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标准作业程序在住院病人血液标本采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3月护士按照常规采血护理操作流程采集的血标本7210份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4-6月护士按照标准作业程序采集的血标本7421份作为观察组。比较应用前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采血SOP后,采血不合格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由71.7%提高到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作业程序在住院病人血标本采集中的运用,加强了护理操作过程的质控,降低了血标本的不合格率,提高了抽血的安全性和效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SOP 血液标本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讨论了护理程序在急诊外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130例急诊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5例,接受护理程序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65例,接受常规护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率为96.92%(63/65),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为78.46%(51/65),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程序在急诊外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理解情况,为改善预后奠定良好基础,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护理程序 急诊外科手术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市某公共卫生管理中心于2014年8月-2015年10月期间管理的82例高血压患者,将其纳入此研究中,并按照其抽签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模式分别为程序化健康教育以及常规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予以对比。结果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经过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后,其护理护理满意度经过计算后为97.56%以及80.49%,同时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学软件比对后,差异性有所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应选择程序化健康教育,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 标签: 程序化健康教育 高血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芬太尼+咪达唑仑联合给药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程序化镇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12月重症监护病房收治需预计镇静、镇痛的危重病患者70例,分咪达唑仑镇静组35例和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组35例,以Ramsay评分3~4分为镇静目标,密切观察镇静、镇痛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在镇静过程中,芬太尼+咪达唑仑序贯镇静、镇痛与单用咪达唑仑相比能够达到较好的镇静镇痛疗效,具有起效快,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间及停药后苏醒时间短,用药剂量少,费用低等优势。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镇静 芬太尼 咪达唑仑
  • 简介:摘要在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卫生消毒意识也越来越强,这对医院的疾病感染控制能力和消毒、灭菌水平要求不断的提高,使得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消毒隔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消毒、灭菌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医院控制和预防疾病的感染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而消毒、灭菌水平的提高需要医护人员的不断学习消毒、灭菌的正确方法、掌握专业的技能、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监测。

  • 标签: 程序化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48例老年痴呆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n=24)、观察组(n=24)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程序,并对比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06月-2022年10月。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降低;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评分提高;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失眠质量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评分,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预见性护理程序 老年痴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程序在肺结核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使用常规健康宣教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利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宣教的41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护理程序的健康宣教中的应用,能够改善护患关系、提升医疗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提高健康宣教的延续性以及完整性。

  • 标签: 护理程序 肺结核 健康宣教 应用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在成人斯蒂尔病患者护理实践中运用护理程序的效果。方法: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我院收治的87例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病例选择时间介于2020年5月-2021年9月,根据单双数法将患者划分为乙组(44例)、甲组(43例)两个组别,乙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对其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甲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对其采用护理程序,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探究护理成人斯蒂尔病患者最为适宜的手段。结果:经分组比较研究后发现,甲组患者与乙组患者相比护理后疼痛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示之为P

  • 标签: 护理程序 成人斯蒂尔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降低手术护理风险,提高护理安全性,对巡回护士工作程序的应用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应用巡回护士工作程序的手术患者,共计221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应用常规护理的手术患者218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第一台手术准时率、巡回护士在位率、手术护理质量、工作缺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第一台手术准时率、巡回护士在位率、手术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工作缺陷发生率更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巡回护士工作程序对手术治疗的患者可明显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显著降低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手术室护理安全性更高,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应用价值良好,对此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巡回护士工作程序 护理质量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在酒驾案件中,血液当中的酒精含量鉴定意见是司法审判的重要证据,血液当中酒精含量检测是否精准、是否真实,将会影响到司法审判的公平性与科学性。结合目前形势而言,国内在血液当中酒精含量检测程序方面并未出台规范性文件,严重影响到司法鉴定与司法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本文分析血液当中酒精含量检测方法,并且提出规范化检测流程,供广大相关人员参考。

  • 标签: 血液检测 酒精含量 规范化检测 司法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程序干预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的影响。方法:研究期间从我院急诊科在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均分到常规急诊护理的对照组,以及应用护理程序干预的试验组,对两组护理措施的影响情况进行观察,并完成相关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中患儿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护理期间护理程序干预措施的使用更利于提升治愈率,促进患儿康复速度,且深受患儿家长认可。

  • 标签: 护理程序 急性肾小球肾炎 患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收治的56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程序化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用程序化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程序化护理 脑出血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式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骨折患者跌倒效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骨科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并予手术的下肢骨折老年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程序式健康教育模式。采用修正版跌倒效能评估量表(MFES)分别在干预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跌倒效能。    结果:实施程序式健康教育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的跌倒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程序式健康教育模式有效改善了老年骨折患者跌倒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了患者的跌倒效能,帮助患者安全、有效地预防骨折术后跌倒的发生,对患者术后康复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程序式健康教育模式 老年 下肢骨折 跌倒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10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护理,实验组采取程序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3%,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65%,护理满意度为60%,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接受程序化模式护理,整体有效性较高,有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 标签: 程序化护理 脑出血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64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抽签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2例接受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其余32例接受预见性护理的设为实验组,并对这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从并发症发生率上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脑出血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肝胆外科压疮患者行程序化护理的效果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肝胆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程序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肝胆外科压疮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传统的护理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但其效果不明显,程序化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在肝胆外科压疮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更高,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 标签: 压疮 肝胆外科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高血压的护理中应用程序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7-2023.7,接受的80例高血压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纳入 40例样本,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程序化健康教育进行干预 ,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测定血压指标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指标测定结果更佳,比较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各项遵义行为评分明显更具有优势,结果比较P<0.05。结论:与高血压患者应用程序化健康教育,在提高疾病认知、控制血压水平方面具有显著应用效果。

  • 标签: 程序化健康教育 高血压 护理 血压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护理管理程序对肿瘤患者PICC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PDCA护理管理程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并发症低(P

  • 标签: PDCA护理管理程序 肿瘤患者 PICC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