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屈光不正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角膜地形。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3月收诊的90例(180眼)屈光不正儿童为研究对象,在麻痹前后进行角膜地形检查。比较麻痹前后的参数变化情况。结果远视儿童的要睫状肌在麻痹前后,其Kf(D)、Ks(D)、Ks-Kf(D)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儿童睫状肌麻痹后与麻痹前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儿童近视眼和远视眼在进行睫状肌麻痹后,其角膜散光和SRI、SAI没有明显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睫状体麻痹前后,角膜屈力、散光轴向、SRI、SAI无明显变化,所以在进行屈光不正儿童的检查中,麻痹并不会影响其检查结果,麻醉前后都可以进行角膜地形检查。

  • 标签: 屈光不正 睫状肌麻痹 角膜地形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检查(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EE)在隐源性脑梗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本院诊断治疗的163例隐源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头颅MRI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并分组进行TEE检查和经胸壁心脏超声(transthoracic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分析心源性脑栓塞的检出率。结果66例患者行TEE检查,共检出心源性脑栓塞15例(22.7%),97例患者行常规TTE检查,共检出7例心源性脑栓塞(7.2%),两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9)。结论TEE在诊断隐源性脑梗死病因诊断中有明显优势,应常规应用于隐源性脑梗死的病因诊断。

  • 标签: 隐源性脑梗死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超声心动监测指导高血压心脏病治疗。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分析心脏室壁变化。结果超声心动能有效评估心脏变化,降低心肌肥厚及心肌重量加重的发生率,改善临床治疗,有效指导高血压心脏病治疗。结论高血压患者定期行超声心动检查是必要的。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脏室壁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床边超声心动检查诊断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4例,分别进行床边超声心动检查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使用超声心动检查的符合率为88.24%,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查的符合率67.65%,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上采用床边超声心动检查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其诊断符合率较高,可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床边超声心动图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和CT联合应用在法乐四联征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法乐四联征患儿186例,术前均行心脏超声心动和64排极速CT检查,术中探查心内外畸形,测量主肺动脉、左肺动脉、右肺动脉直径。结果64排极速CT测量主肺动脉直径、左右肺动脉直径与术中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心动测量主肺动脉直径、左右肺动脉直径低于64排极速CT和术中测量结果(P<0.05);64排极速CT对心外结构畸形如冠状动脉畸形、体肺侧支循环、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弓发育异常的检出率高于心脏超声心动(P<0.05)。结论法乐四联征术前行64排极速CT检查,对手术方案的制订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法乐四联征 64排极速CT 心脏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非梗死区联ST段压低对梗死相关血管病变位置﹑合并非梗死相关血管的病变情况及梗死后心功能变化的判断价值。方法连续评价2009-2011年95例接受介入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分析入院时心电图,根据是否存在Ⅱ﹑Ⅲ﹑aVF联(下壁联)ST段压低及Ⅰ﹑aVL联(高侧壁联)ST段压低分为四组。A组下壁联ST段压低组(32例),B组高侧壁联ST段压低组(20例),C组二者均压低组(9例),D组二者均无压低组(34例)。四组间进行临床资料﹑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CAG)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的比较。结果冠脉造影发现对于梗死相关血管(IRA)A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近段的病变发生率高于B﹑C﹑D组(P<0.05)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36.1%﹑63.6%,A组合并右冠状动脉(RCA)病变的发生率高于其余各组(P<0.05),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9.4%﹑75%,各组间其他血管病变及病变血管支数无明显差异(P>0.05)。A﹑B组ST段的压低幅度与左室射血分数有相关性(A组r=-0.44,P<0.05;B组r=-0.66,P<0.05),C组ST段压低幅度与左室射血分数无相关性(r=-0.23,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下壁联ST段的压低能帮助判断梗塞血管的病变位置,非梗死区ST段的压低的联数目和压低幅度对预后心功能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血管造影术 心电描记术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灸、和合治疗仪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明显缓解且疗效显著。方法选择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仅给予常规的保守治疗方法;治疗组58例,采用常规的保守治疗方法+灸、和合治疗仪治疗。结果经灸、和合治疗仪治疗的患者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灸、和合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灸导治疗仪 和合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医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对其临床价值进行总结。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中医痰祛瘀药进行临床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空腹血糖、低切粘度、高切粘度及血浆粘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低切粘度、高切粘度及血浆粘度等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意义,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 标签: 中医导痰祛瘀药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放置鼻胃管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0月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置鼻胃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传统方法放置鼻胃管成功率为80%左右,采用丝法放置鼻胃管的成功率为10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采用丝法置入鼻胃管能显著提高成功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鼻胃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乐无痛分娩在临床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6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产妇行乐无痛分娩,对照组产妇行常规分娩,对比两组产妇临床镇痛效果、阴道顺产率、产后2h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实验组的镇痛有效率和阴道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乐无痛分娩可以缓解产妇的分娩疼痛,降低产妇的疼痛感;促进阴道顺产率的提高,减少产后2h出血量;不会影响新生儿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导乐无痛分娩 分娩镇痛 阴道顺产率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超声中频药仪调节胃肠道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4月我院60例胃肠道术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合并采用耦合剂贴片中的胃肠宁贴片(D片),利用超声中频药仪进行药物导入。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应用超声中频药仪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未见异常,两组患者治疗局部未见皮肤瘙痒、过敏等状况。结论超声中频药仪对促进胃肠道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超声中频导药仪 胃肠功能恢复 胃肠道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乐式无创接生技术对提高产科护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7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35例产妇,对对照组产妇进行传统的接生技术,对实验组产妇进行乐式无创接生技术,分析两组产妇的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的侧切例数、会阴Ⅱ度裂伤例数、新生儿窒息例数(6例、2例、1例)与对照组产妇(15例、9例、3例)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产妇的会阴伤口的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2.44±0.49)d、(3.01±0.22)d,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产妇的总产程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乐式无创接生技术的效果较好。

