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4 个结果
  • 简介:清代湖广土家族地区改土归流,土兵被裁撇,来自省内外的绿营兵进驻到湖广土家族地区,先后成立永顺协、施南协和永绥协,并在基层社会中设置汛塘.绿营兵的进驻,巩固了湖广土家族地区改土归流的成果,有利于民族经贸往来;推动了汉、土文化的互动与交融;维护了社会稳定.到19世纪初,绿营兵的战斗力衰退,土家族地区组织乡勇,维护地方社会稳定.从土司时期的土兵,到改土归流后的绿营兵,再到团练乡勇,反映了清代湖广土家族地区基层社会防务的变迁.

  • 标签: 改土归流 绿营兵 民族经贸 民族融合
  • 简介:我国的民间音乐可谓是浩如烟海,贵州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音乐更是多姿多彩,除民歌、戏曲外,还有许多民间吹管乐器,如苗族芦笙,布依族勒尤,侗族侗笛等,可谓是种类多多。然而,彝族的莫轰却鲜为人知。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音乐文化异常丰富的民族,每逢彝族重要场合必有莫轰,这是彝族从远古时期一直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本文通过形制、人文背景、功能并与唢呐的异同对比等几个方面阐释彝族莫轰。

  • 标签: 贵州少数民族 吹管乐器 彝族莫轰
  • 简介:字词是一年级学生语言表达书面化的敲门砖,是语文学习的基石。王力认为:“要写好文章,首先要学好造句。”法国语言学家马赛科恩《语言》一书认为:“语言的主体就是全部词汇。”他们无一不在告诫我们字词积累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一年级正是学生书面性的字词积累从无到有、从一团乱麻到抽丝剥茧的关键时期,一年级教师更应该着重关注和引导学生的字词积累。

  • 标签: 小学一年级 字词 一年级学生 语言表达 语文学习 《语言》
  • 简介:当下环境污染加剧,旅游休闲需求加大,生态旅游在满足游客内心世界和外部生态平衡方面扮演关键角色。本文以青海省为研究案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生态旅游目的地形象、体验价值和游客忠诚的结构关系。验证结果发现,生态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情感形象;生态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积极影响游客体验价值。此外,生态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和游客体验价值显著正向影响游客忠诚,相比之下,情感形象并不影响游客忠诚。本研究对上述发现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生态旅游 目的地形象 体验价值 游客忠诚 青海
  • 简介: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就业难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英语专业就业被第三方调查公司列为十大红牌就业专业之一。存在着特有的困难和空前的挑战。通过对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创业现状以及思想观念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就创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对就创业问题在意识观念、教学改革和组织保障上提出建议和对策。

  • 标签: 英语专业 创业现状 对策研究
  • 简介:研究基于湖南卫视纪录片《变形计》节目中的城市主人公话语语料,剖析"问题学生"的易位话语,探讨主人公转型动因的要素。研究发现,转型动因主要有:(1)内源动因,变形主人公潜藏的善良、同情、感恩等品质和自我反思能力的触发,是转型成功的基础;(2)外源动因,朴实且温情的农村家庭新氛围和学校新环境、残酷且现实的社会挫折体验和实践磨难教育,是转型的外在重要推动因素。

  • 标签: 问题学生 话语分析 转型动因 变形计 易位教育
  • 简介:在敦煌研究院许多公开的老照片下面都标注着'李贞伯拍摄'的字样,李贞伯是怎样一个人呢?许多人对李贞伯的认识可能就仅限于莫高窟一位老摄影师罢了。而当我们拨开岁月的尘埃,走近这位已故的老先生后,就像认识了莫高窟的一幅隋唐壁画和雕塑一样,发现太

  • 标签: 平淡记 摄影师李贞伯 敦煌研究院首位
  • 简介: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虽然第二学段是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起步阶段,但在第一学段过程中,也或多或少涉及写话、写句子。如果在第二学段直接过渡到篇章,必然会增加习作难度,降低学生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

  • 标签: 学生兴趣 习作能力 写作能力 精彩生成 利用 读写
  • 简介: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和敏感的时期,因清代乃是满人人关后以异族身份建立的新朝,其政权易手发生的鼎革含义与前朝以汉人为主体的更新换代大有不同。故从晚清到民国初年,对这段历史的诠释主要受制于立宪派和革命党激辩后留下的思想遗产。革命党认为,明清易代出现的大量遗民舆论正可为清末的反满行动提供抗争资源.

