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从公元一千年成为独立民族国家以来,越南就不得不面对“地理位置束缚”。越南与其强大北方邻国——中国拥有共同边界。时至今日,越南8800万总人口数只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省份的人口数。正如布兰特利·沃马克(BmntlyWomack)在他一个主要研究课题中指出:在已记录历史,中越两国双边关系都是一种持续不对称结构。

  • 标签: 越南 中国 对称性 成熟 不对称结构 民族国家
  • 简介:在成为中国和东南亚相关国家争端之前,南海争议就已存在很长时间。二战后,中国大陆、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相继对南海提出主权诉求,争端发展掀开新篇章。本文认为,在苏哈托铁腕统治下,印尼与南海相关利益经历了从维护领土主权完整向维持国内稳定转变过程。前一阶段是因为受到中国版图涵盖部分印尼水域威胁,后来转变原因则是印尼与中国经贸合作深化。抛开与中国半心半意复交,印尼试图为争端各方建立一个双轨对话平台,该平台后来证实是有所裨益.苏西洛时期,印尼逐渐从被动角色变成了主动中立协调者,推动了争端解决进程。本研究指出,印尼在南海争端作用受到意识形态和历史双重因素限制。长期意识形态局限决定了印尼在争端优先利益选项,而外交政策是追求这种利益目标的实用途径。印尼与中国过往关系也影响了印尼,使后者立场随双方关系起伏变化。此外,在东盟并不明朗一体化进程,印尼独自承担着中立协调者任务。

  • 标签: 南海 争端 印尼 中国 东盟
  • 简介:90年代安全因素对中美关系影响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性:一方面,中美之间存在着重大共同安全利益,因而安全因素对中美关系维系和发展起到了主要作用;另一方面,美国仍沿用冷战思维,视中国为威胁,对中国采取了一些遏制政策,从而使两国关系经常出现摩擦和冲突。今后,这种双重性会继续存在,因此,未来中美关系将在合作与冲突不断向前发展

  • 标签: 中美关系 安全因素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 简介:印度储备银行及其在金融宏观调控作用李德昌THERESERVEBANKOFINDlAANDITSROLEINMACROFlNANClALREGULATlONANDMANAGEMENTININDIA¥LiDechangTheauthor,inthep...

  • 标签: 印度储备银行 商业银行 金融宏观调控 清偿能力比 非银行金融机构 中央政府
  • 简介:中印皆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核心动力,但目前两国都面临着经济增长减速巨大压力,因此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经济快速平稳增长是两国面临共同课题。由于中印两国都有维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巨大潜力,两个快速膨胀巨大市场不仅是世界经济发展重大历史机遇,而且也为两个经济结构迥异、产业优势互补经济体提供了巨大合作空间。

  • 标签: 结构调整 互补性 合作前景
  • 简介:克林顿政府对印度态度由冷到热,实施讲求实用政策:在经济方面一贯重视发展与印双边贸易,打开印度市场,但在核问题、军事合作及克什米尔问题上,则实施一些具有矛盾性政策.这些对印政策都为维护和实现美国经济、安全和地缘政治利益服务.

  • 标签: 克林顿 对印政策 现实主义
  • 简介:中俄之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俄国东正教传教团是1917年前中俄文化交流主要渠道,尽管传教团具有明显政治目的,但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两国文化交往发展。

  • 标签: 俄罗斯 文化 东正教 中国
  • 简介:中美关系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复杂且最重要一对双边关系,两国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结构性对抗又有利益捆绑,同时易受第三方因素影响.理解两国互动所薤涵这种复杂性并把握其动态特征,对于应对未来中美关系所面临挑战和机遇至关重要.21世纪以来,中国快速崛起以及随之而来中美实力变化动摇了中美战略稳定基础,美国对华政策出现摇摆,双边关系在传统竞争领域之外还面临着新领域、新问题竞争与摩擦,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增大.但这些挑战也蕴涵了有利于未来发展巨大机遇.中美两国主体性特征、时代条件和历史条件是双方走出“守成国家与新兴大国必有一战”历史逻辑基础.未来中国对美国外交将在不断创新同时保持-贯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国安全战略首要任务将是把握机遇,以自我发展为核心,沉着应对周边局势,积极扩大外交布局并承担国际责任.在创造有利国内国际环境基础上,加强中美合作,管控危机,促进中美共同利益,通过建立功能性伙伴关系走上共同演进之路.

