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等离子刀臀肌挛缩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关节镜监视下进行臀肌挛缩的病人,对其中随访资料完整者19例进行总结分析。手术采取侧卧位,两侧依次手术。在股骨大粗隆最隆起处后缘、其后上方约5cm处分别做切口,切口长约0.8cm。用关节镜钝性穿刺头沿深筋膜浅层向大粗隆前方穿刺,分离皮下组织,形成关节镜工作腔隙,插入关节镜及器械,在关节镜监视下用低温等离子刀。第一步从大粗隆后方斜向前方切断髂筋束,第二步切断臀大肌止点的上半部,然后屈伸髋关节检查效果,若仍不满意,进行第三步,沿臀大肌纤维向近端剥离,找到肌肉纤维内的疤痕挛缩带,切断,直至阳性体征消失。结果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参照刘国辉提出的臀肌挛缩术后功能综合评价标准,优15例,良4例,中0例,差0例。术后三个月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非常满意2例,满意15例,一般2例,不满意0例。结论关节镜下臀肌挛缩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满意,是治疗臀肌挛缩的有效微创手术方式。

  • 标签: 关节镜 臀肌挛缩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腹腔镜肠粘连的体会。方法在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选取了5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形式分成两组。观察组行开腹肠粘连,观察组行腹腔镜肠粘连解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和手术后各个阶段的各项指标数据均要比对照组好,两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是3.5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是21.42%,两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肠粘连围手术期各项指标良好,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肠粘连松解术 开腹松解术
  • 简介:背景:随着对拇外翻认识的不断深入,有观点认为Chevron截骨联合软组织可通过重建籽骨的位置解决拇外翻畸形术后复发率高的问题,但尚无相关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价外侧软组织是否有助于提高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对中度拇外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中度拇外翻患者40例(46足),年龄3-9-67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Chevron截骨不联合软组织组(A组)24例26足和Chevron截骨联合软组织组(B组)16例20足,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负重位X线片的第1、2跖间角(IMA)、拇外翻角(HVA),比较手术前、后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OFAS),并进行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40例(46足)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9-31个月,平均(20.3±8.4)个月。A组和B组的术后HVA、IMA、PASA、DASA测量值均较术前获得明显提高(P〈0.05),但A、B两组术后的HVA、IMA、PASA、DASA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在内侧籽骨位置和患者满意度评分方面均优于A组。结论:采用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联合软组织对中度拇外翻畸形的矫正效果显著,同时可改善内侧籽骨位置,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软组织松解 Chevron截骨术 [足母]外翻
  • 简介:摘要总结1例肺动脉吊带期的护理,明确肺动脉吊带的定义、临床表现,从而能够进行手术后有效的护理。发现护理的问题体温过高、活动无耐力、疼痛、潜在并发症等,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 标签: 肺动脉吊带 先天性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神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大鼠,观察神经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效果。探讨神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机制。方法随机将20只糖尿病大鼠分为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通过磁铁压迫方法建立糖尿病足溃疡模型。建模成功后4周,对照组大鼠单纯换药,实验组大鼠腓总神经、腓深神经及胫后神经。记录两组实验开始、1周、2周、3周、4周创面愈合情况。并于4周后取创面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VEGF水平。结果术后1周、2周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4周两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4周实验组、对照组创面CD34水平分别为21.6±2.84、14.9±2.02,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VEGF实验组、对照组染色结果分别为81.67±10.41%、36.67±11.55%,两组创面VEGF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盆底痛是由各种功能性和(或)器质性原因引起的以盆底及其周围组织疼痛为主要症状,时间超过6个月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一组痛性疾病或综合征。尤其是慢性盆底痛综合征(CPPS)常常导致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可导致心理异常,产生抑郁、焦虑情绪,给工作、学习、生活乃至家庭带来困扰。我院从2015年——2017年应用小针刀加神经阻滞综合治疗盆底痛22例盆底痛病人,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估,缓解症状及部分缓解症状有效率95.4%,现总结如下。

