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的护理工作流程,解决岗位之间、医护之间、医患之间的隶属管理关系,以达到高质量的资源整合,提高工作效率。方法根据灾害事故发生的危害性、紧迫性,结合有限的护理人员、场地、设施、设备等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流程管理步骤和程序,对由于地震灾害所造成不同程度伤害的500多名伤病员,采取积极有序、有效的救治、转移等措施。结果在2008年抗震救灾中,我院通过制定和应用“应急状态护理流程管理”,确保了地震伤员救治的及时性、安全性和收集相关信息的准确性。结论应急状态制定科学、安全、有效的护理流程管理,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医疗救治工作顺利开展和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 标签: 应急状态 灾害 护理 流程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治宫腔粘连中的应用价值与疗效。方法对45例临床及B超疑为IUA患者行宫腔镜诊治术。结果本组45例宫腔镜检查均确诊IUA,44例均经宫腔镜手术一次分离完成,仅1例行二次分离,术后宫腔成形完好41例,恢复正常经量30例。结论宫腔镜在宫腔粘连分解术中疗效肯定,宫腔镜是治疗宫腔粘连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消化道是指Treitz韧带以下部位,但是消化道出血,则通常指只有便血、没有呕血的情况,便血患者的病变可以来源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而不仅仅是消化道。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同样包括对病变定位和定性诊断两个方面。消化道出血的部位,结、直肠远超过小肠,左半结肠多于右半结肠。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和急、慢性炎症及良、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病、血液病、胶原病、肛门疾患。结肠和直肠的多种疾病可以导致消化道出血,可以是轻微的疾病,也可以是严重疾病。最常见的出血原因是结肠憩室和血管畸形,也可以是肿瘤、黏膜炎、缺血性结肠炎以及其他各种疾病。不同年龄段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不同。轻微出血可能与肛管疾病有关,如痔、肛裂、结肠或直肠的肿瘤和炎性肠病,这里将重点讨论存在明显出血的病例。

  • 标签: 下消化道出血 临床特征 病情稳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蛛网膜腔出血内科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蛛网膜腔出血患者42例内科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1例重度脑积水分转入脑外科手术引流治疗;死亡1例,余40例病情稳定后出院,住院时间15~60天,平均30天。结论减少出血后死亡及再出血,使损害的脑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 标签: 神经内科 蛛网膜下腔 出血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裂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病率。方法对35例Ⅰ期尿道成形术尿道裂患儿在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进行健康教育,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术后保证导尿通畅,合理镇痛减轻术后切口疼痛及膀胱痉挛,使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器照射伤口,保持局部清洁,密切观察疗效。结果35例尿道裂患儿中30例Ⅰ期愈合,治疗率为85.7%,4例尿瘘,均行Ⅱ期修补手术治愈。1例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后治愈结论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在小儿尿道裂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尿道下裂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蛛网膜腔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和血管畸形,多在情绪激动或过度用力时发病。一旦发生蛛网膜腔出血应及时在当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治疗或转院抢救治疗。在转送病人时需注意:(1)尽量让病人保持头高侧卧位,避免舌根后坠阻碍通气。(2)及时清理患者口中的呕吐物,以免误吸入气道。(3)避免长途转送,选就近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治疗。(4)转运前应给予脱水、降压等处理。(5)运送过程中尽量避免震动。(6)转送病人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并随时观察病情变化。(7)有随时进行抢救的基本措施。本病不论是手术治疗或内科治疗,一定要预防再出血的发生。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日,一项针对中国人对健康知识需求的大型调查显示:65%的中国人渴望了解更多的健康营养知识,这一数据居全球首位。但与此同时,又有近30%的人对各种不同的健康信息感到困惑,这一比例在全球位居第二。究其原因是让人困惑的健康资讯和良莠不齐的健康教育者让人们无所适从。许多健康教育书籍都说自己是“权威、科学”,可往往对于同一个话题会有数十种不同的说法.如”鸡蛋如何吃最有营养”:有的说要生吃,有的说得半生熟的吃,还有的说一定要煮熟透的才能吃等等。除了报刊、书籍这些平面媒介,电视、广播、网络上的健康知识更是“泛滥成灾”。甚至为了赚钱,不乏一些冒牌专家打着”健康教育”的旗号,向人们推销保健品。对此,很多业内人士呼吁:健康教育需要规范化!

  • 标签: 健康教育 健康知识需求 营养知识 健康信息 教育需要 业内人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1999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比率不断增加,老年病患者也随之不断增加,年轻人的养老压力日益增大,而我国目前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足以为老年人提供他们的养老需求,医疗服务水平不高、老年病医疗条件不足,养老模式创新迫在眉睫。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产生的一种新型模式,本文将从医养相结合模式的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对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健全完善。

  • 标签: 医养结合 老年护理 老年人 老龄化 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