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活血通痹方熏洗联合塞莱西布口服及关节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接受活血通痹方熏洗联合塞莱西布口服及关节治疗,对照组接受塞莱西布口服联合关节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肩关节Constan-Murley评分(constantly-murleyscore,CMS),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1.5±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4±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CMS评分(91.6±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2.3±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痹方熏洗联合塞莱西布口服及关节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肩周炎患者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肩周炎 活血通痹方 关节松解术 塞莱西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患者小切口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及功能锻炼的疗效。方法对52例臀肌挛缩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及术后早期功能训练指导,了解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髋关节中立位屈曲活动度均在100°以上,内收大于10°,双下肢能并拢下蹲。本组疗效优45例,良7例,优良率100%。结论通过优质全面护理,术后早期系统功能锻炼,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小切口 臀肌痉挛症 围手术期护理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膝关节僵硬病例分别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半年内和半年后采用关节镜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行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至关节镜下的间隔时间2~5个月一组,A组,9例;行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至关节镜下的间隔时间6~17个月一组,B组,7例。全部采用关节镜下治疗,中膝关节屈曲角度一般可达到120°~130°,术后CPM锻炼,定期随访。结果两组手术分别采集术前、术后1周、术后半年患者膝关节伸屈活动最大角度,进行分析。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半年内膝关节镜下A组比较B组,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半年内和半年后膝关节镜下均效果良好,但是半年内疗效更好。

  • 标签: 关节镜下松解术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关节僵硬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肘关节镜下粘连使用射频消融或刨刀进行关节囊、炎性滑膜切除对术后关节引流量的影响。方法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骨关节炎性肘关节粘连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2例。射频消融组:使用射频消融进行滑膜切除和关节;刨刀组:使用刨刀进行滑膜切除和关节。对比术后关节引流量、关节屈伸活动度、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刨刀组术后引流量为(32.9±12.3)ml显著少于射频消融组(110.0±31.4)ml(P=0.00)。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射频消融组为(3.1±1.3)d,显著多于刨刀组的(1.3±0.5)d(P=0.00),但两组间关节活动度、功能评分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肘关节镜下粘连时,射频消融的过多使用会增加术后引流量,使用刨刀进行滑膜切除和优于射频消融。

  • 标签: 肘关节 关节镜 关节松解 骨关节炎 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创伤性膝关节僵直患者行关节镜下治疗中相应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膝关节僵直患者26例做回顾性分析,均采用关节镜下治疗方法,并辅以配套的护理措施,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效果。结果26例患者术后切口完全愈合,未出现如血栓性静脉炎、骨折、皮肤坏死以及感染并发症问题。术后1年随访,优1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2.31%(24/26),患者均无跛行问题,股四头肌肌力正常,日常体力劳动不受影响。结论创伤性膝关节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关节镜下,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创伤性膝关节僵直 关节镜下松解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应用腹腔镜下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35例,观察组在腹腔镜下施予粘连治疗,对照组施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照分析两组疗效。结果除手术时间外,观察组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等手术指标均比对照组优越,且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2.9%,明显比对照在20%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中,应用腹腔镜下粘连不但疗效确切,而且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腹腔镜 粘连松解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3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腹腔镜肠粘连治疗(治疗组)及常规开腹治疗(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腹痛消失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不仅能够迅速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 标签: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针刀加局部阻滞治疗跟痛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6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小针刀加局部阻滞治疗组和局部封闭对照组各43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8例,两组疗效及治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加局部阻滞治疗跟痛症(跟骨骨刺)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跟痛症 小针刀 局部阻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使用外剥内扎括约肌在治疗环形混合痔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环形混合痔患者70例,采取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外剥内扎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外剥内扎加内括约肌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剥内扎加内括约肌对环形混合痔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还避免了术后肛门狭窄的发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环形混合痔外剥内扎加内括约肌松解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近年来在应用周围神经松懈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治疗干预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与文献成果。方法查询与分析近年来在糖尿病足周围神经松懈治疗方案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与文献资料,探讨周围神经与糖尿病足之间的对应关系,评估以周围神经松懈对糖尿病足进行治疗的可行性,并归纳以周围神经松懈治疗糖尿病足的确切效果。结果周围神经肿胀、以及神经内传递系统失调是导致糖尿病足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受压的关键因素。同时,神经嵌压是诱发糖尿病足的关键机制。为达到理想的治疗干预效果,需要以神经嵌压症状的控制、改善、消除为基础治疗思路,对受压神经进行松懈。结论周围神经松懈治疗糖尿病足效果确切,遵循周围神经受压改善的治疗思路,可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足部溃疡创面的愈合,控制截肢率,改善神经营养状况,可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周围神经松懈 糖尿病足 神经受压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腹腔镜下肠粘连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文受试者选取于普外科科室中,在此科室的就诊时间为2019年12月起到2020年12月期间,此科室确定纳入受试者均为粘连性肠梗阻,人数共有90例,参照受试者治疗模式差异性,对受试者进行分组。接受开腹肠粘连治疗者为对照组受试者,接受腹腔镜下肠粘连治疗者为研究组受试者,各有45例病患。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均以SPSS20.0系统处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较之对照组明显更佳(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之研究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中,腹腔镜下肠粘连的应用效果理想,且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可应用并推广至临床范围。

