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郑州商文化的发现始于1950年,当时在今天郑州旧城南面不远的二里岗村,首次采集到陶片和石器标本,随后,考古研究所和省、市文物部门即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重点发掘工作。卅年来,已有许多重要遗迹被发现,也获得了大批珍贵的实物资料,取得很大的收获。与此同时,对文化性质,分期等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郑州商文化的发掘与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尚待解决,为此,本文拟综述卅来年郑州商文化的发掘与研究

  • 标签: 二里岗期 商文化 郑州商城 商代青铜器 文化层 居住遗址
  • 简介:一九七三年三、四月间,我们在定南县发现庙遗址和牛栏背遗址;在龙南县发现石壁岭遗址。现将上述三处古文化遗址简报如下。庙上遗址位于定南县城东约四百公尺的黄土山上,高出地面约五十公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庙上山南部坍塌面积很大,以致在黄土流泻过的稻田中仍能采集到印纹陶片。庙上遗址计采集石器两件(残),一为石斧,一为石环;青石质,磨制精细。计采集陶片

  • 标签: 古文化遗址 黄土山 陶片 定南县 石斧 石环
  • 简介:孔子刚去世,鲁国当时的国君鲁哀公非常悲伤,亲自写了诔文祭悼孔子,并在文中尊称孔子为“尼父”。鲁哀公又在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把孔子阙里的故宅改为庙,以奉祀孔子,这就是中华大地上专门供奉和祭祀孔子的第一座孔庙。

  • 标签: 历史文化 学宫 文庙 鲁哀公 孔子 去世
  • 简介:夏家店下层文化有彩绘陶器,资料集中见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中①,另外,我所在敖汉旗范仗子墓群中也挖到一些②,其他地区也有,但发表的不多.此种彩绘陶器都出土于墓葬中,此知彩绘陶器的纹饰与丧祭有关.

  • 标签: 夏家店 下层文化 彩绘陶器 纹饰研究 中国 文物考古
  • 简介:2012年5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进行浊漳河流域早期文化考古调查活动中,对屯留柳行遗址进行了调查和清理,发现了丰富的史前文化时期遗存。该遗址的遗物主要出土于灰坑H1和H2,两个单位所出的陶器在器类、质地、纹饰、制法上相同,表现出仰韶时期庙底沟文化阶段的典型特征。该遗址出土数量众多的尖底瓶残器,形态大多为锐角尖底、口部重唇,且两个部位的形态变化较小,应该代表了一个时间较短、面貌变化不大的文化发展阶段。总体来看,该遗址属于内涵单一的庙底沟文化中期阶段的典型遗址,出土陶器与晋南地区同时期陶器面貌基本一致,而与晋北同时期陶器差别较大,反映出仰韶文化发展和传播过程中因距离和地理环境而造成的面貌差异。柳行仰韶文化遗存为深入认识山西东南部史前文化提供了重要素材。

  • 标签: 考古调查 柳行遗址 仰韶文化
  • 简介:辉县商代文化遗存的初步研究张新斌Anewseven—phasedchronologyofShangCultureofHuixiancountyweresetupbasedonsystematicallyanalysisofthearchaeologi...

  • 标签: 文化遗存 琉璃阁 二里岗期 辉县 墓葬 遗址
  • 简介:马在现代人类生产生活方面的影响虽已远逊于古代,但马的情结在现代世界硬币中也屡有反映。本文试就现代世界硬币中的“马”币作一简介。

  • 标签: 硬币 马文化 图案设计 形制 面值
  • 简介:甘肃石窟规模宏大,分布面广,由东向西的地理位置上可分为:陇东石窟群、陇南石窟群、陇中石窟群、河西石窟群、敦煌石窟群等百余个大小石窟,其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可谓世界之最.而麦积山石窟属陇南石窟群,它位于秦岭西段的北麓,甘肃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最早开凿于十六国后秦(384-417年),后经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断开凿和扩建.现存洞窟计有194个;现存塑像七千余尊;现存壁画一千多平方米.

