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人的数量也日趋增加。现象与社会紧密连接,关键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了维护城市老人的身心健康,以及积极应对社会人口老龄化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城市老人基本需求的详细评估,帮助社会工作机构及社会工作者在合理运用机构以及社会资源的前提下,更好地解决城市老人在养老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满足其基本需求。并针对空老人的各种需求制定相应的方针对策,帮助老人更好地度过晚年生活。

  • 标签: 社会工作 城市空巢老人 基本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社区老人养老现状及服务需求。方法选取本社区128名老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分析其养老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养老服务需求,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本次128名社区老人当中,经济保障需求43名(33.59%),健康保障需求39名(30.47%)、情感保障需求22名(17.19%)、生活服务保障需求24名(18.75%)。结论从现状来看,社区老人养老的经济保障需求、健康保障需求、情感保障需求、生活服务保障需求较高,相关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养老服务宣传,开展有益的活动,满足社区老人养老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社区老人的生活质量及养老幸福指数。

  • 标签: 社区 空巢老人 养老 现状 服务需求
  • 简介:摘要老人通常解释为居住在家庭的老人,即具有子女但不与其共同居住的独居老人及配偶两人居住的老人1。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老人家庭比例逐年上升,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家庭”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老人的养老和就医问题正日益受到我国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关心和重视老人健康问题,满足老人的护理需求,开展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探讨目前我国老人存在的身心健康问题,旨在寻求解决老人身心健康的护理对策,提供他们生活质量。

  • 标签: 空巢老人 身心健康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实施健康教育对干休所老人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部2012年3月份至2013年5月份240例70岁以上空老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20例,A组为观察组,对其实施健康教育,B组为对照组,没有进行健康教育。1年后针对心理状态、自理能力、合理用药、体能活动、相关疾病防治方面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的老人在心理状态、自理能力、合理用药、体能活动、相关疾病防治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深入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促使老人自觉采用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从而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提高其自我保健的能力,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推广使用。

  • 标签: 干休所 空巢老人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城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对198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的198名老人,有抑郁症状的有33例,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6.67%。其中中度、重度抑郁占2.52%。结论抑郁症状是社区老年人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之一,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老年人心理保健。

  • 标签: 空巢老人 抑郁 影响因素
  • 简介:健康行为是指个人为维持或提高健康水平,达到自我实现和满足而采取的一种自发性的、多层面的行为。不良健康行为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危险因素,也是导致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健康行为可延缓伴随老龄化而来的疾病和失能,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健康信念模式强调个体的态度和信念是决定其是否采纳健康行为的关键,并认为个体是否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与4种信念有关,即感知到疾病的易感性、感知到疾病的严重性、感知到行为转变的好处以及感知到行为转变的障碍。本研究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对空老人健康行为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健康行为干预 健康信念模式 社区护理干预 空巢老人 老年人健康 应用
  • 简介:对广东省6城市"老人"的体育健身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老人"的体育健身状况受经济情况、居住结构、居住环境、社会支持和社区健身服务状况的影响。针对"老人"体育健身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完善"老人"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社区体育健身服务水平等建议。

  • 标签: 体育社会学 体育健身 空巢老人 广东省
  • 简介:摘要:目的 在分析老人住院期间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本次将我院2020年1-12月收治的96例住院老人作为研究的对象,在分析其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8例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进一步对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老人住院期间,孤独感、焦虑、抑郁负性心理症状显著。(2)护理前,两组SAS、SDS、UCLA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5.83%,与对照组的66.67%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老人在陌生的医院环境当中,孤独感、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显著存在,需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达到改善负性心理症状的作用,进而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 标签: 空巢老人 住院期间 心理特点 护理干预措施 护理干预效果
  • 简介:在2011年、即将结束之际,《佛教文化》杂志希望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一组小人物教事的“温暖剪影”,他们有的是今年袭志专题报道人物的后续追踪,有的是最近专题独瘃采访的故事,虽然他仇来自不同的地方,并不全有佛教信仰,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用善良慈悲之心,给人们带来温暖。

  • 标签: 专题报道 特稿 《佛教文化》 佛教信仰 小人物 温暖
  • 简介:目的探讨空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为提高空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卫生服务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U-74)、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滨州市2~3个社区和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内科住院的300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人的生活质量与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子女关系、经济收入有关.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依次有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婚姻状况、与子女关系、社会支持.老人的SCL-90测评结果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CQOLI-74)结果呈一致性,老人生活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既要重视老人的躯体健康,更要重视老人的心理卫生水平和健康教育,帮助老人形成积极的心理防御能力,关心老人的生活起居和情感需求,提高空老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空巢老人 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如今,我国老年人口在不断增长,为了给他们提供一个好的居家养老环境,在智能化系统的基础上,对空老人卧室环境设计方式进行了分析,主要结合老人的生理以及心理变化特点,对其中的起居室家庭功能进行了强化,进一提高了生存环境的质量。