  • 标签: 中美关系 战略博弈 功能性伙伴关系 共同演进
  • 简介:在影响美巴关系诸多因素,巴基斯坦代议制政府是较为重要一个因素。本文将简要梳理巴基斯坦代议制政府发展历程,并分析其与美国相互认知和政策取向,然后再分析冷战与后冷战时期巴基斯坦代议制政府因素对美巴关系影响,最后对于美巴关系巴基斯坦代议制政府因素做出一个较为准确评估。

  • 标签: 美巴关系 巴基斯坦代议制政府 冷战时期 后冷战时期
  •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前苏东国家经济转轨已走过近10历史。经历了10年经济转轨后,一些国家经济得以恢复并持续增长,一些国家仍处在艰难探索之中;一些国家建立了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新框架,一些国家却仍受制于旧制度遗产。如同我们对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剧变深层次原因仍在寻根究底一样,转型国家经济转轨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它们关注。

  • 标签: 前苏东国家 经济转轨期 经济体制 政治问题 经济自由主义 民族主义
  • 简介:1965—1968年是越南战争最为残酷年代,美帝国主义发动局部战争,源源不断地派遣远征军及其同盟国军队到南越参加战斗,同时利用空军和海军对北越实施轰炸、封锁。越南战场上美国及其同盟国军队数量大幅增加,至1968年达到了50多万人,另外还有100多万越南伪军。越南战争形势日益复杂,战争极为残酷。

  • 标签: 1968年 越南战争 中国 军队数量 美帝国主义 局部战争
  • 简介:传统经济学在用市场手段解决环境危害与资源利用问题中,其理论与实践是不相一致,甚至是相互矛盾.为了揭示这种矛盾性,本文将从市场对环境失灵、社会与个人利益,环境、资源、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资源开发技术变化与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对传统经济学在环境、资源与市场关系方面存在问题及其表现出来市场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用法律手段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比市场手段更有效观点.

  • 标签: 传统经济学 资源环境储量 可持续发展
  • 简介:东南亚市民社会组织壮大以及参与地区事务积极性提高是新时期东盟地区主义发展一个明显特征,这也为东盟双轨外交之外提供了新外交沟通形式,第三轨道外交成为市民社会组织参与并影响东盟决策重要形式。通过对这一现象分析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东盟决策机制和过程。

  • 标签: 东盟 非政府行为体 第三轨道外交 决策
  • 简介:环境殖民主义是在新国际形势下出现没有殖民地殖民主义,是某些发达国家利用环境问题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产物。其本质和旧殖民主义一样,是为了攫取穷国资源和财富。它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没有炮火资源掠夺;不见兵卒污染入侵;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等。

  • 标签: 环境殖民主义 生态侵略 污染入侵 环境壁垒
  • 简介:2011年是世界极不寻常一年,一些重大动向正在对世界形势发展起着格外重要影响。美国经济乏力、债务沉重,可能长时间陷于困境,美元“一统天下”局面一旦被打破,必将冲击美国世界霸权:欧盟在全球金融危机及由此引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打击下,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停滞;新兴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正在缩小.必将对国际秩序形成挑战,引发国际大变动;美国企图利用“阿拉伯之春”谋求扩大和巩固在中东战略利益,结果导致中东乱局难有穷期;中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影响力提高.同时也面临各方面的挑战和压力不断增加。

  • 标签: 国际形势 美国霸权 欧洲一体化 国际秩序 中东乱局 中国和平发展
  • 简介: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对中等强国在全球治理重要性认识不足,本文则通过历史考察和实证分析,以独具一格见解和视角透析中等强国与全球治理机制之间潜含内在逻辑和因果关联,进而得出中等强国既是影响国际体系轮动变量、也是容纳全球秩序流变结果重要因素之一,以及中等强国联合自强合作模式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深远实践价值研究结论。

  • 标签: 全球体系 中等强国合作 大国格局
  • 简介:莱蒙托夫是俄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他作品蕴涵着对自然生态关注以及大自然与人生命关系思考。在他创作,主张人是大自然一部分,人要融入大自然,热爱自然,从而开了早期生态文学先河。结合生态学观点,重新解读和诠释莱蒙托夫作品,对我们深有启迪。

  • 标签: 莱蒙托夫 高加索 生态文学 俄国
  • 简介:中印建交之后,两国关系机制化建设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影响这一进程既有双边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其中双边因素包括两国边界冲突、安全观念以及政局变动;外部因素包括国际格局、美国南亚政策和中巴关系走向。对于这些因素我们应予以正确认识和理解,在充分发挥和利用积极因素同时,将消极因素所带来不利后果降至最低。

  • 标签: 中国 印度 机制化建设 影响因素
  • 简介:三、移民地调查要实施新形态移民事业,就要进行事先调查。1930年3月2日,拓务大臣松田源治将马来半岛“移民调查”任务交给了南洋协会。该任务内容如下:

  • 标签: 投资移民 日本人 马来亚 马来半岛 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