  • 标签: 明末清初 思想文化研究 范式 中国历史 民国初年 思想遗产
  • 简介:各市县(市、区)地方志工作机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志事业发展实施纲要(2016-2020)》精神,扎实推动宁夏地方志理论研究工作,2007年底以来,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面向全区征集理论文章,2018年10月以《宁夏地方志编纂研究(第一辑)》书名择优正式公开出版。

  • 标签: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地方志编纂 优秀论文 地方志事业 表扬 通报
  • 简介:学术之推进,体现在新问题的提出与新材料的发现。出土墓志作为"地下之新材料"与"纸上之材料"互证曾是中国中古史学术研究的新方法,史学研究也确曾面目一新。然新旧之义是相对的,时下,当我们运用所谓新技术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时,新学问却收效甚微。虽新见墓志剧增,讨论者亦众,惜其能够呈现新问题之意义者则寡。

  • 标签: 出土墓志 中古史 古史研究 整理 史料 述评
  • 简介:抗战时期,大批考察家来到西北腹地的甘青藏区,对经济的调查是重点内容之一。局部抗战时期是调查研究的起步发展阶段,全面抗战时期是繁荣鼎盛阶段,其中抗战救国是最大的推动力。通过此类研究,一方面提高了国人对边疆社会的关注,增强了他们对藏边社会的认识程度;另一方面,对甘青藏区经济情况的系统描述为开发该区提供了认识上的支持。

  • 标签: 甘青藏区 经济调查 报刊资料
  • 简介:本文从范式来源、政治背景、中西历史走向比较、被支离的多民族国家历史、国际宋史学界对唐宋史分期认识的变化以及国内唐宋史研究的实践等6个方面,对21世纪以来才成为热点问题的“宋代近世说(唐宋变革论)”,在国内唐宋史研究特别是宋史研究中的利弊得失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基本结论是,唐宋史研究应当翻过纠缠于宋代近世说(唐宋变革论)这一页。

  • 标签: 宋代 中国 近世 唐宋 变革 文艺复兴
  • 简介:4月10日,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在福州召开五届五次会员大会,总结2017年工作,讨论部署2018年工作。省政协副主席杜源生到会并讲话。省级老同志何少川、陈荣春参加会议。马照南常务副会长作工作报告。省社科联、省侨联等有关部门领导及会员120多人到会。会议由陈朱副会长主持。杜源生副主席在讲话中指出,

  • 标签: 炎黄文化研究 政协副主席 何少川 工作报告 政协工作 习近平
  • 简介:乡土建筑是乡土文化资源之一,它不仅承载着民众浓浓的乡愁与思绪,同时也是乡村精神灵魂所在。乡村振兴需革故鼎新,美丽乡村建设要推进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然新农村建设与乡土建筑保护并不是一对矛盾体。只有正确认识、理解新农村建设内涵与乡土建筑价值,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守住美丽乡村新风貌的灵魂、人文内涵和底蕴。

  • 标签: 美丽乡村 乡土建筑 传统文化
  • 简介:本文通过运用史料查阅、田野调查研究的方法,对闽西武平县一个客家村落萧屋的家训及其现代性转化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客家萧屋经过几百年的积淀和发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家风家训,凝结了"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耕读为本"的持家方略、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等生活哲学和道德智慧。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既需要继续弘扬和继承传统的优良家庭美德和家风家训,也需要进一步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标签: 客家 家训 现代性转化 田野调查
  • 简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每事问》这首诗中说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上教师提问“问得巧”,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两指弹出万般音”,“沉默”的课堂就会化静为动,高潮迭起,流淌出美妙的旋律。问题设计的好坏,是课堂教学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那么,课堂上我们如何做“巧问”的智者呢?

  • 标签: 课堂教学目标 教师提问 智者 校本化 有效性 实践
  • 简介:在个案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散杂居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散杂居民族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提出要修订和完善关相关法律法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与建设力度,推动教育文化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大力开展民族精准扶贫工作,加强散杂居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动散杂居民族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 标签: 散杂居民族发展 民族乡 问题 对策
  • 简介:伴随着1949年政治层面的天翻地覆,历史学亦发生了“破旧立新”的剧烈变化。中国科学院近代史所接续延安史学之脉络,其于1950年率先创建,即有从人脉关系上切断与“旧史学”界的联系、着重培养新生力量、树立马克思主义史学正统之用意。但实际上,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间,近代史所逐渐引入的“旧史家”亦不在少数,且在近代史资料整理编纂中发挥了相当关键的作用,为近代史所的早期发展贡献颇多。近代史所中,“新”“旧”学人并存,其中的“旧史家”群体,正为当代史学史提供了一个颇为难得的研究样本。从中科院近代史所的“旧史家”在“十七年”中的实际境遇可以看到,这些“旧史家”大多出于民族主义情感对新政权有较多认同,且力图融入新时代。但他们既需面对新、旧时代中自身处境的落差,还需承受思想意识中“新”与“旧”的糾结缠斗,有时亦不免感到进退失据,无所适从。整体来说,他们均经历了一番并不轻松的心路历程。

  • 标签: 旧史家 中科院近代史所 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