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在新一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家中,道格拉斯·凯尔是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凯尔以其丰富的著作、公允的立场、深刻的剖析,对当代美国媒介文化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凯尔提出"媒介文化"、"媒介奇观"等概念,力图以此抓住当代文化现象的新发展,并超越具有精英主义二元对立意味的"大众文化"、"通俗文化"等传统概念。在媒介文化研究的理论方法上,凯尔提出"多视角文化研究"、"诊断式批评等概念",丰富、发展了批判理论和英国文化研究的理论方法。本文以道格拉斯·凯尔的媒介文化研究理论为切入点,在对凯尔的媒介文化研究理论进行梳理、阐释、剖析、评价的基础上,力求管窥新一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媒介文化理论研究之一斑。

  • 标签: 道格拉斯·凯尔纳 媒介文化 媒介奇观 媒介批判理论
  • 简介:乌托邦是齐蒙特·鲍曼著述中的一个核心议题,是他理解和阐释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鲍曼认为,乌托邦是对未来美好世界的想象,对现实的评判,具有现实性和非现实性。作为一种文化想象或精神信仰,乌托邦属于'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的范畴。因此,鲍曼支持整体上的乌托邦精神,反对将其简化为一个特定社会的规划付诸实践。在后现代社会,人类的乌托邦梦想已分解为自我无限膨胀的私人的消费幻想,成为了一种'消费乌托邦'。鲍曼强调乌托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倡导人类共同努力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 标签: 乌托邦 现实性 可能性 社会规划 美好社会
  • 简介:赛博作为20世纪晚期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标志,不仅蕴涵着西方语境中人与机器、心灵与肉体等古老隐喻,同时也是控制论视角下对这些命题的一种重述,同时赛博也为从当代的角度对这一古老命题进行反思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 标签: 赛博格 隐喻 控制论
  • 简介:迈斯是国外毛泽东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他以五四运动旗手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为参照对象,在指出五四运动反传统底色的同时,将反传统分为全盘反传统和温和反传统两个派别,并详细考察了青年毛泽东相对温和与保守的反传统文化性格,认为这一性格直接影响到毛泽东接受和解释马克思主义的方式。

  • 标签: 青年毛泽东 反传统 文化性格 迈斯纳
  • 简介:徐碧辉的《实践中的美学》系统总结了20世纪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它以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中国古代美学为参照,深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经验、学术个性和在新世纪的发展前景。以学术史总结为基础,此著又提出一套由审美基础论、审美感性论、审美把握论和审美文化论四部分组成的、个性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体系。本著史论结合,既有个性化理论创见,又能体现平实、包容的健康学风。

  • 标签: 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 学术史总结 个性化理论建构 平实 包容的学风
  • 简介:施蒂对费尔巴哈的批判直接促使了马克思重估费尔巴哈哲学的意义,而施蒂关于个体自由、"利己主义者的联盟"等思想启迪了马克思重新思考个体自由与共产主义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看到了施蒂理论中存在的矛盾:试图在形而上学的范围内解构旧形而上学,即作为推翻旧形而上学之基础的"我"最终还是作为抽象的主体被固定下来了。在施蒂与费尔巴哈的对决中,马克思看到了自我意识的批判界限,找到了绝对主体的感性实践基础。

  • 标签: 马克思 施蒂纳 唯一者 形而上学 哲学革命
  • 简介:法比奥·维吉教授与海克·费德教授是齐泽克研究与批判理论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已出版相当数量有影响的论著。目前两人共同担任英国卡迪夫大学齐泽克意识形态批判研究中心主任。2016年9月下旬第五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召开期间,笔者在杭州约两位学者进行了访谈。话题由齐泽克理论出发,延伸至资本主义批判、拉康理论和马克思学说,两人与我们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理论思考和重要学术成果。

  • 标签: 齐泽克 资本主义危机 拉康 马克思 批判理论
  • 简介:批判地继承文化艺术遗产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中的一个基本观点。毛泽东明确指出:“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部应该吸收”。但是“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他的这一主张,可概括为不拘一,推陈出新”。这一思想,在毛泽东诗词的用典艺术上充分得到了生动、具体的体现.

  • 标签: 文化艺术遗产 毛泽东诗词 不拘一格 用典 毛泽东文艺思想 批判
  • 简介:<正>在马克思思想的生成与创制过程中.施蒂的出现与影响似乎最为短暂.甚至几乎可以说是转瞬即逝的。在《惟一者及其所有物》之前,施蒂基本上默默无闻;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其显赫于一时的声名又戛然而止,复归于沉寂。仿佛一颗划过天际的流星,在极为短暂的闪烁之际.便已湮没到沉沉的夜幕中去了。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施蒂的出现与意义就被看得几乎纯粹是偶然的了,仿佛这一角色即便不是完全多余的,也仍然是无关紧要的。这样一来,马克思对施蒂的批判——特别是

