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辛夷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提高辛夷挥发油的提取效率。方法采用最常用水蒸气蒸馏流法提取辛夷挥发油,利用4因素3水平(浸泡时间、加水量、蒸流时间)L9(34)正交实验法确定辛夷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影响辛夷挥发油提取率的主次关系是浸泡时间>蒸馏时间>加水量,辛夷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时间12h,加水量600mL,蒸馏时间8h。结论利用正交实验法能够准确的选定金辛夷挥发油提取工艺,且该工艺方法合理,挥发油的提取效率较高,从而为辛夷挥发油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 标签: 辛夷 挥发油 正交实验 提取工艺
  • 简介:摘要:通过对中药材苍术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对影响苍术油含量、品质的影响因素进行排查,以确定最优的生产、存储条件,为企业生产、存贮等环节提供指导。研究发现:物料进行粉碎(过2号筛量为82%)后先加入2倍量水浸润,再加入4倍量水提取5h可实现最经济、高效的生产方式,且在生产过程中应当关注苍术油的光敏性和热敏性,以免造成有效成分苍术素的含量降低。

  • 标签:
  • 简介:  目的对金线莲Anoectochilusroxburghii(Wall.)Lindl.的挥发油和石油醚提取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金线莲挥发油及石油醚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略),本实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其挥发油和石油醚提取的化学成分类别和相对含量进行分析比较

  • 标签: 挥发油石油醚 提取物气相 数据系统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蛋白水解联合银杏达莫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60例确诊为突发性耳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采用脑蛋白水解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疗程为15天,每3天复查1次纯音测听。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痊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蛋白水解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脑蛋白水解物 银杏达莫
  • 简介:方法采用缩宫素诱发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和离体子宫平滑肌痉挛,AEFTD对缩宫素诱发小鼠离体子宫收缩频率的影响表3 ,AEFTD对缩宫素诱发小鼠离体子宫收缩幅度的影响

  • 标签: 乙醇提取物 原发性痛经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复杂性疾病,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西医治疗疗效不理想,且存在许多合并症及并发症。主要包括弥漫性肺泡炎等,但其发病原因不明,病情迁延,由肺泡损伤修复机制障碍最终发展为肺纤维化。IPF的主要治疗手段仍选用传统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运用新型抗纤维化药物、受体抑制剂、基因干细胞、肺移植治疗,现综述如下。

  • 标签: 特发性肺纤维化 肿瘤标志物 治疗进展 相关性
  • 简介:摘要总结我院1例胃窦黏膜下肿患者ESD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的护理体会。本次抢救过程中,患者急性期护理强调对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的观察,强调休克及管道的护理;而缓解期护理强调患者的功能锻炼以及心理、饮食护理。通过护理人员与医生、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完成急救,挽回了患者的生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术前视变形类型及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变形改善程度,并对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变形与视力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确诊为IMH并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撕除术或翻转内界膜瓣填塞眼内消毒空气或硅油填充治疗的患者共29例(29眼)。手术前后均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使用M-Charts对视变形的严重程度进行量化,测量患眼垂直视变形评分(MV)、水平视变形评分(MH)及其平均值(M-Score)。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来比较患眼手术前后视功能改善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同一阶段MV和MH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来研究BCVA与视变形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术前检测IMH视变形为枕形失真的患眼22眼,病程小于6个月有21眼;不规则形失真的IMH患眼7眼,病程小于6个月有2眼。术后任一时间点MV较术前都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265,P<0.001);术后任一时间点MH较术前都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507,P=0.002)。手术前后各时间点MV与MH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M-Score与BCVA(logMAR)之间不存在相关性(r=0.360,P=0.055)。结论:病程小于6个月的IMH患者视变形类型以枕形失真为主,病程大于6个月的IMH患者视变形以不规则形失真为主;IMH的玻璃体切割手术显著改善了视变形,恢复视功能;视变形可以作为评估IMH治疗效果的一项指标。

  • 标签: 特发性黄斑裂孔 视物变形 M-charts 光感受细胞层
  • 简介:目的研究多肿瘤标志蛋白芯片系统对原发性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多肿瘤标志蛋白芯片检测系统(CPC)观察44例HCC、85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及20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的12种肿瘤标志: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原125(CAl25),糖原153(CAl53),糖原242(CA242),糖原199(CAl9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铁蛋白(Ferritin),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人生长激素(HGH)。结果HCC患者血清中AFP、CA199、CEA、CA125、CA242、Ferriti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肝炎和肝硬化有(P<0.01,P<0.05),44例HCC患者血清有41例血清肿瘤标志为阳性(阳性率为93.18%),85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中22例血清肿瘤标志为阳性(阳性率为25.88%),200例正常对照血清中有5例血清中出现肿瘤标志。试验还发现CPC检测HCC的阳性率高于单项AFP检测的阳性率。结论CPC检验有助于提高HCC的诊断率。