  • 标签: 盆底痛,小针刀,神经阻滞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肠粘连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抽签法下分为对照组(采用开腹肠粘连治疗)与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治疗),每组各位3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5.69±15.45)分钟、中出血量(65.89±12.69)毫升、住院时间(4.65±1.21)天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2.65±20.69)分钟、中出血量(125.65±30.58)毫升、住院时间(8.69±1.58)天,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2%),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肠粘连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 粘连性肠梗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粘连对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依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100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均等分成2个研究组,其中观察组采取腹腔镜粘连,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以2组对象的手术所用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手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手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所用时间较对照组的短,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手术相关多项指标对比分析得知,腹腔镜肠粘连较开腹手术造成的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粘连性肠梗阻 开放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走罐结合肌筋膜与单纯的游走罐对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疗效果对比,找寻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60例患有腰背肌筋膜炎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游走罐结合肌筋膜)和对照组(单纯游走罐),每组30例,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分别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or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结果两个疗程后,实验组治愈率96.7%(29/30)高于对照组治愈率83.3%(25/3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OD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及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游走罐结合肌筋膜和单纯的游走罐对肌筋膜炎患者均具有一定疗效,但游走罐结合肌筋膜优于单纯的游走罐。

  • 标签: 游走罐 腰背肌筋膜炎 肌筋膜松解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普通针刺疗法联合推拿手法与普通针刺疗法联合徒手筋膜对于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针灸科收治的6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针刺联合推拿组(推拿组)、针刺联合徒手筋膜解组(手法组),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两个疗程后1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VAS评分,两组治疗前相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两组组间治疗前后比较,P<0.05。结论普通针刺疗法联合徒手筋膜治疗慢性腰肌劳损近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腰肌劳损 普通针刺 徒手筋膜松解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双入路法内窥镜下进行跖筋膜的临床应用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我院骨科对经过保守治疗9个月以上仍无效的20例(22足)跖筋膜炎患者,在改良双入路内窥镜下进行跖筋膜。在足底内侧建立两个通道,首先在跖筋膜下方进行清理、,切开跖筋膜内侧1/3-1/2,进入跖筋膜上方间隙进一步。12例存在跟骨骨刺给予切除骨刺,3例存在足底麻木者给予足底外侧神经及第一分支。分别对治疗前及治疗后6~9月进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评分(AOFAS-AH)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20例(22足)切口均甲级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经改良双入路内窥镜下跖筋膜治疗后,随访6~9个月,20例(22足)患者AOFAS-HA评分明显增高,平均由46.8分升高到89.1分,VAS评分明显下降,平均由8.6分下降到1.2分,优良率达90%。结论改良双入路法内窥镜下进行跖筋膜具有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势,是治疗顽固性跖筋膜炎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双入路法 跖筋膜松解术 关节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刀整体治疗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中提取出2015年3月到2017年1月期间的30例成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组两组,各15例。治疗组患者用针刀整体的方式,对照组患者用的是钻孔髓芯减压。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接受过康复锻炼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数据具有对比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刀整体治疗早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髋关节缺血缺氧的状态,治疗效果和股骨头坏死的分型、分期和部位、病情轻重有密切关系。针刀整体具有创伤性小,安全、经济的特点,有临床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 早期成人股骨头坏死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冻结肩患者予以无痛性肩关节与内热式针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门诊的冻结肩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实施无痛性肩关节与内热式针灸联合治疗,观察其结果。结果100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获得显著的疗效,其中治愈率达到80.0%,有效率为20.0%,无效率为0.0%。结论对冻结肩患者予以无痛性肩关节与内热式针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价值颇高,建议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冻结肩 无痛性肩关节松解术 内热式针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腹腔镜下肠粘连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患者(粘连性肠梗阻),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8日至2017年2月8日,把患者分为两组(抽签)各41例,分别实施开腹肠粘连(对照组)以及腹腔镜下肠粘连(观察组)展开治疗。结果两组手术出血量、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结论腹腔镜下肠粘连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 粘连性肠梗阻 临床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角膜缘切开对角膜高阶像差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将36例于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散光,以角膜缘切开展开矫正,回顾其临床资料、矫正效果。结果术后1天、7天、1个月、3个月时,UCVA、BCVA、角膜总高阶像差RMS值明显较术前高,P<0.05,但术后各时间段对照则差异不突出,P>0.05;术后1天、7天、1个月、3个月,患者患眼的眼镜度、柱镜度、SE、J0都明显比术前低,P<0.05,术前术后J45对照则差异不突出,P>0.05;没有明显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对于存在散光的白内障患者,以角膜缘切开进行矫正,效果、安全性理想,术后角膜高阶像会有一定增加,但患者视力不会受影响。

  • 标签: 白内障 术前散光 角膜缘松解切开术 角膜高阶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