  • 标签: 智能化系统 空巢老人 卧室环境 设计研究 
  • 简介:摘要:大众媒介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自发展传播学引入中国,该理论应用致力于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尽早使中国迈向小康社会,而现在的城镇化发展迅猛与农村发展形成巨大落差,教育水平也存在巨大差异。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出现农村教育“化”问题,如教学水平差距、学生生源流失、教学硬件设施较差等相关问题。本文基于农村教育“化”存在的问题、现象,以及形成该现象的原因,从发展传播学的视角对农村教育“化”问题给出解决对策。

  • 标签: 发展传播学 大众媒介 农村教育 空巢化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关注离退休老干部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特征及影响因素,对进一步做好空离退休老干部心理健康工作提出了相应建议和对策。

  • 标签: 离退休 空巢老干部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老人的健康状况和其对社区护理的需求情况。方法此文予以调查研究的资料是随机抽取自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本地区100名老人,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100名老人的患病情况及其对社区护理的需求情况,观察并统计100名老人的调查结果。结果100名老人常合并存在多种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且多对社区护理存在一定需求,比如生病上门护理服务、慢性疾病防治及护理知识、紧急救治知识及护理方法等。结论本地区老人存在多种疾病,而且对社区护理具有比较高的需求。

  • 标签: 空巢老人 健康状况 社区护理需求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更新换代,城市发展空间扩大,留守社区人口不断涌入城市,社区老人逐渐增多。伴随着传统家庭结构的逐渐解体,老年人的家庭经济主导地位比以前严重得多,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加之对生活和精神慰藉严重缺乏关注,新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逐渐增加。鉴于此,本文主要对社区老人心理问题进行研究,依次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社区老人心理问题现状综述、原因分析,社会工作前景分析和应对措施。旨在让广大民众更加关注社区老年人出现的各个方面,基于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研究,更加关注社区老年人的以此为基础,希望能为社区老人群体提供更多的社会效益,改善社区老人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 标签: 社区支持 高龄空巢老人生活质量 作用研究
  • 简介:摘要:本研究采用自制“农村老人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重庆市WZ区163名老人进行调查,发现当前重庆市农村老人存在:身体质量不高,多种残疾共存;慢病以高血压为主,慢病老人“服药依从性”偏低,服药疗效满意度不高;老人睡眠时长适宜,但睡眠质量一般;独居、孤寡老人较多,人际关系较好,但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形式单一;健康素养中等偏上水平,健康知识和健康基本技能处于中等水平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完善健康体检内容,提高健康检测频率;采用多元化的健康服务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服务;搭建多种宣传平台,提高农村老人的健康素养;加强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宣讲,完善农村老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周边爱心资源参与到农村老人的健康服务中的对策建议。

  • 标签: 空巢老人   慢病老人   健康素养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农村老人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为满足农村老人健康需求、促进其心理健康以及乡村振兴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选取咸阳兴平市及乾县农村,随机抽取3个村镇,共6个村镇。在6个村镇中随机抽取208名老人,采取一般情况调查量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RQ-20)、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焦虑情绪自评量表(GAD-7)、失眠程度指数量表(ISI)对农村老人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收回192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27.0软件对农村老人焦虑、抑郁和失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取单因素分析,分析对农村老人焦虑、抑郁和失眠的影响因素。结果  农村老人焦虑、抑郁和失眠的发生率分别为58.86%、52.08%、56.25%;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慢性疾病(患有新冠病毒)、子女是否支付生活费、子女关系、见面频率、联系频率是影响焦虑、抑郁和失眠的影响因素。结论 农村老人焦虑和失眠状况较为严重,抑郁状况存在较轻,应采取具有个性化的干预措施,缓解农村老人的心理压力,改善农村老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和较长期失眠的状况。

  • 标签: 农村空巢老人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老人数量的日益增加,老年人生活中需要提供陪伴和帮助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设计了一款智能陪护机器人,专门针对中国老人的需求进行了定制。本系统满足了个性化护理、娱乐和协助等功能,提升空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并且该机器人的设计考虑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使其成为了老人面临挑战的合适且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提供情感支持、日常生活协助和社交互动,智能陪护机器人有望成为中国老人生活中的重要伙伴,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关怀和舒适,也让外出打工的子女更加放心。

  • 标签: 陪护 机器人 社交互动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生理机能的改变以及特殊的心理特点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同时随着农村老年人的经济及社会地位的变化,以及儿女们长期离家工作所致他们“”状况,他们比较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情感。本文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特点出发,就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针对提高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建议。

  • 标签: 老年人 心理健康 农村 &ldquo 空巢&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