得以恢复,但随着现代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血液透析已成为治疗此症的首要选择。在诊断确立的情况下,如在发生严重血生化紊乱症状出现前,尽早开始血液透析,可明显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1。本文以近年来所治疗的11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为样本,详细总结了血液透析疗法的适应症;透析全过程的护理;各种意外现象的应对措施及处理过程;尤其是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过程,全面贯穿于整个治疗期间,成为医学治疗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 标签: 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