  • 标签: 施蒂纳 形而上学 费尔巴哈哲学 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批判
  • 简介:鲍曼以消费为核心,阐述了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变,通过对消费社会中“新穷人”消费状况以及新社会关系的分析,批判了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和民主政治的虚伪性。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视野下,鲍曼的社会批判理论显示了研究方法、解决社会矛盾等方面的局限性。

  • 标签: 消费社会 鲍曼 新穷人 底层阶级
  • 简介: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将毛泽东对干部必备素养和干群关系问题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究放置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宽广视阈加以考察,进而从干部的定义和特征、干部的防腐路径以及干群关系问题与矛盾的化解等进行了剖析。迈斯的探讨由于主观的理论预设导致部分结论的欠妥与武断,但为我们深入研究毛泽东的干部观及其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视角。

  • 标签: 毛泽东 莫里斯·迈斯纳 干部 干群关系
  • 简介:赫勒认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现代美学,是资产阶级时代的产物。美学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成为一种普遍哲学,并根据自身的体系推论出来的普遍意识形态和普遍理论的偏爱来评价和阐释'审美领域'、'审美'、'客观化的美'以及在这个框架之内的艺术。在现代社会,美学是必要的和不可改革的。赫勒在总体上肯定现代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不可否定的地位,同时也认识到,美学本身又存在难以根除的悖论:赫勒认为,现代美学的合法性基于一种价值'共通感';然而以'共通感'作为基础的美学却受到质疑——现代社会的'共通感'属于历史哲学范畴,是前设的,不具有绝对普遍性,它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同时也是变动不居的。赫勒承认这是产生美学自身悖论的根源,是不可消除的,但它也不成为取消美学的理由。

  • 标签: 阿格妮丝·赫勒 现代美学 历史哲学美学 共通感 合法性
  • 简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蕴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他们提出了“两次提升”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预设、“两个和解”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原则、“两种尺度”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等有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些思想是理解当代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理论的重要思想平台。

  • 标签: 马克思 思格斯 可持续发展思想 社会发展理论 实践原则 评价标准
  • 简介:利特的《正派社会》是社会公平的重要论著,其“制度不羞辱社会任何一个人”的伦理对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城市新移民市民化的制度藩篱主要有:二元户籍、土地、社会保障、教育等制度。上述制度许多方面有违社会公平公正原则,对照马利特正派社会的伦理原则也不相符。要建立公平正派的社会伦理规范,首先,要建立不羞辱和有自尊的社会伦理;其次,营造公民社会的宽容和共存的社会氛围;第三,形成在正派社会中学习认同的规范。在制度设计方面,要注重整合顶层设计,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行土地制度及联动的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平教育制度,以助推新型城镇化人的城镇化的目标实现。

  • 标签: 城市新移民 市民化 正派社会 权利 制度
  • 简介:[受访者简介]哈尔特·胡布曼博士(Dr.GeraldHubmann),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秘书长、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MEG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工作站总负责人,主持MEGA2出版项目的组织、统筹与编辑工作,主编多部MEGA2卷次。乌尔里希·帕尔博士(Dr.UlrichPagel).

  • 标签: MEGA^2 《德意志意识形态》编辑 陶伯特版 季刊 著作
  • 简介: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中介。在世界市场形成后产生的世界交往包括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普遍的全方位的交往与联系。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的形成造成了世界性的阶级对抗和冲突。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的形成构成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生的重要前提。世界历史的形成机制蕴涵着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 标签: 马克思 思格斯 世界历史 转变机制 方法论 作用机制
  • 简介:马克思主义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解放等问题上有着比以往资产阶级学说更为科学的界说,人在自由平等基础上获得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所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默多克以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西方社会人的地位和尊严问题,他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重新思考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公民身份和文化权力问题,揭示了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动态性。仅仅实现肉体的解放还不是人的解放的最终目的,精神的解放,思想文化的解放才是实现人的自由自觉发展的必然要求。

  • 标签: 文化权力 精神解放 社会进步
  • 简介:<正>马克思的"感性"概念源自于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在《未来哲学原理》中写道:"旧哲学的出发点是这样一个命题:‘我是一个抽象的实体,一个仅仅思维的实体,肉体不是属于我的本质的’;新哲学则以另一个命题为出发点:‘我的一个实在的感觉的本质,肉体总体就是我的"自我",我的实体本身’。由此可见,旧哲学为了防止感性观念玷染抽象概念,是在与感觉处于不断矛盾、敌对状态中进行思想的;新哲学则正相反,是在与感觉和睦、协调的状态中进行思想的。旧哲学承认感觉的真理性……但是只是隐晦地、抽象地、不自觉地、勉强地承认,只是因为不得已而为之的;新哲学则相反,是愉快地、自觉地承认感性的真理性的:新哲学是光明正大的感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美学 感性存在 形而下 格尔兹 哲学原理 感性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