  • 标签: 麦积山石窟 体育文化 弓箭运动 武术 传统养生
  • 简介:临夏,远在距今15000年左右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东乡族自治县下王家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此遗址经1986年10月、1988年2月和1990年3月三次调查,发现打制石器10件,其中有砍砸器2件、刮削器4件。在该遗址一处300米高的断崖上暴露出厚约50厘米.长约200厘米的灰层,其上覆盖7米多厚的粉砂质黄色粘土层.

  • 标签: 远古文化 临夏 旧石器时代 文化遗址 东乡族自治县 人类活动
  • 简介:一、河洛地区与河洛文化在讨论河洛文化发展阶段之前,需要明确两个概念:一个是河洛地区的文化,另一个是河洛文化。河洛地区是一个区域性的概念,这里的河指黄河,洛指洛水,河洛地区即为黄河中游和洛水流域的广大地区。黄河中游是指黄河由河曲而东。经三门峡、盂津、荥阳、郑州、开封,直达兰考境内;洛水发源于陕西冢岭山.经陕西洛南,

  • 标签: 河洛文化 文化源头 早期发展 河洛地区 史前文化 礼乐制度
  • 简介:<正>大冶地处鄂东南丘陵地带,北临长江,南依幕埠山脉,境内北、西、南三面是丘陵区,南面地势较高,中部、东部为湖沼区,其中的大冶湖直通长江。这里矿产资源丰富,自石器时代起,人类就在这里活动,商周时期文化遗址更为普遍。但由于考古工作没有全面开展,对这一地区的古代文化面貌,认识一直是不够清晰的。针对以上情况,1982年秋季至1983年春,黄石市博物馆和大冶县博物馆在开展文物普查时,重点对古文化遗址进行了调查。先后调查遗址共26处。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对黄石、大冶地区的古代文化面貌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现选择其中四处遗址,简报如后。

  • 标签: 古文化遗址 文化面貌 考古调查 商周时期 红陶 博物馆
  • 简介:这次炎黄文化和河洛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经过四天的热烈讨论就要闭幕了。会上来自海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发表了意见,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贯彻了“百家争鸣”的方针。我觉得会议开得很好,很成功。大家对河洛文化的研究相当深入,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新的观点、新的材料。现在轮到要我发言了,确实有点惶恐,因为河洛文化根深叶茂,内涵非常丰富、非常精奥,我没研究,确实说不上什么。

  • 标签: 河洛文化 中国 文化起源 地域特点
  • 简介:浅谈良渚文化玉璧的功能周世荣良渚文化出土大量精美的玉璧,它对中国古代社会和货币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良渚文化是长江流域太湖平原和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唯一的以大量玉器和以独具特色的玉文化作为主要特色的古文化遗址。良渚安溪一带,清末即以出土玉器闻名...

  • 标签: 良渚文化 玉璧 马王堆汉墓 西汉墓 随葬品 先秦时期
  • 简介:1995年,在三星堆遗址西南约60公里成都市郊的新津县宝墩遗址找到了早于三星堆古城的宝墩龙马古城,据1996年发掘材料的碳测数据为距今4500年左右。以此为突破口,证实了60年代调查发现的郫县三道堰遗址的古城、温江县鱼凫村遗址的鱼凫城,80年代调查发现的都江堰市芒城村遗址的芒城,

  • 标签: 三星堆遗址 城址 古城 发掘 年代 西南
  • 简介:(四)、关于“缺漏和遗憾”本节标题所谓“缺漏和遗憾”,乃是援引《辞典》编者《后记》中的谦逊之语。但其收载“缺漏”与否,只能按照编者所订尺度去衡量。因此,即使没有收载读者崇尚的人物史事,也都全无“遗憾”的理由。那么,要想指证缺漏,从而表示遗憾,也就只能是在符合编者收录标准的同类、同等、同档次事物中加以比较。譬如既在同一水平线以上,且又同时并存于一地的同类事物,倘若却以词条收载其中相形见拙者,反倒舍弃略微好些的,这难道不算“缺漏’吗?《辞典》确有如此遗憾之举!例见下述。

  • 标签: 《成都文化文博辞典》 文物考古 中国 四川 笔误 校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