  • 标签: 多肿瘤标志物 蛋白芯片检测 原发性肝癌 铁蛋白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的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50例肝硬化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三组患者血清的AFP、CA125、CA199和CEA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HC组患者的肿瘤标志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CA125、CA199和CEA四种肿瘤标志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各单项检测结果,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的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PHC的阳性诊断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诊断
  • 简介:摘要我院进十年来收治的4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迟发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分析,提示了该病的发生与中毒程度密切相关,并在治疗中的点滴体会。

  • 标签: 有机磷 中毒 神经病
  • 简介:摘要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与多种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严重危害母子健康,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期研究发现长期接触持久性有机污染(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病风险因素之一,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基础对POPs与GDM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相关作用机制进行阐述,分析POPs与GDM之间的关联,从而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代谢紊乱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有机污染借助水处理可以进行降解,但是降解并不意味着事态往好的方向发展,其降解过后的毒性可能比之前还要高。为此我们必须要重视降解产物的检测工作,加强检测力度。本文主要介绍了水处理工艺中污染的组成、结构等变化历程,同时还分析了多种检测降解产物的技术手段,如轨道离子阱质谱等。除此之外对于高分辨质谱的未来前景进行了相关探析。

  • 标签: 高分辨质谱技术 水处理 有机污染物
  • 简介:米子银花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正品金银花挥发油中棕榈酸含量一般在25%以上[7,米子银花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结果(略)

  • 标签: 成分分析 挥发油成分 米子银花
  • 简介:目的研究朝鲜苍术挥发油成分,为朝鲜苍术的药用价值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毛细管柱色谱法进行分析,峰面积归-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从朝鲜苍术的挥发油中分离出58种,鉴定出55种化学成分,鉴定出的挥发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9.94%,主要成分有苍术酮(31.1831%)、3-羟基-6β-环丙烷-5β-胆甾烷(12.3086%)、5α-螺甾烷(11.2161%)、巴伦西亚橘烯(7.05606%)、γ-榄香烯(4.24732%)、菜油甾醇(2.11089%)、石竹烯(1.44473%)、β-桉叶烯(1.43541%)、9,10-脱水-异长叶烯(1.21445%)、α-石竹烯(0.72132%)。结论朝鲜苍术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倍半萜类化合

  • 标签: 朝鲜苍术 水蒸气蒸馏法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 简介:目的建立香附挥发油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GC法进行色谱分离,使用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DB-624毛细管色谱柱(柱长:30m,内径:0.32mm,膜厚:1.8μm)为色谱柱,程序升温,柱流速:1.5mL.min-1,FID为检测器,进样量1μL。结果GC特征图谱以α-香附酮为参照,确定了9个特征峰,建立了12批药材的共有图谱。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为香附药材和饮片的鉴别、质量评价以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新的依据。

  • 标签: 香附 气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 简介:目的建立姜三七挥发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色谱柱为DB-1701(30m×0.25μm×0.32mm)毛细管柱,检测器为FID检测器,采用程序升温,柱温110℃,保持5min,以4℃min-1的升温速率升至160℃,保持3min;再以2℃min-1的升温速率升至180℃,保持3min;最后以3℃min-1的升温速率升至240℃,保持3min。结果依据11批药材的指纹图谱数据建立共有模式,得到共有峰10个。结论本测定方法为姜三七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姜三七 挥发油 气相色谱 指纹图谱
  • 简介:目的制定银桔泡腾片中薄荷与金银花挥发油的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对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1:6,包合温度40℃,包合时间60min.结论优选的工条件有较高的产品收得率及较高的包合率,适合于银桔泡腾片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的制备.

  • 标签: 银桔泡腾片 挥发油 包合工艺 正交实验
  • 简介:摘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海风藤(Piperkadsura(Choisy)Ohwi)挥发油进行提取,并运用GC-MS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分离出35个峰,确定了24种化合,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成化合的相对百分含量。所鉴定化合的含量占全油的86.77%,其主要成分为十六醇(36.87%)、花生酸甲酯(12.78%)、(Z,Z)-9,12-十八碳二烯酸(12.39%)、α,α,4-三甲基-3-环己烯-1-甲醇(4.67%)、(R)-4-甲基-1-异丙基-3-环己烯-1-醇(4.07%)、(Z)-11-十六烯-1-醇(3.55%)、2,4-环辛二烯-1-醇(2.84%)和棕榈酸(1.95%)。

  • 标签: 海风藤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