  • 标签: 腹腔镜下 肠粘连松解术 粘连性肠梗阻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腹腔镜肠粘连对肠梗阻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5月~2018年01月收治的42例肠梗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进行肠梗阻治疗方式的选择;对照组(21例)选择传统开腹手术方法进行疾病治疗;观察组(21例)选择腹腔镜肠粘连进行疾病治疗;最终就两组肠梗阻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展开临床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肠梗阻患者术后PCT水平以及PA水平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同对照组肠梗阻患者中失血量、临床手术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缩短(P<0.05);同对照组肠梗阻患者并发症表现(52.38%)对比,观察组总发生率(14.29%)获得明显降低(P<0.05)。结论医疗人员对于肠梗阻患者选择腹腔镜肠粘连进行治疗,对于患者PA水平提升、PCT水平降低、中失血量、临床手术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肠梗阻患者的病情康复。

  • 标签: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肠梗阻 术后恢复情况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肠粘连松懈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0月-2019年7月本院接诊的粘连性肠梗阻病患74例,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划分成2组(n=37)。当中,试验组实行腹腔镜肠粘连松懈治疗,对照组实行开腹治疗。分析2组的切口感染发生情况,比较肠蠕动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试验组的切口感染率为0.0%、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为2.7%,比对照组的10.81%以及32.43%低,P<0.05。试验组的肠蠕动恢复时间、手术用时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的中出血量为(33.49±6.28)ml,比对照组的(167.31±19.64)ml少,P<0.05。结论选择腹腔镜肠粘连松懈,并将之运用于粘连性肠梗阻中,可有效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促进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切口感染 腹腔镜肠粘连松懈术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肠粘连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7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的个人信息录入到电脑中,由电脑随机分成两组,保证每组各38例即可,命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和腹腔镜肠粘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长度、中出血量)。结果:治疗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传统开腹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手法筋膜联合关节动力在颈源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将8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手法筋膜结合关节动力治疗。结果:在疼痛缓解方面,观察组改善颈椎功能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 颈源性头痛 筋膜手法松解 动态关节松动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肠梗阻手术患者在采取不同的临床护理干预后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胃肠外科自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肠梗阻腹腔镜肠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按照随机性、数字化的临床分组原则将其划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40例(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面情绪及护理满意度两项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升(P<0.05)。结论 肠梗阻患者在接受腹腔镜肠粘连治疗后,为了加快其康复步伐,改善其心理状态,需强化对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肩关节镜粘连配合关节腔封闭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于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7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医疗信息系统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分为传统组与配合组。对其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评分情况以及关节活动评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指导组患者疼痛评分情况以及关节活动评分情况明显优于传统组,且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在肩关节镜粘连配合关节腔封闭治疗下可以有效地提高肩关节的疗效,减轻肩关节的疼痛,加快肩关节的功能恢复。

  • 标签: 肩关节镜粘连松解术 关节腔封闭 肩周炎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