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抗病毒治疗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145例CHC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疗程48周。按治疗结束时甲状腺功能情况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两组病例对照,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治疗结束时甲功异常34例,占23.45%,正常111例,占76.55%。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1例,占0.69%;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7例,占4.83%;亚临床甲亢2例,占1.38%;亚临床甲减24例,占16.55%。抗病毒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甲状腺功能的因素主要有性别(P<0.05)和甲状腺自身抗体(P<0.01),但抗核抗体(ANA)及抗病毒疗效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eg-IFNα-2a联合LBV治疗CHC患者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常见。

  • 标签: 肝炎 丙型 慢性 干扰素 甲状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孕不育患者的表型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分析染色体畸变的频率分布和类型。方法选自2009年3月-2011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0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对核型异常的染色体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40例患者经分析出现106例核型异常染色体,检出率为12.62%,其中常染色体异常51例,占48.11%,性染色体异常55例,占51.89%。临床表现多为性生殖器发育不良、原发或继发闭经、自然流产、胚胎停育、无精、少精等症状。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是导致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患者若久治不愈,可检查染色体的核型,以尽早发现不孕原因,对症治疗。

  • 标签: 不孕不育 染色体 核型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和血小板(PLT)含量的变化和意义。方法25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PT、APTT、FIB、FDP、D-二聚体和PLT测定,与20例健康人比较。结果恶性肿瘤患者FIB、FDP、D-二聚体较健康对照者增高。PT、APTT、PLT无明显变化。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栓塞等并发症,应重视这些患者的抗凝治疗。

  • 标签: 恶性肿瘤 凝血功能 抗凝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产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的患者进行分析,对本次研究收治的患有代谢异常患者进行分析,并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结果在55例没有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中,有23例患者出现了糖代谢异常的问题,占总例数的41%,加上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共有53例患者出现了糖代谢异常的问题,占总人数的62%,糖化血红蛋白的测试对针对心血管唐代学异常的问题具有特异性特征,而且可以提高检测的精确度。结论在对心血管内科的住院患者的糖代谢异常患者进行检测中,运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方式,可以提高检测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住院患者 糖代谢异常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饮食调节与生活方式干预在糖耐量异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糖耐量异常患者102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为期3个月的饮食调节与生活方式干预措施,采用前后对照法,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生理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评估干预效果。结果患者干预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腰围、腰臀比、体质量指标等各项生理指标及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各项生化指标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耐量异常患给予合理地饮食调节及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生理生化指标,对逆转糖耐量异常有积极作用。

  • 标签: 饮食调节 生活方式干预 糖耐量异常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肝细胞癌的诊断中血浆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肝细胞癌患者,设其为研究组;择取同期收治的40例乙型肝炎与酒精性肝炎患者,设其为对照组。为两组患者进行PIVKA-Ⅱ与甲胎蛋白(AFP)检测并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的PIVKA-Ⅱ阳性率与AFP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了AFP,PIVKA-Ⅱ也可以用于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断,其临床价值非常显著。

  • 标签: 肝细胞癌 血浆异常凝血酶原 甲胎蛋白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宫腔镜下诊刮技术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筛选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以实施的诊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1例。参照组实施传统诊疗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宫腔镜下诊刮技术进行诊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诊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有效率和确诊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宫腔镜 刮诊技术 异常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用药治疗的意义。 方法:选取了一名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的用药治疗全过程,评价临床药师在临床中的作用。 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患者药物治疗和管理,并对治疗过程中的药物选择、使用及不良反应监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了临床药师的价值。 结论:通过临床药师与医生组成团队,参与患者治疗的全过程,更能保障患者的合理用药及获得更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血脂异常 降脂药物 临床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合并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并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在血脂水平及护理有效率方面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脂水平及护理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并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血脂指数明显改善,护理有效率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脑梗死并冠心病血脂异常 护理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入院的80例行肛肠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加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排尿排便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排尿排便困难发生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25%),总体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χ2=6.275,Z=-2.39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借鉴意义重大。

  • 标签: 早期护理 肛肠外科 排尿排便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入院的60例行肛肠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加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排尿排便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排尿排便困难发生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25%),总体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χ2=6.275,Z=-2.39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借鉴意义重大。

  • 标签: 护理 肛肠外科 排尿排便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培养凝固酶阳性球菌(金葡菌)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的改变。方法检测37例血培养金葡菌感染患者和41例血培养凝固酶阴性球菌感染患者血浆的PT、APTT、FIB、D-二聚体,并与48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金葡菌组与凝固酶阴性球菌组、健康对照组比较,PT、APTT均延长(P<0.01),D-二聚体浓度升高(P<0.01),FIB含量降低(P<0.01)。凝固酶阴性球菌组与健康组比较,APTT、D-二聚体均有显著差异(P<0.01),PT、FIB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培养金葡菌感染对患者凝血功能产生影响,导致PT、APTT明显延长,D-二聚体含量升高,FIB含量降低。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凝固酶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血浆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血液疾病,造血功能障碍会使患者出现贫血的症状,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患者容易发生感染或出血。目前对骨髓异常中综合症患者的治疗多常规护理方式配合治疗,尽管也有一定的成效,但个别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出现下降,因此在本次研究中,针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进行评价,以便为临床更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文将以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间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电脑产生的随机数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进行综合护理,具体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及护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利用生活质量量表(ADL)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客观指标进行评分,以此来检验护理的实际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社交活动,身体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观察组病患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社交活动以及身体功能评分都要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使用综合护理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认为使用综合护理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效果较佳,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并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常规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9年3月收治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46例作为甲亢组,同期收治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46例作为甲减组,2019年1月-2019年3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4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TSH、FT3、FT4、血脂、HCY、血常规等项目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甲亢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TSH均明显降低,HDL-C、FT4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甲减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HCY、WBC、TSH均明显升高,HDL-C、FT4、RB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均存在血脂代谢紊乱,并且可引起外周血细胞不同程度的改变。

  • 标签: 亚临床 甲状腺功能异常 血脂 同型半胱氨酸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哈萨克族龋病患者血清五种微量元素的异常变化,分析其与龋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年龄>18岁的哈萨克族成人分为龋病组和对照组,空腹测其血清钙、锌、镁、铁、铜。结果对照组与龋病组的血清钙含量均低于正常值水平,龋病组的血清镁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龋病组中男性的血清钙水平低于女性,血清镁、锌、铁水平高于女性。结论提示哈萨克族患龋情况可能与某些微量元素及性别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子宫发育异常在不孕不育患者中发生率的单中心进行分析,综合性的探究其病症的发生率差异性。方法在我院2007年2月-2016年2月接受诊疗的“不孕症”及“自然流产史”行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的病患进行实验,以随机抽样的形式,在其中抽选出2300例病患当做实验的研究对象,对这2300例病患进行分析,将其依次分成自然的流产组、继发不孕症组以及原发性不孕症组,观察小组病患的原发不孕症、继发不孕症及自然流产患者中子宫发育异常的发生率的数值,对其数值进行分析和整合。结果经过实验,其中有490例病患为子宫发育异常、400例中隔子宫、30例单角子宫等。自然的流产组子宫发育异常发生率比较高,双角子宫发生率等数值也明显的高于继发不孕症组,其数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子宫发育异常主要存在于一些自然流产患者体内,尤其是中隔子宫和双角子宫患者

  • 标签: 不育 女(雌)性 流产 自然 子宫发育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