  • 标签: 导乐式 无创接生 产科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联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半年间1896例动态心电图,对符合早期复极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严格筛选。结果共检出113例,检出率为5.96%,其中男性80例,女性33例,年龄15~69岁。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心电图(100%

  • 标签: 12导联动态心电图 早期复极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丝法用于鼻空肠营养管安置术的优势,为基层医院采用普通胃镜完成鼻胃镜手术提供经验。方法36例需要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丝引导法置管组(A组)和胃镜下活检钳辅助推送组(B组),比较两组平均置管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深度。结果改良丝法置管组平均置管时间为(368±82.5)秒,一次性置管成功率100%,平均置管深度(115±8.9)cm;胃镜下活检钳辅助推送组平均置管时间为(487±128.5)秒,一次性置管成功率72.2%,平均置管深度(100±4.5)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丝法采用普通胃镜代替鼻胃镜,可有效引导完成鼻空肠营养管安置术,在基层医院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鼻胃镜 普通胃镜 导丝 鼻空肠营养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心动综合参数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使用心衰超声指数(HFEI)进行评分,对比患者治疗前后HFEI评分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超声心衰指数、肺动脉压力参数、左室舒张功能参数以及NYHA新功能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HFEI评分对于之后的治疗具有显著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综合参数 慢性心力衰竭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先天性心脏结构畸形中应用胎儿心脏彩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800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孕妇采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胎儿心脏情况,进而观察胎儿是否有出现先天性心脏结构畸形。结果胎儿畸形率检出情况,胎儿超声心动对1800例孕妇进行检查,发现其中有152例胎儿出现先天性心脏结构畸形,检出率为8.4%,有现漏诊25例,漏诊率为1.1%。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在产前筛查中具有尤为重要的诊断价值,其可以实时观察到胎儿的心脏情况,做到孕期先天病早发现,进而对临床诊断及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临床依据和准备,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 标签: 先天性 心脏结构畸形 胎儿超声心动图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趋势监护在癫痫以及亚临床癫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59例癫痫以及亚临床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脑电趋势监护,观察应用效果。结果癫痫发作上界、下届与癫痫持续时相比,具有显著差异(t=6.210/7.210,P=0.01/0.003<0.05);癫痫发作与癫痫持续状态时在Envelope参考电级上有显著差异(t=11.410,P=0.021<0.05),但在双极上无差异(t=0.12,P=1.20>0.05)。结论癫痫以及亚临床癫痫患者采用脑电趋势监测患者病情发作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癫痫以及亚临床癫痫 脑电趋势图监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检查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BAV)患者主动脉瓣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胸超声心动检测32例BAV患者的瓣膜情况与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病变及单纯主动脉瓣钙化患者对比,并测量主动脉内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超声心动能够良好的显示BAV二叶瓣膜及双冠状窦等解剖特征,并能清晰的显示主动脉瓣的厚度及钙化灶;BAV患者的瓣膜增厚及钙化情况与风心病患者类似,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内径之比大于风湿性心脏病和单纯主动脉瓣钙化患者。结论超声心动检查能够有效的测出主动脉瓣畸形的情况,在存在主动脉瓣钙化、升主动脉扩张及升/降主动脉比值增大的患者要警惕BAV存在,并对临床上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均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二叶式 主动脉瓣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胎心脏血管畸形诊断中超声心动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评估。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180例孕妇作为研究的对象,针对孕妇的胎儿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检查,评估胎儿心脏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结果心脏血管畸形胎儿18例(10.00%);在脐动脉、降主动脉、大脑中动脉指数上,健康胎儿与心脏血管畸形胎儿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心动诊断胎心脏血管畸形具备无创、安全可靠、精准度高等优势;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胎儿 心脏血管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